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夫斯克城就一个严重缺编的苏军地方师在守卫,他们根本挡不住施坦因纳的步坦协同突击,缺乏反坦克手段的苏联地方师,在一天的时间内就被清除。
拿下科夫斯克城的施坦因纳干的第一件事情,不是修筑工事和机场,而是驱赶科夫斯克克的三十多万市民出城。
施坦因纳深受隆美尔作战思想的影响,绝对不会滥杀无辜,科夫斯克将很快彻底陷入战火,施坦因纳并不想这些苏联平民无辜地死于战火。
当然,这些苏联市民也可能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驱赶出城市是最好的办法,也可以让这些市民远离战火和死亡,同时施坦因纳也消除了隐患。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施坦因纳的驱逐令很有意思,所有科夫斯克的市民,可以携带自己的任何财物离开,但是粮食必须留下。
这样施坦因纳就不用在科夫斯克被围后,还要给这些市民提供食物,这可是三十万人,每人每天一斤粮食也是三十万斤,施坦因纳可没有这个能力。
把科夫斯克的市民驱逐出去,就不用为这些市民提供粮食,反而可以获得很多粮食,何乐不为。
……
感谢,叶东yd打赏了500币
441.第441章 名将来了
一座城市的存粮一般不会低于本市人口三个月所需,这是最低标准,可科夫斯克的存粮让施坦因纳吃惊,因为他只缴获了五百万斤粮食。
苏联城市的存粮不足本市人口一月只需,可见苏联的粮食供应有多么的紧张。
(落叶不明白,苏联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国土,为什么民众还要饿肚子,就连****时代也没有多少改变,英美一制裁,俄罗斯就物质匮乏。)
在驱赶科夫斯克克市民的时候,整座城市都陷入哭天喊地之声中,女人哭,小孩哭,就连那男市民也在哭泣。
在科夫斯克市民看到德军无数的坦克和机枪后,这些苏联市民也只能一步一回头离开自己的家园。
施坦因纳就算心中有万般不忍,也必须坚决地执行驱逐政策,现在这个科夫斯克克死地,把这些市民驱逐出去是为了他们好。
施坦因纳虽然浪费了一天的时间,但是为自己的七八万军队搞到了一年都吃不完的粮食,施坦因纳这下不用在为军粮发愁了。
驱逐完科夫斯克克的市民后,施坦因纳一边命令自己的三个师布置城防,接下来就是迎接苏军疯狂的围攻。
当隆美尔收到施坦因纳的电报后惊讶万分,自己兄弟居然抛出的三个师去当诱饵,这胆子也忒大了,隆美尔怎么怎么办,他早就前线指挥权下放到第一线指挥官手上,隆美尔能做的,只能给古德里安发一封只有四个字的电报——便宜行事。
当古德里安抛出的诱饵到达指定位置后,就看斯大林出招了。从德国间谍发来的情报分析,斯大林调动了差不多四十多万正规军前去围剿这些胆大包天的德军。
施坦因纳的七八万人,困守孤城,要面对八九倍于自己的敌人,可谓是危险万分,并且苏联还可以随时增兵。
必须要给施坦因纳一些帮助,隆美尔可不想三个精锐德军师被苏军全歼,绝对不能让苏军大炮德军不可能战胜的神话,虽然这个神话迟早要破灭,破灭得越晚对德国越有利,对苏军的士气威慑也越大。
此时的施坦因纳最需要什么?施坦因纳该有的都有了,就是空军力量要差一点,古德里安去支援施坦因纳的战斗机,因为距离的原因,在科夫斯克上空停留不会超过二十分钟。
隆美尔决定立即给施坦因纳派遣两个航空团,机场就建在科夫斯克城内,至于怎么修建机场,那就是施坦因纳自己的事情了。
施坦因纳在接到元首要排两个航空团来支援他作战的电报后,真是激动万分,他连忙下令把科夫斯克的广场清理出来做机场。
苏联的每个城市都广场,广场矗立的一般是列宁或者是斯大林的雕像,广场很大,而且与城市大道相连接,所以施坦因纳要修建简易机场很容易。
一个航空团拥有一百六十四架飞机,两个团总共三百二十八架,其中五个大队是“bf109”战斗机,四个水平轰炸机大队,至于施坦因纳怎么使用这些空军力量,那就是施坦因纳自己的事情了。
施坦因纳当然深知空军的作用,在驱逐完科夫斯克的市民后,施坦因纳就下令全力清理科夫斯克克广场,这个工作也不繁重,半天的时间就能完成。
当施坦因纳把广场整理好就立即给总指挥部发来了请求空军进驻科夫斯克克的电报,一小时后,两个航空团的飞机就飞临科夫斯克上空。
让施坦因纳欣喜的是,来的不光是整整个两个航空团,还有几十架直升机,这些直升机全部吊着中小口径的防空炮,这下更让施坦因纳感激涕零了。
城市防御最怕的就是苏联的大规模轰炸,如果所有建筑都被炸成一片废墟,那施坦因纳也是没有办法防守的,现在施坦因纳手中有了飞机,科夫斯克上空的制空权就有了保障。
