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铁血强宋 (下官)



等了好大一会儿功夫,才听见脚步声响,蔡京为几个使女扶持着缓缓而来,蔡攸上前恭恭谨谨行礼:“参见爹爹。”

接着就从使女手中接过蔡京,亲手将他扶入书房当中,几名使女早就穿先在内书房预备好的卧榻那里等着接手伺候。

蔡京却没让她们扶自己上榻,就缓缓在榻檐坐了下来。打量了小心在面前侍立的蔡攸一眼。

蔡攸满心跟猫抓也似的急切,却只能陪笑问候:“爹爹辛苦了,这么冷的天气,还要入值,真让朝中其他臣子都愧死………”

蔡京哼了一声:“已得旨矣,你的枢密院都承旨位跑不了。”

虽然早就是意料中事。不过蔡攸忍不住还是失望的叹了口气,本来他还期望圣人念点旧情,自家老爹看着儿子最近勤谨伺候的份上,给个更好一点的位置,枢密副使也就枢密副使了,他将就一下也没什么,那个李纲,凭哪点能到他小蔡相公头上?

他小心动问:“枢副之位,还是李伯纪?”

蔡京哼了一声:“梁溪先生负天下之望。正需要他来正朝中人心,现在兵事纷纷,更有河东事。梁溪先生是众望所归,你在西府,当好生奉梁溪先生从事!”

蔡攸心下撇嘴,面上还是恭谨:“自然如此……只是儿曾入东府,领参知政事,现在却在西府为一都承旨。说出来,倒是折了爹爹的名声。儿实在惭愧无地……”

蔡京冷笑:“你那参知政事之位,又是从何而来?别忘了,你现在是戴罪立功!真要到楚州走一遭,才心甘情愿?名声都是你自家挣的,和老夫漫不相关。”

饶是蔡攸,忍不住也是脸色微红。他的参知政事之位,正是背后捅了老爹一刀,才谋到手的。蔡京提起此事,他就再不敢多说什么,都承旨便都承旨罢。只要抱紧老爹大腿,自己再活动一下,将来再得一个美官,过去这段暗无天日的日子,就算是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也是幸好这官只是暂时的,现在朝中枢密使正位空悬,只有杨可世和李纲这两位副使,现在蔡攸为都承旨,只不过只是他暂时的职位,来日对杨可世反攻倒算,这位置一去,另一位枢密副使还不是自己的?

到时候捏捏鼻子,正使的位置就让给李纲了,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不过此刻他心中未免也有些其他想法,老爹在此次朝局变动当中,未免显得太隐忍了一些。什么都不去争。看来真的是打算就这样富贵终老了,再没了掌握朝局的雄心,而旧党之辈,注定已然大获全胜,自家是不是要改换门庭,抱抱他们的大腿?

父亲年老,自己却还强壮,仕途道路,还有得走呢,只是旧党之辈,一直都是恨蔡京入骨,自家从来和他们不是一条线上的,这个门路到底如何寻觅?

蔡攸在心里嘘了口气,旧党辈此次大获全胜,看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没想到编管在外的童贯也有指望,心下难免有些妒恨,当日自家和童贯是不折不扣的一党,怎么圣心就这么念及童贯,却对他小蔡相公这般忽视?

朝局变动若此,算是尘埃落定,前些时日还风光万分的杨可世不死也是远窜琼崖,自从知道圣人要在今天就河东事引发的朝局变动下正式旨意之后,整个汴梁都在等待着最终的结果。总体而言,大家都是有相当把握,这一局是旧党清流之辈赢了,朝中各方势力都达成妥协了,就是圣人高高在上,还能拧着干不成?

赵佶虽然是这几十年来君权最重的。但是操控朝局,还是靠着以一党压另一党,以一派牵制另一派。此次各方势力都达成妥协,赵佶身边信重之臣因平燕事凋零许多,新的还没提拔起来,复相的蔡京此次又不肯出头给赵佶当枪使,赵佶也只能不太违逆着各方议定之事。

就是小有调整,大局也是不会有什么变化,就是旧党辈,也没指望圣人都完全顺着他们的安排,对其有所调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比如说极其要紧的河东路暨河北西路安抚制置使,很有可能就不交给何灌,而是挑选一个他更为信任,和旧党清流一系没什么渊源联络的大臣。顶着压力将童贯召回来任此差遣也是论不定的事情。

反正来日方长,只要回到了舞台中央,则今后几十年大宋朝局,总会落到我辈手中!

