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古代做皇帝 (飘依雨)



其实陆承启心里也跟明镜似的,有了监察司的存在。哪个官员真心为百姓办事,哪个是故作模样,哪个是混日子的,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这比官员明面上的政绩可靠谱多了。政绩可以作假,但是百姓的口碑,监察士的火眼金睛,又哪里做得了假?

这也是为什么陆承启对李诫另眼相看,他的性格上是沙僧,专业能力上却是孙悟空。最为难得的是从来不持才自傲。这样的好员工,好手下,哪里找?

基于这样的想法,陆承启笑道:“李卿,朕不过说笑罢了,难道连玩笑都开不起吗?朕也知道,你是个大才,可别忘了休憩啊!你要是倒下了,朕的损失可就大了。唉,大顺的朝堂里面,多一些像李卿你这样的人才,该多好!”最后一句,可是陆承启的心里话。官员都不是吃素的,各自有各自的想法,私心总是比公心要大。奈何这又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相反,随着朝局愈来愈稳定,这样的官员更是愈来愈多。大抵这就是改朝换代,总是避免不了的原因吧。

李诫听得出来,陆承启是真心关切他的,嘴上动了动,想说什么没有说出口,只觉得一股热流经过心田,整个人如同沐浴在柔和的阳光下面,两个字,舒坦!

李诫的木讷,陆承启是知道,再次问了一遍,确认李诫没有事情启奏了,便让他退下去了。而陆承启也开始了一天处理国事的工作,缓缓拿起刚刚飞马急报送来的军情,陆承启深吸了一口气,让心情平复之后,再开启火漆。

不出所料,飞马急报的消息,果然是“剿匪”大获全胜,已经捉拿住“匪首”,正让禁军送回长安城。

“太原王氏……”

陆承启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声,心中想着:“世家已然没落于此了?仅仅一个照面,就把王家给吓怕了,估计里面没这么简单吧,难道这王元士有什么花招不成……”

陆承启的直觉告诉他,这件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常言道狡兔三窟,王家岂能没有什么后路?说出去都没有人信,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之久的王家,涌现出的人才不计其数,哪怕现在没落了,那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啊!

再说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王元士“锐身赴难”,唱的又是哪一出?

还有,那个逃出去的王元士义子,又跑到了何方?

……

这一切的一切,都如同一团乱麻,根本理不出一个什么头绪来。陆承启最怕就是这样的推理了,太耗费脑筋。往往还容易钻了牛角尖,想错了方向。

“罢了,待到尘埃落定,这王元士耍的花招,便一清二楚了……”陆承启只能这么办了,可这种感觉真不好,就好像冥冥中有股力量,一直在被牵着鼻子走。又如同雾里看花,瞧见了一丝端倪,偏生又无法窥得全豹。

陆承启继续思考着那个审讯制度的问题:“京兆府一审和刑部二审的制度,到底能在这个时空,取得多大的效果?《大顺律》这么多漏洞,这王元士又会钻了哪个漏洞?”

就在这时,监察司的暗报通过内侍传来,陆承启拆开一看,冷笑一声,心道:“果然留着后手啊!只是单凭这样,就能瞒得过我的眼睛吗?”

转念一想,陆承启又有些踌躇了:“这王家的后招,不可能这么拙劣吧?单单把嫡系一脉送出晋阳城,这样的手段,似乎太过简单了。嗯,这里面肯定还有什么文章……”(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紧盯

越想越觉得有这样的可能,有了很多次侥幸的陆承启,早就不敢小看这些古人了。中国人就是太聪明,只是把聪明都用在了政治的勾心斗角之上。古人在政治上那敏锐的触觉,就连重生而来的陆承启都感觉到汗颜。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内侍,宫女,都会在揣测他的心意。若如果陆承启出现和平常有些个什么不同,便会现出一张几近绝望的脸,不敢抬起头来看人了。

陆承启十分想笑,但又笑不出来。在极度压抑的皇宫之中,这些内侍、宫女都习惯了这样神经兮兮,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琢磨上半天。耗费了这么大的脑力,想出来的东西,能简单么!

