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别惹大明 (神鲸大能猫)



关山月心中激荡万千,眼中噙着泪水长躬到底,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科技的进步,也需要文化也艺术的发展,“圣上真乃明君也,就凭您营造的这种宽松文化氛围,足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崇祯帝做事情从来没有如此雷厉风行过,他被关山月夸的有些不好意思,羞愧地说道:“朕不是明君,要是明君朕的山河也不会是这幅残破模样。修书的事情,为了防止杨嗣昌从中作梗,有劳爱卿多费心。朕会专门下一道圣旨,言明由爱卿全权负责此事。只是不知爱卿对与此事的具体操作可有合适的设想?”

关山月略微一沉吟,目光炯炯地抬头说道:“就像《永乐大典》一样,此书的冠名权非圣上莫属的,臣有一个不成熟的就建议,将书分为子、史、经、集四部,为了言明要网罗天下之书的志向,不知圣上觉得叫《崇祯四库全书》可好?”

此举正中崇祯帝的下怀,他欣慰的点了点头,愉悦地说道:“如此深得朕心,就依爱卿所言去办便是。书馆就名叫四库馆吧,馆名朕这就书写,场所由你去解决,编纂、抄写、刻印人员由你去招募。”

关山月心生感激,知道崇祯帝这是投桃报李给了自己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他自己举着崇祯帝御笔书写的“崇祯四库全书”和“四库馆”两幅大字,身后跟着的亲兵们抱着御酒,满心欢喜的回到了都督府着手准备此事去了。

大宁的宣传机器火力全开,张采妙笔生花,《大明日报》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把崇祯帝下诏于崇祯四年二月开“博学宏词”科和开设四库馆的消息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速度传遍了大江南北。

天下士人闻风而动,无论新近的后生,还是闻道的大儒,全都精神为之一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连那些不满崇祯帝的治国理念,曾经在官场上抑郁不得志寄情山水的归隐之士,也有意从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走出来,重新出世。

真正的士人内心中是有自己的江山的,除了现实世界的皇帝,绵延千年不断的“道统”才是真正让他们低头和效忠的“皇帝”。

亘古不灭的道统,历经千年的手口相传,蕴含其间的力量是不可匹敌的。四库全书的修撰扛起的就是延续道统的大旗,那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加入其中便能名扬千古,这犹如魔咒一般让天下文人无法拒绝。

关山月抓住这次机会,跟崇祯帝商量过后,把“博学鸿词”科的报名表印制在《大明日报》上,再岸上一枚防伪的印章,这下算是推向了这次旋风的风口。以前在江南无人问津,只能在北京以北的区域发行流传的《大明日报》,摇身一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既然有利可图,就有人免费替这份报纸的传播进行推广宣传。一些头脑灵活的山东人,不顾福王的禁令,偷偷的通过京杭大运河入京,再北上大宁,干起了走私《大明日报》的买卖,也算是日进斗金。

《大明日报》漫天飞,其间难免夹带私货,北方四省之外的百姓们这才发现,四省之地并不是官府口宣传的苦寒之地,相反,哪里曾经的灾民们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过得比他们过得还要幸福安康。

随之而来的还有肥皂,香皂,蒸汽机,蒸汽纺织机,新型农具,杂交水稻,玻璃,银镜,眼镜……等琳琅满目层出不穷的的新生事物。

关山月简直替他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福王心慌了,他现在是被崇祯帝牵着鼻子走,你走也得走不走也得,事关生死存亡,这把他必须得跟。迫不得已,他如今只有效法崇祯帝也编纂四库全书方有一线生机留住天下文心,所以他必须力争走在自己侄子的前头。

只是事情远比他想的要糟糕,慌乱之中各种问题是接憧而至。

第一百六十章 设置四库馆

首先是名字的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福王连登基都不敢,总不能连书的名字也照搬吧?手下的一班文武大臣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一个能盖过大宁的名字。这让他是恼怒异常,只觉得自己养了一帮废物点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悲催的问题等待着福王,那就是“钱”。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无论谁当政,政府的运转都需要税赋,开始地盘小的时候他还能凭借家资补贴支撑,随着地盘越来越大,渐渐的便有些力不从心。

