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大伙儿便热火朝天的商议起这笔生意该怎么做?这年头的千吨级大帆船要论起战略地位来,确实也不比后世的航空母舰差多少。船上虽然装不了舰载机,但却需要配火炮。一条船上火炮配载数量的多少,就代表了它的实力——当然了,必须是在安全范围之内。
早期欧洲人由于力学基础不过关,曾在这方面付出过不少代价,比如瑞典国王曾经花费数年时间和大量金钱建造了一艘当时全欧洲最为庞大的战舰“瓦萨”号,拥有多层火炮甲板,火力威猛无比。只是由于装载火炮太多,没能控制好重心和平衡的关系。该舰第一次下水试航,刚刚驶离港口还没多远,便被一阵大风吹得侧翻,沉没在港口附近的航道中,成为全欧笑柄。不过这条船在水下保存得非常完好,若干年后被完整从水下打捞出来,安置在专门的博物馆中供人参观游览,反而变成了小国瑞典的一大旅游资源,倒也算物尽其用了……
除了商讨舰船本身外,用什么名义送给大明朝也是个问题。完全白送是不合适的——那样就相当于无条件接受大明的要求了,这对今后谈判很不利,所以总得找个借口才好。
一开始有人建议说算是送给崇祯皇帝的生日礼物,根据资料得知朱由检的生日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早过了。不过如果把改装培训的时间统统算上,搞到今年十二月份的时候拿出来献礼倒是正好。但又有人提出如果这么一搞,今后岂不是年年都要送礼?平白无故给自己套个枷锁,还是算了。
商议到最后,还是林峰提议,依旧用贸易公司的名义出面,用一个象征性的价格卖一条千吨级大帆船给对方,这么做的话,至少在名义上就跟那份协议没什么关系了,属于纯粹的商业行为。而明王朝如果再提出其它要求,这边也可以理直气壮拒绝掉或是按照市场价向他们收费——我们已经给了这么大的优惠,你们若再提出其它非分要求可就不合适了。
这条建议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在策略确定之后,接下来考虑措辞,商议细节等部分就很顺畅了,很快便形成决议。
……不久之后,一封措辞严密的回函电文从海南岛上发往京师,由琼海镇驻京师的联络员陈涛呈送给大明朝廷,正式表明了琼镇对于大明王朝先前所提出要求的态度。
回函中首先义正词严的指出:此次贵方所提出分享战利品的要求,违反了贵我双方先前所签订的条约xx条xx款,我方不能同意。
但是,考虑到双方一直以来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贵方对于海上力量的迫切需求,我方琼海贸易公司同意以优惠价格向贵方出售一些被俘舰船。为了表示诚意,我方将把这次俘虏到的所有舰船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好,原本是由敌军统帅所乘坐的那条欧洲舰队旗舰帆船以象征性价格出售给大明。
这个象征性价更是多少呢——只要一块银元即可,也就是白银五钱。
在回函的最后,还有几行附录,附录中说明这条旗舰先前在战斗中略微有点损伤,不过我方会负责将其修好,并且对其进行适当改装,以便其能适应大明水师的要求;同时希望大明能派遣一批水手前往吕宋,我方将负责对其进行培训,并派人协助将船只开回大明港口。此外,随舰还将赠送大型青铜火炮八门,优质西洋火铳一百支,以保证该船有能力在航行时保护自己。
文字之外,陈涛在与钱阁老交谈时也专门告知对方:这些维修,改装,培训人员,船上附带的火炮火铳,以及第一次出航时需要的备件资材都是免费的。但如果大明想要增加船上火力,安装更多火炮的话,就得花钱买了。而如果大明想要获得更多的舰船,也需要花钱买,我们将给予最优惠价格——当然,不可能像这艘这样,几乎完全是白送了。贸易公司总不能老是作亏本生意,希望贵方能够理解云云……
而钱谦益则是喜出望外,连连表示可以理解——得到一条大船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何况还有火铳和大炮!就算朝廷不愿意再额外出钱,光是这批东西,就足以堵住任何政敌的嘴!
这回看你们如何再攻击我?想我钱某人跟短毛打交道,啥时候吃过亏?
