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总体来说他们的行动还是很成功,出发前制定的几项战略目标都已达成。就是关于谋取威海卫以及刘公岛作为海军基地的事情,因为参谋组另有打算而延后处理,其它任务应该说都完成得不错。所谓总结经验教训无非是更加精益求精,为日后编纂战例操典以及士兵手册作准备罢了——按照军事组几位头领的观点:哪怕经验再怎么丰富的军官或士兵,他一生中所经历的战事终究有限,如果遇到不曾经历过的意外突发事件,就很可能因为手足无措而处置失当,或者因为犹豫而丧失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汇集了大量实际战例的操典或手册至少能够为其提供一个方向,使其快速决定该怎么做——在战场上往往并不存在所谓“好”或者“坏”的决断,只有拖拖拉拉,什么都不做才是最要命的失误。
其他人都是老老实实的,有什么写什么,甚至绞尽脑汁找出些失误或者不足之处加以弥补,但在政府机关干过几年的老解却对此不屑一顾。虽然也勉强写了一篇东西出来,但连庞雨等自己人都看得直摇头——这家伙纯粹只是在评功卖好,整篇文章开口闭口都是此番出击山东部队的成绩和辛劳,这些东西拿到表彰大会去做报告还差不多,却肯定不适合作为内部总结之用。
“你们懂个屁!”
对于别人要他好歹写点可改进之处在上头的建议,解席直接嗤之以鼻:
“你们这帮人都没在体制内混过,不知道这种文件的厉害。白纸黑字的,一旦落到书面上了,以后可就是放到档案里记一辈子的事情——想当初兄弟我在政府机关上班,顶头上司因为捞多了点,吃相又不好看,栽了。一个科室下面十三个弟兄全部停职接受审查。纪委那帮人过来查了咱好几个月,到后来说只要写篇‘认识’就算过关。老子硬是顶着不写,被停职整整一年!你们以为这很倒霉吗——不!十三个人中有十一个老实写了文件,他们还真被放回去上了几天班,然后陆陆续续都他妈双规了!最后咱们科室就剩两个死活不肯写的得以全身而退,兄弟我也是其中之一。”
喝了一口茶,解席用很瞧不起的目光看着对面那些劝告者:
“你们以为那十一个都是傻鸟,会老老实实把自己的问题交待出来?——突破口知道不!你们自己写的东西,再怎么隐蔽忌讳,终究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这就给了别人调查的方向啦。那帮人专搞这个的,只要抓住一点点线头就能死追下去,所以除非你自己压根儿不提,别人终究不是你肚里蛔虫……”
“那你后来怎么还辞职下海了?”
有人问了这一句,搞得老解有点下不了台。不过在这边的都是老兄弟,何况又是换了年代的“陈年旧事”,便也没再隐瞒:
“虽然勉强过关,可终归是被记上了一笔。而且直接上司倒了台,在那个体制里面基本上就可以说是前途断绝了,能够上演柳暗花明的好运小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是坐一辈子冷板凳的了。既然仕途上没了指望就只好走商路了,趁着在机关时攒下的一些人脉还没彻底断掉,赶紧利用起来啰……别这么看我,所谓体制内就是这个样:说轻松也轻松,严格起来一点小错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丝毫走差不得。”
“这边跟以前那个世界毕竟不同吧,我们自己就是领导阶层,有谁能这么来搞我们?咱们自己选举出来的那个委员会么?”
有人不服气道,对此解席只是嘿嘿一笑:
“你们觉得咱们这个组织还是当初那个旅游团吗——我们现在可是控制着三个省份的地盘,几十万的人口。哪怕是一家公司,一旦员工上了万,领导层要考虑的也不可能仅仅只是经济问题了,何况我们手下可是有好几千的武装部队呢,真要不管三七二十一,现在直接打进紫禁城去抢个皇帝位子坐坐也不是没可能……就算我们内部再怎么团结,有些事情肯定还是不可避免的。”
说到最后,老解把桌子一拍,总结道:
“反正涉及到政治上头,怎么小心谨慎都不过份……话都说到这儿了,谁要不相信尽管自个儿写去,但别拉上我!”
