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情激奋,但是不代表就此找庞峯城的麻烦。大家都是聪明人,既然李世民知道是谁,如果大家都在这个时候找茬,那情商未免也有些太低了。“诸公,这件事情,就交给罗彦处理好了。”知道这些人心里头有顾虑,罗彦自然不会跟撺掇着就此对姓庞的下手。但是快意恩仇还是挺好的,因此他将此事大包大揽过来。
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他从别处得知的消息,庞峯城已经投靠了李泰。
想想李泰现在遥领的官职,正好就下辖着庞峯城的老家,而且有王珪的搀和,这件事情就未免有些水深了。李世民又那般偏爱李泰,要是没有一击必杀的本事,这会儿还是不动庞峯城的好。
不过,既然得知了里头有李泰搞鬼,那么给他一点小小的警告也未尝不可。
所以,罗彦对着眼前的这几位说道:“陛下太过宠溺卫王,长此以往,只怕太子就会感到威胁。如果这件事情控制不好的话,只怕届时将会引起一场大变动。”
罗彦的话是不是危言耸听,这群老油条自然分的清楚。
当初李世民正是他老子纵容了,所以才导致成功上位。要是李泰将来也搞上这么一处,那么将来,想想李泰的性格,自己会不会比王珪和李纲薛万彻这些人好过一点?
答案,肯定不行。
话匣子打开,感觉到威胁的几人纷纷发言。
“前段时间,我还听说陛下要让卫王遥领扬州大都督,统摄江南三十多州的事务。这样下去,只怕江南那些人都归附到卫王手下,将来与我等分庭抗礼。而且,如今科考见盛,每次科考江南来的士子都能够占一半数额。这样下去,只怕再往后便是我等都挡不住了。朝中文臣多是卫王手下,这样可不行。”
“那怎么办?难道要我等大力扶持太子?陛下年轻鼎盛,这般做法,无疑是将太子陷入死地。”
罗彦邪邪地笑了一声,随后对这些人说道:“罗彦倒是有个办法,就是不知道诸公愿不愿意让罗彦一试?”
大家都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本事,听到他有办法,自然甚是欢迎:“有什么办法,你尽管说来。若是可以,我等自然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既然陛下甚爱卫王,那我等就请求陛下,让卫王之官。留在这京中,卫王人不出宫就能够笼络大量的人才,不止是江南文士,还有朝中官员。”
“诚国公你说的这个办法压根不行,我等也不是没有劝谏陛下让卫王之官。可是结果还不是这样,陛下屡次推脱卫王年幼。想那吴王如今都开府建牙了,卫王还呆在深宫之中。”
向这些人笑了笑:“罗彦便是要在诸公再次劝谏之后,自请去当那吴王的老师。”
被罗彦这大胆的举动给吓住了,良久之后,才听得有人用干涩的声音问道:“诚国公,你真要如此?”
罗彦自信地答道:“吴王之聪慧,不下卫王,而且开府建牙,可以自行招揽部下。如果他真的有野心,到时候一定会被逼得主动要求开府建牙的。”
罗彦没说的是,到那时,公平竞争,李世民想要偏爱,也要能够承受住满朝文武的吐沫星子。(未完待续。)
----2016/12/1022:07:13|28509770----
第三百一十三章罗彦压根闲不住
要说李泰最为人称道的是什么,首先就要归于其组织人手编纂了《括地志》。
你要说李泰真有那个本事,能够有这么多钱财人力来搞这么大一项工程,任谁都不相信。所以其背后定然是那些想着扶植他的人,暗中资助了的。
既然如今李泰已经彻底引起了罗彦的厌恶,那么他就要把这份功劳,硬生生从李泰身上夺走。至于给谁?那只有吴王李恪了。
罗彦并没有想扶持李恪上位。
在这一套伦理制度下,长幼有序,嫡庶有别。他只不过是一个人,在这种事情上逆流而上,绝对会被打击到骨头渣滓都剩不下。
但是联想李恪一生的轨迹,未免走的太过崎岖。平白被长孙无忌当了靶子,到最后含冤而死。虽然说了一句诅咒长孙无忌的话,偏生也应验了,可是还有人喷其有失君子风度。
好嘛,罗彦就是想怼一怼那些喷子,不说让你等含冤而死了,让你受点委屈,你干不?
