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很快挑好了五个人,一人带着两天的干粮,一身的便装便朝着安定方向跑去。
老程挑选了二十个人,然后便四下开始寻找合适的木材。
而当老程将他们的任务说出来以后,王思锐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余下士兵的眼神里,对自己多了一丝的信任与尊重。
而被分到战斗组和支援组的战士们,也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情愿的意思。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很简单,现在的清军根本就不是一支打仗的部队。驻扎地方,为虎作伥他们个个都很在行,可若是打仗,保准一个比一个跑的快。
按照以往,派谁去前线打仗,一天的路程起码也要两三天才能够走完。而且还是给了开拔费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开拔费,别说是两三天了,一个月都不一定会走出营门。
“少爷,您到底想做什么?能跟我交个底吗?”王叔趁着四下无人,走到王思锐身边低声道。
虽然表面上王树起并没有反驳王思锐,可心理面却着实替王思锐抓了一把冷汗。
这四百多人的队伍,见到洋人一个照面就没了一半。现在他们只剩下了五十七个人,王思锐竟然还想去找洋人的麻烦。
在别人看来,王思锐或许是一个极具爱国情怀的青年,可是在王树起看来,这纯粹就是找死的。
“王叔,洋人就这么在咱们的国土上耍威风,难道您不生气吗?”王思锐反问道。
“生气,当然生气,可几万的部队都吃了败仗,我们这几十个人又能怎样?”王叔有些生气道。
王树起并不是个会说话的人,平日里说话也从来都是直来直往的,也不会拐弯什么的。眼看着王思锐就要去‘找死’了,王树起也着急了起来。
他不指望着自己能够改编王思锐的决定,起码他要知道王思锐到底有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尽管他的心中已经有了结果,但还是有些不太死心。
“王叔,我知道我们有几斤几两,也很清楚洋人的厉害。可就这么败了,我不甘心,我想死了的弟兄也不会甘心的。您放心,我不会去跟洋人硬碰硬的,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反正我们也没损失什么,不是吗?”
第三章:寻找战机
尽管王思锐将王树起当成长辈来对待,但王树起却很清楚自己在王家的位置。
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下人,并非王家之人。
王思锐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那王树起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接下来所要做的,只需要尽可能的保护王思锐的安危就行了,余下的,那并不是王树起该担心的事情。
“大人,上好的榆木,很有韧性,很结实。”程进拿着两根两米长的榆木走到王思锐身旁,做了下实验,以证明榆木的可靠性。
清朝不比后世,虽然论科技程度,城市的规模大有不如。可若是论起绿化,这一点却远非后世所能比拟的。
这年头的郊外,除了庄稼地以及村落,剩下的大多数都是各种各样的树木。
程进等人一点也不费力的便在不远处找到了一片榆木林,二十个人只用了小半晌的功夫便完成了王思锐的要求。
“嗯,够用了。”王思锐看着程进手中的榆木,满意的点了点头。
榆木本就有着不错的韧性,两根榆木抬一个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将榆木放置于地上,随手抓起一把布条子,这些都是先前在休息的时候,王思锐让战士们撕开的。
可别小看这些破布条子,接下来对于他们可是有着重要作用的。简单一点的说,除了能够制作担架以外,这些布条子还能充当绷带来用。
虽然有可能会引起伤口的感染,但最起码,能够让他们多活一会儿,这就足够了。
王思锐亲自演示了一遍,然后又指导着众人将这副担架制作完成,并且亲自躺上去试了下效果,这才算完成了第一副担架的制作。
“嘿嘿,大人,还真别说,这东西躺上去还真挺舒服的,我都有点不太想下来了。”王思锐从担架上下来以后,程进也紧跟着躺上去试验了一番。
还真别说,从来都没有做过轿子的程进,一下子就被这副担架给吸引了。特别是被人抬着的那种感觉,简直舒服极了。
“等你受伤了的时候,就能躺上去不用下来了。”王思锐没好气的说了句,紧接着继续叮嘱道,“可不要简单的以为这件事情很简单,短时间或许还没什么问题,一旦我们需要长途转进的时候,那才是对你们真正的考验,那时候你们可是要一直抬着伤员走的,而且还必须要跟上部队的步伐。”
“嘿嘿,这个好说,好说!咱们都是力气人,难道还怕这些不成?”程进嘿嘿一笑,一点也没把这点事放在心上。
都是农民出身的苦哈哈,谁还会怕这点力气活?跟打仗相比较起来的话,他们倒是更情愿去抬担架,虽然累点苦点,但至少不用去战场上拼命。
“大人,马大人让小的回来与您汇报前边的事情。”一名便装战士急匆匆的从安定方向跑来。
因为大家都认识,所以前面放哨的士兵也就没有拦下他,这才让对方能够这么顺利的接近王思锐的身边。
“说!”王思锐将一个水囊和半张饼递给对方。
“谢大人!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一些洋人出现在安定附近了,看上去他们的先头部队应该已经过去了,只不过我们没有办法确定他们到底过去了多少人,马大人已经派人到前后去打探消息去了。”
“回去告诉老马,不用可以的去前面打听已经过去了多少人,着重观察后面的联军人数,另外,特别要注意联军的辎重,一旦发现联军的辎重通过,立即派人跟上他们,并且打听清楚他们的虚实。”王思锐吩咐道。
“是,大人,小的这就回去转告马大人。”
王思锐点了点头,传话的士兵带着水囊和半张饼迅速的离开了临时驻地。
待传令的士兵离开之后,王树起这才疑惑道,“奇了怪了,这洋人进军怎么不向两侧搜索前进?”
