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毕竟是皇子,神宗煞费苦心,赐名为赵佶,取义吉人天相,次年即送去封邑。赵佶此后一直没见过父亲,直到兄长哲宗去世,才被接回东京继承皇位。
十八年隔绝于皇室之外,亲情人伦早在他心中枯萎,郁闷的情绪得不到发泄,反而疯狂的向艺术倾泻。或许这种青春的叛逆,导致监视的宗室执事,看着自己赋诗作画的惶恐神情,让他感受到报复的快感。
在近乎于偏执的报复怨念中,持续多年,赵佶终成艺术修养最高的皇帝。尽管他自己亦痛苦不堪,但是如同苦行僧,越是痛苦,他自己的内心就越是愉悦,从而变本加厉。
当赵佶坐上龙椅,俯视天下的时候,那些宗室、大臣们战战兢兢的拜伏在脚下,他依然没有放下怨念。更为严重的是,单纯的恐吓宗室,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快感。
既然,所谓的忠义大臣,国之栋梁,敢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就准备为此付出代价吧。
既然愿意鞠躬尽瘁,那索性折腾的一团糟,看你们哆嗦的嘴,滴着血的心,欲哭无泪却无可奈何的样子,真是快乐之极。就让他们看看,我是怎么君天下的。
你们说勤俭持家,那就挥霍无度。你们说亲贤臣远小人,偏偏亲小人远贤臣。不过征发几次江南的花石纲,就促成方腊在江南造反,半个国家陷入糜烂。这就是君王的权力,我这么做,你们只能服从。
童贯这个不争气的奴才,给你二十万大军,居然连三四万契丹人都打不过,还想着封王?若不是拿你恶心那些卫道士,早就把你砍了。
不过还好,真定有个韩望,年纪轻轻就连战连胜。你们说还要考验还要磨练,偏不!一百多年,别说城池了,谁拿下过燕地的一草一木?
二十万人都没办到的事,两千人马还没出门,易州的守将就逃了,哈哈!赏赐,一定要超限赏赐!
心情激动,手上的力道下意识的就有点重,李师师嘤咛一声,“官家,轻些!”一瞬间赵佶清醒过来,忙不迭致歉。
熟悉赵佶某些特殊的习惯,李师师转过身来,钻入赵佶的怀里幽幽的说,“官家想必是念及开心的事务,奴家再疼也是欢喜的紧,不知是何喜事,可否与奴家分享?”
赵佶孤芳自赏,锦衣夜行,难免兴意难张,见李师师乖巧的动问,不由得兴致高涨。“今日说个军伍中的大英雄与你知晓”
李师师对于粗鲁浅薄的军汉哪里会有好感,但是赵佶如此兴致,自然不能不配合。眨巴着大眼睛,仿佛急不可耐的要听故事,实在是一个绝佳的好听众。
“话说月余之前,宋辽边境,真定府冯家庄,一位北地青年顺流而下,奄奄一息。经众人救治,终于挽回一命,没想到这位姓韩名望的南归之人,不仅仅是文武星宿下凡,更是医神财神酒神下凡”
李师师噗嗤一声笑出来,“这么多天神下凡,天宫可不就空了么?”
赵佶也是哈哈大笑,“好像也对哦,不过,这个韩望还真是有鬼神莫测的本事。一开始是蒙学的先生,只是带着几十个农户,就打败了一百多个山贼,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带着三十人,击败两百辽军,带着一百多人,击败一千骑兵,带着几十个人就能将雄州、保州两座城池给夺下来,不是武曲星又是什么?”
“他还写有忆秦娥、卜算子、青玉案三首诗词,文采之高,当世罕有。还能精炼钢铁,提纯酒精,缝合伤口,蒸酿白酒,最近居然将一块荒山野岭卖了六万贯!”
“六万贯,一块荒山野岭?莫非他是个骗子?这些都是障眼法?”
“看不透啊,看不透,不过韩望有一件事倒是让人钦佩。”
“哦,是何壮举,只得钦佩?”
“近日他一意孤行,迎娶了真定花名为‘小师师’的花魁为正妻”
“啊~他可是糊涂了?这要影响前程的呢?”小师师禁不住可惜的说。
“呵呵!有朕在,怎么会影响他的前程?”赵佶用力搂住小师师光滑的身子,“可惜,朕虽拥有天下,却不能像他一样敢爱敢恨,迎娶师师入宫,辜负了你一番恩情”
作为艺术家的皇帝,赵佶很敏感,又很自恋自负。世俗之人,吃了睡,睡了吃,浑浑噩噩,如何比得上书画之中求证大道?只要随心而动,处处就是仙界。
可是因为宗室司的阻碍,对于李师师而言,得到正式的名分入宫已经不可能。一旦心有所阻,大道便湮灭不存,赵佶的不痛快更深了一层。
“奴家没这个想法,也不求菩萨了,毕竟官家身负天下,因师师而落下骂名,可就百死莫赎!”
