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知纪大人为何俗事缠身,不防说出来小弟若是有机会帮忙的定鼎力相助。”这话倒不是唐明说客气话,而是真心想帮助纪纲。
东厂的建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皇上的意思明摆着就是要用东厂来压制锦衣卫,让两家互相牵制,不让一家独大。唐明考虑到东厂是李兴在主事,又加上郑和与他之间的不友好关系。
现在有锦衣卫的纪纲来示好,他自然得把握住机会,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么浅显的道理唐明自然还是懂得的。
纪纲闻言啥都不说,直接端起唐明为他倒满的酒杯,头一仰一干而净。随后抬绣一抹嘴哈哈笑道:“有侯爷这一翻话,我纪纲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不瞒侯爷,纪纲今晚到此可是连同家人都带过来。还请侯爷为纪纲安置一下,大恩不言谢,日后侯爷有需要纪纲的地方,纪纲绝不推脱。”
“哦!”
唐明惊哦一声,疑声问道:“纪大人何需如此,安置汝家人唐明早已答应,可这两天因为皇上有旨意命我再等几日才可回封地,因此小弟才没有去接大哥的家人。如今大哥行事如此匆忙,是不是出了什么要事,小弟不知可否得知一二?”
“唉,实不相瞒,大哥今晚收到北平来的消息,鞑靼最近又在我大明的边疆活跃起来,似有大军来犯之意。此事乃皇上毕生心头痛,又因大哥我办事不力,没能打听到鞑靼如今真正的虚实,龙颜大怒之下,大哥我被令明天一早立即赶赴北平,辅佐大皇子高炽探听鞑靼的虚实,为皇上日后大军压境做好万全的准备。”
纪纲话说到此处,不由停顿了片刻,似是犹豫了一下,心有不甘言道:“其实皇上命我前去北平,里面还有另一层意思。相信侯爷应该还记得日前跟你提起过的东厂之事,现在有九成九的把握能够确定是真的,不然皇上绝不会如此急着把我支离南京,大哥我才半夜来访,让侯爷帮忙安置家人,此等做法实属无奈之举啊!”
唐明恍然,纪纲这明摆着是撞枪口上了,皇上本来要扶持东厂起来,想要支开纪纲的话,还得想破脑袋去找理由。现在倒好,纪纲自己拿头顶上去,这还真怪不了别人。不过倒是他的家人也一起跟了过来,这点唐明倒是得先行安排一下。
随吩咐还没回去休息的老管家,叫醒下人去安排。纪纲的家眷连同下人加在一起,怎么说也有三百多人。好在郑和在南京这个家够大,又因为他是太监,所以没有家眷什么的,地方足够,不然一时间还真不好安排。
郑府在老管家的喝令下,渐渐热闹起来,下人纷纷从睡梦中清醒,火把灯笼齐亮开始忙碌的安排纪纲的家眷入住郑府。
三百多人的到来,一下子令郑府人气十足,好在纪纲考虑到人手太多的因素,没有让人带太多的家什。只允许带着一些贵重东西,就这样还是满满的装了十几牛车,半夜三更如此大的动静,自然引起巡城士兵的注意,好在这里是郑府,巡城的士兵似乎见怪不怪,居然连上来盘问都没有。
最多只是经过的时候,多看了几眼而已,有郑和府上的下人在,他们似乎跟巡城的士兵很相熟,打一声招呼便过去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巡城的士兵不警惕,而是郑和身为宝船厂的掌权人,常常半夜运东西,这已经是全城众人皆知的事情。这会巡城的士兵见郑和府上的下人在搬东西,自是见怪不怪。
纪纲带过妻儿,拜见过唐明之后客气几声,再三谢过后便带着几个亲信先行离去。天一亮他就必须得启程去北平,今晚为了把家人安置在唐明这里,他已经顾不上去锦衣卫衙门办事。
如今这里一切安排妥当,自无法再停留,匆匆告别而去。送走纪纲安排好其家人住下,唐明一抬头发现天已经蒙蒙亮。纪纲把家人托付给自己,唐明当然明白他这是对自己有绝对的信任才会如此。
他自己从此刻起也算是真正的和锦衣卫坐上同一条船,虽说朱棣有意压制锦衣卫,可毕竟这个强力部门在大明的王土上,早已生根发芽,遍地开花,此等根基绝不是刚刚崛起的东厂能够比议的。
相信等李兴得知自己和纪纲的关系后,必定会对自己有所顾忌,不至于以后要是与他碰上,做事会毫无顾忌。
“哈……。”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唐明困意开始缠身,回房倒下便呼呼大睡,累得筋疲力尽的他,早已把一切烦恼抛著脑后,天大地大睡觉最大,能不用去想的事情,唐明绝不会苦了自己去烦恼。
唐明是睡下了,可南京城却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尤其是太极殿上,早朝的文武大臣已经在列。朱棣高坐于龙椅之上似乎睡着了,朝堂上文武大臣分成两派,为鞑靼犯我大明疆土之事争得热闹不已。
武官以张玉为主,主张立刻出兵,以大军压境之势,把鞑靼给平了。文官却主张暂时不宜出兵,国内刚刚恢复太平,还需一段时间疗养生息,应该大力发展力求恢复国力。等到兵强马壮之时再出兵鞑靼也不迟。
