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 (何时秋风悲画扇)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 入库:04.13
陆游、辛弃疾还有好些诗词自己没用,况且还有明清的佳作。
虽然唐诗宋词的说法,可明清诗词中也有足以惊艳盛唐两宋的作品,比如龚自珍的那句落红不是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但李凤梧依然没多少把握,毕竟这可是四元状元啊,千古独一位的大风流人物。
转念一想,貌似输给四元状元也不丢人。
就好比在南宋比文采输给苏仙,比风流输给柳三变,反倒与有荣焉。
不丢人的事!
第一百八十六章 书生意气来一发
下午那剂药下重了。
耶律弥勒的情绪着实有些不妙,从下午吃过饭后便开始郁郁寡欢,甚至连晚饭都没吃便去单独去睡了,第二日李凤梧唤她,也只嗯了声说身体不舒服,不愿意出门。
李凤梧只得叹口气由着她,让时间来抚平这丫头的悲伤。
毫州城内有一座秀气小山,名叫沽月山,约莫五六十米高,或说成小土包比较合适,本地的门阀士族大多依着这座小土包向四周蔓延。
山顶有一片方圆不过十数米的湖泊,每到月圆时分,月亮便在水中荡漾,是以有沽月湖之名,这山也便叫沽月山了。
沽月湖旁,有门阀出资修建的观景楼一座,出自大家手笔的牌匾,沽月楼三字龙飞凤舞,让咱们的李家小官人看得好不惭愧。
说来自己的书法还是没长进啊……看来只能自成一派,开创一个崭新的流派了。
李凤梧在前来沽月楼的路上,顺便去看了下道德中宫,这才带着李巨鹿施施然登上沽月山,来到沽月楼前,却见楼内已有十数人。
以金国礼部郎中移剌道为首,此时正分坐楼内。
除了移剌道,自然还有今日的正主四元状元孟宗献,其余人大多不认识,但却有一个出乎意料的老熟人:刘仲洙豁然在场。
这货不是被自己气得一病不起了,还有心情来参加论会,估摸着是想借孟宗献之手报仇雪恨。
除去这三个熟人,其余人李凤梧一个不认识。
但几乎都是汉人,皆穿着金国这边比较流行的士子服饰,每一个人都颇有点意气风华的样子,一看就是那种眼高于顶自视清高的名流雅士。
不过有两人比较独立特行。
在沽月楼另一面,一位白发耄耋的老人正在缓缓的舒展身手,李凤梧看了一阵,发现这老人竟然在打五禽戏。
在其一旁还有一位着便服的不惑男子。
打五禽戏的难道是华佗的后人?
毫州素来有历史文化城市、五禽戏之乡的说法,有曹操宗族墓群和华陀庵。
话说。如果华佗这位医学界的泰山北斗知晓他在后世多了成千上万的后人不知道会怎么想,李凤梧印象深刻着呐,天桥下、地下人行道、夜市什么的到处都有打着祖传老中医、华佗后人等招牌招摇撞骗的货色。
看见李凤梧到了,移剌道便起身为他介绍。
李凤梧暗叫一声。好家伙,怎么搞的好像是宋金学术答辩大会一般,感情你们就这么喜欢看见我出丑,你们就这么笃定孟宗献一定能赢我?
在场十余人,大定三年的进士有孟宗献、刘仲洙、郭通。还有褚席珍等几位是完颜亮执政时期的进士,除去这些人,有个年纪较小的人引起了李凤梧的注意。
移剌道介绍时说此子叫徒单镒。
李凤梧并不知晓此人,但移剌道的介绍很有些以他为豪,说徒单镒是北京副留守乌尼音之子,天资聪颖,虽才十三岁,但已通览经史,通晓女真、契丹、汉字三种语言,是不可多见的少年天才。
徒单镒很是谦虚。话不多,颇有点少年老成。
最后移剌道又为李凤梧介绍那位正在打五禽戏的老人,“那位是曹璨曹翁,旁边那位是潍州刺史蔡珪蔡刺史,因事到毫州访友,闻得今日论会,便来瞧瞧。”
蔡珪,曹璨?