这些内侍、宫女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仰仗着陆承启鼻息生存的官员们?别的不说,单单是陆承启的语言动作,都给这些别有用心的官员们,研究得透彻了。只可惜,他们得出的结论与真实情况大相径庭,皆因陆承启早已不是那个死去的倒霉蛋,换了一个重生的灵魂,这些官员再聪明,又怎么能猜得中他的心思?陆承启跟这些古人,基本都不在一个频道上面,能沟通都算是奇迹了。

可这些古人,对于他的性格,早已经摸得七七八八了,这也是陆承启每时每刻都在警醒自己的原因。要是身为一个帝王,却被人当枪使了,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现在,陆承启也是有些风声鹤唳的习惯了,哪怕对手是一个没落世家的家主,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对待。

在垂拱殿之中踱着步子,想了许久之后,陆承启才慢慢回到龙椅之上,提起狼毫金笔,唰唰唰地写下一道密旨。要说重生以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莫过于把一手毛笔字练得好一些了。相比之前连一般读过几日私塾的蒙学儿童都不如的字,现在总算是可以拿出去见人。只是还不敢贸然提留匾额。要是挂出去,岂不是被人笑掉大牙?

要想写好毛笔字,心境才是第一位。太过于追求什么横、竖、撇、捺、点、钩、提……就是落了下乘。一般来说,这些都是初学者才会注重的地方。书法大家。一般都不会过于注重形式,而是在乎心中的感觉。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不也是王羲之酒后一时即兴之作?不过,基础都没打好,写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作品来。那也是扯淡。

中国书法,向来有着中国人最为坚持的内涵,那就是:书法之道,浓淡干湿,粗细强弱,左右迎让,上下接应,险中求稳,知白守黑……这难道仅仅是书法一道么?说的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种心境的修为?

也不知道从何时而起。只要一握住那支狼毫金笔,陆承启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境沉了下来。不管遇到多么愤怒,多么兴奋的事情,都能很快地融入到书法的世界当中去。平复了心境之后,会发现,原来在意的事情,好像并没有这么重要了……

当深思熟虑地写好这道密旨,再遣内侍宣监察司司长许景淳觐见,陆承启又开始想发展的事情了。“剿匪”的意义何在?不就是为了获取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吗!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一个至理名言。要想对抗外敌,必须要内部团结一致方可。就算不团结一致,自己人别拉后腿,那也行。现在大顺和辽国签署了三年停战协议。总算获取了一个发展良机。凭借着黑科技的火药,以及驰道等最新科技,陆承启不觉得汉人会败给契丹人。虽然在辽国之中,汉人的比例多达一半以上,但陆承启没有任何的心软。

坐到这个位置上,如果还有什么妇人之仁。那么当这个皇帝也算是笑话了。陆承启心中还构思着,如何利用这些汉人扯契丹人的后腿呢!

很快,监察司司长许景淳便来到了垂拱殿殿外。内侍进来禀告之后,便宣许景淳觐见了。

“臣许景淳,拜见陛下!”

陆承启看着这个有些时日不见,却变得愈发精炼的汉子,心中突然一阵感慨道:“我把一个耿直的汉子,变成了一个情报头子,这样做对还是不对?”

转念又想道:“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更好地掌控时局罢了。至于对与错,让事实来说话就行了,纠结这个没有太大的意义……”

许景淳不知道,单单是眨眼间,陆承启心中的念头便转了好几转。他只是看见陆承启那张眉清目秀的脸上,似乎并没有什么表情。“也许是掌权日久,小皇帝已经成熟多了,才如此不苟言笑?只是不知道这一次,这小皇帝又要给我什么大难题了,唉……”习惯性地猜测了一番陆承启此次召他觐见的用意,心中却老是觉得有股惴惴不安的预感。因为每一次见到陆承启,哪一次有过好事?除了给他做了这个监察司司长以外,哪一次的事情不都是极其难办的事情?

听得陆承启开口,许景淳都有些心惊胆战了:“许卿,好些日子没见你,倒是有些不同了。可是生活过得太安逸,在青楼歌馆里面乐不思蜀了?”

许景淳不曾晓得,他风流之名,竟传入了小皇帝的耳中。也难怪,他又不是文官出身,不用假惺惺地一边说青楼歌馆乃是藏污纳垢之地,一边却极其向往,看见漂亮姑娘,连眼珠子都挪不开。再加上他的婆娘没有生养,哪里敢说他出去寻花问柳之事?

许景淳尴尬的说道:“臣行此荒唐之事,有损官家威仪,陛下请责罚!”

陆承启突然笑道:“许卿不用太紧张,人不风流枉少年,你去青楼歌馆,朕不想干涉。可监察司里面的事情,要是办不妥,那可就别怪朕不讲情面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