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军?先生,从嘉尝闻江淮一带乃鱼米之乡,民生富足,这数百万的百姓还负担不了六万士卒?”李从嘉当然知道以徐炫的过往能够提出此事肯定是足够的依据,但他却要顺着对方的意思去发问,一来是表示信任和看重,二来也是满足对方的虚荣心,名士嘛,都是这个调调,不如此哪里能展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和这样的人交往该放下身段就一定要放得下,怎么说淮王也算是不耻下问不是?
“哎,此处淮王便有所不知了……”徐炫摇了摇头苦笑道。
“哦,莫非此间还有什么玄机不成?先生教我。”六皇子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兴趣十足的追问道,当然姿态也是放的很低的。
“徐炫不敢,王爷可知这五府三十七县的钱粮到了官中却是三不存一?而江淮之处最大的税源便是盐业,便在此中能有五成到得了国库就相当不错了,王爷,此话徐某也只敢在王爷面前提起。”六皇子如此配合,徐炫自然也要谦逊一番,但说到最后是真的面有愁容,双目之中也流露出一些唏嘘之色,当年自己的罢官岂不就是因为此事?
“听先生此言便知是以民为本,一心为国,孤自当听之,要照先生所言,究竟是什么人如此大的胆子竟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贪赃枉法?”李从嘉心中暗乐,戏肉快要来了,但面上却是一片正色,先夸赞了一下徐炫的风骨方才问道,说到最后亦是有些激愤的意思。
“王爷言重了,徐某能得王爷信重亦是有幸,自当知无不言。这江淮一代民风彪悍,历代皆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亦是世家林立门阀遍布,这些人兼并土地欺压良民,更是蓄有私兵家雄势大!每年逢到收税之时就是每有隐藏,且多是上通朝中手眼通天啊。”徐炫闻言微微起身一躬,这才继续言道,越说面上忧虑悲愤之色就是越重,看方才淮王的神情举止很有些少年人的激进之意,可以让他加以借重。
“混账,天子治下竟然还有这等贪赃枉法之徒,营私舞弊之辈。哦,从嘉闻先生之言一时义愤难抑,失礼了。”淮王闻言重重的一掌拍在桌上,将那两杯香茶都有多半溢出,面上则是一派愤怒之状,稍缓方始醒觉过来,对着徐炫歉意的一笑说道。
“王爷一片公忠体国之心,徐某心中只有佩服,但此事由来已久,那些世家门阀与官府之间亦有暗通款曲之处,期间颇为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王爷若要治之亦要循序渐进方可,徐某当年亦是太过方正,如今回想痛快倒是痛快,可却再难为国出力了。”徐炫闻言急忙言道,既然成功激起了淮王的义愤之心,接下来就要来日方长了。他罢官之后痛定思痛自然有所领悟,此时重来旧地淮王的支持是他想要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首要条件,目前看起来还算是比较顺利。
“恩,先生说的是,父皇常教导要临大事有静气,从嘉年幼原是阅历浅薄,还望先生今后多多提点才是。”李从嘉点点头面上恢复了平静之色,又对徐炫诚恳的言道,论及江淮之处,他和锺瑞年都远不及对方了解,想要迅速打开局面此人至关重要,无论他有多少的心机只要对自己的大业有利如今也要顺势而为!
“淮王言重了,徐某定当尽力而为。”徐炫起身正色言道。
便在此时行驶的马车停了下来,外面传来赵龙的声音,通州到了,布政司林大人前来迎接淮王。
第一百一十四章 厚礼相赠自有求
淮王李从嘉一行到了通州,身为主官的布政司林道自然要率众出迎,这林道今年四十一岁,此任上也有三年时间了,为官倒还算得上清廉,本人亦是文质彬彬风度不俗。迎接淮王入城还谈起了新近所出的全唐诗,对此颇有赞赏之意,与诗词之道亦是极有见地,六皇子与之相谈颇为投缘,林道只觉得淮王为人谦冲,并无一般年少有才之士的狂傲之态,他却不知李从嘉在他面前也是小心谨慎,怕言多有失。
晚间林道在府上设宴款待淮王一行,内中多有城中名流相陪,不过李从嘉是早间到达,因此还要先行安排歇息之处,原本应该是城中驿馆,不过林道领李从嘉去的却是一座方刚建成的宅院,颇具奢华之气。原来此处乃是江淮盐司点检郑融在通州的住处,这郑家不但在通州,与江淮之处亦是有名的大家,在此次暂住也不会失却礼仪。
郑融此人李从嘉在锺瑞年给他的江淮官场人物之中是有所印象的,乃是当今兵部尚书韩熙载的门生,做这盐司点检亦有两年时间,点检之位与大唐可是个名副其实的肥缺,如今恰恰到了换任之时,此人如此相待自己想来也有一部分是因此,李从嘉心中自有见地。