——在带着陈涛送来的这份回函前往内阁议事的路上,钱谦益如此自傲想道。
第五百五十二章 吕宋的战后
天蓝海碧,白鸥翱翔。
五六月份的马尼拉湾中,正是一片晴好天气,海面上则是热闹无比,许多大大小小的帆船和人员正在忙着干活儿——不是打渔,而是在打捞前些日子被打下海去的欧洲沉船。
史可法在奏报中把琼海军说得浪费无比,把好船都拆散掉胡乱糟蹋,实在是太冤枉他们了——事实上琼海军一直秉承着勤俭节约精神,不但对于那些冲上沙滩的舰船都尽量加以最合理利用,就连被打下了水的沉船以及船上物品,也都尽可能打捞上来废物利用。
琼海军的打捞技术虽然不能与现代社会相比,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最先进的,他们有专用的打捞船和辅助人员,使用大量的浮排,空木桶,通过数学计算确定打捞浮力。但最重要的工具则是几套简易潜水设备:主要是一根长胶皮管子和一个密封金属头盔组成,在船上用人力不停朝管子里充入空气,可以让潜水员在某些水压不大的浅海水下区域长时间停留。
借助这些原始简陋设备,潜水夫们把绳索捆绑在舰船的水下残骸上,与上方浮桶和浮排相连,待到大型的打捞船过来之后,便将其拖往岸边……这项工作主要是由那些西班牙海军的俘虏来进行,因为他们对自家的船只最熟悉,对于沉船的位置也更刻骨铭心一些。
至于如何说服这些西班牙人自愿下水,琼海军在这方面则更是驾轻就熟。由赵立德所建立起的劳动管理部门很早就确立了此方面规则,只需要告诉那些西班牙人:他们在水下工作的时间以及成果,都可以用来缩减他们进行“劳动改造”的时间。如果运气好捞上来一个价值很高的东西,当场就能刑满释放,甚至还可以得到物质奖励。就算运气不好,一直没啥收获,参加这种打捞工作一个工作日,也可以抵扣整整十天在矿场工作的时间……在许多诸如此类的政策刺激之下,俘虏们无论是报名还是工作的热情都非常高涨,其工作效率自然也水涨船高。
由此,堆放在港口附近修船场沙滩上的各类舰船残骸也越来越多,充足的板材木料不仅仅为王若彬他们的修理和改造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而且这个庞大的沉船堆放场地还成为当地市民茶余饭后的一大消遣娱乐场所,每天都有很多人大老远的专程跑来看热闹。
有鉴于此,王若彬模仿庞雨等人先前在海南岛上的做法,在这片堆放场地边上又搭建了一座大草棚子作为展览馆,把那些打捞上来的铜炮,火铳,欧洲军旗军服之类放在里面供人参观。此举果然在当地引起轰动。吕宋岛上的华人居民尤其欢欣鼓舞,展览馆开张那一天,专程请了舞龙舞狮的队伍过来大肆庆祝——所谓民族自豪感这种东西就是这么激发出来的。
而对于那些同样居住在吕宋的欧洲人来说,这段日子就很有点灰头土脸的味道了,尤其是那个展览馆的存在总让他们觉得脸上热辣辣的——自从吕宋岛被占领以来,当地的欧洲人就不再享有任何政治特权,但在他们心目中,总还难免觉得自家理应比那些深色人种要高贵一些。当初欧洲舰队封锁了马尼拉港口的时候,这些人虽然表面上老老实实,私下里未尝不曾欢欣愉悦过——当年西班牙统治马尼拉时欧洲人在本地享有的种种特权眼看就能回来啦!
只是没想到希望破灭得那么快,随着那艘大铁船一开到,先前还威风凛凛的大舰队瞬间土崩瓦解,他们心目中的“欧洲救星”如今却正在战俘营里卖苦力,还唯恐干得不够多不够好,以求早日改造结束……这等反差给他们的打击实在太大,以至于很多白人最近都尽量不往港口码头那边走,就算必须要过去,也都低头快步经过,而不去看那些高耸的帆樯——在华人眼中那是代表胜利的丰碑,而对于欧洲人,则就是耻辱的十字架了。
在吕宋岛上,除了华人和欧洲人之外,还有一个人群的存在,那便是本地土著。作为吕宋岛上数量最多的一个种群,这些可怜人长期以来却一直游离于当地主流社会之外。对于先前那场欧洲白人和大陆华人之间的战争,他们表现得漠不关心,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外来人,抢夺了他们的土地和森林,巴不得双方打个天长地久,然后统统死光光才好。
琼海军那场干净利落的胜利同样打破了他们的希望,不过那些土著倒是很快就调整了心态——无非是把过去伺候白人老爷的劲头改用在华人老爷身上而已。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岛上使用土著仆人的华商家里往往发现那些下人变得恭谨了许多,眼中敬畏之色增加不少。而同样使用了土著仆人的白人家庭则恰恰相反,从前很顺从老实的仆役忽然变得刁滑起来,令他们原本就日益窘迫的生活又平添了许多麻烦……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乱世英雄 (夹心奥利奥) 起点VIP2016-10-10 抗战烽火徐国仁,一个现代高中生,不会打枪,也没杀过人,灵魂却意外穿越到了民国旧社会,对历史不...
-
带着城市闯战国 (空逸) 起点VIP2017-02-02 架空历史赵无铭在玩网页策略游戏之时,带着城市突然穿越。成为赵王,最不待见的小儿子。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