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贞观文宗系统 (悟道娑婆)



“臣惶恐,谢陛下天恩。”李靖谢恩之后,站立一旁。

“莒国公唐俭,通晓外交,数度出使突厥,为大唐建功无算。此次更是不畏生死,乃为臣子之表率。赐金百斤,钱千贯,锦帛百匹。”

……

“校尉周虎,杨豹,颇有勇武,思虑忠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此番出征逢战不怯,勇猛精进。助左威卫将军罗彦擒获蛮首,功在社稷,特拔你二人入北衙禁军,赐一等侍卫职,随侍君王左右。”

周虎和杨豹两人可以说得上是一步登天。

皇帝身边的侍卫分为三等,数年前和罗彦比试过武艺的李世民亲卫,这么多年也才是一等侍卫。而一等侍卫可是实打实的正三品官,周虎杨豹两人先前那个校尉才是个六品官。看着相距不过是三品的距离,但是朝中三品的文武才多少人,满打满算不到四十,这还是算上那些虚衔的。

而一等侍卫的权利和那诸卫的大将军也差不太多了,到了地方更是能够调动一个折冲府的兵力。

在许多武将有些嫉妒的眼神中,两人领旨谢恩。

最后一个,也是大家翘首以盼的一个,便是罗彦了。

对于罗彦的封赏,朝中许多重臣持着不同的意见。很多倚老卖老和罗彦得罪过的人,自然见不得罗彦的好了。对于封赏的规格是一降再将。可是真正秉承着公正的心态论这件事情的人,给出的封赏又高的吓人。

数天的争论,在罗彦身上就耗费了不止一天。

到最后,当然还是李世民拍板了。

“开国郡公罗彦,允文允武。为文者一心为国不求虚名,为武者矢志报国不惧艰险。其有功于国不为世所知者,上辅君王,下济黎庶。辅君王者以其智,济黎庶者以其虑。为官日短,报国日长。而今更是不负朕之所托,生擒突厥颉利可汗。累功得进誠国公,取修其身而诚其意也,望尔不骄不躁更建新功。赐锦帛百匹,金百斤,奴婢二十人。”

为数不多知道这个封赏的高官们,脸色如常。而那些官职低微的,此刻早就张大了嘴巴,扭头看着这个大唐现存年龄最轻的国公,脑子里则是想着李世民的那番封赏词中说的大功到底是什么。

而罗彦,脑海中一片空白。(未完待续。)

----2016/11/3022:03:45|28155585----

第二百八十六章有人来找我行医

罗彦的封赏暗地里引起的波澜不可谓不小。

封赏压轴本来就表示重视,而一番那云里雾里的说辞更是表示了李世民的看重。好奇心谁都有。要说擒拿了颉利大肆封赏也说的过去,而且即便是封个国公大家也没啥意见。但是,那番说辞到底是个啥意思,大家就不明白了。

“你知道么,罗彦除了这次,还做了什么事情是有功于社稷的?”

“不知道啊。他为官这几年大家也看在眼里,到哪里都是三天半就被调任了。能够说得过去的也就是金州当州学博士的时候,一下子搞出那么多个进士出来。但是,这充其量算是为国培育人才吧,算不得功在社稷。”

“这个还真的是算不上。那陛下说的这些到底是什么。”

看着殿中一片喧哗,李世民皱皱眉头,随后站起身来。“想来很多人都在疑惑,罗彦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值得我这么夸赞。今天趁着心情好,我就跟你们好好说说。”

环视大殿一周,看着群臣都一脸好奇,李世民缓缓说道:“武德年间,罗彦献上海水晒盐策。当时江南淮水一代尚未平定,为了保密,不仅晒盐策未曾上报,便是连他的姓名都隐匿不报。后来杜伏威被平定,江南被赵郡王掌控,这才试行起来。你等只以为此策出自我秦王府,却不知道到底是谁献策。”

顿了顿,又说道:“武德九年,我尚在危难之时。罗彦献上珍物,言此物亩产上千斤,不惧旱涝。那时我也不信,但时至今日,莫说亩产千斤,看守珍物的人前来上报,如今最少亩产千斤。三年右后,关中各个州县都可以种植此物。”

“你们说说,此等功绩,当不当得我如此夸赞。”

说完之后,李世民笑着对罗彦说道:“当年你执拗着不要幸进,不想过了三年,你还是积功到了这一步。好好做事,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李世民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罗彦正名的。一个皇帝,能够做到这一步,绝对是不能更好了。罗彦不说感激涕零,可是内心的激动还是无以言表。到最后,唯有默默的向李世民一拜。

