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谢过吴懿后,走道鄂焕面前开口道:“鄂焕将军,你使得一手好戟,如此赴死,且不可惜,不如投靠我军吧!”
“哼!乳臭小子,我只恨当初没有一戟宰了你。”鄂焕恶狠狠地看着姜维。
第二九九章:翻山越岭
姜维微微一笑,抬起头看着两米多高的鄂焕换缓缓说道:“鄂焕将军,吾闻你的父亲是汉人,父亲是彝人,那么你应该为汉人效力,你有这份武艺,能够投靠吾王,将来定当功成名就,何苦非要赴死!”
鄂焕冷哼一声道:“俺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俺们也知不管是汉人还是彝人,都是讲义的,大王对我有恩,我绝对不能弃大王不顾,若你们要杀了大王,我绝对和大王一起赴死。”
高定身子一颤,看着这眼前的大汉,眼中含着泪水,他没想到这傻大个是这么重情重义之人。
“好好好!”姜维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拍着手道:“那么若是你已经报过恩,是否就可以投靠我军。”
“此话怎讲?”鄂焕道。
高定听着这句话,感觉到了自己还有一线生机,心中一颤,耳朵竖起来听姜维说话。
姜维微微一笑,伸手指向高定:“吾若放了高定,替你还了这个恩情,你是否愿意投靠我军。这个意思就是说以你终生效力于楚国为代价换取高定的一条命。”
鄂焕身体一颤,看向高定,高定没有说话,但是鄂焕能从高定眼睛中看到那股求生的想法,那想法极度的强烈瞬间便钻进了鄂焕的眼睛里,直冲鄂焕的心脏。
鄂焕叹了口气,对着姜维摇了摇头道:“好,我答应你。”
姜维一拍手,回头去看吴懿,朝着吴懿一笑,吴懿见他和姜维的计策已经成功,便开口道:“来人,给高定松绑,送他出营寨。”
姜维则亲手为鄂焕松绑,鄂焕看着姜维发呆,高定走了,可他已经发觉心中缺的是什么了!是什么,他已经想明白了,如果高定要他一起赴死,他绝对不会皱一丝眉头,而现在高定为了求生,一句话都没说便弃他而去,虽然这是他主动要求的,但心中难免会痛。
姜维看着高定远去的背影,对着身边的鄂焕说道:“此人绝对不配做你的主公,做你口中的王,有朝一日,等这场战争胜利了,你将会看到真正的王,楚国的王!”
鄂焕没有说话。
姜维朝着张翼点了点头,张翼站出来对着鄂焕说道:“鄂焕将军,随在下去吃些东西吧!想来将军也是饿了!”
鄂焕呆呆地点了点头,如同傀儡般地跟随者张翼走了出去。
吴懿这时候开口道:“看来这傻大个被刺激住了。”
姜维呵呵一笑点了点头。
这时候一直未曾说话默默看着这一切的周不疑站出来说道:“诸位,眼下棋子已经走出,那么第二步也要开始走了,放了高定之后,高定一定会投奔孟获,并且将我们的行军路线告诉孟获,按照我们现在的行军路线一定是直指孟获的老窝云南,孟获得知消息后定会集结族人和军队,在我们通往云南的路上堵截我军。所以我军必须走另一条路!”
“什么路?”吴懿问道。
“这令一条路吗?”周不疑微微一笑,伸手指向地图道:“孟获的老窝在云南郡的云南城,云南城在东南部,我们另走一条路,准确的来说是分兵而行,主力部队进攻云南郡的北部城市,因为孟获一定会召集族人挡在我军行军的路上,那么背部定然守备空虚,我军另一只疑兵继续向云南进军,让拖住孟获。”
“此乃妙策!”吴懿说道:“只是这要想从此地绕向云南背部,就不得不翻山越岭,而云南山中多毒气,这一路恐怕也是很难走的。”
周不疑点头道:“的确如此,但是这是一招可行之棋。”
姜维咬了咬嘴唇,托着下巴说道:“我军不过八千余人,这个计划怕是要魏延将军和马都令派兵配合我们行动,还是先将此策讲给魏延将军,看魏延将军怎么说吧!”