他当初为了收买人心,实行的一系列税收政策的恶果开始逐渐显现,他的伪“国库”里,没钱了。

要修书除了人才之外,还需要雄厚的财力。没了税收,尤其是没了商税这块大头,修书就是无源之水。

再在农民身上搞摊派,时间来不及不说,哪怕加跟毫毛,估计到时还不容易安定的民心便会流失殆尽,自己以前的一系列新政全都会偃旗息鼓,化作底层百姓们反叛攻击自己的借口。

为今之计,只有福王只有向既得利益集团伸手了。

天下的乌鸦一般黑,福王集团的中坚力量——东林党,一见福王要动自己的奶酪,立马就掀桌子翻脸了,他们当初怎么对待崇祯帝的,现如今就怎么对待福王。

有福同享,有难,呵呵,对不起,一边玩去!

福王的朝堂之上,他们先是通过各自的利益代表之口,影影绰绰的向福王传达一毛不拔的决心。见无效后,便撕下画皮,明目张胆的警告福王,要是重收商税,势必跟他彻底决裂开来,到时候分文的钱收不到不说,就连这窃取的江山也会付之东流。

这一刻,东林党人再也不关心国事天下事,他们关心的只有家事。他们再也听不见风声雨声,他们听见的只有掩人耳目的读书声。

鬼知道他们以前听没听见,抑或听见了也没往心里去吧。

福王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大把大把的掉头发,他在为自己当初对权利的欲望买单。看来皇帝的宝座下面就是座一时沉寂的火山口,只是看起来很美罢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袁崇焕捐出了自己的全部家产,全力支持福王的争霸事业。如今福王是他唯一的靠山,福王功成,他是元老。福王一倒,他自然是不能去当三姓家奴的,死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必然会被崇祯帝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世唾骂。这让他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有人带头,钱谦益也只得跟着表示,他不愧是大明的“影帝”,在南京紫禁城的朝堂上,当着福王和文武百官的面,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说后,当庭表示不过了,砸锅卖铁给捐献了一年的俸禄。

兵部尚书做了这么好的表率,其他的臣子是有样学样,涕泪横流的替君分忧,利用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凑齐了一万两银子。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就此拉开了帷幕。

一面是福王苦口婆心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方面是东林党人的冥顽不化。就跟世界上的最锋利的矛遇上了世界上最坚固的盾一样,双方是僵持不下。

他们大不了爷再投身到崇祯皇帝温暖的怀抱,摇身一变接着做爷的官。你们叔侄俩争得你死我活,与我何干,关上门我的小日子不还是美滋滋。

所有福王小朝廷的臣子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绝大多数人事这么想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编四库。

当然这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编纂四库并不是论资排辈,先通过“博学鸿词”科的考验不说,鸡贼的关山月还设置了严苛的政审,以防那些品行不正之人混入编书的队伍,贻害万年。

杨嗣昌闻讯后都急眼了,三番五次的去找崇祯帝进谏,列出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替代关山月四库馆总裁之职。

遇事见人心,孰重孰轻,崇祯帝还是分的轻的。当初杨嗣昌的讨价还价犹然历历在目,这天大的馅饼怎么会砸在他的头上。

相比起来,崇祯帝的好基友关山月是掏心掏肺,为了他的江山是走南闯北,四处奔波,这才是雪中送炭。他要是胳膊肘往外拐,那才是见了鬼了呢。

经过与崇祯帝商讨,关山月专门在天宁城的东边的空白之地,命人着手构建四库馆。一来方便崇祯帝查阅,二来彰显朝廷对此事的重视。

这项殊荣当之无愧的落在了沃邦的身上,他手下有数百人的专业建筑设计师队伍,工兵部队更是土建技能点全开。这对于以修建城池为己任的他们来说是举重若轻,人多力量大,不消一个月的时间,一座防火防水防盗的四库馆便拔地而起。

四库馆修建完成后,工作狂沃邦连落成典礼仪式都没来及的参加,操着流利的汉语跟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顶头上司关山月告别之后,便马不停蹄的率领工兵部队再一次投入到北方四省城池建设的大潮之中。

四库馆用的都是大宁玻璃厂生产的上好玻璃,这是除了天宁城以为第二座大规模应用玻璃的建筑,里面光线十足,明亮无比,真叫一个窗明几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