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笑声中,马千山指着幻灯图片侃侃而谈:
“首先是炮闩部分,原版七五炮在这方面犯了个小错误:在采用了金属一体式弹药的同时,却依然用螺栓式炮闩加强密封性,后来实践证明是过于保守了。金属弹壳其实已经足够保障炮膛闭气,所以在这里建议还是直接采用后世常见的锲式炮闩,以简化生产和操作步骤。”
“其次是炮架部分,原版七五炮的单腿式炮架完全是传统加农炮型制,导致火炮应用范围严重偏窄。方向射界仅有左右三度,高低射界更是窄得可怜——最大仰角居然才十八度,这严重制约了它的性能发挥。这个一定要改成开式大架,我们建议采用美军的M2A3型号炮架,使方向射界可以扩充到左右三十度,高低射界至少扩大到四十五度,这样就能够把七五炮的射程优势发挥到最大,同时使其获得一部分曲射能力。”
“另外,七五小姐刚出来时炮口制退器还没被发明,后来才被加上。但如果我们从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炮口制退器对后坐力的削减效果,在火炮膛压,液压管退系统和炮弹装药等各个方面的数据设计上,也许能比原版更加宽裕一些,结合炮架部分对射击仰角的改进,我们这一款新火炮的射程想必能比原版七五有大大提高——我估计应该可以扩展到十五到二十公里左右。”
“那可就是榴弹炮了,真正的‘一炮糜烂数十里’啊。”
旁边有人立即笑道,而马千山也点点头:
“是啊,以我军目前的火力优势,暂时还没必要专门去研究一款用于超视距射击的榴弹炮,但既然七五炮的先天条件很好,让它兼具这一功能也不错。”
“超视距射击的话,对于炮兵素质和通讯手段的要求就又要提高许多了。”
旁边有人提醒道,马千山则自信道:
“没事,在培养炮手方面,我想我还记得一些当年合肥炮校里的课程。事实上我要求新版火炮具备曲射功能,很大程度上也是希望能尽快恢复这方面的训练,七五炮基本具备了大部分后世火炮的特征,用它训练现代炮兵战术比青铜炮强多了。否则再拖延下去,万一我哪天出个意外……咱们的炮兵传承可就要断掉了。”
在众人一片“百无禁忌”的骂声中,马千山却从容道:
“我不是在开玩笑,冯博士先前说得没错,肖朗这次受伤应该算是给我们大家一个警告了——我们的很多技能都是无法替代的。”
稍稍调动了一下大家的情绪,马千山又摆摆手,笑道:
“好啦,不说题外话了,咱们继续——我估计七五炮正式列装之后,最大的用户其实还不是咱们陆军,而是海军。老凌你来谈一谈海军的需求?”
被点到名的海军代表凌宁笑着摇了摇头:
“我不是技术专家,提不出太多专业性意见。但我可以确认一点:七五炮确实是最适合我们海军的武器,哪怕她不作任何改动,我们海军肯定是要大量采购的,船上和炮台都需要!”
事实上凌宁刚才听到工业组准备用法制七五炮作为主力火炮,马上就笑得见牙不见眼——对于海军来说没有比七五更合适的火炮了:射程远,射速快,这正是海战最关键的两个数据啊!至于弹道平直,曲射性能弱,这在海平面上也根本不成问题。
而且相比起历史上“七五小姐”出现时,铁甲舰技术已经获得大发展,七五炮只用于陆战的局限。在这个时空中,七五炮上船还有个大优势——琼海军的大型战舰都是缴获来的欧洲大帆船,他们的对手也只有大帆船。这类船上都没有设置炮塔,火炮都是放置在平甲板火炮舱中的。七五炮一点二吨的重量并不比传统青铜炮更显笨重,而其每分钟高达十五到十八发的射速绝对是任何前膛炮都无法比拟的。八千五百米射程更是远超当今世界上任何火力发射装置,就连琼海军自己研制的火箭弹理论射程也不过才八千米左右。而且在这个观瞄和通讯手段都不发达的年代,除非象火箭炮这种玩整体覆盖的,单管火器拥有过强的视距外射击能力其实意义不大——命中率太低。
所以一旦七五炮能够上船,对于琼镇海军来说就意味着一件事:他们将可以轻松摧毁任何出现在视线范围内的敌对目标。从前的琼镇海军除了一艘琼海号,其它舰船并不比这个世界的各国海军领先太多,在战斗中优势有限。这一点凌宁是最有体会的——当初他指挥的“伯爵”号被一群西班牙战舰四面围攻,其窘境至今未忘。而现在,哪怕是那种最笨拙,最古老的西班牙大帆船,凌宁也有信心操纵她去冲击整个西方舰队——只要船上给配备四到六门“七五小姐”即可。
“在把青铜炮替换成七五炮之后,我们的任何一艘大型舰船便都拥有了类似于琼海号的火力,这个优势将确保我们的舰队牢牢控制住海军所能抵达的每一寸海洋——除非敌人也掌握了类似技术。”
凌宁自信道,旁边船厂老板王若彬也轻笑一声:
“那不就说是海军在百年内将始终无敌?七五炮技术可是领先这个时代至少百年以上的。就算技术扩散不可避免,四五十年的优势地位总应该能确保吧?”
