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迷失在一六二九 (陆双鹤)


  然而就是在这次聚会上,正是刚才那个小丫头闹了回幺蛾子——居然去要了人家一张画来。小丫头的想法倒也简单:看见那个短毛居然仅用一支炭笔便把自家小楼画得漂漂亮亮,想起自家少夫人……嗯,如今该叫姑娘了,平日里闲来无事,却也爱画上几笔,便想要过来让自家姑娘看一看,没准还能学到一招——若换了大人还真没这胆子,偏偏这小丫头因为年纪幼小,平时在家里颇受纵容,养壮了胆子,想到什么便敢去做,居然真被她要过来了!
  之后一切便顺理成章了——女方看见这幅画,难免触景生情感慨几声。而她们家陪嫁过去的成年仆妇可不象小孩子这么天真,一看这事儿有些意思啊,没准儿还能凑一段佳话呢!马上找机会回到国公府,跟家里太太这么一说……事关自家女儿的下半辈子,国公府也少不得舍了面皮,找人过来试探一下。
  而短毛果然也像传说中那样特立独行,并没有当场拒绝,只说可以考虑,之后经过更多接触,发现他们还真不太在乎这种事儿,只是对女方本身的相貌性格要求甚高——而在这方面,国公府还是很有自信的。
  于是便有了今天的这次正式会面,一开始还只说在厅堂里坐一坐,见个面而已。但俗话说“丈母娘见女婿越看越欢喜”,王晨年纪虽然早过了三十,可文化人么,细皮嫩肉的本身就显年轻,再穿一身特精神的现代休闲装,稍微打扮打扮,老太太看着就很满意。而等到双方开始交谈之后,见两位年轻人谈到了园林艺术方面,干脆让他们去园子里走走,更便于交流。
  一切似乎都很完美,老夫人甚至已经开始设想接下来该怎么筹办婚事的问题上……虽说约定好是要嫁到南方去,为了永康侯府的面子在京师这边也肯定不能大操大办,但多多少少总该有个礼仪,毕竟这是自家嫡女,先前那个没选好,这回可不能委屈了她。
  谁知道这时候却忽然来报说拌嘴了……诶!看来还是先前叮嘱得不够,看自家闺女也像是有意思的,怕她害羞便没多说。这下可糟了,小祖宗真不让人省心哪,就算这些短毛行事古怪看不惯,这种时候也不能表露啊,以后慢慢想法子扭转就是……二嫁仍能嫁成正房太太,且上无公婆嫌弃,下无庶子女惹事,财富地位都不差,小伙子本人看起来也挺精神,更妙的是听说短毛那边没有纳妾习俗……若是错过了这户,到哪儿再去找个这么合适的?
  且不说这边国公夫人心头如何紧张,又如何绞尽脑汁的想要转圜,那边胡雯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她倒不担心王晨打退堂鼓。事实上王晨先前也算跟她交过底:有没有结过婚是不大在乎的,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本人品貌如何,胡雯之前已经设法跟女方见过一面,还偷偷拍了张照片——专门选的一款日本手机,拍照没声音那种。可惜因为动作仓促,图像不太清楚。虽然回来跟王晨说他应该能满意,但后者还是想要亲自接触一下。毕竟是关系到将来一辈子的事情,现代人肯定不能接受盲婚哑嫁,胡雯对此也表示赞同。
  于是便促成了这次会面,两人一对眼胡雯心里就有数——多半有戏。之后果然相谈甚欢,王晨是头一次碰到这类大家闺秀没感觉,但胡雯这段时间跟各家千金接触较多,也算有了经验,知道这些闺阁女子大都极为腼腆,连她这个做惯了知心大姐的初次见面时往往都会感觉谈不下去。可这回人家却愿意跟一个陌生男子谈论,明显也是有意思的。
  明明双方都有感觉,怎么会突然吵起来呢?胡雯思来想去,总觉得是不是王晨这家伙把他以前混艺术圈的坏习惯给带来了——以前在省总工会工作的时候,胡雯也接待过一些诸如文联,作协,诗社之类单位。搞文艺的人不靠谱啊,带这类“艺术家”团队时她往往要多准备些现金,以防半途中忽然被通知去当地公安局领人,交五千块罚款之类破事……王晨该不是觉得这家姑娘是主动找上门来的,心怀轻视之下说了些什么不合适的话吧?这位可是连史书上都有记载的“节妇”,在她面前言语轻浮,那真是被人扇耳光都没话说。
  胡雯提心吊胆看着那小女孩,唯恐她再说一句自家姑娘扇了对方一大嘴巴——那就可以确定是王晨的错了。然后自己就要赶紧想法道歉,并尽量挽回印象……好在之后那小丫头倒没再说更多,面对老太太追问是因何争吵时,只是连连摇头:
  “婢子不知道呢,听不懂,好像是争执什么‘正笔’‘侧锋’该怎么使用……争得可厉害了。”
  厅中两位同时长舒一口气,那老夫人率先笑着摇摇头:
  “两个傻孩子,书画之道各有千秋,岂能一概而论。你这丫头也是,大惊小怪的瞎咧咧什么,赶紧下去。”
  对面胡雯也赶紧陪笑:
  “是啊,他们搞艺术的就爱钻牛角尖,这种事情有什么好争论的,是好是坏画出来不就知道了。”
  一场虚惊就此过去,之后倒没再出什么岔子。还真让胡雯给说准了:之后不久又有仆妇来报,说那两位争执不下决定在笔下见真章,于是要了文房四宝在水阁书房中开始比赛,连午饭都不出来吃了。
  这显然不合礼仪,但厅中两人俱是大喜,连声说着不要去打搅他们,便高高兴兴单独用餐去了。而那边比赛结果也是不言而喻:一个只学过工笔画,而另一个最擅长其实是漫画。王晨在完成比赛内容之后甚至还有闲暇画了几张人物速写,好坏姑且不论,光这份速度就足够让人诧异的了。
  画的人物当然是那位姑娘了,不过王晨在这方面其实很仔细,他并没有单画对方一人,而是给在场所有人,包括那些仆妇,丫鬟都给画了张素描像,这样再把正主儿包括在内就不显得突出了,也不至于让人感到轻薄无行。后来甚至连得到了下人汇报的老夫人也要求给自己画上一张,于是原本预定好只有半天的拜访变成了整整一天。
  傍晚时分,当四轮马车从成国公府家前院中驶出时,胡雯笑吟吟看着对面小伙儿:
  “怎么样?人也见过了,交流么也算够充分了吧,现在你可以做决定了吗?”
