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伪钞帝国 (巡洋舰)


  倒是湘军和淮军的攻势最为猛烈,曾国藩和李鸿章虽然暂时放弃了造反的念头,可是对于第一个攻下天京可封王的奖励却经受不住诱惑,不论是湘军将领还是淮军将领,一个个都磕了药一般,跟太平军死磕。
  太平天国尽管经历了天京之变后国力严重损失。但太平军依然有一百多万,这些年李卫国虽然没有再跟太平军进行私底下的军火交易,可是江南制造局生产的大量老式火枪和火炮是对外出口的,当年英法联军既然能够从外国商人手中买到大量的武器弹药,太平军也是一样,他们利用所谓的宗教关系,从一些英国教徒手中买到了江南制造局生产的火枪和火炮,虽然几经转手,价格昂贵,但太平天国是吃大锅饭的。不差钱,统统敢买,而英国人贪婪,巨额的差价收入令他们铤而走险,不择手段的帮太平军购买武器弹药,从而壮大了太平军的实力。
  历史上的太平军后期,兵源的战斗素质不如前期,但武器装备却比前期强很多,基本上都在使用火器。否则根本无法抗衡清军,尤其是天京被围多年都没有被攻破,如果没有大量的火器支撑,根本不可能。
  太平天国的后起之秀。李秀成和陈玉成都封王了,他们虽然都曾经败在李卫国手下,尤其是陈玉成当年在雨花台一战中差点死在李卫国手里,如今都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帅才了。而洪秀全的兄弟洪仁玕回国了。帮了洪秀全大忙,令原本颓废下去的太平天国重新焕发出生机。
  但是这一切都太晚了,面对已经成了气候的曾国藩和李鸿章。即便李卫国不插手,太平天国也注定要失败,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内战太残酷,之前是太平军每攻下一座满清城池,就会杀光里面的旗人和有钱人,如今湘军和淮军每攻陷一座太平军城池,更加残忍,几乎每次都会屠城,不分男女老幼。
  大战一起,生灵涂炭。
  就在淮军和湘军死磕太平军的同时,李卫国也对沪军进行了第三次大扩军,也是第六次整编。
  第二次雅片战争已经过去一年半了,淞沪会战的胜利令沪军扬名全世界,士气之高,前所未有。
  当李卫国宣布进行第三次大扩军时,不光是江南省和浙江省内的适龄青年踊跃参军,就连其他省份的有志青年也都纷纷赶到上海,填写志愿表,要求加入沪军。
  人的名树的影,李卫国已经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了,抵御外辱,扬我国威,但凡心有壮志,充满热血的年轻人,都愿意到李卫国帐下当兵,甚至一些在湘军和淮军中有才华却不得志的官兵们,也都跑到上海来当兵。
  这一次沪军大整编和大扩军同时进行,整编之后的沪军不在对外称沪军,而是因为李卫国晋封吴王,辖地两江四省,一个沪字已经不能代表全部了,取而代之的是吴军,代表整个华东。
  名字虽然改了,但沪军的军规、军纪、军魂依然不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是铁打的条例,新的吴军官兵依然要严格执行,不容徇私。
  之前的沪军十六镇依然不变,编为吴军十六镇,其中第一镇至第八镇保留完全建制,不打散不改编,内部依然称沪军八镇,是李卫国起家的老底子,嫡系中的嫡系部队。
  另外第九至第十六镇的官兵全部打散,保留一半人员,缺额从乙种军团中补充完另一半。其余人员分配到新成立的第十七镇至第五十四镇当中,老兵带新兵,迅速提升新军的战斗力。
  新军兵源分配十分严格,来自全国各地,每个省的新兵会被分配到一个部队当中。
  李卫国以全国各省的名称来划分军区驻防地,比如在直隶省的第二十镇,军营驻地所在地也将被命名为直隶镇守府,以后第二十镇的兵源将直接由直隶镇守府负责补充,简称直军。
  其他各镇分别驻扎不同的省份,对应各省的名字来命名镇守府。
  其中第十七镇驻扎京畿周边,第十八镇驻地山东,第十九镇驻地河南,第二十镇驻地直隶,第二十一镇驻地山西,第二十二镇驻地陕西,第二十三镇驻地湖南,第二十四镇驻地湖北,第二十五镇驻地安徽,第二十六镇驻地江苏,第二十七镇驻地浙江,第二十八镇驻地江西,第二十九镇驻地福建,第三十镇驻地广东,第三十一镇驻地广西,第三十二镇驻地甘肃,第三十三镇驻地云南,第三十四镇驻地贵州,第三十五镇驻地四川,第三十六镇驻地奉天,第三十七镇驻地吉林,第三十八镇驻地黑龙江,第三十九镇驻地伊犁,第四十镇驻地乌里雅苏台,第四十一镇驻地乌兰察布,第四十二镇驻地克拉乌苏,第四十三镇驻地西海厄鲁特。
