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 (何时秋风悲画扇)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 入库:04.13
在账房先生仔细耐心解释下,李凤梧粗略将所有账本翻了一眼,便合上请周清丰带回锦绣绸庄,辜且不说信不信得过周清丰,这些账本要认真查一遍,没半个月就别想了。
意思着查完帐后,周清丰因有生意上的走动,没能陪李凤梧喝茶下棋,早早的便带着家人回去。
这并不是说周清丰忌惮李凤梧如今的境地,而是临近年关,李家在临安的生意还需要他打点,要将李家产业中的高贵锦绣绸缎送进皇宫,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几天得给很多头头道道的人物送去大量分红的银子。
可以说,这几天才是周清丰最忙碌的时刻。
春节的前一天,大雪停下。
临安城里便似春风拂过,倏然间热闹非凡,李凤梧也静极思动,将春节所有事宜交给杜仲卿后,带着如花美婢和凶狠恶仆出了梧桐公社,恢复纨绔本色去街上调戏良家小娘子去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临安风情
以待罪之身出去惬意游玩,丝毫不顾及后果,这其中也有朱唤儿怂恿的功劳。
李凤梧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
不过既然官家允许自己出行,甚至不需要到刑部报备就可以游玩,显然没有将自己当做囚犯看待,如此,我为什么不能出去逍遥自在?
好久没去过青楼了。
好久没调戏过颇有姿色的娇羞的不胜凉风的江南小娘子了。
今时的临安,虽然乾淳之治的盛世尚未开启,但高宗后期执政时期,除海陵南侵外南宋几战火,临安自成为行在后,跟随高宗赵构南迁的“从者如市”,“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于常”。
到得今日,随着平民休养生息,临安远非建康等边境城市可比,已是近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而在咸淳年间,甚至达到了一百二十四万的巅峰人口。
在古代,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已经是个巨霸一般的存在,北宋年间的开封最鼎盛时期,不外如是,是以李凤梧走出梧桐公社,顿时生出一种置身后世的感觉。
这尼玛真有点人山人海的意思啊,尤其是御街和几个瓦子。
临安南倚凤凰山,西临西湖,北部、东部为平原,城市呈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大内皇宫独占南部凤凰山,整座城市街区在北,形成了“南宫北市”的格局。
遍布全城的商业、手工业在城中占有较大比重,居住区在城市中部,许多达官贵戚的府邸就设在御街旁商业街市背后的青云街上。
以国子监、太学、武学组成的文化区在靠近西湖西北角的钱塘门内,这其中还有许多园林点缀其间,端的是个美如画的城市。
御街为主干道,从宫殿北门和宁门起至城北景灵宫止,全长约4500米,除此之外,还有四条与御街走向相似的南北向道路,东西向干道也有四条,都是东西城门之间的通道,还有次一级的街道若干条,均通向中部御街,形成大小不一的网格。
御街南段为衙署区,中段为中心综合商业区,同时还有若干行业市街及文娱活动集中的瓦子,官府商业区则在御街南段东侧。
御街在临安的地位,便如后世上海的南京路一般,梦梁录有载:“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一家不买卖者”。
由此可见御街之繁华,尤其是即将春节,御街上真是个接踵摩肩,人如行蚁。
李凤梧今日的行程规划是上午御街,下午瓦子。
因想着要逛御街,会有大量的美食小吃等着三人,在李凤梧号召,朱唤儿和李巨鹿响应下,三人空着肚子来到了御街上。
梧桐公社位于众安桥附近,到御街并不远,不过在朱唤儿撒娇带威胁的提议下,三人还是饶了下路,来到和宁门外,准备今儿个要将这御街逛个遍。
不得不说一句,逛街购物这真是女人的天性。
御街长四公里有余,李凤梧仅是想想就头皮发麻,不过想起一句话:男人,你享受了女人的青春,就要接受她的任性。
今日那就舍命陪老婆。
李凤梧好歹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区区南宋御街还不放在眼里,后世魔都的南京路,成都的春熙路,自己当备胎时候也是去逛过的,是以倒是不怎么惊讶。
可朱唤儿从健康出来,何曾见过如此繁华的景象,兴奋得满面通红,宛若个七八岁的小姑娘。
不过三人肚子饿的咕咕叫。
好不容易见着一家买粥和水晶包子的店,李凤梧一把拉住要去往对面胭脂铺的朱唤儿,“心慌作甚,吃了再去,今日随你买卖,官人这点钱还是有点的。”
朱唤儿眼里放光,也没注意到李凤梧的用词,就算注意到了,以纨绔今日的暖心,朱唤儿大概也是不会计较的。
所以呐,女人一旦认命,就真的会被吃得一丝不剩。
吃过早食,逛过胭脂铺,琉璃店,绸缎庄,绣鞋店……李凤梧已经意兴阑珊,李巨鹿则是苦不堪言,咱的唤儿姑娘啊,我虽然五大三粗,可所有东西都我一个人提,这也着实累人啊。
朱唤儿依然兴致勃勃,眼尖,发现了一家绸缎庄,“哎哎哎,快看快看,那不是咱家的锦绣绸庄吗?”
