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仕妖娆 (何时秋风悲画扇)


旋即一想不对,这家伙来告御状,怕不是仅仅顾及自己的想法这么简单。

温声问道:“后来呢?”

“李凤梧被官家赞誉为大宋雏凤,出使金国又有大功,臣自然不是很信梁钞的法,可当时在场的诸多太学生员们尽皆有此言,臣不得不信,本着太学是我大宋储才圣地,不容有品行不端之人在其中败坏学会,扰乱学纲学纪,纵然是担上官家罪责臣也要肃清这种害群之马,便欲将李凤梧除落学籍,不料李凤梧气急败坏,竟然仗着官家对此的恩宠厚泽,所顾忌的指使恶仆打伤诸多指证他的太学生员,连臣也未能幸免,仗着天恩浩荡嚣张跋扈到极……”陈伸到此处,愤慨得以言表,几乎是语不成声。

不能不,咱们的陈伸陈大祭酒这张嘴太能了,如此一来,在赵昚听到的意思中,李凤梧是个害群之马,而陈伸就是正义光明不畏邪恶一心只为官家社稷勇于斗争的良心好祭酒。

所以才有武将穿肠枪,文臣诛心言的法。

赵昚急忙温声安慰陈伸,“陈祭酒且舒心些,慢慢来。”

这件事有诡异啊,李凤梧这子是有腹黑,但第一次面圣和出使金国回来后见他,给人的感觉是成熟稳重得不像个舞象少年。

这样的人,他会不知道打伤朝廷命官的后果?

他会所顾忌到在太学之中大打出书,不仅大伤生员,连三品大官国子监祭酒都不惧?

李凤梧断然不会不知,殴打本部属五品以上官员的惩罚。

大宋律法《宋刑统》明文规定,此举为十恶之九:不义,轻者剥夺官阶永不录用,重者流放!

李凤梧若是这种人,哪还能活到今天,又怎么可能让周必大、陆游和曹崇等人赞誉有加,甚至连眼界甚高的张浚也对其寄以厚望。

咱们的张枢相对他儿子张杓,也没如此尽心尽力过。

在建康的时候,如果不是张浚相护,李凤梧这子早被自己两个儿子整治得灰头土脸了,哪还能如此光耀的来到临安。

赵昚心里泛起了嘀咕,这件事怕是有猫腻。

而且这事恐怕不能只听一家之言,有必要将李凤梧喊来对质。

陈伸听到官家意思,似乎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心里稍微舒爽了,稳定了一丝情绪,继续道:“这承事郎李凤梧狂悖至此,又多次罔顾礼仪目法纪,还请官家重臣,以宽我等耿耿臣子之心,以慰太学士子之心,以振天下士子之风气!”

这是要收官了。

赵昚心里奈的苦笑,如果自己只是看过李凤梧文章而重用他,此次恐怕真会遂了陈伸的愿,但自己是和李凤梧接触过的。

总觉得陈伸嘴里的李凤梧是另外一个人般。

自己认识的那个李凤梧,知书达理,明是非,知进退,圆滑成熟,哪有陈伸的这般不堪。

心中叹了口气,朕要用一个人就这么难么?

赵昚在当皇帝前在大内呆了三十年,哪会不知道大宋文臣的那些做法,莫须有的事情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冤杀了千古名将岳鹏举啊……

道:“此事就此盖棺定论言之过早,朕为天子,深知卧龙先生那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陈祭酒受伤是事实,但也要听听李凤梧之言,也要听听在场其余太学生之言,不能因此寒了陈祭酒的心,但也不能因此伤了有志之士匡扶江山之心。”

陈伸心里咯噔一下,旋即觉得自己多虑了,这件事从自己进入垂拱殿就注定了结局,除非官家不让自己进垂拱殿——但那也关紧要,自然会有人就今日之事弹劾李凤梧。

官家就算再有心袒护李凤梧,也力回天。

第二百一十九章 相公之威

而且陈伸心中清楚,按照自己和恭王殿下的计划,此时临安知府胡兴可应该带着府治兵丁前往太学或者李凤梧的梧桐公社捉拿住了这对主仆。『≤頂『≤『≤『≤,..

大宋刑不及士大夫,但李凤梧区区一个承事郎、太学生员,犯了事虽然不会受罚,但却要被扣留、收监。

赵惇着实有些忌惮李凤梧,不怕这子明面上的助力,比如周必大和枢相张浚在朝中的势力陈俊卿、蒋芾两人,就怕李凤梧暗中还有关系。

是以务必在布局之初,就让临安知府将李凤梧扣留收监,不让他有机会去和党羽商量,因此在太学冲突一开始,临安知府胡兴可就应带着人从府治出发。

按照惯例,临安知府可扣留收监李凤梧主仆,也可移交刑部。

毕竟这是都城。

但赵惇心中没把握,刑部尚书诸葛瑾我和侍郎张杓的立场有些难以确定,尤其是张杓,他虽然在当初弹劾李凤梧的时候附议了,但谁知道这是不是张家玩的把戏?

