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北宋崛起 (约翰牛)



“原来是韩望的,咦,居然是云门大师的开悟晚宴!我要去!”

王时雍一时无语,我的祖宗,你身份多高贵!你要是出点岔子,我还活不活了?别给我惹事了,行不?

“殿下身份高贵,请恕下官不能奉命。”没有丝毫分辩的余地。

那名少年眼珠一转,“王时雍,既然外面有危险,那我不去韩府了,劳烦你去召集韩望、明德、云门来府衙,小王有事相询。”

王时雍更加被堵的话都说不出来,我靠,你坑爹呢?

人家今晚上开悟晚宴,这真定头头脑脑肯定都请了个遍,这种禅宗盛事,谁不希望沾光?

你倒好,那人家正主三人全部请来府衙,知道的说是贵人邀请,不知道的一位老夫要独吞佛缘,以后还怎么在真定这一亩三分地混下去?

前面自己以安全为由,拒绝了贵人的好奇心,看来强着来不是办法,必须改变策略。

“禅宗盛事,贸然干涉恐为不妥。下官忽然想到一个好方法,就是有些委屈殿下,不知当说不当说?”

那锦衣少年点头道“说吧,到底是是么样的好办法?”

韩望亲自迎接贵宾入席,远远的见了一辆油壁车过来。见那车灯上挑着一个王字,应该是新上任的真定知府王时雍。

足足五品大员,京城外放真定府,又因真定知县丁佩去了蔚州,所以府县一体办公,他兼真定知县。权力大的海了去了。

车夫稳稳的停下马车,车门帘一掀,发福的王时雍滚下了马车,嗯,爬出了马车。

那名锦衣少年兴致勃勃的打量着韩府,又盯着韩望左看右看。

“王大人,欢迎光临,蓬荜生辉”韩望赶忙上前,冲着锦衣少年问王时雍“这位贵公子是?”

王时雍介绍道,“黄公子家,可是东京城有名的大善人,礼佛敬道。正巧遇上大师开悟,故此不请而至,还望念及一片诚心勿要见怪。”

擦,这个少年不知道什么来头,就连堂堂五品知府也要尊敬有加。不管怎么说,王知府既然已经背书,面子要给。

当然了,韩望怎么也不会告诉王时雍,如果这个少年真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可以好好敲一笔善款。

云门大师还真就同意在北山上修建云门寺,就两条要求,需要一份大和尚度牒,需要地皮、人工钱财,合计不下于三千贯。

由于赵官家崇尚道教,致使佛门发展艰难,昔日南朝四百八十寺全部湮灭在岁月的尘埃。

如今一年下来,连十份度牒都没有,也就是说一年之内的到官府确认的新建寺庙不超过十座,太少了!

关于度牒问题不大,韩望自信能够通过赵四拿到。但是北山的地皮,还是需要王时雍的通融,否则父母官不同意,神仙也没辙。

“来者都是客,随缘就好。请!”韩望殷勤的带着两人来到大堂。

给两人引荐各位重要人等。云门、明德、宋轲、胡春、叶半城、唐翠山等知名官绅。

王时雍一面热情的回应着大家的礼数,一边腹诽“好你个韩望,你是把半个真定府都撬空了,干脆你来当这个知府算了”

那名殿下却径自走到云门大师面前,施礼道“见过大师”

云门阅人无数,开悟之后,心性自然更为敏锐。见少年公子贵气非凡,不免大惊。原本盘膝坐于蒲团之上,此刻赶忙起身回应,“劳动贵人挂心,是云门的罪过!”

明德见云门伏低姿态若此,亦暗中吃惊,掐指退演,亦是不解。这少年郎大富大贵,是九五之尊的命,怎奈何遇着帝王星太强,被遮蔽到一旁,逐渐黯然无光。

韩望也不是笨蛋,云门、和明德两人的慎重表情,让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马上拉着王时雍的手说“云门大师在真定开悟,是我们真定人的光荣,必将会给真定人带来福祉。如果能为大师做点事,也是我们知恩回报。”

“知府大人,北山如今荒无人烟,但是特别适合静心修禅,不如划给云大师修建寺庙如何?”

