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 (何时秋风悲画扇)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 入库:04.13
第六十七章 捞取仕途资本
赵昚哈哈大笑,“那你不成万年老王八了,起来吧。”心里很是受用,又道:“你且说便是,就当与我说些家常话,我不会怪罪于你。”
谢盛堂这才起身,低声说道:“依老奴看来,建康的郭大官人应该和恭王殿下关系亲近。”这其中的缘由谢盛堂不敢说,说出来就是非议皇子,但又不能不说出这个结论,因为他知晓大官心中已如明镜,不过是要借自己的口说出来罢了。
果然,赵昚点头,“原来你也如此认为,希望这孩子建康之行不要让我失望罢。”
明知道郭瑾的背后是赵惇,要严惩他却派赵惇而不是更有威慑力的赵愭,这当中当然不是皇子之间勾心斗角这么简单,也有赵昚的顾虑。
赵恺宅心仁厚,派他去处办了郭瑾,等他回到临安还不被郭家那群人拿捏,赵昚是担心赵恺之后的处境,所以不能派他去;而赵愭力主北进,他到建康只怕会和张浚走得太近,这是春秋鼎盛的赵昚不愿意看见的事情;但赵惇不一样,虽也有英武之风但对北进兴趣不大,寻常倒是和主和派走得很亲近,他到建康必然和张浚不合,且郭家如今对赵惇青睐有加,事后郭家也可奈何。
这就是帝王心术,制衡啊……治天下,时刻不需要制衡。
赵昚苦心孤诣,轻轻拨弄了开书桌上一堆书卷,露出一张在御书房内极其罕见的考卷,盯着看了许久,良久才低声道:“区区一篇府学考试的时务策论,竟能糅合张浚、史浩的观点,这孩子倒是有才,可惜两边不讨好,这时务策论若是在大举之年出现,估计那孩子得黯然回故乡。”
谢盛堂垂眉笑道:“周正字倒是巧心思,如此一来这孩子简在帝心。”
赵昚嗯一声笑道:“周必大堪称文坛盟主,能让他青睐有加的年轻才俊不多,这也算是为我大宋荐才,听他说这孩子十六岁之前都是痴呆儿,只读了半年书便能有这番见解,莫不是我赵昚朝内也将出一位媲美苏仙的大才子?”
谢盛堂笑得脸上的皱纹越发浓密,“这是大官恩泽天下的祥瑞。”
赵昚点点头,“这孩子若是参加科举,倒是可以留意着,不过以他今时的见解,还需要经诸多磨砺放才能成为朝堂栋梁。”
既主战,又强调先富国强兵,这让赵昚很是满意。
隆兴元年的四月,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恭王赵惇便以钦差之名赶赴建康,历史的走向再一次被一只蝴蝶的翅膀扇动。
李凤梧还不知道,他这一次扇动翅膀,为南宋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他此刻正踌躇满志着呐!
站在上帝视角俯视隆兴北伐这样的大事件,不利用自己的先知在这件事情上为自己争取点什么仕途资本着实有点说不过去,枢相张浚那边是不想了,志大才疏刚愎自用这是历史对他的评价,自己一个建康府学生员说的话很难让他听进心里。
因此李凤梧想到了另外一个人:镇江通判陆游。
扭转隆兴北伐失败的轨迹已经能为力,这是历史的必然性,并不是像小说里说的那般,穿越来拥有上帝视角就能改变,毕竟自己的身份太低微,如果自己是大宋相公之一,要扭转就不难,但偏生只是个陪都的府学生员。
既然失败不可避免,那么自己要做的便是利用这件事情,为自己将来入仕做好准备,捞取到一些仕途资本。
一直以来,李凤梧都以为自己想读书考进士不过是为了保住李家富贵,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似乎并不是这么肤浅,骨子里深处还是有着家国热血,总是会想起那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男人,哪有不想权倾天下的道理?
李凤梧本来是想直接写信告诉自己那位老师,但思忖良久,觉得有些事情不能落下把柄,自己那些观点诉诸笔墨后保不准以后就成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罗列莫须有罪名的证据。
反正如今事,不如去镇江游学一番,谁叫镇江和建康挨得这么近呢?
出门琐事多。
李凤梧这一趟准备出游镇江,需要先去府学找东厅教授曹崇知会一声,然后还得安排一些其他事情,比如路引什么的,还有,谁来作为陪伺丫鬟和自己一起去镇江,是耶律弥勒还是朱唤儿?
前些日子,李凤梧砸大钱给耶律弥勒办了户籍,路引之类的不难拿到,因此也是可以出行的。
这日去文宣王庙找到曹崇,说打算去镇江游学,府学诸事恐怕要耽搁些时日后,曹崇也知晓了陆游是李凤梧的老师,因此很是爽利的点头。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曹崇作为建康大家,深谙个中道理,对府学生员出去游学一贯是大力支持的,离开文宣王庙时候李凤梧遇见了杨奉贤。
一番寒暄后得知李凤梧要游学镇江,杨奉贤似乎想起了什么,便开口问道:“李小官人可曾约人同行?”
