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苏联1991 (陈家过河卒)




第四十七章 红汞骗局(下)
  被誉为冷战神器的红汞核武器的存在一直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以至于在2015年某个企图在中东建立宗教原教旨主义的极端组织将他视为打击西方国家“圣物”一般的存在。
  红汞核弹是一种小型化的核聚变战术武器,它用锑氧化汞作为中子源,相对于一般氢弹使用原子弹的中子源体积大大减少,且热核聚变没有临界质量的限制,使整个核弹体积变得很小,重量很轻。一般小型的红汞核弹可能体积面积很小,但爆炸当量可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能轻易地在一个范围内杀死数千万人。
  小型化的核武器意味着你可以将它装进公文包中,并携带到任何一个你想到达的公共场合,体育赛市场,机场,酒店,如果可以的话,你甚至还能将它带入五角大楼和白宫,试想象征美国权力的白宫和五角大楼同时遭遇核武器的袭击,瞬间就能瘫痪掉整个国家的政治根基。
  虽然苏联人如此痴迷于这种神话般的武器,并且根据美国的情报指示苏联可能已经研发出这种改变两极格局的武器,但亚纳耶夫清楚红汞核弹一直停留在理论阶段,并且在无法突破某些技术难关后这项计划被无限期的搁置了。
  而现在,苏联准备动用这种并不存在的武器来恐吓西方。
  亚纳耶夫也非常清楚心理战带来的影响,比如里根政府提出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星球大战计划,用太空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的经济。所以亚纳耶夫一上台就直接取消了所有关于应对战略防御协议的计划,并将这些项目比喻为跟美国人的星门计划一样愚蠢。
  “东方与西方几十年的对峙,以及情报方面的互相渗透,诞生了各种情报间谍,也就是所谓的冷战产物。”奥加尔科夫向亚纳耶夫简单的介绍自己的策略,“美国人想获取我们的情报,很大程度上也依赖这张情报网。打个比方,比如我们在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技术问题上长期想从美国这边得到情报,只要美国人知道我们想获得哪些情报,那么他们就可以分析出我们发动机技术上某些无法攻克的难关,然后举一反三,从而得出我们哪些项目还是无法完成的,哪些东西只是一个烟雾弹,都一目了然。”
  “你是说我们间谍突然向美国的渗透连他们都未必有的锑氧化汞情报,然后引起CIA情报部门的关注?”亚纳耶夫有些不理解奥加尔科夫的想法,“这不等同于告诉美国人我们在红汞反应方面还没完全成熟的技术吗?”
  “我们哪能让美国人这么快反应过来这些是锑氧化汞的情报,要先从温度和压力这两方面入手,除了利用锑氧化汞当做中子源,温度和压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奥加尔科夫停顿了一下,迎着亚纳耶夫不解的目光解释道,“用这种方式可以让美国人确信我们真的是在研制锑氧化汞来作为手提箱核弹。”
  “等到美国人差不多猜出我们的真实意图是获取锑氧化汞技术的时候立马断绝所有情报的渗透,并让所有克格勃特工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奥加尔科夫同样作为心理情报战略专家,对美国情报局高层的心理琢磨的丝丝入扣,“停止情报渗透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美国的秘密技术,这样一来美国人会认为我们在锑氧化汞这方面的技术获得长足进展,然后再故意丢给美国人一些虚虚实实的假情报,让他们的疑心病越来越重。”
  奥加尔科夫越讲越激动,仿佛回到了当年为苏维埃主席团出谋划策的岁月。早在奥加尔科夫开口之前亚纳耶夫就遣走了这个房间里的其他人,这些可以说是高层之间的秘密,只有亚纳耶夫和奥加尔科夫知道。
  “同时苏联政府的态度也要越来越强硬,最好做到可以让美国人认为我们随时会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高度紧张之中,这样一来并不存在的红汞核弹的欺诈性目标也就达到了。美国人以为我们制造出这种冷战神器而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为我们回复自身实力赢得了一定的外部宽松环境还有时间。”
  “只可惜再令人惊艳的谋略也只是无奈之举而已。”奥加尔科夫摘下眼镜,慢慢擦拭,他想到了当初勃列日涅夫拼命出口石油而造成现在苏联经济畸形的模式,不禁无奈的摇摇头。
