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就好。”曾纪泽指着木盆道:“你就把它放入水里吧,看看有什么效果。”
徐寿怔了一怔,眼神中猛的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他似乎是猜到了分,但还是照着曾纪泽的指示,将那空心的铜壶轻轻的放入了水中。铜壶上上下下起伏了几下,然后很平稳的浮在了水面上。
“怎么样,看到了什么?”
徐寿盯着那浮在水面的铜壶良久,终于体到了曾纪泽的用心,他长出一口气:“大人,我明你的意思了。这铜铁虽重,但只要将里边掏空了,照样能和木头一样飘浮在水上,也就是说,铁船也一样的可以下水航行。”
徐寿的领悟能力还是很让他满意的,他接着继续引导:“那么你再,虽然铁船一样可以下水,但造价却远比木船要高的多,建造的技术也更有难度。既然如此,我放着廉价的木船不去造,却为何偏偏要去造那铁船呢。”
“那自然是因为铁船坚实,能扛得住大风大浪,还有就是比木船更能承受炮火的打击,我这一点应该是铁船最大的优势。”徐寿举一反三,脑袋越来越灵光。
“正是如此。”曾纪泽以赞赏的目光笑对着他,接着又道:“未来各国海军的发展,铁船将是潮流,咱们既要师夷长技,却又不能一味的跟着他们的屁股后面。造船就要像造枪一样,要造就要造和洋人同一水平的,这样才有机迎头赶上他们。”
“大人眼光深远,徐寿实在是敬佩呀。”徐寿是由衷的表达内心的感受。
这样的话曾纪泽听多了,也就不太在意,道:“眼光这东西,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也是经常阅读洋人的报纸,才能有这样的结论。至于造铁船这事,大方向是这样的,但技术上毕竟垮度比较大,我建议未来的船厂不需要一上马就开始造铁船,可以先从木身,外包铁皮试造,慢慢平稳的过度到全结构铁制来。”
徐寿道:“还是大人想得周全。如果大人决定以铁船为建造方向,那我从现在起就开始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招揽相关的中外技术人才,为船厂的开办筹办相关的技术准备。”
曾纪泽道:“你就放心去做吧。只要是这方面的人才,你尽管招聘来就是,他们的薪饷不是问题。另外,我也让容闳从美国聘请一些相关的技术人员,具体事宜你们俩可以私下商量。”
造船厂事关重大,能否将其办好,直接关系到曾纪泽的海军发展方略。为此,曾纪泽又从他的幕府中精挑细选,起用韩殿甲担任船厂主事。历史上,韩殿甲也是李鸿章手下仅次于丁日昌的洋务干将,非常能干。
忙完江苏的土地改革和江南制造总局的事,曾纪泽觉得,是时候该敲响太平天国的丧钟了!
第四十五章 饥荒之城
曾纪泽回头准备收拾太平天国的长毛之时,天京之战,已趋进尾声了。
曾国藩调鲍超引军南渡,与曾国荃部的吉字营会师。曾国荃又增募了许多新兵,合围南京的湘军兵力增到七万之多。
鲍超进军孝陵卫一带,与吉字营一起对天京成合围之势。
曾国藩又令萧庆衍部驻扎在两浦,令刘连捷扎九洲、中关、下关一带,同彭玉麟部的水师日夜稽查,断了南京的粮道。
与此同时,曾国藩上书清廷,让清廷总理衙门照会英法各国公使,在天京攻克之前,严禁外国在天京城外停泊轮船,以防误伤。实际上是防止太平军借外国商船偷运弹药粮食。
随着各路湘军的到位。曾国藩遂下令各部对天京发起进攻,先肃清太平军在天京外围的工事,太平军一败涂地,天京东、南、西三面险要尽失,仅城北神策、太平二门未被合围。
李秀成也曾组织过数次相当规模的突围战,但损兵折将数万,天京之势已尽。
虎踞龙蟠的金陵城,变成了人间地狱,混乱的街头,到处可见流离失所的饥民,他们家中已经无粮,跪伏在街道两旁。每逢有太平军经过时,便蜂拥上去磕头跪拜,乞求施舍,“哪怕是一粒米也好”。
可惜,回应他们的往往是推搡喝斥,或一顿马鞭的抽打。饥饿的难民再遭毒打,无疑于自寻死路,不时有带着孩子的父母,把东西给孩子吃,自己倒在地上,就永远不再醒来。
成千上万饿疯了的老百姓,携老扶幼聚集太平门,他们叫嚷“打开城门,放我们出去”,边喊边不断向城门挤去,每一次冲击,都把守城的太平军逼退,他们也吃不饱,无力阻挡饥饿的百姓。
守太平门的天将李世英,骑在高头大马上,手扶大刀,见大势有变,向着这些试图出城的平民百姓高喊道:“天王有令,凡天国子民,必须与天京共存亡,不许一人出城,违令者以通敌论处。”
“我们不敢通敌,只是出城讨口饭吃。家里粮米断尽,留在天京我们就要饿死了。”饥饿的百姓们纷纷跪在地上,高声乞求。
李世英不为所动,高声喝道:“天王的旨意,本将军已经告诉了你们。如果你们还敢强行冲门,我的职责所在,休怪我不客气!”