李凤梧愣了下,旋即明白过来,笑道:“晚生在建康没多少挚友,如果杨先生愿意,不知道可否为晚生给杨迈兄知会一声,他若能一起同行游学,那当是人生快事。”
一直以来,李凤梧对杨迈的感观都极好,况且他隐约有点记忆,这个杨迈也非寻常人物,比不得周必大和曹崇,但也是建康著名的名家大儒。
杨奉贤脸上绽起微笑,难怪自己侄儿对李小官人赞誉有加,这孩子着实不,本来是自己有心求他带上杨迈一起游学,现在倒成了他求自己,这角色调换间,自己和侄儿多了偌大的面子,笑说:“如此甚好,李小官人几时出发,晚间我让杨迈到府上拜访。”
从文宣王庙回到李府,西园里没甚人,耶律弥勒搬了几本书在院内晒太阳看书,看见李凤梧进院来只是微微点头,哪有半点丫鬟的觉悟。
李凤梧没来由的有点郁闷,这老剩女竟然一点自觉性都没有,挥挥手道:“磨墨,我要看书练字。”
耶律弥勒极其不满意的斜乜一眼他,终究还是怏怏起身,李凤梧心中大爽,尼玛,这可是海陵王的柔妃,我李凤梧也能有帝王般的待遇,留她在李府所冒的风险瞬间感觉值了一小半。
另外一大半,则是清晨时分这女的给自己梳洗头发时,那小手拂过自己脑袋,真是个酥麻阵阵让人醉,一句话,值了。
别看耶律弥勒比自己大了近十岁,如果她愿意隐姓埋名,自己倒真想把她收了——论从哪个角度看,这老剩女都是极品,除去大长美腿不说,单是浑身上下肌肤晶莹若玉吹弹可破,且看不见丝毫汗毛这一点就让人想入非非……毕竟是能让海陵王都放不下的绝世美女。
第七十一章 再别康桥
建康府离镇江府着实太近了,近得寻常人都不好意思办一场离别宴席来告诉亲朋好友我要远行了,就算是今时的大宋,建康往镇江也不过一两日功夫。
因此李凤梧此次和杨迈游学镇江在李府和杨家都没激起什么风浪,可李凤梧还是骚包的去了文宅,当然不是想告别,而是想着能不能把文家小妹拐走一起。
若说李凤梧如今最大的愿望,第一中进士,第二当属和文家小妹喜结连理。
作为一个美腿控、美腰控、美臀控,但这都比不上萝莉控来得实在,李凤梧对文家小妹确确实实的一见钟情,大眼、长发、柳腰、小翘|臀,女人最让李凤梧动心的地方,文家小妹都有了,虽然有些地方只是初露风情,但毕竟有着萝莉独有的魅力,关键是文家小妹不是花瓶啊,自小饱读诗书也算是个小才女。
吾有婚聘女,婷婷欲荷立,含苞艳建康,花开冠四方。
文家小妹的美,犹在倾城倾国的耶律弥勒之上!
李凤梧不是圣人,他知道自己就是好色男人一枚。
等待养成的日子是漫长的,因为喜欢,李凤梧从没想过提前摘花享受萝莉风情,他也知晓,这是礼仪清明的南宋,文家小妹也不是那种放浪女子,自己只能小心呵护她,静待这株花骨朵长成惊艳整个大宋的盛世奇花。
因有婚契的缘故,文家诸人对李凤梧这未来姑爷态度极好,也顺利见到了文家小妹,当然,文家大女文淑臻在侧。
有一个大功率灯泡,李凤梧着实感觉有些不便,暗暗思忖着得早些时间把文家大女给嫁了,免得她老是在一旁毫自知之明的发光发亮。
闻听李凤梧要游学镇江,文家小妹一脸向往,对自己这未婚夫很是羡慕,男人就是好呢,可以借着游学的名义赏山玩水,女人就得束字闺阁。
含蓄的提出是否愿意同行,文家小女倒是动心的紧,却被一旁的文淑臻泼了一盆冷水,明确告诉他俩父亲不会同意。
李凤梧也知道这一点,和两女叨唠了些家常,送了几本从父亲李老三书房里搜罗出来的奇珍孤本给文家小妹闲暇时候阅读后,只得奈离开文宅。
少年的心总是骚动的,尤其是恋爱中的少年,总是有着各种风|骚的想法,途经白桥的时候,李凤梧想到了一首诗,立即返回文宅。
相似小说推荐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墨香絃音) 起点VIP2017-04-03 两晋隋唐人家说唐穿有五种人不要做,一个是皇太子。不理解?看李忱的故事就知道了。一穿来...
-
爆笑兵王 (寒雪独立人) 起点VIP2017-03-06 军旅生涯当兵理由千百种。保家卫国?锻炼自己?谋个好出路?“当然是保家卫国!”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