被老解这么一说,大家都有点犯嘀咕。这家伙说得玄玄乎乎挺离谱,但仔细听起来却又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各人想法不一,疑惑着各自散去。
不过之后大伙儿倒是或多或少修改了他们各自的述职报告,增加正面宣传而减少了问题部分,对于所取得的成绩宣扬更多。至于有可能被人找出岔子的所谓“突破口”么,当然是尽量虚化掉。
只有北纬对此不屑一顾,仍然按照他原来的思路撰写战役和战术方面总结。在他的总结报告中一条条一件件,全都是部队在实战中所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出战的几个连队几乎都被骂了个遍,愣是没一句好话。
作为连队长官的陈添胡凯等人在一次偶然机会下看到了这份文件,心里头难免不服气,壮着胆子跑去跟北纬理论。说咱们部队这一路上好歹都是打胜仗下来的,也曾以几百人打得人家数万叛军抱头鼠窜,包括大明的几万精锐在我们面前也是老老实实不敢造次。即使有些小瑕疵,也不至于象教官您在报告中写得这么不堪吧。
有人更举出老解的理论去跟北纬交流,结果却被北纬劈头盖脸臭骂一顿——用政治思想来考虑军事问题?你们这帮基层军官还没那个资格!战场上面的事情容不得半点虚假浮夸,你自己找不出问题来,敌人将会帮你来找——而所要付出的代价,则是士兵们的鲜血和生命!
一通教训之下,胡凯等人只好灰溜溜回去继续找问题。之后大家的述职报告陆陆续续发回海南岛,不久便从岛上来了回音。
海南来电里的头一件事情,便是通知山东方面:由于此次作战任务已经顺利完成,要求原先从一营和二营加强给出击部队的几个连队回归原建制。如果可能的话,还希望能从原三营部队中抽调出部分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借调给另外两个营,以求在接下来即将进行的第四次部队大扩编中带更多新兵,尽快形成战斗力。
如此,琼海军将正式把三个营级编制扩大为团,连同即将在吕宋建立的海军陆战队第四团,琼海军的常备军武装力量将要扩充至万人以上。
第四百三十八章 交换
公元一六三三年的新年元旦这天,琼海军驻山东部队的各级军官齐聚于当地名胜蓬莱阁上,观赏著名的“日出扶桑”胜景。
新年看日出这个习惯还是当初刚刚抵达海南时,大家在公元一六三零年的元旦这天集体跑去玩闹而养成的。那时候刚刚登陆一个多月,全挤在一处县仓大院内,各方面条件都很差。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更主要是心绪不宁,天天晚上都有人哭哭啼啼吵得所有人都不得入睡。
再加上当地当时全无工业污染,空气极好,导致人醒来也早,所以每每天还没亮便有人出门,门口值班人员询问原因,总是说“看日出去”。在一六三零年的元旦这天其实也是如此,只是所有人都跑了出去,与其说是大伙儿兴致好,还不如说是无可奈何之下的苦中作乐。
然而从此以后这却成为惯例,无论各人身在何处,只要逢到每年的第一天,总是尽可能早点起来看日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一类仪式——望着那轮太阳自海平面或者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直到冲破雾霭放射出万丈光芒,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琼海军当前的局势——他们不也是从一片黑暗中艰难崛起吗?到现在么,虽不敢说是如日中天……
“……咱们现在就是那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总能算得上的!”
趴在蓬莱阁的木头雕花栏杆上,有人如此颇为感触道。经过四年辛苦努力,他们现在已是初步建成了属于自己的势力,在大明的政治版图上也不再是无足轻重了——这一次公历元旦,本来只是他们短毛内部的节日,连手下官兵都不强求庆祝的。但前几日登州府的文武官员不知从哪儿打听来消息,提前送来了不菲重礼,同时又让人通报说今日要来拜访庆贺,其殷勤小意之处,与从前大相径庭——要知道即使不久之前,还有消息说许多明朝文人对他们短毛惯用夷人历法,另过夷人节日大感不满呢。
“朱大典他们要过来,恐怕不仅仅光是为了祝贺拉关系那么简单。”
庞雨和敖萨扬这两位参谋官职责所在,事先已商量过对方的动机,此时猜度起来,却也颇有把握。
“登州叛乱已经被彻底平定,诸军各还本镇,我们两千多人还占着登州府城就有点太过于显眼了。朱大典这次过来,十有八九是想和我们商谈撤军的事情吧。”
——随着钱谦益入京,朝廷关于山东的战后封赏博弈大戏正式开幕,被征调来讨伐叛乱军的各路部队也开始纷纷准备开拔。士兵是直接返回原驻地去,主官们则需要去北京城里逛一圈儿,向朝廷领取他们所应得的赏赐——自古朝廷不差饿兵,把这些丘八大爷们拉出来干活儿可是要付钱的。出发前要有开拔费用,战后如果失败就罢了,可若打赢了,诸般花红赏赐断不可少,否则下回谁还给肯给你皇帝老子卖命?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乱世英雄 (夹心奥利奥) 起点VIP2016-10-10 抗战烽火徐国仁,一个现代高中生,不会打枪,也没杀过人,灵魂却意外穿越到了民国旧社会,对历史不...
-
带着城市闯战国 (空逸) 起点VIP2017-02-02 架空历史赵无铭在玩网页策略游戏之时,带着城市突然穿越。成为赵王,最不待见的小儿子。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