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这些旗人,吴庸打定主意做恶人,因为他知道,只要他示弱,那么这些旗人将会蹬鼻子上脸,更加放肆。
于是吴庸坚决不让步,只给家属应得的抚恤,多了一文钱也不给,那些仗着自己家有势力的人继续闹事,吴庸直接将他们抓了起来,关进大牢。
面对吴庸的强势,很快骚闹平息了下去。
不过,依然有一些旗人家庭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很快将消息传出,令他们在京城的亲戚出面干预。
李卫国很清楚,这种大规模坑杀旗人的事件,绝对会引起朝廷震动。李卫国也没想躲开,只要朝廷抓不住他的把柄,就拿李卫国没办法。
然而,很快一条消息传来,令李卫国顿时紧张了起来。
皇宫中的兰贵人突然传出消息,太平军北伐失败,林fèng祥李开芳等人被俘,被押往京城处斩。这是注定了的事情,李卫国并不惊讶,但令他紧张的是,原本应该死在北伐中的洪宣娇,竟然没有被俘,安全返回了天京。
李卫国跟洪宣娇是有过节的,他希望洪宣娇折在北伐之中一了百了。但兰贵人传出的消息表明,洪宣娇曾经被俘,只不过不知为何被肃顺的人释放了。随后肃顺给咸丰上了密折,参李卫国暗中勾结太平军,私底下交易军火,演戏给朝廷看。咸丰大怒,已经命人秘密南下调查,一旦坐实,对李卫国将是灭顶之灾。未完待续。
ps:最近国家净网行动展开,巡洋舰已经有好几本被屏蔽,昨天是和,今天是,明天是什么情况已经很忐忑了,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表示道歉
...
第121章 翻脸(上)
“一定是洪宣娇那臭娘们出卖了咱们大人!”
“肃顺这一本可是参到了咱家大人的要害上,皇上震怒,这可真么办啊!”
“还好咱家大人在宫中有耳目,现在还来得及,只要把朝廷派下来的人截住,使其闭嘴——”
“你这是什么馊主意?把皇上派下来的人干掉,你这不是告诉皇上咱们要造反了吗?”
“没错!皇上派下来的人绝对不能动!”
“那怎么办啊,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杭州巡抚衙门大堂内,李卫国的幕僚们都非常着急,有些心理素质低的已经失了方寸。
李卫国坐在上首位,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听着幕僚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心中在盘算着如何解决这件事。
官场步步险恶,稍不留神就要出大事,丢了身家性命。
李卫国知道,这次如果处理不好,那他就得扯旗造反了。
对于李卫国而言,尽管他现在有了很强的实力,但清廷的统治根基现在还很牢靠,民心所向,这从太平天国最终的失败就能够看得出清廷尽管残暴,却还是老百姓心中的正统。
所以,李卫国不到万不得已,不想这么快就造反。
见吴庸一直安静的喝茶“吴先生,你为何不说话?”
吴庸笑道:“这不正好,太平军在西,我沪军在东,依托长江,三分天下之势已成。”
李卫国差点一口气背过气,感情这个吴庸巴不得他立刻造反。
只是吴庸再厉害再聪明,他也不可能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向,清廷不是那么容易被推翻的,尤其是现在。国内的大部分的汉族地主武装都效忠清廷,从他们那么积极的为清廷卖命,疯狂镇压太平天国就可以看出来。如果这个时候就造反,阻力将是空前的。
李卫国并不怕造反。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尽管现在灭清之战阻力空前,但也就是多花费一些时日罢了。可李卫国知道一旦灭清之战长时间消耗下去,耗费的是国家的综合国力,尤其李卫国知道克里米亚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到时候列强们将重新将屠刀转向中国,如果那时候李卫国还在跟清廷内战的话,根本没机会阻挡列强。
李卫国叹口气。如果他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土著的话,就不用想这么多了。可他毕竟是一名穿越者,有着一颗热爱祖国河山的心,他不能坐视祖国遭到列强的欺凌。
想到这里,李卫国说道:“我还不想造反,你们都给我马上想个办法出来!”
吴庸见李卫国态度坚决,顿时摇摇头,不过李卫国是主,吴庸是仆,不管吴庸想什么。只要李卫国一旦做出了决定,吴庸都不会再反对,而是会按照李卫国的决定来出谋划策。
只听吴庸道:“不造反也行。只需要让皇上派下来的人看见大人一心为朝廷做事就好了!”
“那就不能再跟太平军演戏了,不然绝对瞒不住的!”有幕僚顿时出言道。
吴庸点头道:“没错,既然洪宣娇已经出卖了大人,那我们就没必要再跟太平军演戏下去了。狠狠地打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出卖咱家大人的下场!”
“吴先生说的有道理,为今之计只能拿太平军开刀了!”李卫国赞同道:“只是,我们该从哪方面下手,吴先生可有妙计!”