  王晨很爽快的点点头:
  “决定了,就是她。”
  “你确定吗?”
  “确定,能够在这个时代,遇到一个有共同爱好的伴侣,这已经是非常大的幸运了。没必要再奢望更多。”
  “很好,那就这么定!”
  胡雯高高兴兴取出记录本,在两人名字之间拉了条醒目横线——这第一颗萝卜总算是栽下了,下面还有八个,再接再厉!


第六百八十一章 儿童营(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也渐渐暖合起来。
  即使是远在辽东的旅顺口一带,寒风也不再象原来那样猛烈了。虽然地面上仍有大片的积雪,港口外侧也依然存在着大块大块的海冰,但总体而言,已经比前一段时间要好得多。
  而原本就活力十足的旅顺口营地则因此而变得更加热闹起来。尤其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平时大部分人都在外面忙碌,但到了饭点是必然要准时返回的。琼海军在旅顺港口建立的这处营地如今不仅仅是承担着千余名琼海军士兵以及数万难民家属的生活,甚至连旅顺东江军的伙食也一并包了——当然这不是无偿的。在总兵黄龙的带领下,本地东江军士兵也同样接受琼海军调度,参与到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去,用劳动力来换取粮食。
  营地是早就修建完善了,那么多人还能干什么呢——伐木!东北地区别的没有,林业资源绝对是无比丰富,堪称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宝库,即使到了几百年后,也是国家最主要的林木产地呢。而在现今的旅顺半岛上,如果从天空中看下去,绝大部分地域都还是茂密原始森林,人类所开发占据的地点只有很小一块,至于道路,更是只有窄窄一线。
  而威海卫基地的建设如今正好需要大量木材,琼海军对待难民的政策又是绝对不能让他们闲下来。几相叠加之下,旅顺这边成为一个巨大的伐木工地也就理所当然了。按照参谋组的长远规划,旅顺及金州一带将来是要作为开发辽东的桥头堡。眼下不占领这里只是因为扩张太速,团队实在顾不过来。等到将来有能力了,旅顺及大连地区肯定是优先开发建设的目标——这话可不仅仅是用来安慰肖朗的,也确实是琼海军战略规划的一部分。
  所以即使把整个旅顺半岛上的原始森林全部砍光了都没事,还算是为将来平整土地呢。当然以他们这点人数,以及短短一个冬天时间,肯定做不到这等丰功伟绩。不过没关系,解席已经与黄龙约定好:等到琼海军走了以后,东江军将继续把伐木事业进行下去,以木材和琼海军交换粮食,这样即使朝廷对东江的补给不到位,琼海军也能把剩余部分补足。长期困扰东江军的粮食问题由此一举得到解决,而琼海军也可以借此获得长期的木材资源供应,以及逐步将东江军拉入到己方阵营,可谓一举数得,皆大欢喜。
  唯一不开心的大约只有后金——皇太极终于发现他的“阳谋”对这支绿皮军完全不起作用,故意驱赶过来的数万难民反而让短毛获得了大量的优质劳动力——大批漂浮在旅顺港口附近,并且数量还在逐渐增加的木排群似乎每天在嘲笑着他的愚蠢。而原本指望借此消耗琼海军粮食的构思……倒也不能说没实现。旅顺口琼海军的粮食消耗确实非常大,但他们运过来的却更多。尤其是当原本只单纯输送粮食物资过来的运输船现在回程时还能拖带上许多木排之后,不仅仅是琼海军方面的补给船,就连天津那边都开始有明朝商人主动带着粮食过来换木材了——王璞正在天津港那边大兴土木,同样也需要大量建材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