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铁血强宋 (下官)



大宋之所以灭亡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那便是在灭辽之后,宋军很快指向了另外一个大国:西夏。挟灭辽之威势,宋军进展非常顺利。很快就兵临灵州城下,灭夏也已经是宋徽宗掌中之物了,然而在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大意外:靖康之耻。

国势如日中天,经济持续发展,文化高度发达,军事上刚灭了大辽,即将收服西夏,大概不会有人会料到真女真兵马不过数千的,即便是熟女真和渤海兵马加起来也不过数万,女真人会对这个庞大帝国构成什么威胁?

事实上女真人原本也就是一个长期受契丹人压迫的苦寒部落,宋朝出于灭辽的需要才有意扶植,宋朝对这个被契丹人都视为蛮族的部落确实不够重视。

整个士大夫阶级都是如此,正如前文所说,宋朝的国土安全最差,在积极防御的时候,辽军还不能从平原地带高速突入,即便能够高速突入,也不可能久占,只能再高速退却。辽国本身也不想与宋朝大动干戈,所以从来没有出现过辽军突入宋朝腹地的军情,但是当辽国灭亡之后情况就不同了。

天不怕地不怕的女真蛮子可没想过与你友好相处,贸易往来,女真骑兵用着当初宋朝支援给他们的武器盔甲,乘着宋军主力正在西夏作战,宋人的注意力都放在西方的时候,分为两路直扑东京,女真西路军虽然被王禀顶住,可是东路军却经过数日长途奔袭就冲到了开封城下,当然他们也不是来灭国的,只不过是来劫掠一番的,他们也没有实力占据开封,所以他们非常粗暴草率的烧杀抢掠一阵过后就逃之夭夭了,带走了宋朝的大量财富、皇帝、太上皇。

而中国作为一个组织结构完善的现代化文明国家,突然被掏了心,再强壮的肢体也没有用了,这就是君主集权最大的弊端,仅仅因为这一个意外整座大厦就轰然而倒。如果没有女真骑兵的那一日奔回,宋徽宗的大军继踏平大辽之后再踏平大夏当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以宋朝的国力按部就班的将各个非华夏文明国度依次踏平也是理所当然。

官家赵佶太自负,太轻浮,这就是其永远无法的缺点,可是总的太说,大宋如此强盛,有将有兵有钱,与他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他上位之后作出的贡献实在是少得可怜,祖宗留下的家业,足以让他挥霍。

不同于秦始皇、汉武帝、亚历山大、君士坦丁等人的是,赵佶虽然不喜政事,天赋虽然聪慧,可是30点全部点在了艺术之上,作为“瘦金体”和“院画派”的掌门人,赵佶是可与王羲之、颜真卿比肩的文艺巨匠。

而道君皇帝主持编篡的《万寿道藏》也是人类宗教思想史上不朽的巨著,所以他是可与圣保罗、牛顿、玄奘、鉴真相提并论的宗教大师,然而,纷乱的天下需要的并不是一个艺术家,而是一个雄才大略,眼光长远的君王啊……

ps:又忍不住又文青了一下,以后一定改,家里突然断网了,这一点还是刚写好用手机传上来的,蛋蛋有点疼,今天是指定没办法继续写了,娘的,一点征兆都没有。

第一百四十四章 风云动(十一)

“官家如此其器重,杨凌此子定当竭死以报官家恩德。”三人都是齐齐拱手,有宋以来,士大夫直臣是确确实实敢于和君王叫板的,最典型的就莫过于寇准逼迫真宗皇帝御驾亲征。

当年辽国强盛之时,辽国对宋发难,20万大军气势汹汹挥戈南下,前锋直抵澶州威逼东京,这势头把大宋天子真宗皇帝吓得六神无主,不少人都是劝皇帝想好退路,说难听一点,不过就是脚底抹油,一溜了事,最后寇准却是力谏真宗御驾亲征,迫于压力,真宗就真的带领禁军进抵澶州,最后的结果是宋赢了,辽国被迫签订合约,二者划定疆域,一直到如今,宋辽再无大战,这就是历史上那个著名的“澶渊之盟”。

管中窥豹,大宋君王也确确实实遵守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约定,皇帝但有昏庸不智之举,文臣便是拼了老命也要将胸中的不平之气说出来,不管其对错如何,这份气节傲骨都是令人颇为称赞的。

可是到了徽宗如今的宣和年间,朝堂之上无疑就是赵佶的一言堂,当年士大夫贞节却是被丢得干干净净。

末了,赵佶又是饮了一口茶汤引子,对着蔡攸道,“蔡京也算是朕身边的老人了,久日不见,却是有些念想了,怎地,这段日子都未曾回府了?”