李凤梧笑了笑,“是啊,咱家的。”
很喜欢咱这个词。
朱唤儿雀跃的跑过去,“你说是咱家的,能不能便宜咱们呐。”没有裹脚,大长腿跑的风快。
李凤梧苦笑,既然都是咱家的,还要钱多伤和气……
中午时分,李凤梧终于有要崩溃的迹象,而李巨鹿则早已崩溃,浑身上下都挂着朱唤儿买的诸多物事,绣花鞋,襦裙,琉璃玩件,瓷器,木制奇玩,西域诸部流传过来的万花筒……甚至还有两件李凤梧亲自为朱唤儿挑选的抹胸。
好不容易说服朱唤儿去吃了午饭,李凤梧已经想回了。
却又被朱唤儿拉着回到众安桥。
南宋临安有瓦子二十四座,其中又以众安桥的北瓦最大。
瓦子在宋代大兴,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在宋代以前,城内街道上一律不准开设店铺,晚上街上会实行宵禁。到了北宋,商家街头买卖既成事实,皇帝下诏承认现状,于是大街上店铺栉比,熙熙攘攘。
在大城市里,一类固定的聚会玩闹场所也在热闹地点出现,这种固定的玩闹场所就叫“瓦子”。
随着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瓦子兴起。
之所以叫“瓦子”是因为当时没有一个现成的名称,宋人发现这类玩闹之徒忽聚忽散,犹如砖瓦之属,便将其聚会玩闹的场所称作瓦舍、瓦子。
南宋末年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瓦舍者,谓其来者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瓦子里玩闹的项目很多,都有杂货零卖及酒食之处,还有相扑、影戏、杂剧、傀儡、唱赚、踢弄、背商谜、学乡谈等表演,人们进去会有不少享乐,也要花费不少的钱两。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后宫戏
在北瓦看了相扑,傀儡戏,又被朱唤儿拉着去看商谜,虽然累,看着兴奋如小女孩满脸幸福的朱唤儿,李凤梧觉得很值。
万一这丫头晚上回去良心发现,以身相许呢?
那我可要好好想想,晚上应该先解锁什么姿势……要不要先准备点避孕措施?毕竟我还年轻嘛,这么早就当爹有点忧伤。
想到此处,李凤梧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
自己和耶律弥勒都解锁了那么多姿势,很少采取避孕措施,怎的她却没丝毫反应,是她不行还是自己不行?
这尼玛是个问题。
不孝有三,后为大。
自己要真生不出个儿子,李老三还不打死我。
暂且将烦恼放在一边,今儿个日子好,我先把朱唤儿伺候好了,她好我也好,嘿嘿嘿嘿……思念及此,立即全身心的投入,陪着朱唤儿一起在北瓦子里继续游玩。
好不容易到了傍晚,灯火辉煌时候,三人去花月楼吃了饭,回到瓦子里,兴趣盎然的去玩猜灯谜游戏。
此猜灯谜不是商谜,商谜类似后世的相声。
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显示才学,常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灯谜”一称,到得后来,便有一些贫寒的落第举子、秀才用来在瓦子里摆铺,用来作为养家糊口的营生,大凡是用一些灯笼,写上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或句子,灯笼里则放谜底。
当然,这个字谜不会是唯一的,否则以读书人天下的南宋,若是遇见饱读经史又有急才的读书人,摆铺的人会哭的。
当年苏仙也曾在这上面栽过跟头。
由客人来猜,猜一次三文或者五文,猜对了获得六文或者十文的双倍钱资,有点类似于关扑,但比关扑多了一丝文人气息。
北瓦子摆灯谜的是个四十出头的老学究,穿着很旧却很是整洁的襕衫,因为洗过太多水,青色的襕衫已呈灰白色。
相似小说推荐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墨香絃音) 起点VIP2017-04-03 两晋隋唐人家说唐穿有五种人不要做,一个是皇太子。不理解?看李忱的故事就知道了。一穿来...
-
爆笑兵王 (寒雪独立人) 起点VIP2017-03-06 军旅生涯当兵理由千百种。保家卫国?锻炼自己?谋个好出路?“当然是保家卫国!”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