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特拉太太说了,在下午的时候看到带着头罩和披风,像是克里斯庭一样的男子跟随者克里斯庭太太一家行动哦!”
“刚刚吴书记不是说了吗?克里斯庭太太一家被流放……嗯?那克里斯庭难道被吴书记放了一马?也就是说他没死?”
“他没死?吴书记不是对他非常失望,称呼他是现行反革命么?怎么可能放走他一条命?”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虽然怀疑吴荻檀放走原生产合作社社长兼书记克里斯庭的论调不是声音最大者,但无疑村民们对吴荻檀,吴书记的信任开始动摇了。在吴荻檀在台上慷慨陈词,正义凛然的时刻,他决然没有想到,自他第一次在村民心中取得至高无上的“领袖”地位之后,村民们,社员们又一次地在此刻对着他做出了他最厌恶,最不想听到的“身后讨论”……
“克里斯庭的家人尽管在这起事件中没有丝毫过错,但他们自己认为,他们已经无法在安尔基村生产合作社生活下去了。所以我做出决定,让他们‘被流放’,离开安尔基生产合作社,成为外面的自由居民……”
“我们即将离开安尔基村,开始伟大的长征,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些旧的东西全部丢在身后!”
当吴荻檀说完这一切之后,迎接他的是鼓掌,鼓掌,全村一致的鼓掌。在表面上和吴荻檀看来,村民们认可了吴荻檀和他做出的决定,从心底里认为这是一个仁慈的领袖,伟大的人物,能够带领他们前进的**战士……
但实际上呢?克里斯庭的哪怕一根头发都没有出现在大会上,倒是在会议结束后,有搬运竹子的工人信誓旦旦地说他见着了克里斯庭被蒙着头,绑着手由商人麦格勒牵走了……
将要被处刑的犯人便确实是应当被蒙着头,遮住眼睛和面庞,绑住手,甚至是系着沉重的脚镣,链子那头有时还要拖着异常沉重的铁球,让犯人只能跪着艰难地前进。
但问题不在这里——处刑的人应当是安尔基生产合作社的社员才对,怎么有让麦格勒接手的道理?这就像中国人忽然接手了旧埃尔塔帝国的法治一样,听上去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玩笑。
“但如果把吴书记的叙述和那工人的证言联合在一起略作想象呢?”
某位村民的如此叙述让在座的听者纷纷如梦初醒——他们一直在尝试着在吴荻檀的叙述里找出答案,亦或是在工人和其他村民的叙述里找出与克里斯庭去处有关的蛛丝马迹,以此来消磨漫长的夏夜……
“既然克里斯庭的家人是走上了出村的道路,那么他们和麦格勒同行的几率就很高了呀。”
“那么,克里斯庭并没有死,而且加入了麦格勒车队……”
“吴书记为什么要把他交给麦格勒?”
村民们就这样在吴荻檀看不到的地方,围在篝火面前这样讨论。
“大概是达成了什么肮脏的‘交易’吧……对了,你记得么?我们村所有的竹子外售,可都是要经过吴书记这一层审批审核的……要是考虑到这一点,那么这也不算什么令人惊奇的怪事吧?”
安尔基村村民本来就擅长的扯家常,交换信息,真正的“集体智慧”,在这里全部都复苏了——十分讽刺,在这之前他们一度对此失去了讨论的能力和兴趣,可现如今在这个大新闻的背景下,社员们便逐渐地褪下后来附加上的的“革命色彩”,变成了他们原本的样子。
与此同时,那个村民们熟知的“吴书记”正在一点一点在村民的话语之中褪色,变成原本他们第一次见到的吴荻檀。
“我们之中有谁脚程较快的?我觉得他若是能追上刚出发的麦格勒商队,那么就能知道一些真相了!现在的情况,那真是越待下去越让人不放心!”
“对啊对啊,要是吴书记真的在欺骗我们,那就应该让我们看一看麦格勒商队里,是不是真的有克里斯庭!”
