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这样危险无比的情况下,她居然还有闲暇时间停下脚步!
受了她的激励,男子瞅着机会站了起来,继续向前奔跑着。
男子跟在她身后,一直在看她,发现她居然蹲在地上抓起一把野草朝嘴巴里塞,仿佛很久都没有吃过饱饭似的大口大口地嚼着。
野草?
不。
如果他没有看错的话,那根本不是什么野草,应该是那种可以吃但是容易引起腹胀的野菜。一般来说,没有食物的话,它倒是可以抵挡一阵子。只不过很少有人愿意吃这种东西,因为吃了它之后,很容易便秘。
难道她已经饿到无论是什么都可以抓来吃的地步?还是她根本不知道吃了这种野菜会给她带来生理上的不便?
男人看着她又抓了两把野菜塞进口袋中,才飞快地提着桶朝后山跑去,进了一个应该是早些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而挖出的山洞里去。
炮声隆隆地在身后响了起来,男人也闪身进入这个山洞,发现它居然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黑。洞口顶壁上挂着一盏灯,晾衣杆之类的东西出现在眼前时更是让他有些惊讶。虽然光线还不够明亮。但是简单的照明作用却已经完全起到了。
这个山洞似乎被人整理过,挖出了一个个隔间似的洞,似乎有着不同的用途,那个女孩放慢了脚步,提着水走到了其中一个洞内。只见那里摆放着不少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具,但是大部分都没有保存住它们当初的完好状态,应该是在战斗中被抢救出来的东西。
不请自来的过境——左-李交恶的起源
说起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主流观点莫过于“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四人耳。由于胡林翼英年早逝、未能大展宏图而过早退场;曾国藩垂垂老矣。在剿灭发捻后就决意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刻意的远离晚清官场的漩涡中心。所以,真正经历和谱写了晚清洋务运动中最华彩乐章的名臣就只有左宗棠和李鸿章。
而这两个人,偏偏又是斗了一辈子的政治死对头。
大多数的人眼里,左宗棠因为收复了新疆,是大大的“民族英雄”。而李鸿章却因为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而沦为“卖国贼”。所以这两个人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应该是势不两立的敌手。没有丝毫回旋余地可言。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原本无冤无仇的左宗棠和李鸿章为什么会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这还要从围剿太平军时候的一次越界事件说起。
由于以正规经制军队为主体的江北-江南大营已然被陈玉成和李秀成联手击灭,致使清政府在江南的正规军野战主力几乎被一扫而空。因此,当时围剿太平军的主力就落到了团练武装的头上。当时形形色色的团练武装并不在少数。但是成规模,有战斗力的武装不过就是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湘军的攻击方向是由安庆、武昌直指天京(南京);淮军的攻击方向是从上海出发、由苏州、常州、无锡攻向天京;而楚军的攻击方向则是由浙江、福建而至两广,抄太平天国的大后方,收釜底抽薪之效。
按说如此部署完全可以各司其责。但是偏偏出了漏子。李鸿章的淮军为了追剿太平军侍王李世贤残部曾经深入了浙江境内,按道理说越界就越界吧。好歹也是为了剿贼,大家都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没啥大不了的。可是被左宗棠偏偏就认定李鸿章的越界行为是别有用心,至少是对他本人的无视。而由于李鸿章和曾国藩的亲密的师徒关系,原本已经和曾国藩反目成仇、且自尊心强烈同时心胸狭窄的左宗棠恨屋及乌,从此也恨上了李鸿章(曾国藩为了将攻克天京的致伟功业留给了曾国荃,令淮军和楚军不得参与攻打天京,从而遭致了一心想建功立业的左宗棠的嫉恨)。从此,二人开始处处较劲,前后持续了二十余年。
由于左宗棠学历不高(只考中举人,进士科屡试不中)性子急、脾气大,因此人缘自然就差,就连早年的伯乐曾国藩、亲家兼恩人郭嵩焘、“死党”沈葆桢最终都和他反目。相比左宗棠,学历高、进士第、翰林出身,“生平不解空言高论,只知以实心办实事”的李鸿章就沉稳圆滑得多,人缘自然要比左宗棠好上一大截。人缘不如李鸿章、脾气又坏,结果就是把自己的好友生生的推给了对方,因此左宗棠在左李之争的初期,基本上处在下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剿捻中二人的境遇。
剿捻引发的羡慕嫉妒恨——李鸿章很得意,左宗棠很失落
1866年,在福建、两广境内的太平军余部被全数肃清后,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被调任甘陕总督,任务就是围剿活跃于北方的大股捻军。
1864年太平天国主力被剿灭后,尚有大量余部在赖文光、陈得才等人的率领下和在北方活动的张宗禹、任柱部的捻军合兵一处继续坚持。改步战为马战,以大队骑兵在平原远程机动奔袭,如风卷残云一般来去如飞,打了就走,绝不拖泥带水。使得前来围剿的、以步兵为主的清军感到十分不适应,屡屡受挫。特别是1865年5月,捻军在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高楼寨歼灭清精锐蒙古骑兵,击毙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一时间声势大振,使得清廷大为震惊。因此,当肃清闽浙、两广地区太平军余部的左宗棠被北调甘陕的同时,时任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的李鸿章接替剿捻不力的曾国藩为钦差大臣,新募马队北上剿捻。
两路大军围剿下的捻军却居然做出了一件令清廷上下吓出一身冷汗的大动作。张宗禹所部的一支西捻军被左宗棠剿得走投无路,居然神不知鬼不觉的越过了左宗棠设下的重重封锁线,在左宗棠的眼皮底下渡过了黄河,由陕西越过山西,进入了京畿重地直隶。
捻匪进逼,京师震动,朝廷急令各路军马救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第四百五十六章 火爆正卿
看到“吉斯瑞尔”号打出的旗语,兰博特和伯尼舰长都是一愣。
“‘奥狄莎’号逃跑了?什么意思?”
