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头看向周延儒——这种事情最终还是要首辅大人拍板。尽管在座所有人,包括毕自严本人在内,都觉得这应该没啥好犹豫的,谁要不答应肯定是脑子坏了。
周首辅脑子当然没坏,相反还灵敏的很,虽然从情理上他找不出任何反对这桩交易的理由,但在内心深处,他却总有一种感觉——短毛不会干吃亏的事情。这桩交易他们肯定能从中捞到好处,而且还是大好处,否则人家不可能花费每年三十万两白银的代价来交换。
只是想来想去,他始终想不出这铸钱能给短毛带来什么好处——大明朝廷每次铸铜钱基本都会亏本,如果说短毛当真象先前某个官员上书中猜测那样,用大量杂质铸劣等银钱,用不了多久民间老百姓自然会相应调整对这钱的估价,损失的只是他们自身信誉而已——大明宝钞在这方面可谓教训深刻,经验也同样丰富。
所以周延儒并不怕短毛造假钱,要说造假钱谁还能跟朝廷竞争呢?朝廷可是直接拿纸当钱用的!朝廷用律法权威都没办法强迫老百姓接受宝钞,短毛当然更没办法。
又想了一阵子,还是没头绪,干脆直接问——反正这帮短毛行事出人意料,跟他们打交道也不必太费心思了,直接询问反而简单些:
“盐是可以吃的,可你们做银钱生意,能从中赚到钱吗?”
林汉龙哈哈一笑,直率道:
“当然,金融服务的利润可是很高的,例如最简单的,汇兑业务:商人出门做生意,携带大笔银钱很不方便,也不安全。我们就可以提供异地存取服务。他人在海南岛,先把银钱存入我们设立的金融机构,然后到了北京城,另外一处相同机构中,凭我们开具的汇票和预先设定好的密码,再领一笔相同数目的银钱出来。我们收取千分之五到十的服务费——这就是一笔好生意。”
“另外还有存贷款业务:某人手头有一笔闲钱,暂时用不上,便可以存到我们的机构中,我们付给他一些利息。而另外一些人则是手头不凑巧,急需用钱周转,那么只要他信誉足够好,或者有抵押品,我们便可以把钱借给他——当然他也要付利息给我们,而且肯定比前者高。这一进一出的利息差额,便是我们的收益了。”
周延儒还是听得似懂非懂,但总算有了个大致的概念:
“镖局,帐局,当铺……原来你们是想把这些生意混起来做,听起来倒是不错。只是这中间牵扯甚多,三教九流介入其中,盗抢行骗在所难免,一般人恐怕很难涉足……唔,以你们的能耐,倒真能做得起来。”
林汉龙脸上露出某种古怪笑容:
“按照我们的习惯,我们通常把这种金融服务机构称之为‘银行’。”
第六百七十一章 实质性问题(下)
“那么……”
周延儒又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你们所说的这些生意,现在用银子不一样可以做么?跟朝廷允许你们铸钱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现在确实已经在做,琼州台湾吕宋三地都开设有银行,然而白银本身仍然不是最佳的交易媒介——目前习惯用重量计价,但各地收上来的白银纯度不同,形状大小更是千奇百怪,需要进行再次熔铸方利于保管和统计。而在流通使用过程中,又要根据不同用户的各自需求重新进行分割……这些都会产生损耗。交易次数越多,重铸和分割就越频繁,损耗也越大。而银行恰恰是极端依赖货币流通才能生存的机构,过高的金属再加工费用会严重吞吃掉银行的利润。所以我们将其制成规格统一的银币进行流通,就可以免去这部分的损耗成本,只需要计算银币本身的数量就行了。”
“但即使你们发出去都是银钱,收进来的恐怕还是什么银子都有吧?”
林汉龙这番解释又让旁边毕自严开始在纸上做记录了,不过这回他不再死撑面子,而是有话就问,于是立即就得到了回答:
“目前在我们控制的区域之中,同样的货物,用碎银直接购买会比用银币稍微贵一些,另外客户去银行中用零散碎银兑换银币,也要支付一些差额——多出来的这部分,便是用于铸造银币的所谓‘火耗费’了。这部分加工成本由客户承担,而他们也只需要承担一次——如果他们今后改用银币的话。”
林汉龙的回应让老毕忽然间恍然大悟:
“照你们这种做法,大明各地迟早都会用上你们的银钱——难怪你们不惜代价,也要来向朝廷买个名正言顺!”