王时雍对于真定还真是不了解情况,所以这个政策的把握上,还不是很清楚。万一批给了云门,真定道教协会找自己麻烦可就得不偿失了。

“地皮之事倒不难解决,但是云门大师可有度牒?”这个年头是么都是假的,没度牒,给一座山也没办法修建寺庙。

殿下已经坐下和云门、明德谈笑风生。韩望将他请入席中,故意大声说“云门大师感念真定父老的恩情,决心在北山修建云门寺,希望各位大善人鼎力支持。”

唐翠山马上响应,说“唐府捐三百两,预祝云门寺香火繁盛”

然后各个商贾纷纷解囊,不大一会,韩望就筹到了一千五百贯。

韩望说看了看公子哥,大声地报出自己的捐款,“韩府,捐助云门寺五百贯”

一片赞叹之声,还有人说“云门大师果然厉害,一下就筹到了两千贯,还差一千贯就能开工了。”

有的人就说“那是自然的,要知道云门寺是新建禅寺,这钱财在多跑几家总归能筹得起,关键还在于度牒,没有度牒,不行的。”

“一千贯,我来出好了,至于度牒,也一并交给我吧。”不用问,绝壁是那位少年公子。如今正在洋洋得意的看着场内诸人。

你们这群土包子,一千贯也叫事情?度牒,你要多少?十个八个,十八个,统统包在我身上!

这家伙老子如果不是皇亲国戚,必定是朝堂大佬的啊!

使劲的坑,猪队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三二二章 佛光普照三

“哎呀呀!黄公子大手笔啊,善意仁心,无出其右啊。届时功德碑上,公子的大名当排首位。”

韩望当即凑上去一顿猛拍,“既然黄公子是王大人的座上宾,有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不知道能否帮忙帮衬一二?”

那少年公子真被人吹得浑身暖洋洋,想也不想,说“说吧,真要是好事,莫说一件,一百件也也必定助力到底。”

王时雍还没来记得及拦着,那少年殿下就已经说出口了,心头一片苦水,这个祖宗,早就知道不该带他来的。不行,得去敲打敲打韩望,不要太过分了!

韩望说“太极湖是真定水路枢纽,若是再能将北山和东门以州道连接起来,必定利于通行,方便百姓交通,加速货品的流通,周转得快,国家税收的就多,一举多得,三方共赢,黄公子,您说该不该办?”

那名公子很认真的的听,等韩望说完,见大家纷纷点头赞许,也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便说“果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这个包在我身上了。”

王时雍悄悄拉着韩望责怪道“你看看,都惹出多大的事情啊?”

韩望嘿嘿一笑,“别怪我,我不过就是想修一条路。何况筹建寺庙,修桥补路,都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对你的官评极好!话说这位公子到底何方神圣?”

韩望成功的搞定修路的事,激发了客人的兴趣,纷纷拥在少年公子身边,主张自己的建议,比如宵禁取消或者尽量推迟,比如盐引太贵可否减半,等等。

最后居然有个大户干脆来了一句,“公子,真定县数百年光景,一直贫瘠,如今真定和六联都日见繁华,不如就定在太极湖边上举办一次大集市,如何?”

大集市和平常的赶集不同,平常也就半天光景,而大集市至少可以三天,规模和质量比赶集都要高很多。当然这种大型集会,必须要官府牵头,维持地方

韩望一听就很上心,这不就是县级博览会吗,说不定还能增加六联地区的商业拓展渠道呢。

王时雍急了,顾不得回答韩望的话头,这种大型集会最容易出岔子,搞不好就变成群体**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办大集市好是好,不过耗费资金多达上千贯,又需要大量民力维持。如今流民日渐增多,会否发生意外?实在要办,可否缓一缓再议?”

锦衣公子忽地问道“流民?听闻真定十里八乡俱是男耕女织,安居乐业,哪里来的流民?”

大家顿时冷场。

韩望喊了口气,这公子还真是不食人间烟火啊,安居乐业!新闻联播看多了吧?

王时雍也挺尴尬的,忙打岔说“流民不足虑,只是钱财毫无着落啊!”

大家伙本来是挺拥护办大集市的,但是这么多钱谁也不肯出啊。操办费一千贯,安置上万流民最少也要几百贯。

前面捐寺庙的钱是积德行善,何况还有功德碑千古留名,对自己生意和家族都有莫大的好处,所以才踊跃捐助。

只是,这大集市本来就是图赚钱,谁也不愿意朝里面投钱,何况还是一千贯的巨款。

韩望脑筋转了转,想出一个办法来,拍了拍手,说道“王大人,在下有个办法,大集市,流民,都不成问题。但是有两个条件,如果不成,就当我没说过。”

那名公子明显有很大兴趣,毕竟操办需要钱,安置流民需要钱,一个不慎就会惹出大事件,韩望说能解决,倒要看看又什么神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