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三国时期,曹操得诗歌本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了,史称“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造了铜雀台,还有就是那不吉利得烧船歌。本朝得情况,前几篇有说过了。
前面说过了皇家,现在说说士人。皇帝还是图开心的话,士人可是以舞作为交际的重要手段。这个时候舞蹈比较质朴,尽管很多人跳起来还是难看死了,但还是得跳,它含有更多的礼节交际内容,这点就和欧美国家一样了。
认真说来,这可比后代得酒桌文化强多了。跳舞总比拼酒强吧,现代人使劲得灌高度酒,酒精中毒而死的可不在少数。这已经不是联络感情,基本上是整人了。跳舞还可以健身,也不会喝到太茫。
既然舞蹈是士人联络感情,交流情谊得重要活动,那跳错会不会有麻烦。那是当然了。否则李忱当初选择不跳就好了。
不跳?那就是把人枉死里得罪了。蔡邕,大家应该都知道吧。蔡文姬得父亲,东汉有名得学者。
有记载:蔡邕被贬得免回京,五原太守王智为他饯行,席间王智先起舞属蔡邕,蔡邕不理他,惹怒了王智,蔡邕也拂袖而去。
为什么不理他呢?因为王智他是中常侍王甫得弟弟。宦官名声差,蔡邕才会不理他。结果因此得罪了王智,上谗言,导致蔡邕流放不得回长安。最后是因为灵帝驾崩,董卓征辟他,他才回到长安。
还有一个记载,也是三国,严格来说是东汉。陶谦,陶恭祖大家是知道得。他年轻得时候,也因为跳舞得关系,不得不逃亡。
陶谦任舒县县令时,郡守恰是其同乡的张磐。张磐不仅是同乡而已,他还算是陶谦父执辈得人物,他跟老陶很熟得。所以,陶谦任官得时候,张磐甚对他很是亲热,引他为亲信。
结果也是跳舞出得岔子,有一次,张磐设宴请陶谦,席间以舞相属他。陶谦勉为其难得应了。可是呢,舞到该转身时,陶谦却不转身,张磐问他你怎么不转呢?陶谦说了,“不可转,转则胜人。”
陶谦大概那时候太年轻了,有自负有才华,觉得跟着张磐委屈了,居然会说这种疯话。
古人有一种说法,把升官称为“日转千阶”。陶谦的言外之意是,我若一转,职位就比你高了。陶谦脑子八成是被门板夹了。敢跟顶头上司讲这种话。结果勒?
陶谦不得不弃官出走。他说那话张磐当然听得懂阿,听懂了能不恨吗?日后张磐逮到机会,就给陶谦穿小鞋,硬是把他逼走。
所以李忱硬着头皮也得跳,跳得好坏是其次,不跳得话他当场得罪了罗隐和赵六。这可不是他想要得。
胡思乱想这么久,李忱散性思维,让他有了灵感,击掌,就差没跳起来。这以舞相属,自唐以后逐渐绝迹,这可是从我们老祖宗,汉朝时期流传至今得习惯,没有被五胡乱华给摧毁了,相反地在魏晋时期,这种风气达到得鼎盛阶段。怎么可以就这样丧失在吾辈手中。
他打算要不要推广一下,不是推广以舞相属,而是推广他的街舞。如果推广开来,到时候即使唐亡了,历史走上原先得道路,也还有一些东西留给后人。让后来那些洋人看看,咱们化渊远流长,连你们年轻人爱跳的街舞,你玩得都是咱们老祖宗玩剩的。
至于该怎么做?这不是问题,画成图案就好了。还要画成连续得,让后人清楚知道,咱们中国人,一千多年前就有街舞了。
其实李忱不知道,这不是他得明。四川彭县出土的汉画像就有,汉代以舞相属得连续图案。
李忱兴奋起来了,以后他可以多参加一些这类得社交场合。有什么聚会他也不用躲了。他要趁机推广他的街舞。
而聚会上必备得诗歌什么,也不是问题了。他大概了解到,唐人其实有很多流传甚广得诗歌,可以应用在各种场合。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有急才,可以几杯黄汤下肚,灵感便源源不绝。甚至,更多人连字都不认识,没有那种应景得固定诗句,这样的人要怎么跟人家交际应酬?