吴庸道:“如今我水陆大军主力尽在浙江,可直接取回衡州府。北王韦昌辉的两万精锐,足以作为投名状。让朝廷安心了。”
有幕僚道:“可这样一来,太平天国方面必将全面报复。我军江东大营和江南大营将压力倍增,以目前的兵力而言,防御江南和浙江两省,全都跟太平军接壤,战线太长,一旦跟太平军全面开战,于我军不利。”
这的确是个问题,李卫国因为之前跟太平军暗中达成协议互不进攻,所以一直以来,李家军都在走精兵路线,并没有大规模扩充。四万李家军镇守江南省,相当于半个江苏,兵力还算合适,如今吞并浙江,扩大了一倍多的地盘,而且还跟太平军控制的江西、安徽全面接壤,这意味着战线太长,兵力也就捉襟见肘了。
吴庸道:“战线太长,兵力太少,的确是我们目前的短板,不过太平军方面也是一样的局面,他们四面被围,如今北伐也全军覆没,他们的兵力同样捉襟见肘,不比我们好到哪里去。我有一计,可化解眼前危局。”
只听吴庸续道:“现在太平军方面还不知道我们要对他们下手,所以我们可以先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衡州府,先出其不意消灭北王韦昌辉在衡州府的两万精锐。如果能够杀掉韦昌辉,等于断太平军一根手指。”
有幕僚插嘴道:“我们主力就在浙江,出其不意消灭韦昌辉这两万兵马胜算非常大。可是接下来太平军必然调集重兵前来报复,我大军都在浙江,江南省怎么办?”
吴庸笑道:“没错,我大军主力都在浙江,一旦干掉韦昌辉的这两万精锐,洪秀全一定会大举报复。所以我们一开始不能直接干掉韦昌辉,而是要把韦昌辉包围在衡州府,让洪秀全将主力调往衡州府救韦昌辉,这样我们就有时间先干掉韦昌辉,再迅速回师江南。”
李卫国道:“既有围魏救赵,又有围点打援,也不失是一个好计策。”
李卫国顿了顿,续道:“只是,此番我们的真正目的是让朝廷派下来的人相信,我们并无造反之意。具体作战计划,吴庸你尽快上个条陈出来,记住要快,我们没有时间了,是否化解此次危局,全在这一仗了。”
“是!”吴庸顿时起身,临危受命。其他幕僚们也行动起来,积极出谋划策。
很快,李家军秘密行动起来,水陆并进,向衡州府杀去。
~~~~~
ps:巡洋舰的五本书被屏蔽了,正在清查调整中,因此耽误了今天的更新,由于时间仓促,为了保证不断更的承诺急忙写了一小章传上来,剩下的明天补上。
...
第122章 翻脸(下)
衡州府,治所西安县,唐家大宅后院的某个房间内不时传出一阵女生的尖叫和求救声。````
自太平军攻陷衡州府,烧杀抢掠就成了家常便饭,整个衡州府的老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此时,北王韦昌辉就强闯唐家大宅,疯狂的摧残唐家大小姐。上梁不正下梁歪,北王尚且如此,他的手下们就更加放肆了,将整个衡州府搅的鸡犬不宁。
“报——”
“报北王殿下,廖先生有紧急军情汇报!”
传令兵突然这一嗓子,差点将韦昌辉惊吓的杨伟了。
韦昌辉正爽着呢,这个时候自然不想被人打扰,可是一听是紧急军情,他还是忍不住停下了,安排跟廖先生会面。
隔壁书房,韦昌辉接见廖先生。
“北王殿下,刚刚接到镇守梅岭的齐将军急报,说是发现富春江上有沪军战舰正在向建德县开进,意图不明。”
韦昌辉顿时翻白眼,道:“我当多大个事儿啊,告诉齐将军不必大惊小怪的,若是沪军进攻,装装样子打几下就行了。李卫国现在忙着吞并浙江,定是严州府的地方官不服,所以李卫国才会派兵前去弹压,放心这又不是第一次跟李卫国合作了,没事的,不必大惊小怪的!”
廖先生道:“殿下,李卫国这厮向来狡诈,虽然我们之间有秘密协议,可空口白牙无凭无据,翻脸跟翻书一样,弹指间的事情啊!”
韦昌辉皱眉,他很器重廖先生,很多事情都是因为听从廖先生的话继而进行谋划,他说道:“廖先生是不是太小心了。这几年我们跟李卫国私底下演戏给朝廷看,一向合作的不错。况且,李卫国想要做大自己的实力,就不得不跟我们继续演戏下去,朝廷一日不灭我们,李卫国就会一日不停地做大,所以他不可能跟我们翻脸的。”
相似小说推荐
-
五胡乱华之绝世雄才 (水木四) 起点VIP2017-05-05 两晋隋唐两晋南北朝之时,五胡乱华,人命如草芥,汉人被称为双脚羊充当军粮,汉人十不存一的时候...
-
科技大唐 (第79号) 起点VIP2016-10-31 两晋隋唐当科技与大唐碰撞,当一位现代人穿越成为长孙无忌的庶子,历史在某一刻已经悄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