一场朝会,就在这样震撼的消息中结束了。

朝臣们还在消化着罗彦功绩的时候,罗彦已经被熟识的几个军中将领给拖到天然居庆贺去了。

新的职司未定,中书舍人的职位暂时也不用去理会,罗彦第二天倒是睡了个好觉。不用上朝,不用跟在李世民身边,不费脑子的生活让罗彦有种沉醉的感觉。

不过,他此时显然不能这么享受下去。自己出征四个月,6德明老夫子如何,自己一直没有时间写信去问。莺儿的事情因为系统的提示,罗彦知道这完全是老爷子在忽悠自己。虽然心里有些不爽,但是老爷子毕竟也是为自己好。

正穿好了衣服,准备出门的时候,就被一个熟人给拦住了。

“拜见诚国公。奉阿爷之命,向诚国公祝贺。同时,谢过诚国公的妙手回命之恩。”说这话的没别人,杜家大郎杜构。这位年龄可是比罗彦都要大一些,罗彦之前经常出入杜府,和他谈论经史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此刻见他这么客气,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行了行了,杜兄说的哪里话。快进来吧。罗彦得蒙幸进,但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套。至于这妙手回命,到底是怎么回事,罗彦还是有些懵。”拉着杜构的手走进府门,朝杜荷带来的挑着大量礼物的下人说道:“行了,你们回去吧。告诉杜相,心意我领了,但是厚礼就不必了。我还要和你家大郎叙旧,好走不送。”说完不等的杜构说什么,便拉着他走向正堂。

进了正堂,杜构好不容易挣脱了罗彦的拉扯,随后说道:“诚国公怎么可以如此。那点东西算什么厚礼。比起对阿爷的救命之恩,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等等,你先把事情说清楚了。什么叫救命之恩,我都在突厥呢,哪来的救命之恩。”罗彦有些懵了,浑然忘记他在出征突厥之前找过杜如晦,并且在系统的帮助下给杜如晦留下了药方。

“诚国公还真是贵人多忘事。你出征之前,来到府上给阿爷留下一些药方。待你走后不久,阿爷就在宫中昏厥。虽然得御医救治,侥幸醒了过来,但是身体虚弱不堪,无奈之下,只能向陛下请辞。陛下派御医每天过来诊治,非但无效,反而症状越严重。”

脸上显露出惊容,杜构继续说道:“幸好阿爷想起诚国公临走前说的话,与御医诊断全无二致,因此让我找出药方,按照上边所写开始服用汤剂。而今两月过去,虽然依旧卧病在床,但是已经比先前好的太多了。御医说了,要是没有诚国公的处方,阿爷怕是活不过今月。”

听杜构这么一说,罗彦还真是想起来了。不过似乎这个任务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提醒完成,想来如今杜如晦尚未痊愈。

“原来如此。那明日得闲,我再去探望杜相。杜相乃国之梁柱,不可轻隳。”罗彦点点头,心里想着看看系统能不能帮助杜如晦尽快恢复身体康健。

就在罗彦和杜构准备开始谈论些闲话的时候,忽听得下人来报,程知节尉迟恭等数人在门外等候。

这可了不得。来的全都是军中武将,而且一个个的都是国公。罗彦的府上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闹过。

中断了谈话,罗彦对着杜构说道:“看来,咱们是要前往门口迎接一番了。”杜构点点头,起身跟在罗彦后,两人一同走向大门处。

还没见面,罗彦就听到了程知节的大嗓门:“罗彦这小子要是今天敢拒绝,我老程就要和他割袍断义。”

“什么事情,要让你程大将军与我割袍断义啊?要是说看上了我府中那数十坛好酒,那你割便割吧。少了一个酒鬼朋友,我还可以多醉几日。”罗彦和程知节可是杠上了,完全不似方才那样彬彬有礼,反而是略带些调侃。

程知节老脸一红:“老子今日前来可不是为了酒的事情。嗯,当然了,要是主要的这件事情谈妥了。咱们谈谈酒的事情也是好的。最好是两件事情都能谈妥了,老子今天就睡在你罗府了。”

得,完全是一副不要脸的架势。

“行了,诸位里边请吧。站在门外,让人看了还以为我罗彦架子有多大,让你们这些大人物在门口蹲着呢。”罗彦扫了一眼,来的这七八位都是李世民的老部下,而且统统都是武将。在这七八个大人中间,又围着一个小家伙。

小家伙罗彦认识,所以此时也大致知道了他们的来意。

到了正堂,让这些人坐定。简单听了这几位虚假的恭贺声以后,罗彦便张口说道:“你们的来意,不用说,让我猜猜。想必,是为了翼国公而来的吧。”

“你这都知道。罗彦,你小子老实交代,是不是谁给你通风报信了。”尉迟恭完全一脸见了鬼的表情,站起身来就嚷嚷道。便是其他几人,也颇为好奇地看着罗彦,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猜出来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