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执行了复杂风向下的空投,四个货盘除了其中一个偏离了将近五百米外其他都得到精准投放。”
“很好。”少将默默掏出软中华,烟夹到两指之间才想起这房间里是不能够抽烟的。他把滤嘴靠近鼻子处嗅了嗅味道,想了一想才说道:“开始谈这个东西也是要给对方一点面子的。就下达这个指令吧,明天开始暂停对魔粉产地的压制,只针对戡乱军和农奴。哦,针对那个村镇的空投什么时候进行?”
“就在今晚,保质保量。”
四天以来,戡乱军在亚德里周边的据点被尽数拔除,占尽探知与情报优势的特遣队不损一兵一卒,重复着夜袭打开突破口——用突破口钓鱼——最后把各个上钩的据点肃清的工序无声无息地把敌人在地图上抹去。
而在战区之外,戡乱军懒散的天性和疏散的组织度救了他们一命。名为军队实为“监工”的加害者们只满足于最基本的任务,根本没有像西征军那样履行据点间定时通讯。可以想象得到,要是亚德里在被攻陷之后继续保持着对周围呈行星般排布的戡乱军据点的后勤运输,那么戡乱军的废柴们根本不会去判断亚德里大城的情况。
确切的说,戡乱军最适合的就是压榨比他们弱得多的农奴。在其他方面他们比一般的地方保安部队要更加不堪。被充当做据点的农庄之舒适,居然让这群暴徒飘飘然以为自己是农庄的主人。随意糟蹋农庄主人们积攒下的家具和住房,把他们的农艺作品毁于一旦,田地则被粗暴地全部种上魔粉作物或是小麦,用于耕田的牲畜则在三五天之内就被分食干净——尽管这也是西征军明令禁止的。
曾经被迫加入戡乱军的西密特斯,就是痛恨这些人从而逃到亚德里南部自耕农村庄的原农庄主。戡乱军的长官不把他的名望当回事,坚持用农奴的待遇对待他的长期雇工——这他忍了。直接把轮耕田全部转变为魔粉田——这他也忍了。他的房间被戡乱军的百夫长夺走,只给他和他的妻儿留下原本的佣人房——他还是忍了。直到他的妻子被骚扰,而百夫长冷漠对待他的控诉,和他的爱马一夜之间变成了戡乱军的烤串这两件事重叠发生,让他再也忍无可忍。
看似不经意间透露了自己的地窖入口,使得百夫长带领着他的人把酒窖洗劫一空,喝得烂醉如泥——而装作不情愿的西密特斯,就在当晚抽出了厨房里用来斩断猪骨的长刀。
手刃了骚扰他妻子的咸猪手和不作为的百夫长,农庄主含着眼泪点燃了整座庄园,带着还幸存的原雇工们逃到了南边的自耕农村庄——巴雷亚镇。而这件事,就发生在空降兵脚跟触到这里的一个月前。
至于巴雷亚镇在戡乱魔爪下的幸存,还是要感谢魔法协会在这里的几位隐居老人。魔法师的德高望重不是戡乱军能够私自动手的——他们本来就没有那个胆,双月西征军亦对这些今后能成为地方辅佐者的家伙怀有敬意,戡乱军更不敢对这里擅动刀兵。
因此几乎所有的农奴在逃出生天时都会选择这个方向。由于伞兵们是自南向东北逐步清理亚德里城的外部据点,北边的农奴们自然会跟随前一批的脚步向南行进。这样做最大的赢家是谁?自然是在巴雷亚站稳脚跟,而怒气未消的西密特斯。
在特遣队回收货盘的同时,西密特斯正带着几个农夫举着火炬在巴雷亚镇外来回晃悠。这几天来他已经从收容第一批逃脱农奴的惊讶,转变为麾下将近有一千人规模兵力的兴奋。
“已经很晚了啊。西密特斯老爷。”被西密特斯从旧宅里救出来的雇工挠着痒痒,他贪图凉快不穿长衣的后果显露无疑——蚊子全部朝着他俯冲了。
“觉得晚你们就先回去吧。”西密特斯期初有点不开心。歪着头想了那么一下,确实有点晚。“今天也一定会有人来的,相信我。”
“……巴雷亚镇里头的魔法师大人们已经有些不开心了,说是粮食养不活这么多的农奴。”
西密特斯真生气了。
“真是废话。养不活,我们一两千人开出去废了那些个混球的庄子!一个不够,打下十个就够了吧?”
一时间三人无言以对。正想着用什么来缓和局面的时候,四个人同时听见了地平线远端传来的轰隆声。
“嗯?”西密特斯似乎看到了几盏红绿灯。“那是什么?”