“要是真的有呢……”一位平时极为“积极”的社员此时也免不了捂着嘴对他的细思感到恐惧,“吴书记欺骗了我们,那如果这是假的,到底什么是真的?克里斯庭真的是反革命吗?反革命这个概念是否存在?还是说……”
“吴书记口中的‘革命’该不会也是假的吧?”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三姓家奴
很快的,这个问题便有了最真切的答案。
飞奔在山脊间的少年,追上了麦格勒的商队,看到了最真切的家人团聚的一幕。
不敢相信这一切的他追上去西西
在这之后,不明白其中意味的少年便依旧飞奔着把答案带回了安尔基村。
只不过,真相并不能改变太多人。以前对“吴书记”抱有怀疑态度的人,在得知克里斯庭还活着之后,自然是选择加深怀疑,用更冷的眼光看待吴书记;而本就对吴荻檀的那一套坚信不疑的那批人,则大多选择反向怀疑那些怀疑吴书记行为的村民。
而在信任吴荻檀这个阵营最“硬气”的人物,毋庸置疑便是那个以冒险检举克里斯庭而后一举受到吴书记关照与青睐的“老矮子”。而此时此刻,他已经“先知先觉”地再度拜访吴书记。
已经吃到了一次甜头的他意欲让安尔基村的村民步克里斯庭之后,成为他飞黄腾达的阶梯。
“你确信是有村民在讨论这些?”吴荻檀对此毫不惊讶,村民会讨论克里斯庭的去处算是他的预料内动作之一。要是村民对这么大的大新闻都不感兴趣,那么他简直可以宣布革命成功,安尔基村已经跑步进入了**社会,不需要再有什么领袖与革命家啦!
况且他自己也清楚:没有对克里斯庭进行公开处刑,势必会引起村民的怀疑。村民们接受的常识是“旧帝国”式的,对于犯人的处理印象也当然就是公开处刑无误。
概念或许可以修正,但常识很难更改,有话说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既然吴荻檀所做的决定违背了安尔基村村民的常识,那么让他们“破例”讨论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妥。
吴荻檀这么做自然是对自己商业合作伙伴的态度有充足的信任。他相信自己已经和麦格勒达成了超越安尔基村,超越现今利益的协议,所以麦格勒不会因为安尔基村的利益相关而背叛他……
当然,麦格勒不会刻意背叛他。但同样的,麦格勒并没有在车队里刻意做好对克里斯庭的保密工作。
“吴书记,千真万确。他们还在讨论他们在山路上见到克里斯庭的事情呢!”
矮个子男人卑躬屈膝的一句话,惊得对方说不出话来。
吴荻檀原本堆笑着的脸庞瞬间有如冰封一般,“只要事态还有更坏的可能,那它就一定会发生”,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态。但毫无疑问,事到如今它还是发生了。
“我觉得这根本就是扯淡啊,叛徒克里斯庭确实被您处死了才对。”
这厢矮个子男人还依旧卖力地阿谀奉承,却没想到这完全是热脸贴在吴荻檀的冷屁股上,他所热捧的“吴书记”此时的思绪早就在他的考虑之外了。
“有村民去了山道,寻找克里斯庭?此话当真?”
矮个子男人愣了一愣:“当真。他们确实是这么说的,据说还有人去了山道上,还是个小孩儿……”
“小孩儿?”吴荻檀吃惊地捂住嘴惊问道。
“是的,小孩儿。这村里脚程最快的是个少年,好像是他追上了麦格勒的车队……”
“马上。”
“嗯?”矮个子男人吓了一跳。马上什么?
“马上去把那男孩叫来!”吴荻檀失常地对着面前的人用命令式地口吻大喊道,“马上!还有他的家人,我要五分钟内见到他们!快去!”
若是韩德尚或者王利群此时在他们身边,那么他们一定会让吴荻檀收回这样的命令,更甚至是让他不至于这么在村民面前失常,丢掉了身为“领袖”,身为“吴书记”的脸面。
此时此刻,他们还正为着安尔基村的全体村民的撤退做着准备——毋庸置疑,当然是实物上的准备。或许是上天的指示,亦或是命运注定,他们将不能在吴荻檀身边作为他的保险,成为安尔基村崩溃前力挽狂澜的最后机会……
“你知道吗?吴书记刚刚委任那个革命干将,让他去请来华纳斯家的孩子,亲自去面见吴书记……对了,还有华纳斯家的家人!”
“孩子?华纳斯家的?毕托尔-华纳斯?”收拾包裹的女人不动声色地追问道。
“是啊!”家庭主妇间的闲话永远不会动神动情,但总是带着潜藏的深渊。
“吴书记疯了。”那收拾包裹的手忽然停了下来,而且一点都没有要重新动起来的意思。“我们或许没有必要继续和他们勾搭在一起了呀。和一个疯子,而不是革命者在一起,我们只会成为疯子……”、
“和贤人在一起迟早会变成贤人,和疯子在一起迟早变成疯子。”这句话是埃尔塔人所常用的著名俗语,而此时这个农妇对它的变形却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铁血纵横 (石板路) 起点VIP2017-01-07 抗战烽火七七事变后,燕京大学历史系学生柳天舒,跟着同学撤离北平,本想返回家乡,却因为种种原...
-
医统天下 (永恒) 红薯VIP2016-10-01 架空历史好男儿,自当醒掌天下权,醉卧温柔乡。且看,华国最年轻的脑外科博士龙腾,在穿越到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