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军阀 (奋发的青蛙)



韩烈三万六千大军云集合淝城,加上新近归降的合淝五千兵马,韩烈折其精壮三千,充入蒋钦、徐盛所部水军。

“主公,据探子回报,豫章孙策已经攻取了襄安县,很明显此人对庐江也是志在必得,然而庐江太守刘勋,屯兵两万在皖城和舒县,若我们强攻,必然损失惨重,嘉以为我军应当率军北上寿春,避开刘勋,让其余孙策厮杀,到时谁胜,咱们就吃掉谁。”郭嘉在得知孙策出兵庐江,而庐江太守刘勋又有精兵两万之时,思虑之下,发现与刘勋硬拼,完全没有丝毫好处。

“军师言之有理,如今寿春虽有重兵把守,但人心惶惶,守将黄琦,并不得人心,我水陆并进,步步进逼,足以震慑敌胆。寿春一下,九江全境尽归于主公矣。”参军长史程昱附和之余,接着道:“某常闻孙策与刘表乃大仇,去年孙策讨伐荆南,夺了长沙、桂阳二郡,如今孙策出兵庐江,后方必然空虚,吾愿替主公走一趟荆州,说服刘表袭击孙策,如此孙策在庐江必将无功而返,而且据说荀公达如今也在荆州避难,此人之智,非常人所及,吾愿意说服其前来为主公效力。”

“公达之才,吾不如也。”郭嘉闻言,也不由谦让的表达了推荐之意。

韩烈倒也不疑程昱背主,这一年来他的表现,那是有目共睹,而且韩烈对其也是委以重任:“如此就有劳仲德了。不过合淝乃江北重镇,必须大将镇守,不知何人愿意担此重任。”

“末将愿意。”于禁和吕岱几乎同时开口道。

“汝二人皆是烈之股肱,当不分彼此,那就由于禁担任合淝令,领抚军都尉一职,吕岱副之,率本部人马留守合淝。”合淝乃是江北重镇,又是进击庐江必经之路,所以韩烈这才让于禁和吕岱两员大将镇守。

“喏!”二人欣然领命。

第一百五十六章 向庐江进军

自从在东郡一战,败于曹昂之后,袁术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总算恢复了一些元气,然而袁术这个人显然是个作死之人,这不刚刚恢复了元气,他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在许昌立国称帝。至于九江郡的重镇寿春,他则留下了他女婿黄琦留守,任命了黄琦为九江郡太守一职。

黄琦江夏安陆人氏,其族叔黄琬曾任大汉司徒、太尉等职,更是汉末政绩名列第一的豫州牧,可谓是声名显赫。虽然黄琬是个能臣,但却因反对被西凉军阀李傕弄权而导致被杀。

作为名门之后的黄琦,虽然算不得出类拔萃,但却也是个有些才识文人,熟读五经典籍的他,做个文官显然是合适的,不过此人有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不谙兵法韬略,所学经学,不过是理政育人之道。太平盛世的话,担任一郡太守自是搓搓有余,但如今这样的乱世,牧守一方,他却是力有未逮。

寿春城内如今有郡兵八千,加上临时招募的青壮,兵力可以在三天之内就扩展到一万五千人的规模,作为扬州治所,寿春同样是一座坚城,依靠淮水建造的城池,外有淮水阻隔,内有高墙深堑,急切之下,这样的坚城断然是难以轻易攻克。

但得知的韩烈率军而来时,黄琦却依旧陷入了惊慌,当下急忙召集郡丞袁涣,校尉袁霸和袁敏三人商议应对之策。

袁涣字曜卿,豫州陈国人,袁霸袁敏皆是袁涣族弟,虽然同姓袁,也同样是豫州人,但袁涣家族和袁术并没有血脉关系。不过袁涣家族也不是小家族,同样是出身三公世家,其父袁滂曾经担任过司徒一职。

袁涣少有所成,闻名郡县,刚刚成年就被举为茂才,后来被郡里举荐为谯县令,但袁涣见谯县混乱,不肯就任,一直潜心在家读书,去年袁术攻取豫州,闻其名而胁迫其为自己所用。

无奈之下的袁涣,只得委屈出仕,黄琦年少时由于跟随叔父黄琬在豫州生活,故与袁涣相交颇厚,当得知袁涣被胁迫出仕时,遂向袁术为袁涣说情,这才换来袁涣举家子弟迁至寿春安居,并在黄琦帐下为官。

不过袁涣始终认为袁术非是明主,奈何迫于压力,只得委屈求全,尤其是当得知袁术竟然僭越称帝,袁涣与族中兄弟,就一直在密谋与袁术划清界限。

作为世家大族的袁涣深知,在这样的乱世,要想保存好家族的安危与血脉,必须依附一代强主,但袁术显然不是这样的明主。近来袁涣兄弟一直犹豫要投靠的人有两个,一是徐州的韩烈,二是荆州的刘表,刘表乃是汉室宗亲,占据荆州膏腴之地,加上刘表素有名望,为此在这个时代,显然还是颇受那些流亡名士的亲睐。

