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仕妖娆 (何时秋风悲画扇)



百官起身。

赵昚满意的看着满堂文武,今儿个倒是稀奇了,六部三省,枢密院诸部以及诸寺监的官员竟然尽数到齐,以左右相公为首,竟一缺席。

大宋官服是绯色罗袍裙朝服,袍花各异,戴进贤冠,幞头平伸极长,冠后簪白笔,腰间挂玉佩,也有武将悬玉剑。

赵昚惯例的挥手,为年迈的左相陈康伯赐座。

至于其他官员,甚至于新晋右相的汤思退也没这般恩赐。

这还是算好的了,让众臣站着议政。

有的朝代,整个朝会都需要跪着,出现了不少官员跪着跪着就晕倒了的情况,尤其是酷暑六七月,那些没资格进入大殿的官员顶着日头跪上半个时辰,里外都要湿个通透。

有事起奏事退朝这种过场肯定是要走的。

近来国泰民顺,又天灾**,战事刚过后的****也已过去,是以这几日的朝堂大事,唯一重要的大事便是宋金和谈,不过这种事情一般在小朝会上就决断,况且这事虽然摆上了议事日程,但官家还没决断,金国那边也还在筹备之中,是以今日朝会着实就是走走过场。

议论了些在平民百姓眼中都是大事,但在赵昚眼中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后,又发布了一些人事变动的旨意,本日朝会似乎要落幕了。

赵昚问了句众卿家还有何事启奏后,大庆殿安静了一刹那,旋即六部之中走出一位大佬来,手持朝笏秉礼道:“臣有事启奏。”

赵昚不着痕迹的笑了,一旁的谢盛堂心里也笑了。

这个时候这位大佬出头,**不离十就是那件事那个人。

果不其然,这位六部之一的礼部大佬慷慨激昂振振有词,“建康有士子李凤梧,本受天恩宣召,理应秉礼秉制,以所怀之才厚报天家之恩,却以庶民之身抗旨不遵,其辞以儿女情,甚为荒唐儿戏,此为大不敬天家之罪,恳请官家降罪于他,以儆效尤!”

这位大佬自然是礼部尚书魏杞。

话音落地,哗啦啦一声,礼部诸官齐刷刷的站了出来,“臣等附议。”

再之后,与礼部尚书魏杞交好的工部尚书王望北和户部尚书曾怀两位大佬及其官员也齐刷刷站了出来,“臣等附议。”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东府及诸寺监官员,这其中自然有太常卿柳相正。

倒是西府枢密院诸部,一官员附议。

赵昚笑了笑,“那卿家以为当如何处置?”

魏杞大义凛然的道:“此子罔顾天恩,目礼仪,着实有失我读书人之理仪,应剥其科举资格,永不录用!”

大宋毕竟是个读书人的天下,断然不会因此就来个杀头甚至满门抄斩什么的,这样的处罚对读书人而言,已是极重极重。

赵昚不置可否,有意意的看了一眼西府,尤其是枢密院几位官员。

如今枢密使悬置,枢密院最大的官员便是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蒋芾,同知枢密院事、保和殿大学士陈俊卿,这两位成了西府顶梁柱人物。

虽然官职品秩不如东府的两位相公和参知政事洪适,但实际上却是可以抗衡的。

此时看到官家目光,哪会猜不透其中曲折,陈俊卿便出列秉礼奏道:“臣斗胆,觉得此事如此处置大为不妥。”

赵昚哦一声,“陈学士有何高见?”

陈俊卿大声奏道:“魏尚书所言,臣不敢苟同,我大宋以文立国,素来惜才如子,且不说前有王荆公后有苏相公之轶事,彰显了我读书人的风骨,且说李凤梧之不遵,实在情有可原,诸位皆知,读书半生只为一朝入仕谋天下福利,李凤梧既能力压慧子木待问夺得苏园学会魁首,必然是才情卓然之辈,焉能不识礼仪,其辞之首是为肩伤,其辞之二是为秋闱,皆在情理之中,只有,其辞之三是为新纳美人,少年热血刚正,亦是人情伦理,何罪之有?”