按说这是蔡家父子之间的家事,赵佶不应该过问,这句话一说出来,王黼不由得瞳孔猛地一缩,官家如此,究竟是何意?难不成又是起了起用蔡京的心思?

想打这里,王黼心中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寒颤,官家的心思一时之间令他便是极为的捉摸不透,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蔡京再度复相,那么迎接他王黼的便是只有两个字,死无葬身之地……

王黼如此,蔡攸更是摸不着头脑,前番他利令智昏,联合王黼狠狠的阴了自己的亲爹一把,简称坑爹,将老爹踢下台之后便是放开手脚的贪墨起来了,正是因为如此,父子之间的关系便是冷淡到了极点,蔡京老相爷更是一怒之下将蔡攸逐出家门,听到官家文问话,犹是蔡攸已是中年,也忍不住便是老脸一红,“回官家的话,近来国事繁忙……”

赵佶点了点头,也不点破,只是淡淡的道,“不管如何,总是血浓于水的,蔡京这老狗也是一时之气,难不成你回去之后还能将你吃了不成?抽个空闲,回去看一看也是罢。”

饶是蔡京政治嗅觉远远不如在场之中的每一个人,这个时候也是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看来官家是开始念起了自家老爷子的好处来了,是啊,不管如何,衣不如新,人不如旧总归还是伺候了多年的老人使起来合心意。

蔡攸当下便是下了决定,看来是时候回蔡府了,正如官家所说,不管如何,总是一脉血缘,多留条后路也是好的,赵佶这个时候便是一挥手,“好了,朕有些乏了。”

说完之后,便是在梁师成的搀扶之下,步出了亭台小榭,一眼都没有再看王黼,蔡攸只是低头拱手作揖,也缓缓的退了下去,只留下拔不下心神的王黼,良久都未能醒转过来,最后只觉得背后一阵阵冷汗……

杨凌骑于战马之上,身后跟着的就是有数百轻骑,这些兵马都是从自家兵马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而另外一侧,更是有杨可世随同,同样也是有数百骑兵,两者拖着长长的队列便是往雄州方向行进而去。

到了这个时候,杨凌也犹自未曾从惊喜当中回过神来,官家竟然许了如许鳌头,神策军的编制何其重视,看来老子这段时间以来打生打死也不算亏了,现今岳飞等人坐镇涿州,将常胜军原班兵马打散,和自家的兵马混编为神策军,一应事宜就更加忙了,这个时候杨可世和杨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便是回转雄州,虽然说童贯如今依旧是北伐名义上的统帅,可是到了现在,再也不是一边倒的局面,老种相公总算是能和其分庭抗礼,这北伐究竟怎么打,如何打,二人还是需要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出来。

这其中又有多少利益的瓜分,如何差遣,什么地方改让步,什么地方该争取,这都是二人需要好好生生谈判一番的,而他们这些军将不过就是到了最后,听命行事而已。

说起来,杨凌现在被摆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实在是不知道怎样去面对这些东西,一直以来他所能做的便是带着麾下将士一直向北,向北,不管是童贯,还是老种,他都认了,只要能最大程度的将想着把北伐战事好好打下去的将士保全便是,不断的扩军或许在外人看来野心便是极大。

可是杨凌心中却是一点都没有非分之想,起码现在没有,做皇帝?割地为王?都不是他的最重的目的,他只是在担忧,三年之后,历史上那场血海焚天的靖康之变,一个残辽都是打得如此艰难,那么更强的女真呢?

到时候还能不能抵挡得了?偏偏气死人的是,整个大宋不管是军是政,到了高层都难免勾心斗角,即便是再大敌当前的时候,也都是要下绊子,直娘贼的就不能将这场战事好好生生的打下去吗?

且看罢,不知道老种相公和童贯又是如何争取的!

一场凉风刮了过来,杨凌这才发现,秋老虎也已经渐渐的远去了,不知道还有多久就要下大雪了,总得要在这大雪来临之前,将这北伐彻彻底底的打完才好,到了那个时候,天时不在,恐怕又是要给辽人翻盘的机会。

战马一路悠闲的走将下去,在路上,便是时不时的遇到宋军的辎重车队,民夫丁壮之中时不时的便传来了一阵阵吆喝的号子,粮草犒赏不断的往涿州,易州前方运抵而去,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二州民心军心才能渐渐的稳定下拉,而其间的工事也在维护,用不了多久,二州便是会成为北伐最大的跳板。

第一百四十五章 风云动(十二)

这个时候的冬季虽然说还有将近两个月之久,可是那浓浓的凉意却已经是在北地开始蔓延几,相信过不了多久,这股寒潮便是逐渐的南下,等现在的来来往往的转运民夫也是穿上了一层夹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