众大臣们一听感觉似乎要落入李卫国的圈套中一般,可惜他们刚刚说了请李卫国圣裁,这会儿自然不能说话不算数啊!
没办法,众人只好点头赞成。
“大家听好了!”李卫国咳了咳嗓子,一本正经的道:“国名就叫中国,言简意赅,世界之中心,天朝之上国。年号吗,可采用中华纪元。自有汉以来皆为中华,类似西方的公元纪年。也可以单独年号标记,就叫光华吧。光复中华之意,我们被满清奴役几百年,这个光华二字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说完,李卫国看看一干文武百官们,见他们一脸惊讶的表情,感到不解。
“怎么?本王想出来的不好吗?”
“不!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
“是啊,想不到王爷不仅治国治军方面雄才大略,就连辞海造诣也是堪称一绝。叫中国好,年号光华更好。”
大臣们这一次并不是拍马屁。而是真的觉得中国二字言简意赅,却能表达出世界中心。天朝上国的含义,年号光华,更是诠释了光复中华之意。
相比之下,大臣们选的其他词汇根本就是献丑了,一个个都臊得慌。
李卫国乐了,刚才吓了他一跳,还以为自己起名字不好呢。
其实,起名中国,也是李卫国深思熟虑过的。
历史上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也准备用中国这个名字作为国名,可惜遭到了日本的强烈反对,最终被迫改为中华民国。
日本为什么不允许叫中国,就是因为中国的意思是世界中心之国。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世界各国不是一直都称呼我们为中国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叫我们“china”,翻译过来就是“瓷器国”并非中国的意思,如果是中国,应该这样翻译“ries”。由于当时中国极弱,所以外国人为了方便就用瓷器国来代替,于是就有了china,日本人在背后推动这个词汇被全世界知道,其实谐音就是支那。直到新中国强大起来,我们自称中国才渐渐被国外所默认,但也只是中国人自己这么说,因为世界已经不围着中国转了,所以china这个单词却永远改不过来了,外国人永远都会用瓷器来代表中国,但瓷器永远是瓷器,不是世界之中心国。除非有一天中国称霸全世界,在所有英文字典中硬性删除china的瓷器意思,将其含义硬性规定为世界之中心,那么外国人才会明白中国的真正意思,是世界之中心国,而不在是瓷器。
如今李卫国做到了,趁着全世界各国目前还在用“qing”来指代中国,还没有用“china”来称呼中国时,建立国名中国,英文直接用“ries”,世界之中心国,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含义。
当然,中国这两个字太嚣张太霸气了,简直不给其他列强面子。
但李卫国还是义无反顾的决定了,既然要装逼,你就要装逼到底,如果英法等列强不认可,就打到他们认可,如果小日本不服,就打到他们服为止。
中国,从今日起要雄起,称霸世界,变成真正的世界之中心。
李卫国起名字得到了文武百官们的认可,于是李卫国同学立刻发扬厚黑学的风格,接下来首都定为北京,上海作为陪都,一南一北,方便管理。
南洋军一线部队更名为神策军,负责对外征战。二线部队更名为卫**,负责保卫国内安全。
至于国家体制,李卫国暂时没有大的变动,依然沿用六部制,原因是西方的民主制目前还不完善,美国的三权分立制搬到目前文化程度很低很低的中国,那纯粹是在找死,至于君主立宪制,也不符合现在的情况,反倒是原来的六部制还可以继续沿用几十年。
尽管李卫国没有更改体制,但是却不会干等着,而是命人从现在开始就参考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成功体制,针对中国国情,制定新的国家体制。
别人的体制再好,拿到中国来也未必适用,还是中国自己特色的体制最好,这便是李卫国的想法,参考了后世的先进经验。
至于其他各方面的细则,则完全不需要李卫国来操心了,文武百官们自然会处理好的。
新帝国成立时间定在了1866年元旦,李卫国也将在那一天登基称帝。
不过战争并没有结束,南洋军先后光复了江苏、安徽、山东、直隶、山西、陕西和甘肃七省,大军分别陈兵在山海关、雁门关、嘉峪关等要地,随时出兵东北三省、蒙古、青海、西藏和新疆等地,统一全国。
东北三省和蒙古没有致命的高原反应,但却有严寒的天气,蒙古大漠一望无际,是蒙古骑兵的绝佳战场,不利于南洋军作战。同样,此时的东北三省还没有被开发,一直被清政府列为禁地,禁止汉人迁入居住,到处都是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没有道路,这对使用热兵器依靠后勤补给,刚刚实现车载补给的南洋军来说,无疑是个残酷的考验。
