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老戈曼等人离开巴达维亚公司总部前的情势,至今也不过才个把月功夫,居然就是全军覆没?连普特曼斯本人都被俘虏?这一切听起来实在太也虚幻了。
有人开始猜测这也许只是在虚言恫吓,反正这段时间他们都被关在战俘营里,外面消息一概不通,对方就算说攻下了巴达维亚他们也只能听着。但老戈曼却觉得对方没必要这么干——这种大事件瞒不住人的,回头稍微打听一下就能知道。他们这次谈判又不是要交换实际物资,欺骗没有任何好处。
一行人争论了半天没结果,老戈曼忍不住要迪亚戈去和那个看起来颇为和善的军官打探一下,询问他们打算如何处置普特曼斯——无论如何,那个德国人算是东印度公司的高级雇员,地位与老戈曼差不多,对于他的命运,老戈曼还是挺关心的。
听到这个问题,那军官看了老戈曼一眼,目光中似乎隐隐有些复杂意味,但最终还是做出了回答:
“如何处置他,将要由大明朝廷对其审判之后的结果而定。”
“要把他交给明国?”
从迪亚戈口中听到翻译过来的回应,老戈曼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也顾不上对方看他的神色有异,连忙又问道:
“可是上一次……也就是贵方取得福摩萨岛的那回,不是把所有俘虏都放回了么?”
听了迪亚戈的翻译之后,那军官冷笑一声:
“我们当初秉持着一片善意把人放回去,可不是为了让他另外带一支军队回来报复的。他既然敢带人跑到我国沿海来抢劫放火,当然就要作好受到惩处的准备,这个道理,在哪儿都是一样吧?就是在欧洲,你们所信奉的那个上帝,不也讲究什么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么?”
听了迪亚戈的翻译后,老戈曼一时无言以对,对方说的话句句在理,让他连想要为普特曼斯求个情都找不到理由——他和那个德国人没什么交情,但从对方打算对普特曼斯的处理方式,可以试探出他们对东印度公司,以及他们所有欧洲人的态度,这一点才是老头儿所在意的。
然而现在,老戈曼心中却不由生出一种忧虑来——在来之前,阿姆斯特丹总部那边仍有不少人觉得这个名为“琼海军”的中国人集团或许比较能打仗,但终究不过是个愚昧,自大,对文明世界一无所知的土著政权而已——就和东南亚其它势力没什么两样,而这类土著政权不可能像他们欧洲文明人这样,拥有契约精神的。所以即使与他们谈判,也无非是某种逢场作戏而已,最终目标只是为公司攫取利益,至于用什么名义,达成什么协议,甚至以后要不要遵守,公司其实并不在乎。
——老戈曼等人原本是抱着这种高人一等的心态来看待这种谈判,事先他们最担心的,乃是这伙人不讲道理,纯粹以暴力相待。但在真正和这群人接触之后,却发现人家根本不屑于用暴力对付他们,即使把他们丢进战俘营将近一个月,也是有着十足理由的——不管实际如何,名义上琼海军终究是隶属于大明帝国,而此刻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力量正在与大明帝国的另一支武力交战。即使老戈曼他们一再声称自己只是谈判使者,人家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也是天经地义。
在这一个月里,对方所表露出的文明程度却也远远超出了老戈曼等人的预料。除了不允许他们自由行动之外,其它方面都让这些欧洲人一点不觉得自己是待在战俘营里——无论食物供应,住宿条件,还是关于营地的卫生保持,感觉比巴达维亚那边的正规军营里都要强得多。
今天在通过迪亚戈和那军官交流以后,老戈曼更是从对方的言辞中感受到了一种很熟悉的味道——他们欧洲人在面对东南亚居民时常常不经意间表露出的居高临下口吻,那个军官居然也用类似的态度对待他们!而且让老戈曼非常郁闷的是,他还没办法反驳——因为就是按照他们欧洲人的道德与法律,人家说的也句句在理。
而让老戈曼忧虑的正是这个——他不怕对方不讲道理,那些霸道横蛮,颐指气使的土著首领们往往目光短浅,只要摸清楚他们想要什么,投其所好,很容易便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公司想要的东西。在这方面,身为荷兰东印度公司资深谈判专家的老戈曼极有自信。
但这一次,他所面临的谈判对手却显然不同于他以往所碰到的那些人——对方完全知道己方拥有哪些优势,也知道该如何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这还不算,老戈曼甚至隐隐约约能感觉出——对方似乎连他们想要什么都很清楚!
虽然还没正式坐上谈判桌,但老戈曼已经可以肯定,这场谈判将会非常艰难。
……
老戈曼这边满怀忧虑,队伍里其他人却都兴冲冲满怀好奇的观看这一路上风景。从位置偏僻的战俘营出来,经过一段小路拐上大道之后,四轮大马车一下子变得非常平稳起来,几乎感觉不到颠簸。于是很快,便有人注意到了他们脚下那平整无比的道路。
“这是什么路啊?好像都是整块的石头!”