林道将李从嘉一行送到府邸便先告辞回府安排去了,今晚他还要亲自为淮王接风,身为主家的郑融自然承担起了接待淮王的重任。面前的郑融穿着得体,举止有礼,更是笑容满面,态度恭敬,可李从嘉知道郑融如此待他绝不仅仅因为他淮王的身份,更重要的是以后江淮盐业至少在名义上要要归淮王李从嘉管辖。虽说大唐的盐业实际上操控在朝廷手中,可江淮毕竟是淮王的地盘,万一伺候不周淮王想动他这个点检的官职却有的是手段,到时候恐怕就是宰相韩熙载也不会因为他而与淮王交恶,县官不如现管这个道理郑融可能不会说,但肯定是理解深刻,因此他招待李从嘉是更为上心。
“下臣昨日才听闻淮王要来通州,今能下榻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只是时间仓促,也不知下臣之安排是否合淮王心意。”郑融见礼之后也恭敬的将李从嘉迎进了大堂,恭敬的微笑言道。
“郑点检费心了,此处极为清幽,颇合本王心意,本王虽未曾出过金陵,却也在韩瑞公子口中闻听过郑点检之名,如今得见,倒是欢喜。”李从嘉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也暗中点出了他知晓郑融的来历,在锺瑞年的计划之中,这个郑融也是可以拉拢的人物之一。
“呵呵,王爷一提,下臣才觉已有年许未曾与韩公子相见了,王爷请上座。”郑如龙将李从嘉引进内堂,一干女眷自有下人安排,在李从嘉面前,他自然不敢以主人自居,主位当然也要淮王来坐,他只是坐在李从嘉下首陪客之位,也立刻有下人奉上香茗。
内堂之中挂着许多名人的诗画之作,陈设也皆是古朴典雅,郑融知道李从嘉性好此道,这才刻意安排投其所好,更有不少是重金求购而来,只要能够继任点检之位,这些投资便很快可以收回。
“郑点检不愧是风雅之士,此处并无一般俗气。”郑融引他来此的目的李从嘉自是清楚,人家有心巴结,他亦有结交之意,当然要赞上两句,墙上的书画一看便是出自名家之手,有着原本的记忆再加这段时间的恶补,淮王与此处的鉴赏能力已非刚穿越来时可比。
郑融听了是欢喜异常,看来自己的精心布置没有白费,当下又再笑言道:“王爷果然高明,下臣平素也喜书画,加之奔走四方,故才略有所得,此乃吴道子的云轩图,这两幅是张旭手书李太白之将进酒与蜀道难,这一幅最为难求,澹斋先生的兰亭序拓本,据说当年太宗皇帝最爱此本,崩时亦以之陪葬。”郑融不无炫耀的指点道。
“画圣吴道子、草圣张旭、书圣王羲之,你还真舍得下本钱,足可比得上本皇子的珍藏了。”这要是放在后世吴道子的画和张旭的字帖如是真迹的话至少是要上亿的,兰亭序就更别提了,海外给真迹开出的价格是一个字一千万美金,这何止是一字千金?摹本的价格亦是不菲,李从嘉就有画圣的天王送子图,却是识得笔中之意。
听郑融这么一说,李从嘉也缓步来到他所指点的画作前欣赏起来,当然言多必失,因此他只是微微点头,一副欣赏的模样。
“淮王若是看得上,下臣便以此相赠,略表寸心!”郑融虽不知李从嘉的心思,但见他细心欣赏,看来颇为喜爱,便出言道。
“这如何使得,常言道君子不夺人之美,此等珍物点检还需珍藏才是。”李从嘉急忙推辞,心道你这寸心可是一点不寸,这些东西若是放在后世无一不是国宝级别,谁也不会拿来送人。
“呵呵,此等物事虽好,可在下臣手上不过明珠暗投,淮王才思敏捷,佳作更是天下称颂,这些在淮王手上才是物得其主,此乃下臣一片心意,还请王爷笑纳。”郑融立定心思又怎会容他推辞。说起这些物事还不能忘记了韩瑞公子的提醒,送礼吗就要投其所好。
“郑点检之言太过了,既是点检一片心意,本王就却之不恭了。”李从嘉这才笑道,他要掌控江淮政事,盐司亦是关键之处,此人与韩瑞相近锺瑞年也有言可以拉拢,他自不便拒绝对方的好意,当然郑融所赠这三物亦是非凡,倘若后世挂在办公室里不知要惹来多少羡慕。
“王爷肯收,乃是下臣的荣幸,今日晚间杨大人要设宴给王爷接风洗尘,王爷舟车劳顿,还请先好生歇息!若有任何吩咐即管让人来唤下臣。”郑融喜形于色的道,韩公子身为淮王好友,他的话是不会错的,今日淮王能对自己留下一个好印象便已然足够。
相似小说推荐
-
特种兵之终极判官 (孤独夜光影) 起点VIP2017-02-01军旅生涯“孩子,拿着这玉佩找你的父亲吧!”白发苍苍的老妇对着凌峰说道。“...
-
北宋崛起 (约翰牛) 起点VIP2017-01-24 两宋元明用光明与黑暗编织梦想,以权谋和铁血浇铸丰碑,兄弟义气,美人恩重,穿越经典,不可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