投奔刘表原本是袁涣第一选择,为什么他会舍近取远,主要是他认为韩烈的出身,还是差了一些。韩烈虽然出身颍川韩氏宗族,外祖父又是海内名士陈耽,可如今无论是韩氏一族,还是陈氏一族,都已经凋零败落,可谓缺乏重要的根基人脉。

在袁涣看来,成就大业,自然离不开宗族子弟的相衬,就好比他们袁家,虽然不如父亲那一代,可他们兄弟数人,却都是颇有名望,家族各房二十一家,门客私兵加起来足有六百人,这就是成就大业的根基。

就在黄琦召集他们兄弟议会之前,袁涣一众兄弟已经知道韩烈大军进入寿春的消息,围绕这个议题,他们展开一番讨论。

袁涣的主意是劝说黄琦弃城前往豫州,因为他没有想到韩烈来得这么快,这会他已经无法脱身,所以劝说黄琦弃城自然是保全最好办法。

但袁霸和袁敏的意见是开城向韩烈投降,以九江郡为大礼送给韩烈,作为他们袁氏一族进身之礼。

对于二位兄弟的意见,袁涣多少有些犹豫,而就在袁氏兄弟争论之下,袁家老母却从后堂而出:“袁术虽然与吾族同姓,然此人僭越称帝,此乃取死之道,天下必然共伐之,吾儿此时不与之划清界线,岂不是让家族先祖蒙羞?”

“老母有命,儿不敢不尊,那就依霸弟与敏弟之意,劝说黄琦开城迎接韩烈大军入城,若他不愿意,那就绑了他,一道出城便是。”袁涣也是个果决之人,既然决定要做,那么他自然也就没了顾忌。

“喏。”堂上袁氏一族老少族人纷纷应命。

太守府大堂之上,当听到袁涣竟然说要开城投降之时,黄琦惊得一时呆立当场,帐下一名校尉拔剑而起吼道:“好你个袁涣,安敢背主……”

“找死。”袁霸腾身而起,挥剑一剑斩下,那名叫嚣的校尉连还手都未能便血溅当场。

“太守大人,袁术称帝,此乃叛逆,人人得而诛之,吾袁氏一族,世代忠义汉室,断然不能与叛贼为伍,汝若识时务,与吾等一道开城迎接韩将军进城便罢,不然吾兄弟只得借你项上人头一用了。”袁霸冷喝一声,堂下一队军士执戟披挂便冲上了大堂。

面对冲上来的执戟军士虎视眈眈的眼神,满堂官吏吓得个个面无人色,纷纷伏地喊道:“吾等遵从袁大人号令。”

“这……有话好说,有话好说。”黄琦一时也失了主张,只得委屈的看着袁涣告饶道。

“一言而定,休要多言。”袁敏这会举剑便走向了黄琦,表情冷冷的问道。

“降,我降了。”面对袁敏举剑向自己走来,黄琦顿时吓的连忙喊道。

“霸弟,由你接管太守府,敏弟你随我率府邸官吏,出城迎接韩将军大军入城。”袁涣随后便收缴了黄琦的印绶,吩咐袁敏率领一队军士,押解着一帮官吏出城而来。

距离寿春五十里外的韩烈,接到前军徐晃快马送来的消息时,一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当确认事情属实之时,他这才欣喜的道:“传袁涣前来拜见……等等,我亲自去请。”

“主公英明。”郭嘉点点头,道:“这袁涣一族乃豫州望族,今日此人挟持黄琦投奔主公,足以说明袁术不得人心,而主公得袁涣襄助,豫州各郡不足为虑也。”

“此人竟然有此威望!”韩烈对袁涣原本倒也没有什么印象,但这会听郭嘉如此抬举此人,自是对这个袁涣高看一眼。

袁涣与族弟袁敏见到韩烈时,从一开始的惊讶,到会晤之后的庆幸,那番心情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

“主公,这位是黄太守,乃是黄豫州之侄,因声名而被袁术招为女婿,如今袁术叛逆,黄太守表示愿意休妻,追随主公讨伐袁贼。”在寿春太守府大堂上,袁涣依次给韩烈介绍了一遍寿春的官吏。

“黄豫州乃是吾大汉忠臣,黄大人能够弃暗投明,吾自当奏明天子,表奏汝之功绩。”韩烈满意的点点头,开口抚慰道。

“多谢明公既往不咎。”黄琦忙起身,避席拜道。

随后袁涣又一一介绍了寿春一众官吏,接下来韩烈又询问了一下有关九江各县的问题,尤其是户籍、政令,财税等等问题,袁涣没有丝毫迟疑便能够对答如流。

甚至很多细节他都能够精确到个位数,足见此人能力以及做事的严谨。虽然是投降,但袁涣也没有表现出客气奉承阿谀之态,这点更让韩烈满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