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秦武大帝 (福建风轻扬)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福建风轻扬
- 入库:04.13
时为秦武王六年,摄政王腓力二世登上马其顿国王宝座,他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打造了一个强大的马其顿王国。历史上成为腓力之治。腓力二世是欧洲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国缔造者亚历山大的父亲。
腓力二世在内政方面,极力加强王权巩固自己的统治,改革币制,促进贸易,建立新城市,打开出海口,但更重要的是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作为。他建立了一支常备军,训练了一种战斗力很强的“马其顿方阵”。
马其顿方阵这种军事编制跟现代军队的编制极其相似。通常六十四名甲兵组成一个排,一百二十八人组成一个连,两百五十六人组成一个营,一千零二十四人组成一个团,四千零九十六人组成一个师(即初级方阵)。初级方阵跟现代的一个师相同,是自成体系的多兵种作战部队,它除了重步兵外,还包括(在满编的情况下)两千零四十八名轻装盾兵,一千零二十四名辅助兵和一个一千零二十四人的骑兵团,总计八千一百九十二人。每个联合方阵由四个初级方阵组成,相当于现代一个小型的军或野战军,约三万两千多人。这就是后来的亚历山大超级大帝国典型的远征帝国部队的编成情况。
腓力二世建立了强大的海军。他利用希腊城邦之间、希腊与大罗马帝国之间的矛盾,在太平元年喀罗尼亚一役中大胜希腊联军、同年又在巴尔干半岛击溃大罗马帝国远征军,太平二年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会议,成立了以马其顿为主导的科林斯同盟,确立了马其顿对希腊诸城邦的控制,同年罗马人驱逐出希腊城邦诸多地区,困守拜占庭小亚细亚一带。太平三年,他在准备进军波斯的前夕死于刺杀。
太平元年,毗邻马其顿的中希腊发生城邦混战,弗西斯因财政紧张,竟洗劫了希腊人的圣地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腓力二世借机南下,控制了希腊中北部地区,马其顿的崛起使一些与北希腊有利益关系的城邦感到了威胁。
大罗马帝国四方串连,组成反马其顿联盟,一度使腓力的扩张企图受挫。事后罗马人在坚决反马其顿的政治家德摩斯提尼的倡导下把观剧津贴用于军事开支并令富人分成若干捐献组,负责造舰。罗马人成为希腊人反马其顿侵略的中坚。但在罗马人中也有一部分人希望借腓力之手摆脱遍及欧洲的大匈奴黄乱危机,把战火引向波斯、匈奴。这种看法的代表是修辞家伊索克拉特,他曾多次上书腓力,对腓力思想有很大影响,但主导罗马政策的仍是抗战的思想。
太平元年,马其顿军与以罗马帝国、底比斯军为首的反马其顿联军决战于中希腊的克罗尼亚,联军惨败。战后,罗马帝国被迫承认马其顿在巴尔干半岛中希腊和北希腊的地区霸主地位,只有斯巴达保持了自己的尊严,拒绝参加腓力在科林斯主持的巴尔干和会。
科林斯大会满足了希腊大奴隶主的要求,确立了马其顿的统治秩序。各邦禁止互相攻伐,各邦被内部禁止重分土地,没收富人财产,取消债务,不准为政治目的解放奴隶,罗马帝国在中北希腊地区的扩张实力一定程度被弱化了。马其顿军于会后驻希腊各战略要地,以保持自己的统治。战后,成立“希腊联盟”,即“科林斯同盟”。
太平三年,腓力二世被波斯派来的刺客杀死在他女儿的婚礼上。亚历山大,腓力二世的儿子,当年年仅二十岁就继位了,并以权谋和武力镇压了希腊人反马其顿运动。举义的底比斯被毁灭,公民或被卖为奴,或被处死、流放,土地则被分割予它邦。马其顿国内的政敌也被悉数清除。
亚历山大从小兴趣广泛又聪明勇敢,十二岁时曾驯服过别的骑手不能驾驭的烈马。十三岁到十六岁,他的父亲为他聘请了当时整个南欧“最博学的人”亚里斯多德作家庭教师,他向老师学习了哲学、医学、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他最喜欢的书是《伊利亚特》,他一心想向阿喀琉斯学习,创下辉煌的伟绩。
腓力二世被害后,希腊被征服的城邦认为这是摆脱马其顿帝国控制与奴役的天赐良机,他们纷纷起义暴动,但年轻的亚历山大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平息了骚动。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以镇压希腊各城邦的反马其顿运动,更横扫罗马帝国西部边境,利用匈奴西征更侵占了拜占庭。在大罗马帝国内部的一片喧哗声中,亚历山大恢复了马其顿对巴尔干地区的统治,并于太平四年组建起一支由六七万步兵、五千骑兵构成的远征军。
为了实现自己征服世界的野心,亚历山大把目光放向了领土辽阔、资源丰富、财富滚滚、美女满街的波斯帝国。在签定《马罗第一次友好条约》后,亚历山大把罗马帝国势力赶出了巴尔干半岛北部地区,侵占了拜占庭,次年春渡过赫沦斯滂海峡,开始了历史性的希腊化征程。
第58章 满江红(五)
太平七年的春天,由于罗马帝国跟马其顿已经签订了友好条约,后方已经没有太多危险,亚历山大率领六万的大军和两百艘战舰,开始了远征东方的行动。
大军出征前夕,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赠给人。
