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庆丰军 (郝十三)



大汉的水军大部被宋军焚毁于鄱阳湖,少部分退守江汉平原,郝仁的水军相对于大汉要强大很多,倘若宋军突破黄石,利用江汉平原的发达水系,便可以长驱直入,大汉政权将无险可守,大宋军便可一举平定江汉平原。

郝仁在江南岸的中军大帐,海军都督俞通海进言道:“陛下!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末将请求出战,突破敌人的沿岸堡垒!”

“末将愿率领本部人马,就算将山炸平,也要以火炮攻克江左岸的群山,保证俞都督左翼安全!”火器营总管焦禄抱拳道。

“天气炎热,士兵们连日行军,已经疲惫至极,此时攻艰困难,难免造成我方不必要的损伤,恐怕战果收获甚微,突破敌人的黄石要塞,还需从长计议!”郝仁规劝手下求战的将领们道。

“哎!”骑兵总管俞通河无奈道:“陛下!从长计议?从长计议?何时才能有个计议,彻底灭了陈友谅那厮!”

郝仁见敌人防御严密,不想造成自己士兵的大量死亡,敌人要塞防守虽然严密,总能想到突破敌人的方法,只是情急之下,一时难以想出来罢了。

“刘伯温大人向来主意多,派人到江州城,请刘伯温大人到军营议事!”

郝仁专研半晌舆图,感觉无计可施,此间随军的两个内阁大员,施耐庵已经留在南边坐镇吉州,刘伯温留镇江州,郝仁无计可施时,便想起自己的拐杖刘伯温。

侍卫领命,尚未出军帐,刘伯温却拿着一纸文书,几颗稻穗,火急火燎的奔了进来。

“陛下,有大事啊!”刘伯温面色凝重,焦急道。

郝仁最初以为刘伯温乃是神算,料定自己在黄石顿兵,特来献计,但是见刘伯温如此模样,心中却已经知道情况不妙——非有大事,刘伯温不可能擅离职守。

“刘大人何故如此慌张?”郝仁故作镇静,却已经一挥手,让账内的一应将领们,全部退了出去,只有宿卫总管陈达跨刀立于一旁。

刘伯温将几颗稻穗放在郝仁的案几上,才道:“长江南北,水稻正值灌浆期,庐州之地,大面积发生此兵,而且扩展速度及其之快,恐怕今年的夏粮,有绝产的风险!”

郝仁只看了一眼稻穗,脑袋‘嗡’的一声瞬间膨大数倍,以他护士农学学士的眼光看,此种病害,太具有特点了。

稻瘟病因发病部位不同,又有几种不同的称呼,唯独以这种穗颈瘟最为厉害。

倘若正值水稻灌浆期发病,稻穗底部的秸秆处坏死枯萎,水稻的养分无法通过秸秆供应给稻穗,稻穗无法灌浆成熟。

一言以蔽之,害了这种病的水稻只有一种可能——绝产。而且该病菌通过空气传播,扩散速度极其之快。

“有多大面积害了这个病?”郝仁关切问道。

“廖永安大人派人来说,面积极其之大,无可估量!”刘伯温道。

郝仁早就考虑到长江中下游以水稻作物为主,种植结构过于单一,倘若一旦发声严重的稻瘟病,郝仁凭借一己之力,难以应付。

何况如今大宋所占有的土地,大都是以水稻种植为主,一旦水稻绝产,整个大宋的军民都将面临着粮荒,郝仁迫切的想从海外搞到玉米、马铃薯的种子,就是想早日改善土地内的种植结构,郝仁千防万防,还是没有在稻瘟病大流行前,彻底改善作物结构。

而今大宋未受波及种植区,不过是去年冬季占领的淮河以南流域,那地方以小麦种植为主,亳州、蒙城、徐州人口稀薄之地,所产出的小麦,对整个大宋的粮食缺口来看,是杯水车薪。

“赶紧派人通知廖永安大人,发病区域的水稻,立即割掉烧毁,以阻止他大规模的流行!”郝仁情急之下,赶紧下达补救的命令。

“仗恐怕是打不成了,廖永安将军请求陛下撤兵,以巩固后方!”刘伯温苦着脸道。

“夏粮还未到收获季节,以大宋粮仓的库存来看,短时间还不至于出现粮荒,你先让廖永安大人照办,如今灭陈友谅正在关口之上,此时不灭他,以陈友谅的才能,要不了多久,便能东山再起,再次威胁我方边境,不能给陈友谅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郝仁硬着头皮,坚持想挟大胜的威名,彻底击败陈友谅。

“哎!”刘伯温无奈道:“今年乃陛下登基之年,发生如此病害,坊间议论纷纷,都认为陛下得国不正,并非天子,因此上天降下灾荒,倘若此时处理不利,恐怕民变四起,廖大人怕弹压不住,才请陛下回京,以固定国本。停止征战方能节约粮食,以求顺利度过马上到来的饥荒!”