  另外,藩国也被分配了名额。其中第四十四镇驻地朝鲜,第四十五镇驻地琉球,第四十六镇驻地越南,第四十七镇驻地南掌,第四十八镇驻地暹罗,第四十九镇驻地缅甸,第五十镇驻地兰芳,第五十一镇驻地廓尔喀、哲孟雄、不丹三国,第五十二镇、第五十三镇、第五十四镇驻地浩罕、哈萨克、布鲁特、布哈尔、山克、爱乌罕等西亚藩属国。
  这些番号暂时都名不副实,但可以看出李卫国的野心了,他不但要掌控整个大清帝国,还要控制住所有成为藩国的国家,尽管当中如廓尔喀、哲孟雄、不丹等国早就不给大清国进贡称臣了,兰芳国更是已经被荷兰灭了,但在李卫国的心中,只要他们曾经做过藩国,以后就得还是中国的藩国,永世不变。
  当然,李卫国只是定下了大方针政策,具体落实的时候,因地制宜,会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方案的。
  第三次大扩军,实际上是定下了统一全国,恢复中华霸权的总基调。
  国内各省前来应征入伍的有志青年有五六万人之多,再加上李卫国派人分别到各省去招募兵源,最终完成了二十镇新兵的征募工作。
  这二十镇新兵来自国内的十七个行省,除了江西因被太平军控制暂时不考虑之外,其他各省诸如湖南、安徽等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控制区都很顺利的征募到了新兵。
  当然,国内除了十八行省之外还有五将军辖地,可惜那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对于李卫国的崇拜几乎为零,他们甚至恨李卫国,因为李卫国是一个汉民,第四等的汉民,竟然咸鱼翻身当了吴王,这对汉民来说是英雄,对他们少数民族来说就是驱虫。
  所以,这些地方的人没有来上海应征入伍的,他们甚至提高了对李卫国的警惕。
第0206章 开始坑李鸿章

  李卫国的第三次大扩军,一次xing扩充了整整二十镇,二十五万多人,规模空前,令朝野震动。
  摄政王奕欣坐不住了,两宫皇太后也紧张了起来,当初十六镇沪军就可以轻松打败了二十万英法联军,无敌于天下。如今又扩充了二十镇兵力,使得整个华东地区的吴军总兵力超过五十万,这要gan什么?
  答案不言而喻了。
  两宫皇太后还对李卫国抱有幻想,毕竟她们只是两个女人,见识有限,也太年轻了,根本没有“对敌”经验,她们发出懿旨向李卫国询问,李卫国言称是为了更快的剿灭太平天国,结果这两女人竟然相信了,反过来劝说摄政王奕欣不要担心,令奕欣哭笑不得。
  不过奕欣终究是王族出身,有着特殊的政治眼光,他知道尽管英法两国跟李卫国的关系缓和,双方甚至建立了共同对付美国的同盟关系,但淞沪会战给英法联军带来的耻辱绝不会消失,英法两国作为世界第一第二的军事强国,不可能忍下这口气。
  虽然短时间内英法两国暂时打不过李卫国,可将来就说不准了,李卫国已经将他的杀手锏卫国式步枪、五≠,九式步兵pao等先进武器装备卖给了美国,甚至也转让技术给英法两国了,用不了几年时间,英法两***队也将拥有并装备先进的卫国式步枪和五九式步兵pao,到时候双方装备没有代差了,那么不排除英法两国会再次冒险发动侵华战争,向李卫国报仇,找回丢掉的面子。
  基于这种考虑,奕欣的思路顿时打开,脑洞也够用了。他迅速以朝廷名义跟英法两国进行联系,并根据北京和约条款,允许英法两国在北京设立公使馆。奕欣一改常态。不顾宗族旗人子弟的集体反对,竟然亲自参加英法两国驻华公使馆揭牌仪式,并跟英法两国驻华公使套近乎,很快建立了“纯洁滴”友谊。
  奕欣试探英法两国公使的态度,很快他就看出来英法两国公使表面上跟李卫国关系甚笃,实际心中对李卫国不怀好意,仇恨的种子早在淞沪会战时就埋下了。
  奕欣猜得没错,英法列强不会忘记李卫国是如何羞辱他们的,第二次雅片战争的战败,不仅令英法两国损失惨重。更令他们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这个仇他们肯定要报的,只是在等待机会罢了。
  英法两国公使的第一任务依然是侵华,尤其是英国,雅片贸易的巨额利润几乎支撑了英国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以前每年对华出口雅片不但可以抵消对华巨额的贸易逆差,还有数千万的巨额利润可赚。如今雅片贸易被李卫国明令禁止了,不在合法了,这使得英国每年都得承受数千万的巨额贸易逆差。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