赵昚微微点头。

魏杞正待辩驳之,不料蒋芾站了出来,“臣听闻得那建康李凤梧品行不端,且不说与小妾白日宣淫这等大不雅之事,民间多有传闻,这位建康小官人调戏有夫之妇,勾引良家妇女,声名狼藉,是否应得官家大宋雏凤之谬赞?臣以为,当留此子于建康,以观其后行,若着实失德失礼,秋闱春闱后再夺其科举资格亦不迟。”

这下那些附议魏杞的官们郁闷了。

好你个陈俊卿和蒋芾,一唱一和,一褒一贬,倒是让李凤梧屁事没有了。

魏杞又欲辩驳之,却不料赵昚率先说道:“两位卿家说的在理,我大宋断然没有因抗旨便剥其前程的粗蛮之举,但李家小官人失德之事确有不妥,然建康远离大内,我等也法明辨真相,朕便再宣旨于他,着他奔赴临安,到时候诸位贤卿与朕一起审视,若真是失德失仪,朕便叫他终生不得入贡举。”

赵昚都如此说了,此事盖棺定论。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

第一百四十五章 雏凤如狐,怎知天子如虎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当然,如果此时左右相公提出反对意见,还是可以继续讨论下去的,但陈康伯和汤思退明显不想掺和这件事,陈康伯微微阖目做休憩状,汤思退定定的望着朝笏发呆。

两位相公都不傻,早从赵昚那句谬赞中看出了苗头。

大宋雏凤啊……

刚说了李凤梧是大宋雏凤,接下来就要因为抗旨不遵就剥其科举,废掉这么一个雏凤,这不是自己扇自己脸么。

魏杞等一众官员傻掉了。

这都神马状况啊,听官家意思,还要宣旨?

这李凤梧祖上究竟积了什么德,竟让官家如此重视,区区一个白衣士子,区区一个苏园学会魁首,这大宋天下,学会魁首多的是,也不见得有几个最终成为大宋重臣。

反倒是一些之前声名不显的人高中进士后仕途更为顺畅。

比如左相陈康伯、前右相帝师史浩和如今的右相汤思退,可没一个是一甲状元……

退朝之后赵昚又去吃了些早食,这才回到垂拱殿,看着一桌如山的奏章,头疼万分,笑着对谢盛堂说道:“你可知道那李凤梧为何要抗旨?”

谢盛堂早知晓大官心思,很是奉承的道:“此子才情高卓,却大名,此举未尝不是敛取声名,未尝不是有高手在侧指点,断然不敬大官之心。”

赵昚哈哈大笑,“你只说对了之一。这小子连惇儿都敢得罪,连愭儿都敢不理,对我能有多敬畏,此举有高人指点么,应该是张浚罢,他抗旨不来临安啊,应是害怕到了临安人生地不熟,被惇儿和愭儿拿捏,当然,这小子估计也猜到了我宣召他的意思,是不想去趟浑水了。”

顿得一顿,“倒是狡猾的很呐。”

心中其实很高兴,古来才情惊艳之辈层出不穷,但真正既有才华又懂得做官的人却少之又少,不见苏仙才情惊艳千古,却仕途不顺……

李凤梧此举,俨然就是个官道老手。

这种人未来稍加磨砺,必将成为朝堂重臣,赵昚焉能不喜。

谢盛堂叹惋道:“可惜名声污了。”

赵昚又呵呵笑了,“你怎的越来越糊涂了,这都看不出来,这是那小子自污呐,他要真的调戏有夫之妇,上元县令还不办了他?就算上元县令有忌惮,张浚可不会饶了他,好歹也是侄孙是吧,再说那封奏他失德失仪的奏折是谁上的?建康府学的曹崇啊,你且看着,等此时尘埃落定,这小子啊必然有人为他洗刷,张浚、陆游,到时候说不定还有咱们的周卿家呐。”

说完赵昚看向一旁的起居郎周必大。

周必大一脸尴尬,“为官家举贤是微臣本分。”

赵昚又笑道:“曹崇的奏折很是不,文辞犀利,条理工整,颇有才华,曹崇你知晓的吧?”

周必大立即答道:“官家,那是微臣在建康的同僚,才华高卓,品格清至。”

虽然尴尬,还是要帮好友同僚举荐一番。

赵昚微微点头,“既周卿家如此说,若有空缺,招他来临安罢……嗯,或可来临安负责此次秋闱?”赵昚毕竟是天子,想的事情更多。

周必大暗暗替曹慧美高兴,曹崇字惠美。

赵昚在书房坐下,对谢盛堂道:“拟旨吧。”

谢盛堂慌不迭上前帮忙,片刻后圣旨出笼,赵昚满意的看了一眼,对谢盛堂说道:“找个内侍高品去建康宣旨吧……嗯,还是随意找个黄门太监罢。”

谢盛堂得嘞一声去忙活了。

赵昚活动了一番筋骨,眸子里弥满笑意,好你个大宋雏凤,真以为我赵昚这么好商量?你敢再抗旨,我就再下旨,不过那时候就不是让你优哉游哉来临安了。

本次旨意,不仅宣你,我还得让恺儿在建康呆上几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