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仕妖娆 (何时秋风悲画扇)



对此李凤梧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官大一级压死人。

县衙诸事,只要涉及到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一旦到了朱文修那里,肯定要被批驳下来,鸡蛋里挑刺,就是不让李凤梧好过。

是以从朱文修到任以来,李凤梧只做好了两件事。

一件是修缮黄家堤。

这件事朱文修不敢乱来,毕竟是襄阳民心所归,且此事上呈临安后,自己貌似也能沾点光。

第二件事则是魏疏柳和卢震的私奔案。

朱文修或是终于明白襄阳城的情况,没敢在这件事上得罪魏族。

当然,朱文修做梦也想不到,他已经被坑了。

如今魏族对他忌惮着呐。

修缮黄家堤的款项一到,李凤梧就让黄斐弘将魏疏柳、卢震带回襄阳,并同时公告,上元灯会时魏家女子魏疏柳失踪一案告破。

其实很简单。

既不按私奔处理,也不按失踪处理,而是找了个替罪羊出来,按诬陷处理。

于是襄阳人便知道了这样的真相:

魏族之女魏疏柳和襄阳县衙典吏卢向东之子卢震情投意合,双方喜结姻缘,但卢向东老家在江陵府,是以魏平江便带着魏疏柳前往江陵府,去登门拜访卢家族中长辈,商定婚事。

而魏族一个奴仆因为单相思魏疏柳,怨恨卢震,于是心生一计,便到县衙诬告卢震,说其拐了魏疏柳,此案便成了失踪。

后经县衙大力查证,又请县尉黄斐弘亲赴江陵府,这才查明真相。

惩罚了诬陷卢震的魏府奴仆,此案便告破。

因魏府那个奴仆深得魏家老爷子魏半山的喜爱,又念其年轻,且是初犯,便为之求情,于是县衙只判了其三十杖责,收押一年。

知晓此事后,襄阳街头巷尾关于魏疏柳和卢震私奔的流言不攻自破,销声匿迹。

魏族对此事大为满意。

而那个奴仆也得到了莫大的好处,从大牢出来后不仅又回到了魏家谋职,甚至还娶了个魏家府上的丫鬟,最后一路奋进,成为魏家的老管家。

这是后话不提。

此事落下帷幕,县衙后院里,李凤梧、甄士德和黄斐弘三人正惬意的分账呐。

因修缮黄家堤只需要一万贯左右,而乡绅士族一共出了两万贯,剩下的钱怎么处理……三人心有默契。

李凤梧倒是不贪这点钱。

但自己若是不拿,甄士德和黄斐弘也拿得不安心。

况且这事还真算不上贪污。

为了稳妥起见,在修缮黄家堤一事上,一共拿出了一万两千贯,确保工事顺利,不会是豆腐渣工程,如此还剩下八千贯。

按理是要送入县衙财政库房的。

不过三人心知肚明,忙活了一大阵,不就是为了孔方兄么。

李凤梧看了一眼甄士德,“卢典吏那边靠谱不?”

对此李凤梧其实是有疑问的。

自己隐约记得,典吏是元朝设置的,其职责负责衙门文书、档案、表册等案牍之收取、送发、启缄、保管等事务卫作。

明代为中央和地方政权及其所属部门中之低级事务人员,为司吏下属吏员,在六房佐助司吏办事,在架搁库、承发科则为主管。

清代为外省衙署如司道府厅、州县所属吏人之一种,承写文稿等事,五年役满更换。

按理说宋朝是没有典吏的。

但襄阳县却有,不仅襄阳县有,记得建康时候,上元县也有这个编制。

且职责也有不同。

典吏负责一县财务,相当于财务局局长。

是以三人要想吃这八千贯钱,要吃得安心,吃得欢乐,就绕不开卢向东。

当然,如果吃相难看的,是可以不管他的。

甄士德笑了笑,“李知县放心罢,此事我已和他通过气,稍后他会携子前来拜会于您,感谢此事中您的大力援手。”

李凤梧点点头,略略放心。

不过分账啊,有些东西还是得搞清楚,以免分赃不均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笑眯眯的道:“近日里在玉器店给我那小娘子买了个和田镯,约莫三千贯,真是肉疼啊。”

什么手镯能卖三千贯?

换在后世,那可是差不多近一百万,当初买朱唤儿,也才两千五百贯。

甄士德和黄斐弘对视一眼,心中狂喜。

焉能听不懂李知县话里意思:我只要三千贯,其余的你们拿去罢。

也就是说,剩下的五千贯,两人平分。

虽然此事卢向东没有参与,但他儿子要入赘魏族,对他而言是大喜事,不过既然要用到他,也得意思意思,给他三五百贯……

两人也还能分到两千多贯!

