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试出什么没有。’,李忱问道。辛船首点点头,想了下,大概觉得还是解释两句比较好,‘其一,水手有点多了。’。
李忱点头,确实有点多了,本来辛勤是照一般船只需求准备了大概四十五名水手。可是李忱在最初设计上,就改进了不少东西,比方说易于升帆得滑轮装置。这就导致了水手需求比辛勤预期得要少。
‘三成船速。’,言简意赅,意思就是说,这船速比一般海船快了三成,‘满载呢?’‘也有两成。’,辛勤审慎得回答道,‘好船。’,没了昨天得兴奋,辛勤说话回复了简短。
有贡献就好,李忱满意得点点头,李忱知道辛勤得意思,速度快了两成,意思是航程缩短。前面说过,唐人至天方,不是直航,而是中途不断靠港,开没几天就停一个港口,没有做生意,也要补充食水。
这个中原因很多啦,一来长期看不到海岸,不知道自己在哪会慌。二来商船都是尽可能载货。像这样短途停靠,就可以不断获得补充,这样可以尽量装载更多货物。
最后,长期航海会导致败血症,虽然古人不知道原因,但是知道补充蔬菜水果,可以避免。靠岸就是一个给水手补充的机会。
短途航行,除了避免败血症,还有清水得问题,清水放太久会坏得。两成航速,短期间内看不出什么,可整个航程下来,就有差了。
嗯,带上船?把蔬菜水果都带上船,就不怕了。拜托,古代可没什么冷藏技术,那些东西你当放不坏吗?
休息了一会,辛勤继续操练水手,李忱继续思考,这船还有什么改进得地方。船只一般航行得问题,交给辛勤,他要考虑更多东西,考虑辛勤想像不到的问题。
比方说船帆吧,他就在想,是不是要考虑换上西式软帆。或者说如何提高硬帆面积。还有,如何造出更大的海船,现在的唐船已经会使用卡笋结构和铁钉。而阿拉伯人始终都无法解决这问题,只能用椰棕绳索缝合捆扎船体。
这技术不能不说很进步,只是李忱想做的更好。而这些都不是辛勤能想到的。
其实,认真来说,单凭他大概也想不到吧。不过他已经把孩子们都派出去个各地方,希望这些孩子,经过他教育得孩子,能够以超强当代人得眼光,来帮他解决问题。至少,让改良得火种传递下去。他就不信了,硬帆真的比软帆差,硬帆就是无法做大。
中国人只是近代以来,命运多桀,中式硬帆也是其中不幸得一员。如果长期发展,未必不能解决问题。
‘东家,是不是该返航了。’,突然间,辛船首这样问道,‘要返航了吗?测试得怎么样了?’,李忱抬眼望天,这时间不知不觉间到了正午,出来也满一天了。
‘试航没问题了。’,辛勤点头,‘知道我们到哪里了吗?’‘这个…。’,这问题真把辛勤问倒了,这路线已经不是他常走得路线了,‘算了,我去问问吧。’,李忱摇头,拜托了,这样要怎么跟人家西洋人竞争阿。
真正要进入大航海时代,长时间得跨洋不着陆,绝对是常态。像这样不过出航一天,就连自己在哪都搞不清楚,是要怎样跨洋。
李忱找到了正在努力量测得一心和黄天生,经过两人测定,如果李忱提供得地图无误的话,他们只需要维持方向,再走一天,就可以到达倭国了。
‘食、水,还剩多少?够支撑几天。’‘三、四天。’,辛勤想了下继续说,‘如果沿路钓鱼,五六天都可以。’
‘好吧,那我们不回去了。’,李忱一击掌,‘维持方向,再走一天。’‘目标?’‘倭国。’
‘不行。’,辛勤反对,‘怎么?’李忱愕然,‘往倭国不是这样走得。’,辛勤激烈反对。
日,不是这样走要怎样走,李忱不高兴了,不过旋即又冷静下来,说明道‘好吧,不去倭国。就这个方像走一天怎么样。’
‘维持航线,走一天,然后就折返西向,如何。’,辛勤勉为其难得答应了。看到辛勤同意了,李忱松了口气,他非常理解辛勤得反对,已经作好了如果辛勤反对,就返航得打算,目前看来是不用了。
‘陆地,陆地,看到陆地了。’,经过一天得航行,在第二天,刚吃过早饭,还不到午饭得这个时间,了望手喊出,看到陆地了。
顿时,船上欢声雷动,李忱也松了口气,日本到了,想到唐倭贸易得利润,李忱笑着更加开心了。
第两百九十三章 玄洋
李忱可以理解,辛船为什么反对。
在现代,你随便找个中学生,跟他说从浙省出海要往日本,要走那个方向?他都会跟你说,往东北方走。
可是呢,在唐代,这便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东北?了不起知道倭国在大唐东边而已。至于东边,有多少距离,更不可能知道。在这个时代,一般人可看不到什么地图,大概只有军队或是皇宫有。
