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小女孩也是得到了一份标准餐,按照琼镇标准这只是很普通的简餐:一荤二素一汤,米饭馒头随意。这一点那位吴尚宫也习惯了,端起餐盘很快便吃了起来,但小姑娘却颇为不知所措,即使看到别人都开动了,她依然傻傻盯着眼前套餐发呆。
“怎么,饭菜不合胃口么?”
旁边吴尚宫很快注意到她的异常,用很和善的口气问道。在宫中多年,她在这些小细节方面是非常注意的,毕竟谁也吃不准今天还被臭骂罚跪的黄毛小丫头明天会不会一举成为某宫娘娘,多栽花少栽刺乃是宫廷女官的生存本能。而这位又是雇主明说了要收作徒弟的,当然更要客气对待。
那女孩子先是有些害羞,后来终于被吴尚宫的态度软化下来,方才小声说只是有点不敢相信这么好的饭菜是给自己吃的。吴尚宫看看菜品,也没觉得什么特异的:荤菜是红烧狮子头,两素分别是炒青菜和三鲜干丝,再加一个番茄蛋汤,颜色倒是红红绿绿煞是诱人,却也没什么特别出奇的地方。
不过转念一想,吴尚宫却又哑然失笑,心说自己这几年跟着短毛享福享惯了,倒忘记大明本土是个什么样子——这个时代的大明朝,哪怕地主之家其实也俭省得很,就算这小女孩家中略有产业,也不可能天天见荤。更不用说在北方地区女子向来受到歧视,有些地方甚至连正规筵席都不允许女子上桌的。
于是便温言安慰了几句,告诉那小姑娘这些就是她的份例,在这里大伙儿都是一样。还把自己那个餐盘展示给女孩子看了。这样果然安抚住了对方,让小姑娘放下疑虑,安心吃起午饭来。
稍后,当吴尚宫带着满嘴油光光的小女孩去见王娇娇时,心下还暗暗纳罕了一回——这个七八岁小姑娘居然真把一份成人套餐全吃光了,一点没剩下。
所谓民以食为天,琼海军在对外交流过程中,请人吃饭这一招总是屡试不爽,哪怕是原本处在敌对状态的俘虏,战犯,吃上一顿好的,对抗心理也基本能消失大半。对这个十岁不到的小女孩,这种手段也一样有效。
在把肚子填了个滴溜圆以后,原本萦绕在小姑娘心头的恐惧也基本上消失,带着满满对“南方短毛”好吃好喝的羡慕之情,女孩跟着吴尚宫去和她未来的老师见面了……
王娇娇新收了个学生的事情并没有在代表团中激起太大波澜,尽管大家都觉得这位王大小姐有点想一出做一出,但她以前这么干的突兀事情也不少,所以也没什么好惊讶的。除了胡雯出于妇联主任的敏感性和副团长的责任心稍稍过问了几句外,其他人对于队伍里忽然增加一个本地女孩毫不在意。
他们更操心其它切身问题——比如糟糕的道路和恶劣的住宿条件等等……这些才是最让现代人头疼的事情。
天津到北京之间的大宗货物运输,在明代主要是走的水路,从通县至天津的白河,也就是所谓北运河。北运河本来已经颇有淤塞了。但最近一年来,由于从天津港运往北京的货物远超历年——全是南方货,而且明显是将来只会越来越多的架势。再加上货物上还打着皇家贡品的旗号,受到了王承恩王公公的亲自关照,以及与琼海军合作的那家车马行也舍得花钱打点……几项因素综合之下,沿途官府都多多少少组织人力进行了疏通,使得北运河的通航能力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改善。
而从天津前往北京的官道也基本就是沿着北运河走的,本来与琼海军合作的那位车马行老板还特地为琼镇贵人们准备了船只,不过郭逸等人只看一眼就谢绝了——冬天还能在运河里航行的船只都是又小又矮,人在里面基本只能坐卧,身体都挺不直。更不用说这些船只的移动多半是要靠沿河水夫拉纤,速度也慢的可怜。还不如乘坐自家马车舒适快捷。
但所谓“舒适快捷”也只是相对而言,尽管代表团所乘坐的马车已经是采用了这个年代所能达到的最佳技术,强烈的颠簸与震动依然让车中旅客们难以忍受,在旅行的头一天里,时不时就有一辆马车忽然停下,从里面冲出一个或两个人来,跑到路边去呕吐一番。对此大伙儿只能用一句电影台词来自我安慰:“吐啊吐的就习惯了。”
白天道路不好走,晚上住宿也是个大问题。正如陈涛提醒过他们的:官道沿途虽有驿站,但那卫生条件却绝非现代人能够忍受。即使寒冬腊月,跳蚤臭虫依然活跃于床第之间,哪怕代表团晚上更换了自己携带的被褥铺盖都无济于事。
如此日夜折腾一下,才到第二天时代表团所有人就都没了精神。团队中原本有几位现代时经常往来于京津之间的同志,在第一天时还能高坐马上,东张西望到处寻找地标,比较现代与古代的不同之处,如今却也一个个蔫了吧唧的低头赶路,再没精神顾及其它了。