若是换在以前刮皮县令手下,最多就是给两人一千贯去分。

新知县老爷就是大气!

果不其然,下午时分,典吏卢向东带着卢震前来拜访李凤梧,说已在碧云天设宴,邀请李凤梧前往。

李凤梧自然应允。

当官就是这样,你若是不去,别人心里反而忐忑。

要驭人,就不能太死板。

看得出来,刮皮县令任上,典吏卢向东也没少捞油水,否则以他两父子的薪俸,这一顿宴席怕是要吃得肉疼。

李凤梧终于见到了这个敢诱拐魏疏柳私奔的男子。

卢震字元伟,二十六七,面白须,粗看有几分读书人的儒雅,细看却有奇伟长相,身材和自己相似,一米七八左右。

李凤梧不经意间,看见他双手上有许多老茧。

这种老茧李凤梧很清楚。

李巨鹿手上有,宗平手上有,辛弃疾手上也有!

哎哟卧槽,又是一个文武全才?

不过旋即想到,甄士德和黄斐弘对他的评价都是文不成武不就,是不是人才还得拿出来遛遛才知晓。

<

第二十七章 虎踞平阳不卧,龙游浅水不困

最近襄阳官场很有些诡异。 .1.

襄阳府城和县城是重合的,正如市中区的关系。

所有明眼人都看了出来,朱文修处处和李凤梧不对付,而且效果显著!

在魏家女私奔案黄家堤修缮事之后,李凤梧几乎再政绩,就连些涉及家田诉讼的事情,也通通被朱文修驳回去重办。

这导致本就有积务的襄阳县衙积务日多。

而唯的两个案子,水利事的政绩,朱文修自己也要沾光。

事实上襄阳士族和乡绅因有魏家牵头,很是配合李凤梧,但奈朱文修那关过不去。

然后平地起惊雷。

四月下旬,襄阳府治推官钟蘅纸奏呈,送往临安。

五月上旬末,临安传来旨意,加急的旨意。

襄阳知府素位素餐,上任月余,竟任何建树,罚薪年,以儆效尤。

李凤梧当时就炸毛了。

赵昚你大爷的!

老子哪里没建树了,老子处理好了魏疏柳私奔案,还修缮了黄家堤水利,这也叫没建树?

滚犊子!

至于谁上的奏呈参自己,李凤梧已经知晓。

襄阳知府狄少生曾给自己提过,说推官钟蘅近期上了封奏呈,大概是有关官襄阳县衙的事情,想来肯定是这货。

只是奇了怪了。

这货绝口不提自己的政绩,只谈坏不说好,倒也正常。

只是当时狄少生说过,这钟蘅应该和他般,绝对不会偏倒向朱文修,现在怎的却参了自己本?

这么容易就被朱文修收买了?

朱文修这家伙果然有点手段,若再被他收买了狄少生,自己真要吃不了兜着走。

好在此次只是罚薪年。

不痛不痒,老子已经被罚薪两年了,不在乎这点毛毛雨。

修缮黄家堤,好歹也赚了三千贯。

随着这件事后,钟蘅彻底倒向朱文修,襄阳县衙的事情除非直接走襄阳知府,否则全部要被朱文修和钟蘅压回来。

而狄少生负责整个襄阳府的政务,哪可能专程来处置襄阳县衙的事情。

是以襄阳县衙稍微重要的点的公务,但凡需要上报襄阳府治,几乎都法展开。

时间李凤梧愁苦不堪。

唯庆幸的是,官职不低于钟蘅的节度掌书记郭靖对自己还算可以。

在他的帮助下,勉强处理了二三事。

也只是杯水车薪,按照这个状况下去,要不了半年,自己这个知县老爷就得被罢了——谁见过半年都处理不了公务的知县?

如果自己连朱文修都解决了,赵昚凭什么还信用自己。

恐怕这也是赵昚同意将朱文修通判襄阳的原因。

是以李凤梧这几日直在思索,要怎样才能搞定朱文修,让这货不敢再为难自己。

上元大火案?

可此事还没证明和朱茂才有关系,自己最多就是诈唬下朱文修,可以作为辅助备用手段。

那么唯的可能便是拉拢狄少生。

钟蘅先前不也保持中立么,还不是被朱文修拉拢过去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