甚至,连他们得地图都很简略,了不起知道一个大概方位,中间是不是有山脉或是河流阻挡,这样而已。至于详细一点得,山多高,有没有小路,河多宽,哪里深哪里浅这都不可能标注。要当地人才比较了解。
李忱敢于从明州出海,就直航日本,就是因为他心中有地图,知道整个环境大概如何,知道只要往东北走,甚至可以更偏北一点,绝对可到日本。了不起跑到高丽,这一点辛船就不可能知道。
其次,虽然最近几次遣唐使都是从明州登6,显示明州可以到倭国。可是太危险了,虽然这事未在大唐传开,但是跑船得都知道。这条航路危险,倭国的使节遇难是常态。
以最近一次,六年前得遣唐使来说好了,这次算是比较顺利得。可是呢,本来更早就该来了,只是前两次都失败了,这一次听说连原本主持遣唐使得倭国官吏都称病不敢来。
第三,就是船员士气问题。前面提到,这时代从大唐到天方,沿路要不断靠港补给。除了说食水会坏,还要补充新鲜蔬果避免坏血病得缘故。更多是,船员在漫长,看不到6地得航程中,很容易惊慌。
原因其实跟第一点相同,船心目中都不知道自己开到哪了,更何况船员呢。
虽然李忱雇佣得虽然都是老手,也不例外。他们都没有长时间看不到6地得航海经验。更何况他们是次合作,彼此间不太熟悉,也不太信任,恐怕这种看不到6地得恐慌会加倍。
事实上,晚上已经有人在议论了,再这样航行下去,会到哪里?有人说倭国,有人说高丽,可是都无法说服别人,只能自我安慰,因为他们都是听说这两个国家,都在这个方向。
听说得,自己没有详细得了解,要怎么说服别人?恐怕连自己的说服不了。因此,当天晚餐李忱就听到很多船员,窃窃私语,他们都在担心,这样下去会走到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用过早餐以后,情况更严重。很多船员都担心得一个晚上睡不好觉。表现在外得就是,饭都没吃多少,辛勤还可以感觉到水手得心不在焉,经过昨天得测,在南风吹佛下,达到11节度得飞鱼号,弥漫着一股不安得气氛。不安,就心不在焉,徨徨不安。
‘东家,我们回去吧。’,辛勤找到李忱,建议道,难得的多说了很多话。‘好吧。’,李忱抬头望了一下天色,答应了,还不待辛勤高兴,就说道‘告诉船员们,中午用餐后,我们就返航。’
‘诺。’,辛勤很疑惑,要回去早回去阿,不过没多说什么,答应后,便去像船员们宣布。
等辛勤走了以后,李忱叹了口气,昨天晚上他跟黄天生还有一心确认过,精过他们推算,结合李忱的地图,和昨天测量过得船,如果今天中午午前,到不了倭国,八成他们就是测算错误了。李忱才会答应,午饭后返航。
‘有海鸟,现海鸟了。’,辛勤才宣布完,午饭后返航,让水手安心,不在惶恐后,很快就有了望手现了东西,现在海面觅食的海鸟。
了望手,本来在中式帆船中,没有这个职务得。中式船只,你何时看过有了望台?连天方人得船只都没有。原因很简单,没必要…。
西洋船只,会在一根桅杆上,加装了望台,让水手及早现6地,或是海贼。因为他们要在未知得海域探索,所以需要了望手。
可是东方不用。哪怕是航海业比中国更达得天方,别忘了他们可是一直霸占着从天方到中国得航路,那怕是天方人贸易都是走既有航线,根本不需要了望手这职务。
所谓既有航路,就是贴岸走。既然是贴岸走,哪怕稍微远离一点,只要不是太倒楣,就不会迷航,也不需要了望手这一职务。
不过,李忱当然不会这么想,他可是要培养能进行远航得船员得。于是他便在主桅上,加装了一个了望台。
‘有海鸟?’,辛勤一听,马上靠近船舷,往水手指得方向望去,望了一会,什么都看不到,他本以为水手谎报,只是一个东西在他胸膛轻撞了一下,他才想起,他可是有千里镜得。
他也才想起,了望台得水手,也是有千里镜,他用肉眼看得到什么,更何况,他位置又比较低。
相似小说推荐
-
骑猪小霸王 (红尘醉醉天) 创世VIP2016-09-11 架空历史狗窝当床,母狗当娘,一个师傅吊儿郎当。疯疯癫癫,笑笑哭哭,不像英雄豪杰,倒似泼皮懦夫...
-
拇指将军 (火木瞳) 起点VIP2017-02-04 战争幻想金戈铁马,碧血黄沙,烽烟四起,沦落天涯。神秘海图,无名功法,异域历险,铁骑称霸。莫道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