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的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我告诉你要是有千万不要瞒着我,反正我也是上了你的贼船下不来了,多大事也是兄弟两担着。”对于李从嘉提起李弘冀锺瑞年并不以为意,倒是他既然明确了在此次事情之中的态度自己也要有一个表示,这番话就是回应。
“到我这成贼船了?算了,哎~我表嫂呢?怎么没和你一处?”闻听锺瑞年之言就算心知他会这么说但李从嘉心中也有着感动,说道兄弟情自己和表哥却要胜过吴王那个亲生大哥了,不过二人之间也不用太过表示什么,忽然想起丁虎与丁玲,便就问道。
“去去去,八字还没一撇了,什么表嫂,不过你别说啊,重光你算得上是见闻广博可要和丁家二爷一比却未必过之,那当真是博古通今,学究天人。”锺瑞年摆摆手说道,不过提起丁玲眼神之中却有笑意,这一次他是丁虎硬拖着去了一趟丁家的,也见到了在江湖之上名气极大的丁家二爷,一番攀谈之下便觉传言绝是不虚。
“什么丁家二爷,你该叫二叔,看你那一副思春的样子,是不是好事将近了,若是如你所说这等人物找个机会定要见上一见。”李从嘉笑道,锺瑞年与丁玲就是一对欢喜冤家,恐怕姻缘早已注定。
“有机会有机会,丁家二爷对你这个江南第一才子也是极为推崇,下次我再去丁家你可得跟着,否则还就成不了事了。”锺瑞年闻言欣然道,他和丁玲之事两家很快就知道了,态度倒是一样的支持,此次就曾说起上门提亲之事,丁家二爷还特地提出要见李从嘉。
“我靠,你提亲带我去干什么?我又不是你长辈,再说那可是大周地界,我要去了说不得柴荣那小子还要找麻烦了。”李从嘉一脸的不乐意,当然只是与锺瑞年玩笑,能成就佳偶也是他的心愿,再说凭什么只许你柴世子来我的江淮,说不得本王也要去叨扰一番。
“行啊,你别去,等着老爷子和你谈。”锺瑞年却显得极为硬气,言语之中更是抬出了锺泰章,老爷子可是最要玉成这桩婚事的。
“你赢了,我去还不行吗?外公我可惹不起。”李从嘉闻言立刻做举手投降之状,老爷子那脾气发作起来就是李璟也得让上三分。
言语到此二人对视皆是莞尔,看看时辰将至李从嘉便就告辞,锺瑞年自是相送,反正明日一早他还要进宫探望姑姑姑父。
“对了,还有一事要表哥费心,我用母后懿旨请了庐州名医陆九指来为父皇治病,如今按脚程算应该快到宣州了,表哥你人头熟打探一下,勿要保证此人安全抵达金陵。”到了门口李从嘉不忘交待道。
“放心。”锺瑞年只回了短短两个字,表弟心意已是深知。
第两百一十三章 招招逼人步步先
第二日一早李从嘉方刚用过早膳却是吴王李弘冀来寻他,平常此时他都是要去大殿议事的,看着大哥一脸心事还稍带赦然的样子淮王心中是惊疑不定,这到底是这么一回事?他昨天晚上和威国公也不知聊了什么,怎么很像是做了亏心事?
“重光,昨日为兄细细思量,你所言极是,陆神医此来干系重大,却是要人前往接应,但这内中颇有风险之处,为兄久经沙场,还是我去更为合适。∮,”李弘冀犹豫片刻之后方才说道。
“不会吧,拿去就用,你还有没有半点版权意识?竟然还如此冠冕堂皇?”李从嘉显然没有想到昨日自己的一句话竟会成被李弘冀用上了,估计还是和威国公商量一晚之后的结果。
“兄长说的是,却是如此才更为稳妥。”如今李从嘉也只有,貌似欣然的回答,不过从李弘冀的那一点赦然也能看出至少眼下他的心性修为还不够,否则绝不会有如此表现,当然也有可能是故意如此,也许这就是宿命“重耳在外而安,那什么在内而亡”的运用吧。
“好,那我再去给母后问安。”李从嘉的表现让李弘冀很是满意,在李璟榻前待了片刻之后,他便前往佛堂寻锺皇后去了,此事他还必须征得母后的同意,这一次前来金陵太晚他是丢了不少分的。
“我昨日要去就是不能打搅母后为父皇祈福,你去就是理所应当,到哪儿说这个理去?”李弘冀一走李从嘉不免又思绪起伏,不过假若李璟真的难以醒来大哥的这个应对还是极为合适的,换了自己亦可能会如此,燕王可能不会对自己这个淮王如何。可对吴王却不敢保证了,皇权争夺之中有一举消除后患的机会谁都不会放过。
看来李璟苏醒的时机已经越来越临近了,不管李弘冀出金陵的理由有多么的冠冕堂皇,皇太弟是一定能看出他的用意的,那么如果现在自己处在李景遂的地位,又会如何应对吴王的这一手了?李从嘉对此很有兴趣。他会不会不放李弘冀出城?那样最好,二者的矛盾必会因此而激化,也是眼下李从嘉希望看见的,更是父皇醒来的最好时机。
这个度李从嘉是必须要有所控制的,李景遂与李弘冀可以剑拔弩张势不两立,但绝不能真正动起手来,否则无论谁胜谁败损耗的都是大唐的国力,也是他日后争霸天下的基础,任由二人火拼来到达增加自己在李璟心中地位的举动肯定是目光短浅。非长远之考虑。