局中人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等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其他一切安排,赵佶都没有半点更易。

第四百四十章 莫须有(十一)

温度渐渐的在这片大地上升了起来,向征着充沛的春雨就要开始洒落在这山川大地上,世间所有一切都要从严酷肃杀的冬天当中苏醒过来,让万物在大地上面滋养生长,好养育这片土地上的万千生灵。

应州大地上,在一冬下来冻得如铁一般的道路也开始被春风和零星初春雨水软化,道路四下,河流当中春水暗生,田野四下绿意星星点点,间或还有流民百姓模样的人物在田地当中劳作,耕田的铁犁铁锄被收走化成了军刃,这些在劫难当中余生出来的流民们就重回家园,用尖头的木棍松地,用双手拔着田间杂草。

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百姓是世界上最为勤劳的一个族群,只要能让他们稍稍远离兵火,他们就会自的继续劳动耕作,将最为荒凉的地方变成人烟稠密,物产丰富的所在。

两骑快马,在道路上并肩疾驰,马蹄溅起大块大块的黑色松土,马上两名骑士,都披着宋军专有的红色札甲,裹着红色披风,背上捆着赤色三角火焰牙旗,在田间劳作的百姓不过抬头看了一眼,就低下头去。

从天色微明开始,这两两一对的宋军骑士就已经不断的朝南而去。

一开始这些已经是惊弓之鸟的北地百姓还马上就趴下来藏在田间,经历兵火的人才知道这些军士破坏力到底有多强。

哪怕号称是向来号称秋毫无犯的大宋军马也是一般,虽然宋军占领应内之地,倒是没有四下劫掠,那位主政应州城的主官还很是以工代赈,在残冬里面给了流民百姓一些活路,不多的得自女真手中的耕牛种子也尽力的分了下去。但是这些才成为大宋子民的北地百姓,还是离这些全身披挂都做红色的大宋丘八爷们有多远是多远。

不过他们很快就觉自己白担心了,从一开始,这些在道路上面疾驰的宋军甲士就丝毫没有骚扰他们的兴趣,只是一对对的不住向南而去,到了后来。这些百姓还有闲暇数着今日到底向南去了多少对骑士。

此处就是应州郊外,百姓们当年也见过不少辽地贵人,知道这些宋军骑士都是去迎接重要来人的,大宋底定应内几个月了,终于派遣流官来接收应州诸地州郡了?却不知道那位在应州城留后的官府,是不是还能当他们这些新鲜大宋子民的父母官。

北地百姓的心思,在今日上场诸人当中,甚至连稍稍垂顾一下的闲暇都不会有,眼看得这两名甲士向南驰出不过七八里。就已经在道路上看见一支逶迤队伍,这条南北通路是当日大宋民夫为了补给军资物资翻修加宽过的,北来队伍将宽宽的道路占得满满的,车马如应,成千士卒拱卫,队伍前面旌旗节杖飞扬,前面派出迎接的几十骑红衣甲士在头前引路。

这条大路在战事平息之后已经清净了一两个月的时间,今日却又突然煊赫至此。

两名甲士一声不吭的疾驰迎上。早有走在前面的旗牌官迎接上来,这来的两名甲士和前面几十对又不一样。背上都背负着锦色竹筒,这旗牌官也是老公事了,知道此次北来两位大人是大人物,克复应州内暂时在此镇抚留后的守臣应该有一道纳土纳民关书送上,交到这两位代节的手中,算是履行完了最后一道迎候手续。

如果等到他们进了应州城在交卸。那就不够恭顺谨慎了,非人臣之所为,而那些暂时镇抚留后北地的军将守臣,就不再是节制之臣,而将以僚属身份在应州城迎候。

两名甲士看见。远远的就已经翻身下马,大步疾趋而前,离着十几步就翻身拜倒尘埃,解下背上竹筒双手奉上:“官家鸿福,大宋天威,臣等幸不辱命,应州,寰州,朔州关防舆图,编户之册,纳于官家阶前,臣等军前屡有失机之处,罪衍深重,难以自陈,伏讫周全。”

立于千军之中的王黼和李邦彦都是神色俨然,王黼更摆足了威严,眼睛一霎不霎的盯着那代表三州复归于宋土的锦筒,哪怕他们和杨凌刚刚拧成一股绳,还谈不上多大的攻守同盟,此刻都有些心旌摇荡,不能自已。

晋阳军只是在短短不到半月之内就击溃应州女真鞑子,实在是有些骇人听闻,作为王黼,这个时候也是低调了不少,其实换个念头想一想,和杨凌通力合作未必不是好事,晋阳军凶悍,一但多打几个胜仗,自己暂时作为河东宣抚使,自然是有功劳的,重返汴梁也可以从这方面着手,自己怎么就着相了?早该如此想就好了。

应州等三州,也是幽云十六州的一部分,大宋百年,耿耿于先祖之地沦于异族之手,高屋建瓴之势全在敌方,为了此十六州,汉家军马抛尸于此,何止数十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