至于太子,还是让李承乾好好当着吧。想来以他给长孙无垢的调养方子,定然能够让长孙无垢多活几年,这样一来,李承乾被后人诟病的那些倒霉事情,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说白了,罗彦压根就是很看好现在的李承乾。要是将李恪通过自己的关系拉到李承乾身边,然后两人能够君臣和谐,也不枉自己这一身本事。
当然了,这些事情都不急于一时。李世民刚骂完他们,他们就立刻有这些动作,岂不是太不给李世民面子了。一切,都得缓缓。
至于接下来,还是该干嘛就干嘛。
原本想着,生活就会在陆夫子跟前尽孝,李世民跟前装逼,依旧小萝莉跟前玩暧昧这三件事情中慢慢度过。谁想到,这大好的九月,却还有一件事情找到了他的头上。
十五天的授衣假,原本这正是带着一群友人出去放马遨游的好时候。罗彦也答应了好些个邀约,不是在曲江搞文会,就是去城外山间赏风景。
这样悠闲的生活,才能够算得上来到了大唐。
然而,他太乐观了。
授衣假的第五天,罗彦刚要出门跟士林中认识的几个好友出去爬山,走到门口就被李世民派来的侍卫给劫道了。
“我说兄弟,陛下到底找我有什么事情。如今可是在授衣假啊,放我出去玩两天行不行?”哭丧着脸,罗彦对着那硬生生将他架上轿子的侍卫说道。
罗彦可以开玩笑,但是侍卫可不敢当真:“诚国公,莫要作弄我等了。陛下早间看了一份奏报,就要我等将国公请到御前。要是国公推脱,就强行将您架去。这是陛下的原话。至于什么事情,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好吧,这回罗彦认栽。还真是想不到李世民居然也玩这手。他就不怕改天自己将这套用到他那萌萌哒小长乐身上么。
入宫之后弯弯绕绕,走了很长时间才到了李世民跟前。
看着李世民脸上焦急的神色,罗彦收起了脸上的苦笑。
他可不信李世民这是在装腔作势,能够让这位这么着急的事情,定然是非同小可了。
整了整衣冠,这才走上前去,向李世民一拜,随后说道:“陛下这般仓促唤微臣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若是国事,只怕还得将三省六部的诸公唤来。”
“行了,你也不要装模作样了。这件事情,除了你之外,我想也没有其他人能够解决得了。”李世民心头有些烦躁,因此对罗彦也没有好气地说道。
随后将一份奏报扔给罗彦,随后说道:“你自己看。”
将手中的奏报拿好了,翻开一看,呵,居然是今年的土豆产量。好嘛,四年没管,居然已经有三十多个州的折冲府被要求种植了土豆,而且收成还蛮不错的,如今居然有九千多万斤。
想一想,这还是当初那十个土豆么。
但就因为是这样,反而让罗彦有些不解:“陛下,这不是很好么,按理说当初那十个土豆,如今繁衍出这么多,怎么陛下看起来,反而有些不高兴啊?”
叹口气,李世民又让内侍取过来另外三份奏报:“你再看看这三份。”
不同于手中的这份,被内侍送过来的这三份看起来有些陈旧,翻开之后,便印证了罗彦的想法。手上这份,是贞观元年的收成,当初刚种植一年,还没有散布出万年县的那两百亩地。所以当时的收成只有两万多斤。
翻开第二份,涨势惊人,居然有接近五十万斤,这是贞观二年的。二十五倍的产出,对于这个没有化肥的年代,简直是一种奇迹。
到了最后一份,直接跨入了千万斤的程度。
看完之后也不待罗彦思考,李世民就说道:“你也看到了。贞观二年,涨幅达二十五倍;贞观三年,也达到了二十多倍。今年风调雨顺,怎么守成反而只有九倍多。更让人揪心的是,原本好些长势不错的,挖出来居然都已经坏了。”
经历了三年的自然灾害,李世民对粮食的损失比谁都感觉揪心。
说这话的时候,那心痛的表情看的罗彦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李世民之所以心疼,就是因为这样下去,土豆的推广难免会受挫。原本抱着让天下百姓不会在灾年没有饭吃的希望,如今就要破灭,而且是在这样巨大的反差之下。这怎能让李世民甘心。
说白了,李世民心里还是有天下百姓的。
听完李世民的话,罗彦大致有了答案。但是到底是不是那个原因造成的,还需要实地去查看一番。
“陛下,此事微臣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但是,到底是不是那个原因,还需要微臣亲自去这些地方看看。陛下也不要忧虑,但凡事情,总是会有解决的办法。待微臣回来,或许也就有了处置的办法。”
李世民一听这话,激动地顿时站了起来:“当真?”虽然仅仅说了两个字,但是声音中那激动的颤抖,还是被罗彦听到了耳朵里。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开封一秀才 (青田先生) 起点VIP2017-02-19 架空历史意外穿越到了崇祯九年,成为开封府的一名诸生,李修文。作为李家的嫡长子,他本想安心...
-
鱼肉三国 (烧饼夹盐) 起点VIP2017-02-26秦汉三国对于英雄的定义有很多种!大多都是以悲剧收场!但有两种英雄是比较特别的,他们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