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们到了集英殿,又检查了一次考号,对应名字,一个个分在了不同的考场中。因为人数少,安排起来也很方便。有时候十几人,都算是一个大科了。分科目入座后,主考官才姗姗来迟。
主考官是谁?还用问么,当然是当朝天子陆承启了。
只听闻一声“皇上驾到”,两个强壮内侍执扇,一众宫女簇拥下,陆承启缓缓步入了集英殿。这些士子,几乎都未曾见过天子真容,一个个扬起了头,看着陆承启一步步登上了龙椅入座。
陆承启好整以暇地拿起旁边的香茗,喝了一口茶,稍微含了含,便咽了下去。他刚刚用过早膳,还跑了一个步,正口渴着。润了润喉咙,才慢慢放下茶杯,朗声说道:“朕设定制科,原以为天下有特才之士子,皆有心前来报考。殊不知,方才百来个,朕有些失望。前朝诗人李白曾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并非一味考进士明经,方才是出路。一个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治理国家的人才,还需要诸多人才,如丝乐、画技、水利、医学、船舶、器匠、商贸、牧宰……哪一科不是学问?要想做到一门学问的巅峰,并不比考取进士花的功夫少。闲话朕就不多说了,此次恩科,每科仅为一道题目,限时两个时辰,可提早交卷。巡考官何在?把卷子分发到士子手中罢,一刻钟后,制科考试开始计时。”
巡考官是端明殿学士蔡襄,陆承启都听闻过他的大名。此人乃是天圣八年进士,在书法、茶道上有过人造诣,做巡考官再合适不过了。此次制科,陆承启说是主考,其实真正的主考是他。
蔡襄已经五十有二了,身体也大不如前。原先为知开封府事,陆承启怜惜老臣,特下旨意,召回京城,让御医诊治。先前都下不来床,现在总算气血好了一些,陆承启才敢让他做了这个巡考官。(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八章: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刻钟之后,制科考试正式开始了。除了才膺管乐科在皇仪殿内举行外,制科的其余十六科,都是笔试,都在集英殿举行。毕竟才膺管乐科乃是音乐方面的,陆承启对于这时候的乐器一窍不通,要是去监考了,不是自己泄了底么。不过他的题目也很别出心裁,特意教会了宫女一首歌,一共唱三遍,让这些考生在三遍后写出曲子,用乐器演奏出来。至于演奏得怎么样,这个宫女说了算。这个宫女是谁?自然是陆承启上朝时的仙韶使了。这可是通过才选进入皇宫的宫女,在乐器上的造诣,非一般人能比。专业是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去做吧。
监考是一项痛苦的工作,考生痛苦,监考官也痛苦。考生痛苦就不用说了,谁喜欢考试的?监考官痛苦,是因为监考期间,无事可做,只能眼睛一直盯着考生。好在陆承启早有准备,唤高镐取来一卷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至于监考的工作,就留给蔡襄吧。
开考不到一刻钟,蔡襄就跑到陆承启身旁,低声说道:“陛下,臣看到了几个可造之才。”
陆承启微微一愣,说道:“哦,蔡卿这般笃定?”
“若是旁的制科,臣不敢笃定,可在书法一道,臣还是有些见地的。”蔡襄信心满满地说道。
陆承启听了此话,心中也有些意动,合上了书本,低声说道:“莫要惊动他们,朕下去看看。”要说陆承启的特长,书法算是一道了。哪怕他的字现在只能说中规中矩,不算出彩,可相对于其他的琴、棋、画来说,还是高了不止一筹。因为琴、棋、画,陆承启根本就是一窍不通。不懂不代表陆承启不会欣赏,对于美的东西,很多人的见解都是一样的。
慢慢地跟着蔡襄穿行在考生之中,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少年,年岁怕是都不到十五。陆承启心中有些疑问:“怎么此人如此年轻,就能应考?”