“这些都是虚名,朕要和师师双宿双飞,只羡鸳鸯不羡仙”赵佶下意识的握紧拳头,“这个韩望刚刚拿下燕地易州城,如此复燕首功,必须要重重的嘉奖!”
远在易州的韩望没来由打了好几个喷嚏,“那个混蛋在惦记我?”
一六一章 千金买马骨
“武节郎致果校尉?韩望居然提拔如斯!”梁师成不由得脸上抽搐起来。原先以为密谍司的奏报多少会阻止一下韩望,或者调他到汴梁。但是赵佶一意孤行,超迁赏拔事小,却也看出天子是对军部、内监、皇城司敲打之意。
凡是官家喜欢的,就能得到内监支持,凡是官家厌恶的,就是内监坚决清除的。梁师成万万没想到由于韩望迎娶李金娘,使得赵佶同病相怜,艺术化的给了韩望连升四级的恩宠。
“立即严密监视韩望一举一动,去想办法挖他老底,和他有接触的人统统要调查,我就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干净的人!”隐相大人怒了,对付一个刚刚提拔为正七品的芝麻官,狮子搏兔啊!
“父皇居然信任如此!莫非有甚隐情?”赵楷也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询问下首幕僚。
郓王府第一谋士,便是精通纵横术的乐舍,年近四十,跟随赵楷已经六年时间。针对太子赵恒一党,乐舍可谓妙招跌出,这些年隐隐有动摇太子大位的趋势。
乐舍作为纵横家,思路和观点总是较之常人不同,跳出圈外看问题。“韩望只是辽国来者,毫无根基,不足为虑。旨意出自南环街,郓王殿下关注其家室,这个结果之人就水落石出!”
“家室?他娶了花魁,小师师?”恽王赵楷翻阅着韩望的资料,忽然开朗,却不禁有些不安,“居然是这样?若是日后百官知晓,岂非儿戏?”
乐舍若非专擅纵横术,这几年都快被赵楷气疯了。
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为了最后的胜利,必要时须不择手段。赵佶儿戏的事情多而去了,谁敢说个不字?当初说不的那些臣子,如今都在荒蛮之地或苟延残喘,或化成一杯坟土。
再说了,赵佶不荒唐,不儿戏,你郓王还想争一下大位?所以,你作为儿子,作为臣子,必须马上支持赞同这个无比英明的决定。不要有负担,为了大位,在皇室争斗之中,脸面又算得了什么?
派人给韩望透露消息,要去接近他,示好他,最好能控制他。如果不能掌控,也不能让东宫那位得到,必要时上些手段处置就是。
赵楷连连点头,这乐舍六年来,帮着自己处理了无数这类事情。很多时候,凭着政治嗅觉的异常敏锐,下手快,做事干净利落,不留后患。
六年前,乐舍带着烈的使命感和荣耀感自荐,在赵楷听过一遍他的长篇大论,和当时局势的分析,以及自己将来的可能性。一条条逻辑严密的分析,使赵楷为之叹服,当下聘为最高幕僚。
在乐舍的耕耘布局之后,在朝堂、地方、军方之中,赵楷都有了一定的人脉支持。而后宫,母妃地位日渐贵重,很多消息便是从母亲哪里传来。父皇又让自己掌握了皇城司,可以说汴梁城内但有细微情况,赵楷绝对是第一个知道的。
黄宝儿笑眯眯的说“你是小韩将军的人?”
“正是,小的韩二,是韩将军府上家奴,受命前来协调皇家御用白酒的供应”说完一叠一万贯的银票就塞了过去。
黄宝儿自然笑纳,不说别的,韩望此次超迁,还有可能会进京面圣的机会,都是自己费尽心思的结果,一万贯,还算对得起这份心力。问道“韩将军在汴梁若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说一下,洒家派人去协调”
这个话好霸道,但是韩二明显感觉得到,黄宝儿说这话的言下之意“到了汴梁肯定有为难的事,说吧,只要你说出来,黄宝儿就能解决。”这时候如果见外或者不好意思,那才傻了呢。
韩二,那可是脑筋灵活,走南闯北多年,后因家道败落才欠了一大笔债,最后没钱还时才被卖入牙行抵债。
那天夏允正好去牙行物色几个丫鬟杂役,看见韩二,觉得他还挺厉害的,就带他回去。韩望见过后觉得韩二必须放到汴梁,只有先把御用白酒的事落实好,才能长久运作。
韩二接过话,马上鞠躬谢恩,“韩将军有意开一间酒楼,可惜汴梁寸土寸金,最近没有适合的阁楼盘整,希望您能。”
相似小说推荐
-
庆丰军 (郝十三) 起点VIP2017-01-09 架空历史头裹红巾, 拎起菜刀就造反。“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已经out了,当...
-
滇军劲旅 (无方子) 起点VIP2017-01-31 抗战烽火这是一只抗争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传奇军队,护国战争,八千雄兵攻四川,逼死国贼袁世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