  “这些都是没办法的办法,谁叫我们的经济面临无法解决的困难,体制僵化和弊端积重难返,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在的政府也只能拼命想一些方式来弥补时间上的不足了。”想到日后苏联经济要靠石油和军火来支撑,亚纳耶夫就一阵头疼。很明显这不是他要建立的科学民主社会主义,苏联经济发展不应该以依赖某种能源出口来解决,苏联人还没吃饱粮食,国家依旧没钱,外部环境依旧比想象中恶劣。
  被保守派抨击为瓦解苏联精髓,背叛马列精神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也受到了限制,亚纳耶夫开设的试点城市响应者寥寥无几,他甚至打出了免税和补贴的政策,却依旧没有吸引到他想盼望过来的资本家。归根到底,他们还是对苏联的新措施表示不放心呢。深怕共产主义苏联国家哪天换了一个领导,又变成了别的政策。
  看来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进步的口号,得提上议会的日程,并写在当归党章之中。只要国家方针大计定下来之后总统随便怎么做就怎么做。
  “几时我能重返总参谋部,毕竟那里还有一群苏维埃的蛀虫还要解决,他们也是拖垮苏联经济的罪魁祸首之一。”对早些年的排挤念念不忘的奥加尔科夫此时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时,一时之间罗列出好几个亚纳耶夫看中的年轻将领。
  所以亚纳耶夫心里清楚奥加尔科夫在想什么,于是他一口拒绝了奥加尔科夫的请求,并威胁他说道,“别再想着那套拿军队来控制共产党的危险想法,我珍惜你的才华,奥加尔科夫元帅,但是你要太过分的话,恐怕连在总监的清闲时光也没有了,而且我一点都不介意把你丢进监狱里去。”


第四十八章 将计就计
  这还是里欧·万塔第一次踏进莫斯科,作为中情局的特工他当然不会相信美国电影里为了抹黑苏联而特地表现出来的,随时有宪兵在街道上巡逻抓捕反革命份子,人民生活拮据的萧条肃穆场景。作为苏联的首都莫斯科,这里气势宏伟的中央建筑表现出来的庄严景象往往令人肃然起敬。
  克里姆林宫红色的城墙和塔楼静静的相对照着蓝白相应的天空,构成了一组无与伦比的璀璨雄伟艺术建筑群。里欧·万塔拿起照相机,对准了在广场上腾飞的白鸽,咔擦一声,定格成一副美丽的艺术风景照片。
  里欧·万塔以游客的身份踏入莫斯科,自从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后放宽了苏联人民的护照审核,民众可以更轻易的接触到外面的西方世界,同样对思想的冲击也会越来越大。又加上苏联宣传部中出了大量的叛徒,所以才导致所谓的自由民主拯救世界的荒唐思潮。
  不知道那些亲自推翻了保护民众的铁幕,并洋洋得意宣告胜利的人在看到苏联解体后的悲惨景象后,有什么样的感触。
  出入境政策的放宽也让里欧·万塔这种别有用心的情报人员轻易进入莫斯科,与他潜伏在高层的腐败势力里应外合,虽然之前的大清洗清扫了一部分的蛀虫,但是还有一部分隐藏极深的家伙们正等待着里欧·万塔那一笔救命钱。
  例如苏联财政部副部长李特宁就是里欧·万塔策反的对象之一,作为美元交换卢布计划的主要执行者,李特宁将交易的地点定在了莫斯科,为的就是能立马拿到那份属于他的好处,并且获得西方国家的公民身份,离开亚纳耶夫的血腥恐怖统治。当然里欧·万塔满口答应了李特宁全部请求,最后能兑换的有多少不是他这个执行者所了解的,只有那些坐在办公室里脸色阴沉的大人物才有拍板的资格。
  带着一丝紧张和不安,并在布什的支持下,里欧·万塔终于有机会实施经过布什特别批准的“伟大卢布骗局”计划,为此一笔50亿元的美金出现在万塔旗下的新共和金融集团账户之中,为这次购入1400亿卢布做好准备。
  交易的地点选在了一幢不起眼的赫鲁晓夫楼之中,按照交易的规则,会先有30亿的美金进入不记名账户之中,然后剩下的将在第一笔交易完成之后分五次分别进入另外的十几个账户,这次的交易动用了中情局,美联储还有一些瑞士银行的势力介入。那些野心勃勃企图建立伦敦至华尔街邪恶金融轴心的资本家们联合起来将最后一个阻碍他们用美元来统治世界的国家彻底送入历史坟场之中。
  里欧万塔坐在房间的椅子上,有些不安的等待着李特宁的到来,手提箱中有专门负责账户转入支出的电脑,此时门被打开,面容焦虑的李特宁风尘仆仆的走进门,他的身后还跟随着一名年轻人,虽然不像财政部的李特宁那样忧心忡忡,但眼神透露着一丝的不安。
  不过里欧·万塔显然对这个出乎安排的小插曲不满意,他指着年轻人质问自己的交易伙伴,“李特宁,这个人是谁?他可没出现在我们的剧本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