好在这段路毕竟不算长,京津之间直线距离一百二十公里,现代时才不过一个小时车程而已。换了代表团的马车队,速度再怎么慢,每小时十几公里还是有的。冬天日头短,这帮人又甚是懒散,每天只走三四个钟头,但再怎么拖拖拉拉,前后两天功夫,到了第二天傍晚时分,远处那巍峨高耸的北京城楼还是呈现在众人面前了。
第六百四十五章 新老朋友见个面
代表团进入北京时的场面并不象在天津登陆时那么声势浩大,至少没有当初陈涛入京时享受过的“十里郊迎”待遇。只是在快要到朝阳门前的时候,才有几位“新老朋友”等在那里,专程来跟琼镇诸人见个面。
但这些“新老朋友”身份可吓人:大明首辅,吏部尚书周延儒;阁老,礼部尚书钱谦益;兵部尚书张凤翼;工部尚书张万种;刚刚上任的户部尚书兼漕运总督杨一鹤;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养性;以及代表司礼太监曹化淳的内廷使者,代表大内总管王承恩的内廷使者……等等,每一个站出来都是能让京城地面抖三抖的人物,这时候却都不声不响的默默候于道左,浪费着他们宝贵的时间。
而且这些人都很低调,没一个打出卤簿仪仗的。当官儿的无非一身青衣小帽,带一乘小轿子而已。几个平素在宫里派头极大的有品级内监也都穿着低级宫监服色,唯恐引起旁人注意。当然能做到这一点更多还是依靠了曹大总管和骆指挥使手下的番子们——这一天朝阳门附近其实没几个普通人能停留,全都是锦衣卫和内厂的人。
他们没白等,在天色将晚的时候,琼州短毛果然以其特有的张扬劲儿出现在了北京城下——他们那超级庞大的马车队不但型制与大明本土截然不同,上面鎏金镶银的各类小配件小饰品也完全不同于明式家具传统的那种简洁大方,充满了某种……嗯,按照短毛说法,那叫“土豪金”风格。
这边众人除了钱谦益钱牧老,其他人都没真正见识过南海髡人,陈涛单身过来,无论他个人怎么打算,最终肯定是只能以融入到大明为结局的。而这支代表团则不然,他们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的要处处强调自身特色,表现出与明王朝不同的风采面貌。
他们也确实做到了——当周延儒等人看见一群西装革履,剃着板寸的精壮小伙儿从装饰华贵的西洋马车中走出来时,他们的眼睛明显眯缝了一下。对于这些政治动物们来说,这已经是非常露骨的情绪表达了。而之后在和小伙子们行握手礼的时候,也明显不太适应。
幸亏女士们坐在车里没下来,咱们也没用西方的贴面礼,否则这帮老家伙恐怕更受不了啦——看着那群老头儿僵硬的脸色,代表团中不止一个人抱着恶作剧的心思做如此想。
见面时间并不长,也就是在钱阁老的介绍下互相问个好而已。钱谦益其实和代表团中的大部分人并不熟悉,毕竟这本质上是个相亲兼旅游团。而琼海军里真正掌权的,也就是当初在海南岛上与他谈判的那批人都没过来。唯一一个接触较多的林汉龙还落在后面了。
不过这时候,在周延儒等人面前,钱谦益却表现的极为热络,不但能够熟练叫出代表团中每个人的名字,还能随口问候上几句,或者是关于他们负责的工作,或者是他们熟悉的朋友……总之就是一副对短毛内情非常了解的样子。
这显然是事先做了不少功课,大伙儿看看陈涛的神色,基本也能知道老钱是从哪里弄到的情报。不过坦率说,能在一群穿着同样品牌西装,剃着类似板寸头的短毛中间精准把每个人辨认出来,而不曾说错名字,老钱下的功夫也着实不算小了。
明朝人的办事节奏缓慢就在这些地方体现出来:一行人也就是握握手,说上几句闲话的功夫,却还是停留了将近一个钟头。而车队停下时虽然刻意避让到了路边,找了个宽敞茶棚作为谈话地方,但锦衣卫和内厂的番子们却早已封锁了前后路面,根本没有闲人可以靠近,所以这段时间朝阳门算是被封锁了。他们到达时本就差不多傍晚,这么一耽搁,天也差不多全黑了。
北京城门晚上是要封闭的,不过今晚有那么多大人物在此,借给那城门官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把锦衣卫都指挥使和内辑事厂署理太监的亲信关在门外,只能老老实实的等在那里,待那些大人物们全都进城了才敢关闭城门。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乱世英雄 (夹心奥利奥) 起点VIP2016-10-10 抗战烽火徐国仁,一个现代高中生,不会打枪,也没杀过人,灵魂却意外穿越到了民国旧社会,对历史不...
-
带着城市闯战国 (空逸) 起点VIP2017-02-02 架空历史赵无铭在玩网页策略游戏之时,带着城市突然穿越。成为赵王,最不待见的小儿子。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