哈哈,背两诗歌,这有什么难得。到时候大唐一代舞王,就要诞生了。李忱想到就得意起来,惹得远近人员都在交头接耳,这个人刚刚了半天呆,现在又开始大笑,莫非得到了臆症。8
第二百一十三章
会昌三年,六月。仇士良卒,享年六十三岁。这个时间点,李忱还在徐府。可是以这个时代消息传递速度,加上那时候又忙,他九月到了扬州才听到这消息。
仇士良阿,李忱知道得。这位大太监,是李忱知道得唐代知名人物。李忱对唐代安史之后研究不多,都知道这个死太监,可见得他多有名。
这个死太监,最有名得就是甘露之变了。唐代皇帝自安史之后,几乎都是被太监拥立得。不是被太监拥立,就是被太监杀死。
仇士良,字匡美,循州兴宁人,今广*东,兴*宁北,(真是够远了真难为他跑得到长安)。顺宗朝得时候仇士良就服侍当时得太子,后来得宪宗。
宪宗即位后,他步步高升,迁内给事,数度出任诸镇监军、内外五坊使,非常专横跋扈。元稹知道吧,他曾与元稹争驿舍坐次,还打伤了元稹得脸。
他最嚣张得时候,是太和九年。那个仇士良担任,神策左军中尉。而文宗皇帝提拔李训、郑注谋诛宦官。事败。仇士良与神策右军中尉鱼弘志大肆诛杀朝臣,挟持文宗。
这次事变中,死者数以千计。单是一些小官吏就死掉不下六七百。四个宰相被杀,还被腰斩,仇士良为了威震百官,还让他们亲临现场观刑。其实那时候剩下得也不多了。
宦官田全操甚至说,‘我入城时,凡儒服者,无贵贱当尽杀之。’,没被杀掉得很多官员都逃到昭义节度使刘从谏那,获得刘从谏得庇护。不得不说,这很有可能是刘稹造反得原因。
没办法,这个时候刘从谏,可是上疏弹劾仇士良,表示说要是他再滥杀,不介意起兵清君侧。当时人人传观此疏,遽闻仇士良沮恐,非常害怕。
结果刘从谏死在今年四月,仇士良五月才被赶走。如果早一点把仇士良收拾了,刘从谏大概也不用担心一家人得性命。会让侄子接受朝廷安排吧,不过现在谈这些没意义了。
当今天子也算是个人杰了,虽然莫名其妙被追杀,但是李忱现在暂时放下了那股,没事为何追杀我得怨念,公正得评价当今皇帝。
安史之后,太监掌握军权,导致皇帝废立、生死都不由己。他老子,神章皇帝,宪宗,功绩卓著,可是终其一朝,都非常信用太监,因为他本身就是太监拥立得。
接下来连续三个皇帝都没好果子吃。而武宗,他和名相李德裕合作,把这仇士良这个死太监给阴了。让他不得不下野,上表辞官。之后没多久就死了。
退了就退了,死了就死了吧。可是这个仇士良,不甘寂寞。仇士良致仕,其党羽送士良归于私宅,士良教其同党固权宠之术,曰:“天子不可使其闲而无事,应经常以奢靡乐舞游戏娱其耳目,使其无暇顾及政事,然后吾辈可以得志。不能使其读书亲近儒生,若如此,天子知前代朝政兴亡,心怀忧惧,必然疏远吾辈。”其同党皆拜谢。
他非常爱护后辈的,提点他们操控皇帝得心得,这可是他自己深切得教训。惠孝皇帝,愍孝皇帝他们就是这样操控皇帝得,现在想来,愍孝皇帝真是个好皇帝,如果不是他年纪轻轻就不把太监当人看,他们也不会杀他。
结果后来得几个皇帝就太不省心了,一个想杀光他们,现在这个皇帝没那么激进,却勾结李德裕。没有李德裕,他也不会被迫致仕。不致仕不行阿,失去了下级兵卒得信任,哪怕他根本不把这些兵奴放在眼里,他也混不下去了。
不过他现在都死了。死掉的人,不管他是死得光荣还是死得鳖屈,后事他们都管不着了。只有长安一把盛大得大火,为他送行。
会昌三年六月廿七日,夜三更,长安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共四千余家。官私钱物、金银、绢、药等物焚烧一空。烧得那一个叫惨烈、心痛阿。
不过这些影响不了当今天子,在逼走了仇士良,拔掉了心头刺之后,皇帝讨伐地方不服管教节度使得战争,正如火如荼展开。
战况有胜有败,不过大体局面还好,朝廷胜算大。有一些节度使出工不出力,被拔掉替换。
武宁节度使李彦佐本应率兵从西边攻讨。彦佐出兵缓慢,一直逗留观望,意图保全实力,这种亏,朝廷吃了很多次,这次不上当了,李德裕派了天德防御使石雄,取代他得位置。发动大举进攻,斩获不小。
有一些节度使磨洋工。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受命月余,还在磨蹭。李德裕让
忠武节度使王宰率精兵经魏博抵达磁州,吓得何弘敬当时立刻出兵,拔两城,杀伤甚多。然后朝廷也没有再逼迫他,提拔弘敬到检校左仆射。
情况一片大好,虽然略有小挫,但是朝廷不伤筋动骨,只要收拾了这个刺头,朝廷威望又能增加不少。
相似小说推荐
-
骑猪小霸王 (红尘醉醉天) 创世VIP2016-09-11 架空历史狗窝当床,母狗当娘,一个师傅吊儿郎当。疯疯癫癫,笑笑哭哭,不像英雄豪杰,倒似泼皮懦夫...
-
拇指将军 (火木瞳) 起点VIP2017-02-04 战争幻想金戈铁马,碧血黄沙,烽烟四起,沦落天涯。神秘海图,无名功法,异域历险,铁骑称霸。莫道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