魏延率军进至会无城,收到吴懿传来的消息,魏延哈哈大笑着:“此乃好计,随后便让马谡派遣霍峻率军八千入云南郡配合吴懿一同行动。”
魏延此人,在历史上被称为小兵仙,曾提出过走子午谷之策,虽然没被诸葛亮同意,但马鸿也早知道魏延喜欢走急路,姜维和周不疑提出的策略正是符合他的口味。
云南的山很美,云南的大山可以改变许多人对于山的观念。它们不是在大平原上垒起来的小土堆,不是堆在江边上窈窕淑女似的石头雕塑,它们庞大无比,雄伟壮丽,高耸入云,有的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站在绿色的山脊上放眼望去,近处的山是深绿色,稍远一点的是苍蓝色,而更远的就成了黛色;
山是美的,可是军队要通过这一座又一座大山绝对是不容易的,几日行军,有不少士兵坠落山谷,粮食运起来也很是不方便,吴懿得到魏延支持,便与吴班率兵五千继续向云南方向缓慢进军,步步为营,吸引孟获,同时命令姜维、张翼、周不疑和霍峻兵分两路,同时袭击云南北部的两座城市姑复和遂久。
姜维和周不疑走一路,张翼和霍峻走一路,姜维第一次带一支军队,又是穿山越岭,周不疑的计策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行动起来,确实难如登天,若非有导向,姜维觉得他非困死在这山中,这壮美的河山,在千年之后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心中的旅游圣地,云南,大理,但现在这个时间,这里景色虽然美,但却不太适合人居住。
一座一座的山堆在你的面前,看着山你会眩晕,心中会有一种压迫感,和看海的时候是差不多的感觉,初看惊艳,看的久了你会觉得一个人真的很渺小,人与山海斗,就显得格外渺小,那么人若是与天斗,那是怎么样的描写,所以古代的人对山、对江、对海、以及对看不破的天都有着敬畏之情。
“兄弟们!坚持住!穿过此山,直取敌城,胜利即将在望,诸位兄弟一定要坚持住!”
姜维牵着马走在前面的大声喝道,周不疑带人走在后面,鄂焕与姜维并肩走着,时不时地抬头看天,一脸郁闷。
第三零零章:野心
万物皆备于我,这句话孟子说的,孟子的原话是这样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这句话的儒家的大儒们理解的意思大多是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这是马鸿很喜欢的一句话,尤其是坐在王座之上更喜欢的一句话,但是马鸿对这句话的理解却不是儒生们的理解。他的理解是“世上的一切都为吾所有,抚心反问自己,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吗?尽力按照自己的心却做一些该做的事情,这便是我称帝的道路。”
何为仁德?乱世之中,胜利即是正义,只有结束诸侯纷争,平定天下,安定万民,成为皇帝才是仁,才是德。
马鸿闭着眼坐在王座之上,思考着一件事情,这是一件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那就是为何要选择与诸侯争霸,为何要走上称霸之路,为何要称王称帝!仔细想来,也许初衷只是想与这个时代的英雄们争一争而已,也许只是因为好玩。可当马鸿做到这个位置的时候,他才发现了一些原来自己忽视的东西。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他便是有目的的,所以他时常忽视了一些对他不是那么总要的东西,而去选择对他有利的东西,选择这个世界上的名人,而忽略那些没有被记载在史册中的人物,比如,他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忽略了,连和自己血浓于水的孩子们都忽略了。不是他整日忙于作战无暇顾及,而是他一开始就没想到这些,一直等到马鸿称王之后,坐在王座上,慢慢地思考着,才发现原来他忽视了那么多东西,他甚至不知道父亲是在什么时候去世的,他不记得准确的时间,记得哪一年,但是却不记得那一个月,不记得是哪一天,马鸿父亲去世的时候马鸿正在西凉和曹操决战,那时候得到消息后,马鸿只是说我知道了,后来就忘记了这件事情,忘记的干干净净。马良和马谡都没有对马鸿再提起这件事情,马鸿也没有在追问,这时候马鸿突然想到父亲是被埋在哪里的,应该不是宜城,但是派手下去查这件事,就有些说不出口了。
“父王,父王…您在想什么?”
不知何时一个少年走到了马鸿面前,对着马鸿嫩声说道,那少年约莫十一二岁,长相很是干净,白嫩的皮肤,圆圆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满头柔和的淡黄色头发。看着自己的儿子,马鸿想到了马超,看来孩子还是遗传母亲的基因更多一些,马双的长相和马超倒是有几分相似。
马鸿微微一笑,伸手抚了抚马双的头道:“双儿,父亲想的你不明白。”
“父王不说,怎么知道孩儿不明白。”
马双有些执拗地回答道。
相似小说推荐
-
明狼 (六滴血) 起点VIP2017-03-01 两宋元明一个神秘的古墓,一把神秘的长刀,带他穿越七百年。日本的白银被他抢劫一空,交趾的城...
-
盛唐崛起 (庚新) 起点VIP2017-02-19 两晋隋唐圣历元年,幽州昌平县郊外,少年杨守文意外被雷劈中,唤醒了尘封十七年的记忆。时,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