毫州城能被移剌道敬称为曹翁的人,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毫州门阀。魏国高贵乡公曹髦的后人所在的曹家。
这老头子估计是当今曹家的老太爷了。
这身份着实了不得。
至于那个潍州刺史蔡珪,李凤梧是真没听过。
曹璨似乎没有进楼的意思,李凤梧也不好贸然招呼,找了个位置坐下。品了一口茶后看向移剌道,论会不是你们挑起的么,书生意气来一发呗。
移剌道看向孟宗献。
孟宗献施施然起身,一身青衫两袖清风,面罩白云淡然色,端的是一股士子风流气。状元风采灼灼然,十分写意的对李凤梧说道:“听闻得李使君有大宋雏凤之名,想来才情满京华,在座众人皆是中原饱读诗书之人,不如对下对子,以怡众乐。”
毫州虽然属于金国,但确实是中原正统,孟宗献此说并丝毫不妥。
李凤梧点点头,“我看甚好,早听得孟状元四元之名,惊艳千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今日得以一睹风采,人生幸事。”
这是面子话。
孟宗献还是忍不住自得一阵,毕竟平日里都是金国人相互吹捧,如今听得宋国之人如此赞誉,焉能不高兴。
敌人的赞誉才是最有价值的嘛。
便有孟宗献同进士出身的郭通打头阵,“我有一对。”朗声念道:“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不知诸位觉得如何?”
话是问众人,一双眼睛却只看李凤梧。
所谓论会,其实和学会一般,都会先暖暖场,若是一上来就是谁都答不上来的绝对,那还有什么意思,是以这个对子并不难。
李凤梧读书一年多,就算依靠自己的本事也能对出来,比如“对歌长夜,清音未散明月走”,沉吟半响,果然有几人对出。
李凤梧笑了笑,“我也有一对,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在座之人,除了移剌道和徒单镒外全是汉人,说起来都是大宋遗民,李凤梧以故乡暗喻故国,这讽刺意味明显得不能再明显。
果然,众多进士脸色顿时变得有些精彩,尤其是刘仲洙,似乎想起了被李凤梧支配的恐惧,本就没痊愈,脸色更是白得难堪。
孟宗献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移剌道,沉声道:“李使君此对甚好,我有一对,‘听雨,雨住,住听雨楼也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请李使君指教。”
这是顶针联中的一个经典对子,所谓顶针联,乃是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亦称“联珠对”、“联锦对”。
这个对子不是绝对,但确实难度相当高。
第一百八十七章 烟锁池塘柳
关于对对子,李凤梧知晓的不多,但也不少,作为一个文科生,这种经典对子焉能不知,暗暗哂笑一声,不假思索的答道:“这也何难,且看我对来。”
起身,摇头晃脑做潇洒状:“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孟宗献又道:“我还有一对:童子看橡,一二三四五六七**十。”
这是个数字联。
李凤梧随意答道:“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孟宗献又道:“水冷金寒,火神庙,大兴土木。”
李凤梧:“南腔北调,中状元,什么东西。”
孟宗献脸有怒意,“你……”
李凤梧抱拳,“不好意思,口快口快,请见谅。”只是脸上哪有道歉意味。
孟宗献发作不得,只得憋闷在心里,继续道:“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李凤梧依然写意:“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
“长水长长长长长长长流。”
……
孟宗献上联出的不假思索,显然胸腹之中有着数对子,李凤梧答得写意,丝毫不落下风,但个种滋味只有两人自己心里清楚。
此情此景,李凤梧想起了那位对穿肠。
可惜自己不是唐伯虎,对到此时已有难以为继之感,庆幸的是孟宗献出的都是历史上的名对,他要是冷不丁抛一个孤僻的对子来,自己就得抛白认输。
此时孟宗献心里也在叫苦,你妹啊,这小子答的信手拈来,也不知道他从哪里知悉了如此多的对子,自己出的上联中不乏一些绝对,他竟然都能轻易答上,难道自己今日竟要败给此人。
一念及此。孟宗献心里便苦涩不已,自己是四元状元,注定要千古留名的人物,今日却在众目睽睽之下输给大宋一个锁厅试第二名的舞象举子。这也是千古留名。
笑名啊。
心一横,没办法了,只能用那个对子了。
沽月楼中诸人,全是饱读诗书的进士,还有几位是毫州的大儒。此时见两人博弈,一者随口而出皆为名对,一人写意答出尽差,端的是书生意气。
由不得众人不服气。
四元状元名不虚传,大宋雏凤也丝毫不逊色,这两人着实都是人中龙凤。
相似小说推荐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墨香絃音) 起点VIP2017-04-03 两晋隋唐人家说唐穿有五种人不要做,一个是皇太子。不理解?看李忱的故事就知道了。一穿来...
-
爆笑兵王 (寒雪独立人) 起点VIP2017-03-06 军旅生涯当兵理由千百种。保家卫国?锻炼自己?谋个好出路?“当然是保家卫国!”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