王树起毕竟不是职业的军人,对于洋人的进军路线也很不了解,当然了,就连这个时代的职业军人也未必能够看清楚联军这么做的目的。
不过这指的是那些靠着关系上位的职业军人,就好比之前的‘王思锐’,他只想着要打退联军的进攻,却没有想过要如何去打退。
除了武器装备的落后以外,思想的落后也是清朝最终战败的根本原因。
“很简单,联军虽然兵强马壮,可他们毕竟只有两万余人,与我四万万同胞相比,他们这点人还不够塞牙缝的。
现在是我们怕洋人,其实洋人也同样怕我们。这也就是联军为何不扩散进军,而是要沿着津芦铁路进军的原因。
一旦他们分散进军,后勤补给方面的压力将会剧增数十倍,以他们目前的人手,根本就无法支撑这样的作战。在一个,分散推进,这有助于我军分割歼灭他们的部队,甚至最终有可能打败他们。
不得不承认,这也正是联军指挥官高明的一点。他就是要将部队都集中在一起,沿着津芦铁路向前推进,逼迫我们的主力部队在铁路沿线附近与其进行决战,以求最大限度的打破我们的抵抗意志。
而且,此举也极大的方便他们的后勤补给。再一个,他们的目标是京城,而不是来占领我们的国土,所以就更加没有必要的去将有限的兵力分散。”王思锐解释道。
如果王思锐没有那么一些历史知识的话,想要搞清楚联军的目的也并非难事,只不过却不会像现在这样张口就来。
而拥有历史先知优势的王思锐,对于目前形势的分析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接道出了联军进军的目的性。
清朝虽然腐败落后,但也不是列强能够消灭的,起码就目前而言,即便所有的列强联合起来,也无法彻底的消灭清朝。而且,列强中间也不是一条心,这里面都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随着王思锐的话音落下,原本应该一身轻松的众人,却忽然间再次担忧了起来。
程进担忧道:“这洋人都聚在了一起,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难不成去找几万个洋人拼命?”
“我们人少,战斗力不如洋人,自然不可能去找几万个洋人拼命。我们要做的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们,不过你们到也可以放心,只要咱们动了手,基本都是能够打的过的。”王思锐说道。
这倒不是王思锐故意卖关子,而是他无法完全的相信手下的这帮人。说到底,这些人还是一帮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穿着军装的农民。
之所以留下来跟着王思锐一起,有些是看在钱的面子上,有些则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在行动正式开始之前,谁也不敢保证这些人会不会有人趁着自己不注意开溜?如果是跑到其他地方倒也好说,可若是被洋人知道了他们的计划,那这些准备可就全都白做了。
所以,目前整个计划除了王思锐以外,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一直到天黑,马三如那边也按时的派人回来汇报前面的情况,不过内容大多大差不差。
相似小说推荐
-
兵锋无双 (沧海煮成酒) 起点VIP2017-01-19 军事战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两个职业,男人和女人各占一个。女人卖肉,男人卖命。有人称呼这...
-
传奇炊事兵 (小兵哥) 起点VIP2017-01-31 军旅生涯一个厨子,几个兄弟!从平凡小兵出发,走进神鬼莫测的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