说罢,李世英手一挥,城上迅速的奔下两队太平军,皆手执洋枪,挡在了人群之前,黑乎乎的枪口对准了那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饥民们面对死亡的威胁,有些人很沮丧,退后了两步,有些人选择继续往前走,他们若是不能出城,也是死路一条。进也是死。退也是死,有人激愤地喊道:“天国救不了我们,大伙齐心冲出去才有活路。”
饥民们一被煽动,几百号人前呼后拥向太平军冲去。
李世英没料到这些饥民们不怕死,急喝道:“退后,退后。再不退后,我们就要开枪了!”
“快跑啊!”
李世英的严厉警告,淹没在饥民乱哄哄的叫声之中,饥民像是被逼急的野狼,不顾一切迎着枪口冲去。
“开枪!”李世英见事态难以控制,毫不犹豫下达了开枪的命令。
两排洋枪同时开火,瞬间,有数十人饮弹倒下,这些饥民们见到枪火和飞溅的鲜血,吓得魂飞魄散,方才不要命的劲头烟销云散,转身抱头逃窜。
前面的人转身,后面的人反应不过,当即有许多人被推倒在地,慌乱逃窜的人们哪还顾及到别人,踩着那些倒地者的身躯狂奔,更多的人便死在践踏之中。小孩的嚎声,妇人的哭声,伤者的哀痛声,还有那此起彼伏的枪声,整个北门乱成了一锅粥。
李世英似乎还不解气,又喝道:“给我继续射击,射死这帮贱民。”
太平军的士兵们重新装填弹药,准备第二轮射击。
“怎么会有枪声?”这时,听到枪声的李秀成拍马着急赶到了北门,没见到湘军,却见到太平军在射杀平民,他朝着李世英怒吼道:“混蛋,谁让你下令开枪的!还不住手,本王就要你的狗头!”
李世英回头一看,是忠王李秀成来了,神色一变,急令部下停止射击,然后迎上前去行礼。
李秀成一脸怒容,马鞭指着他教训道:“咱们天国子民。皆是兄弟姐妹。你好狠的心肠。竟向自己的兄弟姐妹开枪!真是禽兽不如!”
李世英一脸尴尬,吱吱唔唔道:“回禀忠王,末将奉命守城门,不敢懈怠!天王亲下的旨意,不让百姓出城,末将也是奉命行事。”
洪秀全下令不准任何平民离开天京,这旨意李秀成也知道,只是亲眼见天国的军队向天国的子民开枪,他却无论如何也看不下去。那些侥幸未死的饥民见李秀成现身,便又冒着死亡的威胁,纷纷又转头回了来,几百多号人跪在了李秀成面前,请求忠王开恩。能准他们出城寻一条生路。
李秀成扫了一眼这些狼狈不堪的饥民,里面很多是妇女和孩子,深叹了一声,道:“打开城门。放他们出去吧。”
李世英大惊道:“忠王,这是违抗天王之旨。末将,末将可担待不起。”
李秀成瞪了他一眼,朝他吼道:“叫你开门你就开城。天王怪罪下来。本王一力承担。本王这就进宫见天王!”
李秀成是天京防御之战的最高指挥官,李世英只好无奈下令开城。
“谢谢忠王。忠王千岁!”饥民们对李秀成感激不尽。拜了又拜,准备出城。
李秀成挥了挥手,叹道:“出了城,你们也不一定有活路!你们走吧。好自为之。生死各安天命。”
饥民们生恐再有变数,几百号人挤挤搡搡的奔出了城去,那李世英生恐更多的饥民闻讯而来。待李秀成走后,立即下令关闭城门,重新建立更严密的隔离防线。
李秀策马往天王府而去,到了华丽的天王府。这座城辉煌不亚于紫禁城。北京的紫禁城集明清两代数百年营建之功,而这天王府却是在短短数年间建成,耗钱财民力巨大。
寝宫之中,天王洪秀全在用膳,摆在他面前的,是眼花缭乱的将近百道菜,两旁伺候着他的是20多名侍妾。
那每一道菜肴花费的银子,足以养活宫外的一名饥民半年。那每一名侍妾,都是娇艳动人。而在这天王府之中,还有三千多位这样貌美如花的女子。她们的存在,只是为了服伺天王洪秀全一人。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清之祸害 (木允锋) 起点VIP2017-03-22 清史民国“妖星现,大清乱。一七零零的春天,一颗妖星落我大清。康熙爷的盛世,没了&hell...
-
抗日之痞子团长 (常问) 起点VIP2017-04-02 抗战烽火兄弟情,比天重;家国恨,锥心痛!带着使命,奔赴战场;打得鬼子,哭爹喊娘!我们的口号是:打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