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丁日昌的话,林义哲想起了丁日昌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时曾迫不得已从海关贪墨之员那里榨了4万两银子作为开办经费的事,林义哲不由得暗暗好笑。
那是同治三年秋天的事,当时清廷委托税务总司为建立机器制造总局筹款,但一直一无所获,丁日昌愤慨之余,亦觉担子沉重,曾作诗云:“不筹盐铁不筹河,独倚江南涕泪多。师夷何日能制服,欲问浦江泪更多!”正自心中踌躇,忽耳畔飘来丝竹之声。抬头一看,一幢花园别墅赫然呈现眼前,不觉心中一动,紧皱着的眉头随之舒展开来。原来,此别墅为海关通事唐国华所有。唐国华是广东香山县人,在海关任职几年,与卡员张灿互相勾结,索贿收贿,敲榨勒索,狠赚了一笔钱。对此,丁日昌早有所闻。次日,丁日昌带着僚属来到海关,叫来唐国华和张灿,要他们交出账本。丁日昌说:“久闻两位老兄敛财有术,本道台现筹建机器制造总局束手无策,请有以教我。”唐张两人吓得浑身战栗,生怕贪赃枉法的行为漏底,忙说:“不敢,不敢,请道台大人看在同乡的份上,松一松手,筹建机器制造总局的款项我们当尽力报效。”随即,唐国华和张灿各报捐银2万两。丁日昌收了银子,斥责二人贪墨之罪,但因为捐了银子,继往不究,命二人自此收敛改过,否则严惩不贷,二人唯唯而退。而有了四万两白银以后,丁日昌顺利的办起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雨生兄这也是个办法,呵呵,不过,即便如此,所得银只怕也是寥寥,不足造船之用,且非长久之计。”林义哲道,“船政枪炮所得利不少,可以接济一些,令外,我到时再帮雨生兄想想办法。”
“那就有劳鲲宇了!”听了林义哲的话,丁日昌禁不住喜形于色。(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情之请
“此外还有一法。”林义哲将自己的另一个计划说了出来,“待‘元凯’、‘登瀛洲’二舰下水,船台空出,而‘开济’之款未到,可先造内河炮艇,盖此等炮艇体量较小,工艺简单,成船较速,而朝廷‘定国是诏’数下,令各省停造帆船,改用火轮船,各省需用甚多,民间亦有欲购者,多造些此类炮艇,可得大利,以所得之利款,再造大舰,则可从容周转矣。”
“原来鲲宇早有打算。”丁日昌听了林义哲的话连连点头,表示赞许,他看着林义哲胸有成竹的样子,笑着问道,“鲲宇是不是连这内河炮艇的样式,都设计出来了?”
“果然瞒不过雨生兄。”林义哲笑着取过纸笔,在桌上给丁日昌大概的画了起来。
和装甲巡洋舰“开济”选自法国的“杜居土路因”一样,林义哲给出的两种炮艇,也是选自法国海军所装备的型号。
19世纪的法国海军的炮艇,以排水量250吨为标志,分为上下两类。超过250吨的炮艇,主要定位为能执行巡洋行动,称为远洋炮艇,可以单独或者跟随其他军舰开赴远海作战。250吨以下的炮艇,定位为在内河或海岸活动,称为近岸炮艇。由于中国新炮艇的作战环境被设定为内河,因此两型被命名为“罗星”和“青洲”级炮艇均为250吨以下的小型近岸炮艇、皆为铁壳军舰。“罗星”级借鉴了法国“大斧”级(法国海军有用兵器的名称为炮艇命名的做法,象法国海军南圻支队的“马枪”、“标枪”、“土耳其弯刀”等炮艇,也都属于“大斧”级),排水量仅有95吨,艇长27米,宽4.8米,吃水1.3米,航速7-8节,装备1门75毫米克虏伯膛炮(自林义哲访德订购一百门75毫米炮后。又陆续进口了同型炮四百门),2门40毫米哈乞开斯五管机关炮,2挺林氏机枪。“青洲”级比“罗星”级更小,排水量80吨,艇长23米,宽4米,吃水1.2米。装备3门40毫米哈乞开斯五管炮和3挺林氏机枪。这两种炮舰没有采用法国人惯用“小船扛大炮”的做法,外型也和蚊子船不同。以实战角度看,法国内河炮艇存在一项较为致命的缺陷,即这种在周旋余地很小的内河活动的船只,竟然没有任何近防的速射火炮,一旦在内河陷入岸上布设的埋伏。命运就十分堪忧了。而“罗星”、“青洲”的武装配备侧重于近战速射武器,面对武装程度不高的匪军无疑比法国炮艇要更为强大。
“鲲宇果然高明,此是‘以船养船’之法,愚兄当速行之。”丁日昌看了林义哲画的设计草图,不由得大喜过望,他主持江南制造总局多年,虽然后来离开了。但一直时时关注它的发展和运营情况,在江南制造总局陷入经费困境时,他也曾和李鸿章一样忧心不已;林义哲给李鸿章出的那个造小火轮以助海运的主意,令江南制造总局起死回生,丁日昌亦有耳闻,曾专门致信李鸿章询问详情。而这一次听了林义哲出的这个主意,他立刻便认识到了可行。
丁日昌是个急脾气,当下便马上和林义哲商量起相关细节来。而林义哲不想打扰病中的丁日昌休息,是以在和他商谈了一会儿之后,便打算告辞。
正在这时,亲信仆人林福在丁日昌府上管家的带领下,快步来到了丁日昌的卧房。
看到林福明显是来丁日昌府上找自己的,林义哲不由有些奇怪。
林福先是向丁日昌行礼,接着便来到了林义哲的面前。将一份电报交给了他。
“大人,朝廷有电旨来,命大人火速进京,处理滇案善后事宜。”
林义哲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接过电报仔细看了起来。
电文的内容并不长,里面说英国方面已经撤换了驻华公使,要林义哲火速进京,就滇案善后事宜进行处理,并另有委任。
林义哲看完了电报,并没有避讳丁日昌,而是将电报给丁日昌看了起来。
“朝廷另有委任?”丁日昌有些担心的说道,“别是京里头又有谁在你背后嚼起了舌头根子,朝廷改了主意,找借口免了你的筹海大臣?”