“**们要造反吗?”郝仁闻听此言,一拍案几,‘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咆哮道:“是谁让他们摆脱了战乱之苦,让他们过上稳定的生活?是谁减免他们的赋税,让他们得到温饱?是谁培育出高产的作物种子,让他们富足?灾荒流行乃是天灾,并非**,遇到一点点的困难,百姓就要抛弃我吗?”

郝仁本想一鼓作气突破黄石方向灭掉陈友谅,正无计可施时,又闻听后方遭遇灾荒,正是祸不单行、进退维谷之时,闻听自己的善待过的百姓,居然相信迷信而放弃对自己的支持,由不得郝仁不愤怒。



第三百七十七章 进退维谷

“陛下!息怒啊!”

刘伯温从未见郝仁如此愤怒过,先是惊愕饿,进而马上上前规劝道: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靠近些,她便撒娇,远离些,她便心生怨恨。陛下且勿因此而伤了龙体啊!”

郝仁向来也没有像想到能得到百姓的回报,而今战事不利,后院起火,听见如此不利于自己的消息,不禁暴怒,实在是心中压力所治,并非真正的迁怒于百姓。

百姓,乃最弱势的群体也,也是众生百态,龙蛇混杂,一些人并未懂得礼义廉耻的大道理,生活中稍有不顺,便怨天尤人,虽然有劝农使四处宣扬种田、仁义的道理,倘若百姓真的能够知道容易感化,上下同欲,治理国家,便也没有那么难了。

郝仁在寿州时,因为地位卑微,能够亲自躬耕于田垄之间,深的百姓的信赖,而今高居庙堂之上,四处征战,无暇顾及百姓,因此而疏远了与百姓的距离,百姓有如此怨恨,实在是人之常情,也是女人与小孩的常态也。

“陛下太过于宠爱百姓了!”刘伯温继续规劝道:“如今大宋地广千里,雄兵数十万,纵然有暴民闹事,又有何妨?戴其闹事之时,我以雄兵剿灭便是,陛下何故如此动怒?”

“大人心意,我领了!”郝仁心中的压力,因为愤怒的发泄出来,心中便感觉好了许多,他终于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自我认罪道:“是我高居庙堂之上,因此而疏远了百姓。百姓无知,是我的仁义尚且施行不够,我兴义兵,救孤苦,难道是仅仅的贪图百姓爱戴的虚名吗?”

刘伯温眼珠滴溜溜的乱转,沉吟半晌,没有理会郝仁究竟想要说些什么,不过郝仁怒气消去很多,刘伯温也颇觉欣慰,抱拳恭维道:“陛下圣明!”

“贪蠹者有二,一个是贪财,一个是贪名,正所谓‘小盗窃钩,大盗窃国’,贪名者甚于贪财,刘大人看我可是贪图虚名之人?又岂能与百姓动怒?无非是强敌未灭,后院起火,此时进退维谷所致!”郝仁落落大方道。

“恩……这……”刘伯温沉吟半晌,无言以对,抱拳应付道:“‘主不以怒而用兵,将不以韫而致战’,陛下圣明,实乃国家之福也!”

愤怒和咆哮,与解决问题无关,只是情感的宣泄罢了,倘若因为一时动怒,导致决策失误,人死了不可以复生,国灭了不可以再兴。

郝仁经过刘伯温的劝解和自我调节,深刻的意识到,自己虽然出身寒微,而自己高居庙堂之上,就算是百信心中有所抱怨,郝仁乃是帝王,救助百姓乃分内之事,不能因为三二百信有抱怨之言而就此抛弃。

编户奴隶有编户奴隶的尊严,帝王便要有帝王的风度,岂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跟泼妇骂街一般?成何体统!

“陛下,喜事啊!”御史马铁兴冲冲的从帐外走来,脸上挂着十足的笑意。

郝仁虽然怒气消了,却也因为进退维谷而忧愁,见马铁如此兴奋,随口道:“难道陈友谅死了不成?”

马铁心中藏着的事情,被郝仁无心的话语道破,一拍大腿,兴奋道:“对啊,就是陈友谅死了!”

胡青牛也满脸喜悦道:“陛下派我去给陈友谅瞧病,我看他的面相,便知道是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马铁又道:“陈友谅靠最后一口气支撑,我刚出门,他便倒下了,进而哭声四起,陈友谅此时恐怕尸骨已经凉了!”

郝仁听闻陈友谅死了,最初心中颇觉不敢相信,进而感觉道一阵的凄凉。

稍微有点强大的对手如此死去,郝仁颇觉自己已经没有对手,对于高手而言,没有对手,是最大的落寞。

而陈友谅此时死去,便给郝仁造就十足的退兵理由,大汉若想靠幼子重振国威,至少五年之内是办不到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