李弘冀走后不久锺瑞年就到了毓秀宫,李从嘉看着表哥在父皇榻前的表现都似乎要比大哥真诚几分,毕竟李璟这个姑父平日里对锺大少还是极为维护的,后者对他也有着很深的尊敬。身在皇宫李从嘉对锺瑞年不会有太多的表示,一切都只是随机应变而已。
很显然李弘冀的提议得到了锺皇后的认可,但并没有以懿旨的形势下达,这应当是母后权衡考量之后做出的决定,以眼下的形势倘若锺皇后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在她和李景遂之间也失去了转圜的余地,等若将皇太弟逼上了华山一条路!在事情尚有变数之时这亦是不智之举。而从此一点也能看出历史上对锺皇后的评价是极为中肯的。
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应该是李从嘉心中最愿意看见的,当李弘冀在朝议之中提起此事之时他和李景遂终于爆发了第一次正面的冲突,皇太弟直言否定了吴王前往迎接神医的说法,身为陛下长子,皇上病情朝不保夕,李弘冀最应该做的就是在榻前伺候。至于陆神医的安全他自会安排妥当。一时间朝堂上各持一词,颇有些纷纷乱象。
这一次正面的交锋最后是以李景遂的胜利而告终的,他也第一次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当李弘冀问及他是否敢于保证陆神医的安全并为此承担责任的时候李景遂掷地有声的允诺下来!他是长辈又是诏书之中明文确立的继承人,眼下的确有着号令当朝的权利。当然也是李弘冀的这个提议触动了他的神经,让他再出金陵城要是能和陆神医一道回来就见了鬼了,除非在这几天之中李璟的病情痊愈!
现在就是被李从嘉激起了信心的周勤也不敢对陛下的病情抱乐观的态度,持续的恶化,长达半月多的昏迷不醒,仅靠灌食来维持身体的基本所需,说李璟能在陆神医到达之前痊愈恐怕所有的医者都会认为是妄想,而就算陆九指到了,金针过穴就一定有用吗?其中是有着极大的风险的,这一点早在周先生推荐陆神医之时便已说过。
李弘冀出城的想法被皇太弟难得的强硬态度否决之后便有人很是谨慎的提出了是否要准备保大皇帝的身后之事,毕竟这是九五之尊,倘若事情仓促便会有失朝廷礼数!提出此言的乃是礼部尚书杨怀,身在其位他的提议绝对说不上过分,无论是任何一个王朝对此事的准备都会在君主真正驾崩之前,但很显然的一点是他选择在这个时机提出却是颇为耐人寻味的,是在向李景遂示好还是只是个巧合?
消息传到李从嘉耳中之时他的分析更加倾向于前者,因为此次为皇上驾崩做的准备之中就要包括新帝登基一事,而倘若李璟没有别的交代,皇太弟李景遂的继位就是顺理成章合理合法,即使是锺皇后与当朝一众重臣包括李弘冀在内都找不出任何的理由加以否定。
六部之一的礼部尚书是皇太弟的人?李从嘉不会过多的去考虑这些问题,那是大哥更要掂量的事情,但从杨怀的举动也能看出在李璟始终昏迷不醒之后朝中新一轮的权力斗争已经开始了,那些一二品的大员们亦要选择时机进行表态,须知在这个世界上雪中送炭始终是要胜过锦上添花的,而对那些大员们来说做出选择亦是无可厚非。
今天的朝议显得特别的漫长,太医院的几位医者都被请到了养心殿,朝臣们需要在他们的口中得到皇上病情的再一次确认。这个结果李从嘉不用去听就可以确定,太医院的结论肯定是偏向于悲观的,这是事实也是一种自保的手段,谁也不敢承担可能产生的后果。
在得到太医们对皇上病情的论断之后朝议的主题已经偏向于准备李璟的身后事了,燕王在此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全城宵禁。禁军三班换为六班,以防别有用心之辈借此生事,一切都是冠冕堂皇可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的举动多半是针对吴王李弘冀与宋齐丘派系的,金陵之中吴王的力量的确难以与燕王抗衡,面对李景遂的强势李弘冀和一贯跋扈的威国公亦不得不选择暂时的忍让,硬拼绝不是上策。
相似小说推荐
-
特种兵之终极判官 (孤独夜光影) 起点VIP2017-02-01军旅生涯“孩子,拿着这玉佩找你的父亲吧!”白发苍苍的老妇对着凌峰说道。“...
-
北宋崛起 (约翰牛) 起点VIP2017-01-24 两宋元明用光明与黑暗编织梦想,以权谋和铁血浇铸丰碑,兄弟义气,美人恩重,穿越经典,不可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