“有人嚼舌根子是一定的,但未必能动得了咱们。”林义哲没有告诉丁日昌宝廷的事,“免职倒应该不会,只是有可能打发我出去走走,呵呵。”
听了林义哲的话,丁日昌想起了之前清流参劾林义哲和李鸿章等封疆大吏“结党”、“藩镇”的折子,不由得怒气又生。
“鲲宇还是小心一些的好,万不可着了那起子清流的道儿。”丁日昌道,“若真打发你出使,只怕他们便会向对付郭筠仙一样的对付你了。而你出使在外,分辩不易,总是吃亏的。”
“不妨事,现在咱们不是有了电报了嘛。”林义哲笑了笑,说道,“而且就此出去走走也不错,朝廷如今要大治水师,我国能造船之厂寥寥,欲要从速成军,莫过于买船一途,要真是出去的话,便可广访西洋诸国,择优而购了。”
“这倒也是。”丁日昌点了点头,忽然说道,“鲲宇,你我一见如故,我有个不情之请,还望鲲宇帮忙。”
“雨生兄但言无妨,只要愚弟能够办到,定不推辞。”林义哲立刻答道。
“是这样,愚兄七弟日盛之女,小名璐华,数年前于码头走失,鲲宇海外人脉广博,又有亲友,可否帮忙打探,寻找一下她的下落?”丁日昌想起了往事,眼中闪过一丝悲戚之色。
“竟有这事?”林义哲吃了一惊,赶忙细问端详,“令侄女是如何走失的?”
“个中缘由,一言难尽!”丁日昌似乎是不愿意回忆这段痛苦的往事,他叹息了一声,扼要的答道,“曾有家仆报知,称于码头上看见过她,是为一个不甚熟识的汉子抱上了去英国的船。鲲宇在英伦既有亲友,可否帮我打探一下,此女相貌,回头我着家人送画像来。盖此女本为双生姊妹,相貌酷似,走失的是妹妹,姐姐尚在。有姐姐的画像,即可辨认。”
“如此最好。”林义哲道,“雨生兄放心,这事儿,包在愚弟身上。”
“那便多谢鲲宇了!”丁日昌感激涕零道。
林义哲看着丁日昌激动的样子,顿时明白了过来。原来历史时空当中的丁日昌,为什么会成为首倡保护海外中国侨民的先驱了。
在后世人的一般印象中,丁日昌是中国近代富有改革精神的政治家,洋务运动的实干家。但不为人知的是,他在办理洋务和对外交涉中,对海外华侨有了新的认识,较早提出了一系列重视、关心和保护华侨的建议和措施。其中不少为清廷采纳,是一位功不可没的护侨先驱者。
丁日昌的护侨思想首先源于他对海外华侨的经济力量迅速成长,有利于中国“自强求富”的认识。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在全世界的发展给勤俭精明的华侨提供了发展条件,西方殖民者与土著的隔阂更使他们有了发展良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19世纪后期华侨已经有了相当的经济力量。最先认识到海外华侨实力的,是一部分与“洋务”相关的沿海地方官员。同治五年(1866年)七月。广东巡抚蒋益沣上奏“内地闽粤等省,赴外洋经商者人非不多。新加坡约有内地十余万人,新老旧金山约有内地二十余万人,槟榔屿、伽拉巴约有内地数万人。”奏请朝廷“派遣使臣前往各处,联络羁维,以便上下之情通,而内外之气聚”。随后。“出身贫寒,起于州县,周知民隐,而又生长于广东侨乡”的丁日昌指出“查闽粤之人。其赴外洋经商佣工者,于暹罗约有三万余人,吕宋也有二三万人,加拉巴约有二万余人,新加坡约有数十万人,槟榔屿约有八九万人。新老旧金山约有二三十万人…”。建议清廷“妙选使臣,分驻各国,或数国兼遣一使,或一国专遣一使”。他还陈说遣使的作用可以“通中国之情款”,则中国出洋之人,必系恋故乡,这样“中国就多得一助”。
相似小说推荐
-
骑砍之自立为王 (血与火的人生) 起点VIP2017-03-07 军事战争一个现实社会爱玩骑马与砍杀游戏的普通上班族,意外穿越到骑砍游戏的世界中,开始了...
-
大唐刀师 (叶非雨) 起点VIP2017-04-05 架空历史一刀冠绝大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且看铸刀师如何搅动天下风云!助小国开拓国门,辅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