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对方的武器战术,全是众口一词——短毛军全用火器,远炮近铳,只是无论火炮还是火铳都极其犀利,远非大明军的装备所能比肩。射程既远,射速又快,而且还精准无比……总而言之,这支南方部队压根儿靠近不得,要想打到他们,非得拼上几十倍的人命去填才有可能。
于是当最后,问及到对方的数量时,得到的回应已经不能让吴三桂和他舅舅感到意外了——琼州军总共不过千把号人就把那条防线守的固若金汤?短毛才三五百名步兵就敢主动出击与贼军万余人正面较量,还把他们打得大败亏输?这些话若是在一个人口中听到,肯定以为是在胡扯淡,但连续审问了十几个俘虏都是这样,其中一个还是叛军的夜不收斥侯,亲身探查过琼州军兵营,说的话总应该是靠点谱的。
待得今日,听到此地炮声震耳,远远就能看到沙尘漫天,硝烟四起,无数逃兵鬼哭狼嚎着从他们身边抱头鼠窜,当吴三桂和他二舅麾军冲出来,亲眼看到那支古怪军队之后,方才知道先前俘虏所言果然不虚。
——这果真是一支仅仅数百人,便敢冲出来与万余叛军正面交战的队伍,而且还全部是步兵!
尽管一开始气氛有点僵硬,但之后双方的交流还算顺畅,即使关宁军那帮子骑兵将官素来眼高于顶,在亲眼看到琼海军所创下的奇迹后也牛不起来,更没资格摆架子。
不久之后,这支部队的主将祖大弼也出现在琼州军面前——他先前试图驱赶乱军去冲击敌军主阵,造成混乱以后再以骑兵掩杀,便可以从背后大量杀伤。这策略不错,可惜对面孔有德那批人也是打老了仗的,一见这架势便知道他想干嘛了,立即将全军收拢,同时对冲到阵前的己方溃兵也毫不手软,只要胆敢靠近就格杀勿论。硬是守住了阵脚,没给冲散。
绕了几圈,见没什么好机会,祖大弼也没硬冲。尽管重甲骑兵冲步兵很有优势,可他们人数毕竟太少,对方已经集中在了一起,完全靠骑兵去冲散难免付出较大伤亡。而此时的辽东军已经开始出现军阀迹象——这些装备最好,训练最精的骑兵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大明军人,而是属于他们祖家将私人的家丁,当然不能随意消耗掉。
不过令祖大弼有些意外的是,对方明显也是老行伍了,肯定能看出他根本无意硬拼。但那些叛军却表现得极为胆怯,虽然聚在一起排列出了防止骑兵冲击的军阵,却又对此十分忌讳的样子,一个个抖抖索索,好像马上要大祸临头的样子,不知道在害怕些什么。
当然在不久之后他就知道对方怕什么了——人家怕的是琼州军的雷神炮!只是领悟到这一点却让祖大弼心中很是不爽——为了剿平山东叛乱,朝廷四处调军,连远在川中的部队都给派过来,没想到主力未至,叛贼却已被区区一支南方偏师打蒙了头,吓破了胆,实在是很不服气。
不服气归不服气,对于这支琼州军仅用两千余人便夺取了登州府,并“顺便”打垮了全部叛军主力的琼州军,纵使祖大弼心里想法再多,脸面上总是要客客气气。
——在武人的群体中,强者永远是会受到尊敬的。
第三百九十二章 你撤咱也撤!
一加一小于一?
——听起来似乎有些古怪,但这正是当前战况的真实写照——今日一战,叛军原本是抱着决死的念头发起全力攻击,而琼海军这边虽然只有两千余人,却也是信心满满,在解席北纬等人看来,叛军既然那么急着自杀,他们也不介意满足对方的愿望,毕其功于一役,就在近日把这场山东叛乱彻底平息掉。
而辽东军方面,祖大弼敢于率领两千多骑兵大模大样走官道,当然也是对自家部下的战斗力深具信心。在这些辽东军人眼中,内陆官兵都是废物,从内陆官兵反叛而来的山东乱军自然也强不了多少。
辽东军的这份自信倒也不是完全妄自尊大——在历史上那场沙河之战中,辽东军也就出动了几千精骑,配合其它几路步兵,便将山东叛军主力给打垮了。他们这次调回关内的部队其实不多,但皆为精锐。而此时祖大弼所率领的两千余人又是其中最为强悍的一批,更有祖家核心的八百铁甲重骑在手,如果他敢于不计伤亡的话,哪怕与叛军主力正面硬撼,也足堪一战。
——两支部队战斗力都非常强,即使单打独斗也完全可以击败对手,那么当他们合在一起时,不是可以发挥更大力量么?