不动声色地靠过去一看,只见这个少年,停笔踌躇了半天,才一气呵成一个字。仔细一看,却是行书。若是从字面上看,这笔力不算成熟,甚至还很幼稚。但其风格,却难得一见,自成一体,颇有些好看。
再一看其考生的姓名,一个米字印入眼帘,剩下的那个字不知道是他写得太潦草,还是陆承启不识得,反正叫不出来。暗暗记住这个小子后,陆承启又继续查看其他人的字。果不其然,蔡襄推荐的一人,也是弱冠年纪,但笔力上的功力可不弱。那手行书,如同行云流水,其撇捺开张、字形扁阔、字势向右上扬,长枪大戟、绵劲迟涩,纵横拗崛,自成一家。行书中带着楷书的风范,但又有点晦涩,非但没有影响整体美感,甚至还多了一分飘逸。这等笔力,竟压过了来试的众人。只是其已经换过了一张宣纸,陆承启看不到他的名字了。
其余众人,书法功底都是不错的,但就是有些呆板,只懂得临摹,没有自己的风格。陆承启看了一看,就没有兴趣了。就好似一个人天天吃着上好的米饭,突然有一日吃到了糙米,这心情是绝对不想再多吃一口的。
又慢慢来到画科这边,已经有人在着色了。陆承启微微地点了点头,能这么快就想到这题目的破法,这人的头脑可谓很灵通。这可是大大有名的一道画题,可偏生在这时没有人提出来过。这道题目仅有七个字,“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的意思很明白: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后,马蹄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蹄儿也变香了。这个题目不好画。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马蹄香却不好画。香是气息,只能闻,看不见,摸不着,真不好画。而这句诗的诗眼就在于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
香气是主观意识,怎么能在画上表现出来呢?这时又没有漫画的夸张表现形式,能用什么线条表示香味。所以很多人都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甚至不知道怎么下笔。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很多人不得不动笔了。
陆承启凑过去一看,这些人不是画了游人,就是骑马,满地的落花,游人骑在马上,马蹄踩着花瓣……这香字在哪?根本没有体现出来。陆承启心中是知道答案的,心道:“若有人想到不同的答案,那真是见了鬼了。哪怕是堪堪接近,都算是奇才了吧?”
而接下来的水利科,也是一道经典题,如何治理黄河水患?建筑科的题目是,赵州桥能否复制?器匠科的题目简单些,设计出一种灌溉设施……反正就是脑洞大开,陆承启将这个时代没人想过的问题,一一抛了出来,怪不得他对这次制科这么上心了。可以预见,若是符合他心中的答案,恐怕仕途就是平步青云,一帆风顺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两个时辰很快就到了。陆承启出的题目太过古怪,很多人竟还没有答完。陆承启也没有什么法外开恩,一视同仁地收了卷子。许多考生有些抱怨,这题目虽只一道,可真的是包罗万象,不知如何下笔。
陆承启要的目的达到了,看着缓缓退出集英殿的士子们,嘴角展露出一丝笑意。不出意外的话,这十七道题目,在明日的《大顺民报》上,就会引起全国轰动。这么怪异的题目,谁能在两个时辰内答出来?
很多考生都摇了摇头,看来是对此次制科不抱希望了。
陆承启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卷子收上来后,他便开始批阅了。为了这次制科,他把奏折全都丢给了内阁去处理。他要腾出时间来,好好地为国取士。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要是一个朝廷里面,全是什么进士出身,明经出身,那这个朝廷是没有希望的,是在走下坡路的。
陆承启秉着为国着想的态度,公正地看待这些卷子。不得不说,经过了《大顺民报》的开导,这些士子比先前那些,更多了些自身的想法,这是个很好的趋势。哪怕这些想法,并不是很合理,但只要敢想了,就是一个进步,不是么?
从下午到黑夜降临,陆承启总算筛选出了几十个人的卷子,让高镐去誊写一遍后呈上来,陆承启大吃一惊:“米芾,黄庭坚?这些大才,还没有功名么?”再看看其他的名字,王惟一、许希、朱肱、唐慎微、钱乙、李公麟、文同……好像都在哪里听过一样,“难道我无心插柳,竟一网捞了这些人才出来不成?”陆承启有点意想不到,这次制科,真个是歪打正着啊!(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九章:长安轰动
一个人对于上心的事,做起来特别专注。陆承启就是这样,硬是批阅完所有卷子后,才肯离开垂拱殿。因为他憋了口气,一定要让天下人知道,读书不是考进士科才有出路的!条条大路通……长安,五十老明经,三十少进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啦!
一份名单,被星夜赶制,首先送到了大顺民报馆。主编张元崇看到宫中来人,正要关门的手都颤抖了一下,心中“咯噔”一下,道:“完了,又要挑灯夜战了……”无奈地召回其他编辑,还连夜派人去印刷作坊追回了先前的稿子,幸好还在印刷作坊还在排版,没有开始印刷。
相似小说推荐
-
组织豪杰去抗日 (沃土456) 17KVIP2017-01-13 历史军事双重身份,知青穿越,现代人对于那时的战争,却是另一种思想和运作。错时代的兵器PK,国...
-
侦察兵黑豹突击 (爱疯狂疯鸟叔) 起点VIP2017-01-21 军旅生涯黑豹突击队,海陆空三栖特战突击队,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我们的主人公黄喆,其父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