城市防御,可是不能完全龟缩在城市里面防守,那是在实在没有情况下,施坦因纳才会那样做。如果把所有部队放在城市内,只要苏联人舍得用大量的炮弹轰击,面积不是很大科夫斯克,要不了几天就会变成一片废墟,广场上的机场更不用说了。
针对这一情况,施坦因纳把三个德军步兵师全部部署到了城外,一万多运输兵驻守科夫斯克城内,这一万多人就成了施坦因纳的补充兵员和城市防守兵力。
至于大炮,施坦因纳同样是部署到城外,施坦因纳这样安排,就是采取了主动防御的策略。不使用呆板的被动防御战术。
施坦因纳这样的布置,当然也是有道理的,他手里可是有两个满编的坦克师,有空军掩护的德军坦克师,只有在野外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攻击力。
不管施坦因纳的布置对不对,既然施坦因纳作为前线的指挥官,当然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想法打仗,施坦因纳的安排甚至可以不用请示古德里安,只需要向古德里安报告他的战术安排就可以了。
三天后,施坦因纳刚刚把科夫斯克城外的阵地布置好,四十多万苏军也开始到达科夫斯克周边了。
这四十万苏军到达科夫斯克克后,并没有立即进攻,而是把科夫斯克克团团围住,同时动用大量的挖土机,挖掘了数到环绕整个科夫斯克克的反坦克壕沟,看来苏军要用比较稳妥的办法来解决这些突入纵深的德军。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而深沉的原因就是这次的苏军前线指挥官是华西列夫斯基大将,这个人可是要稳重的多,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的高。
说他是“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的指导者,克里米亚的收复者和柯尼斯堡的毁灭者,苏联陆军三驾马车外最具有才华的将领。”可见此人卓越的军事才能。
本来华西列夫斯基大将,正在主持莫斯科的布防工作,因为德国国防军的攻势很猛,人数和武器一点也不比苏军少。
这种情况下华西列夫斯基大将建议斯大林未雨绸缪,在基辅战役阶段,就开始着手布置苏联首都莫斯科的防御,用阵地战,消耗战,把来时汹涌的德军拖入到苏联寒冷的冬季。
第440章 三比一
史密斯战斗特点就是一马当先,“兄弟们给我上”的话他绝对说不出口,而他自己却萎缩在最后面,史密斯不是那种指挥官,身先士卒才是史密斯的荣誉所在。
战斗在瞬间打响,史密斯的四十架“bf109”对着苏联的活塞机群俯冲而下,这个机群的飞机是英国的喷火式飞机。
“嗒嗒……呜呜呜……”
史密斯率先击中一架喷火式战斗机,那架飞机冒着浓烟栽落向地面,史密斯的战友们也相继击落了十多架喷火式战斗机。
一次突击就能取得这样大的战果,完全是德国雷达的指挥作用,让史密斯率先知道到了苏联飞机的高度和位置。
“嗡嗡……嗡嗡……”
刹那间,苏联飞机就四处乱窜,这就是菜鸟飞行员的表现,遇见突袭立即乱着一团,就像没头的苍蝇,这样的菜鸟飞行员怎么可能是德国飞行员的对手。
这个苏军机群的队形被彻底打乱,不得不说的是喷火式战斗的灵活性,这种活塞式飞机的性能完全可以和德国的bf109媲美。
四处乱飞的喷火十分灵活逃出史密斯的攻击范围,可是跟随在喷火后面的轰炸机就开始暴露在史密斯的面前了,史密斯怎么会客气,连忙加速对着笨重的苏军轰炸机冲过去。
“嗒嗒……呜呜呜……嗡嗡……”
轰炸机上面的机枪也在对着“bf109”猛烈射击,“bf109”利用自己的速度和灵活性,从各个方向猛烈地对着轰炸机射击,顿时又有十多架苏联轰炸机被击落。
“嗒嗒……呜呜呜……”
刚才逃走的苏军喷火战斗机,一看不对啊!自己的任务是保护轰炸机去摧毁德军修建的科夫斯克的机场啊!己方的轰炸机如果全部被德军打掉了,那还轰炸个屁啊!不行赶紧掉头去保护己方的轰炸机。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赤色黎明 (沉渊之龙) 起点VIP2017-01-02 秦汉三国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
铁血强宋 (下官) 起点VIP2016-12-31 两宋元明公元960年二月初二,龙抬头,宋太祖赵匡胤于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登基称帝,定国号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