就在这时,四艘新到的东印度舰队的英国军舰渐渐靠近了,见到一艘中国铁甲舰和三艘中国巡洋舰竟然呈现出了对英国舰队夹击的态势,兰博特更加吃惊了。
而在看到“龙骧”号悬挂着“我舰操纵失灵”的旗语后,兰博特似乎明白了什么,不由得微笑起来,他转头对伯尼舰长说道:“发信号,问问他们,需要我们帮忙吗?”
伯尼舰长点了点头,大声的下达了命令,很快,一连串的信号旗便升了起来。
“双足飞龙”号铁甲舰升起的旗号是:“贵舰需要帮忙否?”
看到英舰的旗号,“龙骧”号铁甲舰很快升起了答语:“谢谢,故障即将排除,请稍候片刻。”
在确定中国军舰并无敌意后,兰博特松了一口气。
兰博特打量了一下对面的这艘现在西方国家已然得划到三等铁甲舰行列的中国军舰,不由得暗暗吃惊。
这艘铁甲舰虽然年代久远,样式老旧,但在中国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已然面貌一新,如同刚刚出厂一般,舰身不但换成了法式天蓝色的涂装,舰上的火炮也已全部换成了新式的法式后膛大炮,在这艘铁甲舰的一侧,兰博特看到了两门体型硕大的190毫米火炮,以及舰上安装的多挺哈乞开斯单管和五管机关炮。还有桅盘上的林氏机枪,不由得暗暗吃惊。
而此时此刻。站立于“龙骧”号飞桥之上的刘步蟾,也在仔细的观察着面前的“双足飞龙”号铁甲舰。
“双足飞龙”号的排水量为2751吨,装备有4门9英寸(229毫米)大炮,从体量上看,和“龙骧”号相差仿佛,但“双足飞龙”号的主炮和“龙骧”号的船旁布列方式不一,采用了极为新颖的双联装方式,分别安装在两座圆形的炮塔里。远远望去,显得霸气十足。但和“龙骧”号装备了大量用于近战的机关炮和机枪不同,“双足飞龙”号便再没有任何别的武器了。
看到“双足飞龙”号,刘步蟾情不自禁的在心中模拟起“龙骧”号和“双足飞龙”号的交战场景来。
“远战定要吃亏,近战可操完胜!”刘步蟾自言自语的说道。
“双足飞龙”号很快升起了接替指挥的信号旗,收拢英舰归队,此时“飞行舰队”因为没有了指挥。见到“双足飞龙”号升起的兰博特的准将旗(代理的),便自动的和东印度支队合为一处,而“龙骧”号也打出了收队的旗号。
“‘奥狄莎’号到底去了哪里?”看到“奥狄莎”号仍然不见踪影,兰博特很是奇怪,便再次升起了旗语询问。
还是“吉斯瑞尔”号巡洋舰给出了答复,指示了“奥狄莎”号所在的方向。兰博特立刻下令东印度支队的快速炮舰“莉莉”号前去寻找“奥狄莎”号。
相似小说推荐
-
骑砍之自立为王 (血与火的人生) 起点VIP2017-03-07 军事战争一个现实社会爱玩骑马与砍杀游戏的普通上班族,意外穿越到骑砍游戏的世界中,开始了...
-
大唐刀师 (叶非雨) 起点VIP2017-04-05 架空历史一刀冠绝大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且看铸刀师如何搅动天下风云!助小国开拓国门,辅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