一位马其顿大将军问道:“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亚历山大说:“希望,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
而此时的波斯帝国正值大流士三世统治,内政腐败,危机四伏。马其顿军与波斯军在小亚细亚的格拉尼库斯河畔展开首次会战,大胜。随后马其顿军轻取整个小亚。太平七年,亚历山大率军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平原打败大流士三世亲率的二十多万波斯军,俘虏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
亚历山大看见了波斯帝国漂亮的皇宫羡慕的要命,一直称赞大流士的宫殿:“这样才像个国王!这样才像王宫。”
接着,亚历山大向南进军叙利亚和腓尼基,又派手下大将攻占了大马士革,从大流士的军械库里获得大量战利品。他亲自率领部队南下,经过七个月的艰苦战斗,攻下了推罗城,把推罗城的三万居民卖为奴隶。
亚历山大围攻推罗城时,大流士三世曾派使者求见亚历山大,愿意出巨款赎回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还要割让半个波斯帝国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一员大将帕曼纽心满意足地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接受这个条件。”亚历山大则毫不动心,他说:“我不是帕曼纽,我是亚历山大。”
随后,亚历山大切断波斯陆军与海上舰队的联系后,趁着大罗马帝国内乱,长驱直入埃及,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他亲自勘查设计,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亚历山大城,他要它永存人世,做为他伟大战绩的纪念碑。埃及的法老为亚历山大加上了“法老”的称号。
在庆功的宴会上,亚历山大分外兴奋,他说:“英雄的伟大就在于不断开拓疆土,不断增加权力,尽情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的美色。”从此,大罗马帝国势力被驱逐出埃及。
太平八年春,亚历山大率军插入两河流域北部,十月,仅仅只有五万多的马其顿大军同号称百万的波军决战于高加美拉。在交战中,大流士三世被马其顿的大阵吓傻,弃阵逃跑,致使全线崩溃,波斯从此丧失抵抗能力。马其顿军占领波斯都城巴比伦和苏萨,缴获无数战利品。
太平九年,亚历山大占领波斯波里斯,获二十万塔兰特巨资,并焚烧在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和埃克巴坦各波斯王宫以示报复。波斯帝国至此灭亡。
灭亡了波斯帝国不久,亚历山大又沿里海东进,穷追大流士三世。进入安息前获悉大流士三世被其部下所杀。但他并未因此止步,于太平九年穿越现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处的兴都库什山(与大秦帝国凉州的帕米尔高原相接,亚历山大还没有胆子敢进犯大匈奴汗国及大秦帝国),直至中亚锡尔河一带。
太平九年,亚历山大率领军队离开中亚,经过开伯尔山口,南下侵入天竺,企图打到“大地终端”。他在天竺河谷建立了两座亚历山大城,迅速占领了西北天竺的广大地区。他想进一步征服天竺国的心脏地带,向恒河流域进发。但此时亚历山大的士兵已厌倦了长期的紧张战争,再加上印度的炎热、暴雨和疾病,他们拒绝前进,要求回家。他们纷纷举行集会,发生哗变,天竺的土著居民也群起反击。
亚历山大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太平九年冬,将大部队撤出天竺。亚历山大的部队分两路撤回。一路在海军将领涅阿霍斯的率领下取海道由伊朗海湾入波斯湾;一路由亚历山大亲自率领,从陆路经卡曼尼亚沙漠而归。
太平十年初,两路大军会师在巴比伦境内的奥皮斯城。由于长途跋涉,亚历山大的部队损伤极大。将近四年的亚历山大远征,终于结束了。亚历山大将巴比伦作为首都。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它的版图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天竺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依多瑙河和黑海,跟大匈奴汗国毗邻,东跟大秦帝国相邻。整个马其顿帝国仅起名为亚历山大的要塞便建起一百多座。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成帝 (半世荒闲) 起点VIP2017-03-03 架空历史水月大陆,一个与中国古代相似的世界。千年前,七国结盟,抵御外敌。千年后,各怀鬼胎,大...
-
逐鹿之召唤猛将 (风殇雪胤) 起点VIP2017-03-12 架空历史一觉醒来,北冥昊来到了一个诸侯林立的世界,这里群雄四起,势力为尊。诸多名臣将相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