因此赵惇早就交代了胡兴可,扣留收监李凤梧后,就算是刑部来人,没有官家旨意的话,也要找借口将李凤梧留在临安府监牢,不让刑部提人。

不过当临安知府带着府治兵丁出门的时候,刚走出府治,却被人拦了路。

南宋一百五十年间,一共换了一百五十多位知府。理论上,一任知府的任期为三年,不过能干满三年的寥寥几,只有梁汝嘉、赵时侃、袁韶等5个人。最长的为11年。是整个南宋朝的孤例。

而在南宋后期。因为战事所逼,临危受命的文天祥只当了19天知府,最后一任知府贾余庆也干了11天就离职,最短的也许要数一个叫朱浚的知府了,咸淳九年五月初四上任,初五离职。

除去后期的战事问题,南宋前期中期知府更迭极快,则是因为临安的特殊性。这和当初的开封府一样,没有包拯包黑子的能力,谁也别想在这个容易得罪人的位置坐太久。

胡兴可也是如此,刚到任半年,却已感到知临安府的不容易,稍微发生大事,都要牵扯到朝堂重臣,自己只能息事宁人处处和稀泥,可还是为此得罪了不少人。

为此赵惇找到自己后,自己只要办成这件事。必然为自己谋个好去处,胡兴可喜出望外。

可看见拦路之人。胡兴可心里就咯噔一下。

拦路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大宋宰执天下的左右相公汤思退,带着几个随从,恰好在胡兴可出门时,这位相公在府治前落轿。

胡兴可慌忙上前见礼。

汤思退走出轿子,看了一眼胡兴可身后的府治兵丁,寒着脸问道:“胡知府这是要去公务?”

胡兴可心里一跳,道:“有人送报,太学之中发生了事情,让府治着人去处理。”

汤思退嗯了一声,“且不用慌,某有事于你商量。”

完也不管胡兴可同不同意,率先走向府治大门,走了几步,回首看着纠结犹豫的胡兴可,“嗯?难道某这薄面还劳驾不了胡知府?”

胡兴可大惊,这话可是诛心呐,慌不迭的道:“相公哪里话,请。”

完对手下的兵丁头目示意,让他们去太学或者梧桐公社拿人,却不料汤思退又道:“让他们散去罢,太学之事自有人处理,不用胡知府劳心。”

闻听此言,胡兴可心里都凉了,这话的意思明显得不能再明显,显然汤思退已知晓太学中要发生什么事情,而且他到这里来,就是来拦自己了。

这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汤思退为何会帮助李凤梧?

众所周知,李凤梧是张浚的侄孙,关系极好,而汤相公是朝中主和派,和主战派张浚水火不容,他怎么会,又怎么可能帮助李凤梧?

胡兴可一时间迷糊了,愣在那里。

汤思退眉头一肃,“还需要某第二遍么?”

毕竟是大宋权倾天下的相公,如今朝堂之上,若风头最劲,一个是承事郎李凤梧,受官家赞誉为大宋雏凤,又抗旨之后到临安,授阶官奉礼郎后参加秋闱夺得锁厅试第二名,接着又越职阶起用为通问金国副使出使金国,博得功劳。

但李凤梧终究还只是个承事郎,那比得上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的汤相公来得强势,这位相公才是这临安的舞凤。

一见汤思退有怒的迹象,胡兴可再不敢忤逆,挥挥手示意府治兵丁回去后,将汤思退请到府治中自己的签押房,奉上好茶。

茶还没开,汤思退不着痕迹的抿了口意思意思,然后云淡风轻的道:“你知临安府事有半年了,应知晓其艰难之处,今日之事也属奈,某不怪你。”

胡兴可立即确定,汤相公是真的知晓恭王殿下赵惇和自己的约定,但怎么也想不明白,汤相公为何帮助政敌的侄孙。

道:“谢相公体慰。”

汤思退又道:“其他的我也不,你知晓就好,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待过些时日,若其他地方有空缺,我必然为你争取一二。”

胡兴可大喜,“谢相公提拨,我必然不悖相公之意。”

汤思退满意的头,端起茶杯却饮之味,深恐胡兴可这货装糊涂忽悠自己,汤思退思忖一下又道:“你应该是知晓某的来意罢?”

胡兴可头,“我几日忙于政务,并不知临安发生了何等大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