至于西藏,单单是一个高原反应,就足以葬送南洋军了,李卫国可不会轻易犯傻去冒险,他要么等个三五年时间,训练出一批适应高原反应的军队后才出兵,要么就得采取怀柔政策,智取西藏,毛太祖怎么夺取西藏的,李卫国同学自然要借鉴一番了。
“臣以为可以先遣人分别去关外、塞北、西藏等地试探一下,王爷可以答应有条件诏安他们,看看他们的意思。若是可以诏安,王爷可先答应他们的条件,统一中国是当务之急,以后可以慢慢收拾他们。若是不同意,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大军横扫,必须在英法等列强喘过气来再次对付我们之前,完成全国统一。”
见吴庸这么说,李卫国也觉得有道理,于是点头同意。
很快,几支队伍纷纷上路,目标关东、塞外和西藏,人员也是千挑万选,都是能言善辩之人,为了达成战略目的,李卫国允许他们有临断之权,只要条件不是太苛刻,可以暂时答应他们,用吴庸的话说,统一中国是主要的,以后可以再算账。
第261章 举世震惊
李卫国的使节奔赴关外、塞北和西域,尝试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不过各方第一轮谈判没有任何进展,尤其是关外三将军辖地,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完全没有跟李卫国和谈的意思,甚至更不会称臣。至于塞北蒙古各部和西域各部,虽然没有同意向李卫国称臣,却也没有立刻表现出战争的意思,明显有观望的意思。
谁都知道李卫国目前的实力,已经拿下了整个中原和南方,又打败了洋人,百万精锐大军,正是如日中天之时,对阵李卫国,各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因此各方只能处于防守状态,看李卫国下一步动作,若是逼急了,不排除各方联合的可能性。
消息传回北京,李卫国立刻召集文武百官们商议对策。
吴庸直接提议道:“王爷,塞北和西域,明显是在观望,关东则是大患,三将军辖地是满清最后的力量,只有彻底打碎,才能震慑塞北和西域,使其前来归附。”
“臣同意吴总参谋长的意见!另外,臣觉得元旦即将到来,王爷应先登基称帝,以新中国之气运横扫四方,届时三军为新中国而战,为皇帝而战,气势如虹,可一鼓作气荡平关东,迫使塞北和西域各部来投。”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如今归附李卫国,自然得多多献策,也不枉被信任一场。
以新帝登基之威横扫关东,这个提议顿时得到文武百官们的赞同,不失为一个好策略。
吴庸再提议道:“王爷,您登基之日,不妨来一场军事演习,邀请关东、塞北和西域各部观看,可起到震慑之效果。”
“这个提议也不错,吴庸你就安排吧,把我军最强大的一面展现出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李卫国点点头。同意了这项提议。
容闳出列道:“启禀王爷,美俄等国驻华公使纷纷表示愿意会第一时间承认新帝国,并希望跟新帝国结盟。英法两国驻华公使希望能够跟新帝国达成和平协议,目前英法两国似乎已经彻底放弃同我们的战争了。”
李卫国笑道:“英法两国总算是服软了。这是我们的伟大胜利。按照本王的底线,你可以继续跟他们谈判,不必着急。如果本王没有猜错的话,欧洲这时候很不太平,普鲁士的统一战争很快就会烧到法国人头上。我们手中握有六万余英法俘虏,到时候英法两国必然为了尽快结束跟我们的战争状态而选择退让的。”
李卫国顿了顿,接着道:“至于美国和俄国,他们等到局势明朗了才出面,也是对我们实力的肯定。至于缔结同盟,暂时不要考虑俄国,远交近攻是国策,俄国正在卧薪尝胆,他们的农奴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成效,一旦恢复了自克里米亚战争战败以来的元气。不排除对华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至于美国,隔着太平洋,暂时没有核心利益冲突,可以考虑结盟。”
容闳顿时领命。
这时,李靖出列道:“启禀王爷,臣接到报告,美国现在局势堪忧,他们寻求跟我们结盟,怕是想要让我们提供援助。”
相似小说推荐
-
五胡乱华之绝世雄才 (水木四) 起点VIP2017-05-05 两晋隋唐两晋南北朝之时,五胡乱华,人命如草芥,汉人被称为双脚羊充当军粮,汉人十不存一的时候...
-
科技大唐 (第79号) 起点VIP2016-10-31 两晋隋唐当科技与大唐碰撞,当一位现代人穿越成为长孙无忌的庶子,历史在某一刻已经悄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