“到那时候我们就该打到欧洲去了……”
大伙儿嘻嘻哈哈说笑了一通,并最终通过了对琼海军炮兵升级的决议——同意将七五炮和九二炮作为未来琼海军的主力火炮。
而在火炮之后,便是关于枪械的讨论。琼海军的枪械同样需要升级——尽管他们的琼海I型步枪依然是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武器。在经历过数次实战后,在陆军中的声誉亦是相当不错:装弹速度快,设计精准,火力迅猛,故障率也很低。在周边诸国,包括大明朝在内的各路军队中,琼海步枪绝对是被视为天下无双的神兵利器。
不过,在现代人眼中,这款使用纸壳弹药的美国内战时代武器其实只是当初刚刚在大明朝立足,加工技术尚未发展起来,资源矿产存量也不足时的临时过渡性产品而已——在历史上纸壳弹药也是很快被淘汰掉了。
而随着时间推移,当这批时空穿越者的技术力量和资源储备都达到了一定水准之后,那些真正被后世大国军队采用,体现着人类社会杀戮能力,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考验的经典轻武器设计,才即将露出狰狞面目。
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步到位(上)
其实从实用角度上看,琼海步枪还远没到要被淘汰的时候。虽然它只能单发射击,每打一枪要装一次子弹;连续射击数次之后便要清理枪膛;而且纸壳很容易受潮,导致军队并不能大批量,长时间储存成品弹药,以及在海上使用多有不便……等种种缺陷。但与琼海军迄今所遇到的所有对手相比,这款武器在各方面都还是具备着压倒性的优势。如果不是工业组主动提出要替换,军队方面还真没打算在枪械上升级换代。
不过正如马千山绝不会拒绝把青铜炮换成七五炮一样,既然有机会换上更先进的枪械,军方也肯定不会反对。毕竟纸壳弹步枪的潜力已经基本被挖尽,再要提升枪械的战斗力,采用金属定装弹已是必然。而且,对于琼海号上的这些乘客来说,在机加工水平和资源储备达到需求标准之后,他们甚至都不用在那些历史名枪中作选择了——有现成的样板可以模仿。
“我们的新枪将一步到位,直接测绘并仿制那两只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经过四年的努力,到如今我们终于能够大批量生产这种武器了。”
这回冯宇飞的意见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采用五六半作为琼海军的制式武器,不仅仅在武器性能和技术参数上完全能够满足未来几十年,甚至可能是上百年的军事需求。而且在唐健等人心目中,他们一直是把琼海军当作原来时代那支人民军队的继承者,中国军队装备五六半,在他们看来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大的方向确定,在小细节上大伙儿又稍稍讨论了一下,主要是关于是完全彻底,丝毫不走样的仿制原先那两支五六半,还是在细部上做点小小调整的问题。有人建议可以根据后世人民解放军的选择,直接选用更小的口径——五点八毫米口径,而非原本的七点六二毫米。也有人觉得琼海军目前广泛装备的多功能匕首很好用,就没必要再在五六半上设置折叠刺刀了,装一个刺刀卡口,必要时把短匕首插上去就够了……
各种各样的看法都被提出,不过在这方面,军事组成员能够发表的意见可就多了——从前研发琼海I型步枪时,他们没见过没玩过,只能根据技术人员的描述来判断。但这回却不同,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在后世那支人民军队中装备接近半个世纪,历经数场国战,它的优缺点早就被彻底摸熟摸透了,相应的战术,以及从训练到实战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就连普通军迷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更不用说北纬唐健等正牌子军人。
而经过军事组成员的一番讨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都别改,包括三棱枪刺在内,只要是技术和材料上能达到的,都按原样仿制——因为他们选用五六半不仅仅是可以直接仿造那两支样枪,也包括唐健等人原本掌握的战斗规程,训练方式等“软件”方面,也都可以用得上了,基本上就是完全按后世解放军的操训大纲来做。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乱世英雄 (夹心奥利奥) 起点VIP2016-10-10 抗战烽火徐国仁,一个现代高中生,不会打枪,也没杀过人,灵魂却意外穿越到了民国旧社会,对历史不...
-
带着城市闯战国 (空逸) 起点VIP2017-02-02 架空历史赵无铭在玩网页策略游戏之时,带着城市突然穿越。成为赵王,最不待见的小儿子。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