有人大惊小怪道,但马上便另有人回应他:
“白痴,这只是用灰泥浇筑的,凝固以后便成了石壳子……可是真奇怪,这一带并没有火山啊,他们哪儿来找来这么多灰泥?还奢侈到用来铺路?”
——古罗马人用火山灰作为天然水泥,主要用于建筑,但也有少数用火山灰铺筑的道路,所以有去过意大利的人能辨认出这种水泥路面。当然这边的水泥路和古罗马那种其实有极大差异,但这些商人也不可能分辨那么清楚,一路上望着前后似乎永不到头的路面,一个个惊叹不已。
第五百六十八章 待遇变更(下)
不仅仅是道路,连道路两旁的景象也很让他们着迷,行道树在欧洲也有,但道路两边还有大量低矮的开花灌木形成花圃,明显也是人工种植,这就很少见了。海南岛气候温暖,这些花木的种类经过筛选,一年四季总有开放的,将路面染的姹紫嫣红,甚是好看。
“这简直是王公贵族的后花园哪!”
有人大叫道,欧洲园林风格讲究整齐划一,后世闻名的几座著名欧洲宫殿——比如此刻还未被修建起的凡尔赛宫,它的花园便是以大量规整几何形状的绿化植被和精美雕塑组合而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令无数王公贵族惊叹不已,并由此带动整个欧洲的风潮——巴黎风尚最时髦,便是从凡尔赛宫廷开始。
按照风景造园学说的某种理论,东西方对于园囿文化的侧重点不同,乃是因为各自的政治环境差异——东方长期大一统,尊卑等级规矩森严,故此士大夫们在评价园林方面的宗旨是以模仿山野意趣为佳——在外面必须要规规矩矩,回到自己家里么,总要讲究个自在随性。而西方则由于众多诸侯林立,长期战乱频繁,治园就很注重整齐划一,秩序排列——没办法控制外人,只好拿自家后花园里的植物排布排布,过过干瘾也是好的。
而眼下呈现在这批使者眼前的这条道路,其两边花木植物却正是严格按照几何图样拼接,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花木有序排列,极其规整——这其实只是因为当初道路的设计者没空在路边装饰方面下太多工夫,只在图纸上随便画了些几何图形而已,却正符合了这些欧洲人的审美观,以至于他们一个个都惊叹不已。
而每隔一段路程,路边在平坦宽阔之处还建有茶棚,有专人管理。外面设置有木台座椅,饮水渠槽,以供行人休息之用。这一行人在某处茶棚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却又对树立在茶棚旁边的高杆路灯大感兴趣——这种长途道路上不可能象白沙港口从码头到市场的一小段路那么奢侈,夜间保证所有路面都有人工照明。但每隔一长段距离,在休息茶棚处设置路灯却依然是很有用的——夜间行人可以远远望着灯光走,不至于迷失方向。而且有灯光就意味着有人和服务设施,以及遮风避雨之处,尤其在夜晚和大风雨天气里,对行路之人将会是非常有用的帮助。
老戈曼对此大为赞赏,觉得这些茶棚的经营者很有君子之风——他以为这些桌椅棚凳,连同路灯之类都是茶棚主人自己配置的设施。但经过交谈询问以后,才知道原来这些设施都是修建道路时由琼海军方面一起配齐的,包括茶棚的经营者,也是由琼海军出面组织的一些当地孤寡老弱,或是伤残军人,在这里照料茶棚设施,一方面能从路政管理部门那里拿一份微薄工资,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日常经营中赚取一些利润——前者可以保证他们勉强温饱,而后者如果做得好,甚至有可能发家致富呢!
“这简直就是《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君子国嘛……”
代表团里有几个第一次来到东方,却自诩对中国很是了解的欧洲人低声议论起来——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正是来自于那本曾经令西方轰动一时的《马可·波罗游记》。那个威尼斯商人所到达的中国——如果他当真来过的话,其实也只是中原王朝历史上寿命极短,秩序混乱,才仅仅延续了七八十年的元朝,但在马可波罗的叙述中却已经成了文明昌盛之地,礼仪教化之邦,一再称颂不已。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乱世英雄 (夹心奥利奥) 起点VIP2016-10-10 抗战烽火徐国仁,一个现代高中生,不会打枪,也没杀过人,灵魂却意外穿越到了民国旧社会,对历史不...
-
带着城市闯战国 (空逸) 起点VIP2017-02-02 架空历史赵无铭在玩网页策略游戏之时,带着城市突然穿越。成为赵王,最不待见的小儿子。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