对此林汉龙并不否认:
“是的,银行就靠做金融服务赚钱,而在这方面银行及货币本身信誉是第一位的。目前我们在琼台吕三地开设的银行业务量已经非常大,如果能进入大明内陆肯定会更好。但如果我们换给客户的银币不是大明帝国承认的国家法定货币,那我们的银行机构在大明内陆扩张起来难度就会增加许多。当然了,单纯用白银交易也可以——哪怕在琼州府经常也会遇到外地客户不想收银币,宁愿多付火耗费用也坚持要用银锭支付的状况——因为他们担心使用银币会给地方官员勒索他们的理由。在大明内陆这样的情况肯定会更多,所以我们才要谋求尽可能让银币合法化。”
“明白了……原来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政策性风险’。朝廷的认可果然是至关重要……这么算的话,三十万两倒也不多。”
周延儒终于弄明白了短毛所求,心里头反而感觉安心了不少——短毛果然不傻,虽然他们所说的这些生意听起来很是匪夷所思,但既然对方这么正儿八经的提出来,想必肯定是比较靠谱的。
本人做到了堂堂首辅,宜兴周家当然也水涨船高,成为当地顶尖大户了,周延儒对于“以钱生利”的手段自然不会太陌生。不过大明朝的金融水平非常低下,以周大首辅以往的认知,要想靠钱生钱,无非就是放贷而已——利率低了还不行,风险太大。可高利贷从业者在市井之间的名声往往极臭,作为堂堂状元郎,当朝首辅的家族,既保持好名声又获利丰厚的方法有的是,没必要去惹这一身骚。
但此刻听这位林先生说起来,他们的提供的那些“金融服务”居然是一门很正规,很高档的生意,仅仅通过林汉龙口中那片言只语,便让周延儒对他们的“银行”很是生出了几分兴趣——大户人家都不缺银子,可银子多了也麻烦啊——白银的存储,大批量长距离的转运,以及如何设法避免贬值,本就是让所有富裕人家都头疼的事情。此刻听林汉龙说来,他们的银行似乎还就是专门解决这些麻烦的——当然得信誉好才行。
——短毛的信誉好吗?他们可是反贼出身!然而几次打交道下来,连周延儒这个大明首辅都开始渐渐觉得这伙人行事极有章法,把钱存到他们那边似乎并不是一个不可接受的主意……
想到这里时,他随口又问了句额外的话题:
“你们在京师中也要建立这种‘银行’么?”
“是的,金融服务业原本就是咱们琼海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只是银行金库对于安全性的要求很高,不能用临时建筑充数,所以最近正在选址,要从琼州专门派施工队过来建造房屋,开业时间会拖后一些。”
周延儒微微点头,心中打算到时候一定要去看看,而旁边毕自严更是一脸急切之色,恨不能马上能见识。注意到他的心情,林汉龙又转头向老毕笑了笑:
“不久之前我们才在天津港那边新建了一处银行网点,虽然设施还有点简陋,但该有的服务基本都有了,毕大人您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一看,反正也不太远。”
“是吗?那老夫还真要去看看。”
毕自严这回不摆任何架子了,马上就痛痛快快答应下来。包括旁边杨一鹤也是一脸心动的样子。而周延儒这边,在解决了心头最大的疑惑之后,也终于点了点头——然而作为一名年老成精的政客,他终究不会把话说得太死:
“汝等所求,吾已知之。吾等会将此事呈报上去,最终是由天子定夺。”
看了看林汉龙的表情,周大首辅却又补充了一句:
“以老夫之见,此等利国利民之事,天子应该不会反对。而一直以来你们和内宦的关系也还不错,如果他们不从中作梗,此事多半能成。”
以大明官员向来含蓄内敛的风格,周延儒这话也算是给的非常痛快了——林汉龙先前那番慷慨激昂的演说毕竟还是起到一些作用。但更重要还是他非常坦然的回答了这边所有疑问,让周大首辅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短毛方面的诚意。
……
两天之后,等得心急火燎的崇祯皇帝终于看到了朝臣与短毛谈判的初步成果——要把谈判内容整理成可以向天子奏报的文字,还要确保其中没什么可能带来麻烦的东西,周延儒这两天真是吃了点辛苦的。关键是他们谈的这些东西在大明从来没有前例,他的幕僚也帮不上忙,这种事情又不能大张旗鼓的到处去问。只有跟一同参与谈判的那三位内部商量一下,而且最终肯定还是要由他周阁老来定稿的——向天子奏报的文书必须是要由他来把关,这是属于内阁首辅的权利!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乱世英雄 (夹心奥利奥) 起点VIP2016-10-10 抗战烽火徐国仁,一个现代高中生,不会打枪,也没杀过人,灵魂却意外穿越到了民国旧社会,对历史不...
-
带着城市闯战国 (空逸) 起点VIP2017-02-02 架空历史赵无铭在玩网页策略游戏之时,带着城市突然穿越。成为赵王,最不待见的小儿子。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