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当北纬发现有“第三者”介入战场之后,他立即取消了原定对叛军发起总攻的计划,更下令全军高度戒备,并迅速撤回到己方炮火掩护范围之内。
此时叛军那边已经因为要抵抗辽东铁骑的冲击而重新聚集在一起,并结成了一个不适合移动的坚守阵形,而后方的火箭弹也早已准备就绪,只要北纬他们把叛军阵地的方位坐标通过信号旗发回来,必定可以取得重大战果,甚至可以说:这场战争将提前结束。
但在后方,解席和马千山此时却根本顾不上叛军问题了,在得到前方通讯员传回那支“援军”的消息后,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询问军需官还剩下多少弹药?够不够打一场高强度,针对快速骑兵突击的防御战?其次,便是下令给一部分十二磅炮换上了霰弹——专门用于打击冲到防线极近距离的敌人,尽管到目前为止,还从来没有敌军能做到这一点。
关宁军方面很快便注意到了琼州军的戒备,事后庞雨和敖萨扬曾经暗中议论,说咱们当时是不是有点紧张过度了——至少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关宁军那帮人还是挺友善的。只是当北纬明确告诉对面,请辽东镇的骑兵大队不要靠琼海镇步兵太近时,辽东军那几位将官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对方的主将祖大弼是个非常壮硕,又极其丑陋的中年人。尤其是和他那英武潇洒的白脸外甥站一块儿时对比就更为明显——祖大弼脸上到处是伤疤,特别在脖子上有一条极深的沟槽,若在别人身上肯定是致命伤无疑。但这位祖二将军非常强壮,整个人几乎呈四方形的,连脖子也要比常人粗壮许多,这么重的一道伤口居然没切断他的气管,还给长好了。
不过祖大弼肯定是受到了影响,具体表现在他很不爱说话,一般都通过手势或动作来表达意见,更多则是由他的外甥充当发言人。正如此刻——纵使祖大弼面露不悦之色,也只是涵义不明的摇了摇头,掉头走掉了。
而旁边那位英俊帅哥吴三桂脸上也顿时阴沉下来,大家都是武人,说话没什么好拐弯抹角的,直接质问:
“这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是为朝廷效力的,为何要防着我们?”
“我军以火器为主,不习惯被人靠得太近,即使友军也是一样。”
北纬很直率的回应道,吴三桂眼中顿时显出一丝讥笑之意:
“你们害怕?”
“就算是吧。”
北纬淡然应道,根本不吃对方的激将法。这下子吴三桂也拿他没办法,愤愤看了他几眼,挥一挥手,跟他二舅一起带领部下们走开了。
在前方战场上,辽东骑兵已经非常英勇的击溃了叛军骑兵队,虽然因为人数太少而奈何不了对方的步兵主阵,却像一群凶狠狼群般牢牢缀着对方,使得那些步兵只能猬集在一起死死防守,不敢有什么大的动作,非常狼狈。
这本是琼州军的大好机会——只要他们愿意上去放一通炮开一排枪就行。可惜这时候无论是前方北纬庞雨敖萨扬,还是后方解席马千山,他们压根儿不想再在叛军身上浪费哪怕一粒子弹了——万一辽东军以及后面的山东行营突然翻脸咋办?
而在发现琼海军完全没有协同作战的意图后,辽东军也很干脆的撤了围,任凭敌人离去——在保存实力这方面,天下绝对没有人比他们关宁铁骑更加经验丰富了。不久前吴三桂他老爹,总兵官吴襄在出兵援救一手提拔他的大恩人,同时也是自己的亲大舅子,亦是辽东军首脑祖大寿时还玩了一把临阵脱逃呢,一举坑掉辽东巡抚邱禾嘉。后来祖大寿还是依靠自个儿玩了个诈降诡计才从皇太极手里逃脱。
亲戚之间尚且如此,何况外人——八年后的一六四零年,在决定着大明朝命运的那场松锦大战的战场上,正是在关宁军的带动下,十三万明军主力一哄而散。再一次把非常欣赏并且大力栽培过他的督抚洪承畴,以及那一班子不够聪明的同僚——如陕西玉田总兵曹变蛟,前坉卫总兵王廷臣……等等一帮子傻鸟全部留给了皇太极。
虽说当时是大同总兵王朴率先撒丫子开溜的,但吴三桂所率领的关宁军在这方面从来不会落于人后——他不但跑得比王朴更快,伤亡更小,而且在战后,愤怒的崇祯帝追究败战责任时,王朴丢了脑袋,他却安然无恙!
此次来山东作战,关宁军倒是一反常态,表现得相当勇猛,但这绝非因为他们改了性子,而是定位不同——在他们眼里,内地叛军的战斗力和女真鞑子相比差得太远。面对那么一群鱼腩废物,不正好趁机多杀几个,多刷点功劳么?比如吴三桂的老爹吴襄,还指望在这一战中戴罪立功,把上次大凌河之战,弃军逃脱所受到的惩罚补偿回来呢,当然个个踊跃争先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乱世英雄 (夹心奥利奥) 起点VIP2016-10-10 抗战烽火徐国仁,一个现代高中生,不会打枪,也没杀过人,灵魂却意外穿越到了民国旧社会,对历史不...
-
带着城市闯战国 (空逸) 起点VIP2017-02-02 架空历史赵无铭在玩网页策略游戏之时,带着城市突然穿越。成为赵王,最不待见的小儿子。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