双方各执己见争得面红耳赤,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一个时辰下来,争辩之声从不间断。
整个太极殿上就只有朱棣和姚广孝,加上一众大小太监莫不坑声。朱棣其实心里早已有了决议,此刻说出来让众大臣商议,也只是做一下表面功夫。众大臣当然也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才会如此放肆的在朝堂上口沫横飞的争辩。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68章 虎落平阳
朝堂上的争辩渐渐平息,各位大臣似乎已经把一整天的精力都花光,开始重新积攒精力,好为下一轮的辩论做好准备。可惜朱棣似乎厌烦了各大臣犹如菜市场里吵闹的争辩,轻咳一声,沉言道。
“出兵鞑靼之事各位卿家既然无法统一意见,那么就留待后日再议,目前各位卿家还是讨论一下,朕登基之事为好。还有前朝那些昏臣,尤其是方孝孺等人需如何安排为好。”
朱棣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间变得落针可闻,各大臣你看我,我看你就是没有人站出来回应一声。方孝孺和朱棣之间的关系,众大臣自然心里明白,要是没有做好赴死的准备,那么最好就是不要乱开口。
可朝堂之上还是有不怕死的人,这个人便是姚广孝,老和尚步出站列,躬身行礼言道:“吾皇英明神武,如今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吾皇又连施仁政,盛世来临已指日可待。方孝孺虽身在牢狱之中,确不失一代大儒风范,读书的种子不可断。吾皇仁慈,何不赐予他一闲职,为我皇教育人才。”
姚广孝所说之事必然是事先和朱棣商量好了,不然朝堂之上他断然不会如此开口。果然,朱棣闻言后微微颌言道:“姚卿家所言有理,朕准了!另外,关于成立东厂一事,由李兴你担任提督一职,今天起便开始抓紧实施,不得延误。”
“奴才领旨!”李兴跪拜于朱棣身侧,尖声回应。脸上一丝得意的神色一闪而过。
早朝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结束,朱棣登基时日自然需要找个好日子,各大臣也需要为此去忙碌。而今天收获最大莫过于李兴了,为人一向低调的他此刻也不能免俗,在一片贺喜声中离去。
唐明在睡梦中被吵醒,睡不到两个小时的他顶着两个黑眼圈,怒声言道:“灵逸你他吗的还让不让人活了,要是你不给我个理由,看老子不把你屁股打开花。”
“嘿嘿,侯爷息怒,这不是纪大人已经要出城了吗?小的是来问问您老人家要不要去送送。”灵逸对于唐明恶劣的脾气,一点都不放在心上,嘿嘿笑着扶他起床。
洗漱穿衣,一番忙碌过后,唐明强打起精神,带着纪纲的家人直奔南城门,告别之时,纪纲一脸唏嘘的言道:“今日大哥我算是虎落平阳,幸得老弟相助,如今家人托付于你,纪纲无以为报。
唐明连连摆手:“纪大人看得起小弟才敢把家人托付于我,冲着这份信任,小弟自不会辜负大哥之托。大哥尽可放心,有我唐明在的一天,绝不让你的家人受任何委屈,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绝不反悔。”
难得唐明少有的表现出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纪纲深受感动,狠狠的给了唐明一个拥抱,拍拍其肩膀,翻身跃上马背便想告辞离去。
一个尖锐的声音却阴阳怪气的突然响起:“纪大人和唐侯爷果然是真兄弟啊!杂家在一旁看得都深受感动,实属难得!”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李兴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大红的披风,白净无须的脸上,一抹淡淡的笑意若隐若现,居高临下不屑的打量众人。
纪纲回头一望之时,脸色瞬间剧变,沉声喝道:“李兴,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你我同朝为官已经多年,今日你如此做法未免有些欠妥吧!”
“纪大人言重了,大家都是为皇上办事,今日纪大人要去北平辅佐大皇子,杂家自然要来送送,并无他意,还望莫要见怪才好。”李兴声音渐冷,眼里的寒光毫不保留的投射在纪纲的家人身上。
相似小说推荐
-
特种军医抗日传奇 (杏林一笑) 小说阅读网VIP 军事小说特种军医江海龙,以访问学者赴日,艳*遇东洋美女,不料乐极生悲,自温柔之乡穿越到1938年,演...
-
明朝奋斗史 (向阳开花) 起点VIP2017-01-15 架空历史千百样的明朝还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千万本的书书写着明朝,这里或许有一个不一样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