家住直属地带北边的雇工首先回忆起来:“那个,那个,我们村的猎人有见过,是多尼瓦王子——呸呸,多尼瓦皇帝陛下的空中马车!”
西密特斯和其他三个人同时兴奋起来。不管是对他们有利亦或是不利的,这种新奇的东西总是让人感到兴奋。
三架运输机下降到空投高度,开始往外吐着货盘。白色的伞花一个接一个在空中绽放,不一会儿就带着货盘瘫软在地上。
西密特斯一行还没有等到第一个货盘落地,就凭借着微弱的星光找寻到了落点附近。他们背后,村镇里也有不少人举着火把出来一睹西洋镜。
“多尼瓦皇帝的礼物——请从这里开拆。”识字的西密特斯念道一半就开始止不住心脏狂跳,但他还是坚持把纸条念完。
四个人开始按照箭头方向隔断绳子,外包装一掀开——货盘上满满的都是面粉袋子。
西密特斯当时泪水就出来了。扑通一声,他的双膝着地,一手撑住身体而一手擦拭着决堤的眼泪。他自以为东部的臣民已经沦为埃尔塔的敌人,双月教会的奴隶——但今天这三辆马车,就足以改变他这个看法的前半部分。
二十四个货盘,其中三个居然装满了刀剑。尽管只够装备二百人的规模,但是这对于缺少兵器,只能用木棍草叉的巴雷亚镇农奴力量来说不亚于鸟枪换炮。二十个货盘的面粉自不必说,还有一个货盘居然装满的是绣有“埃尔塔义勇军”的缎带和针线。
其中还夹杂着要求补给的联系方式。很简单,根据纸上的图样用土在草地上摆出相应的图案——就会得到义勇军想要得到的补给。还有现时点亚德里城周边地区的戡乱军部署情况,地形图等无价之宝……
最后的最后,这些图纸中夹杂着埃尔塔皇帝多尼瓦的亲笔手谕:
“臣民们,站起来助我一臂之力,消灭我们之中的败类!”
第十七章 徐徐图之
“这……这真是一把好刀。”
巴雷亚镇屠夫磨试着从天而降的宝箱里头拿出来的短刀,久久不愿放手。
西密特斯看得十分真切,不过缺了这一把防身的短刀也并无大碍。“死胖子,这么喜欢这刀,就当礼物送给你了。”
屠夫脸颊上结实的肥肉绷起来了,“真的嘛?太谢谢你了,西密特斯。”
“哪里,这才是要感谢你们庇护的时候呢。”西密特斯紧紧握住了屠夫的手。
感谢那两百多把武器,西密特斯聚拢起来的农奴当中那些还可一战的男性们终于有了趁手的家伙。否则,西密特斯的散兵游勇们最好的武器居然是干草叉子和镰刀,这样的仗要怎么打?用一千去换一百,固然胜率奇高,但是代价呢?
接受了依旧贫弱的武装之后,“埃尔塔义勇军”依旧是没有掺水的干土……雪上加霜的是在座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派兵列阵的经验——就算特遣队直接搭把手援助,能够指导古典军队进行列阵作战的人数也是零。缺乏体质上达标的战士,缺乏武器,缺乏作战经验,缺乏指挥官……甚至缺乏稳固的根据地,可以说在军队成型的条件里,这支义勇军一点都不具备。
但是很遗憾,在义勇军内部,在复仇心切的前农奴和被农奴化的群体当中,没有人意识到他们缺少了什么,需要什么。
当然埃尔塔帝国历年的蛮族征讨,也基本不训练从民众中强征的新兵——新兵死光了剩下的就是老兵了,训练的成本反而高于那点可怜的就地安葬的费用。至今树立在盾城城外的士兵墓地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空有一座木雕成的墓碑,而且正在渐渐腐朽。
西密特斯这个精通农艺的庄园主自然不会明白刀光剑影里头的门门道道。他只知道要把长刀给有力者,短剑给灵活者,还有把铝制的货盘用刀切出痕迹之后使劲弯折,再委托巴雷亚镇的铁匠把这些轻得可怕的金属牌后面钉上臂带——权当盾牌,发给那些最强壮的农奴。
他有关于战争的智慧到此为止。这也不是说他蠢,此时正和几个雇工一起安排粮食运输的他已经可以说是这群巴雷亚镇外来人里头见识最广的人物……有了多尼瓦“亲笔御赐”的粮食和军械,西密特斯信心满满——在秩序和经济循环已经几乎被摧毁的埃尔塔直属以东地区,粮食和拳头还有难得一见的人民币,此时就是最硬的通货。本来因为收容大量难民而感到不满的巴雷亚镇部分村民,也不得不停止对已经不需要依赖村镇食粮的农奴们送去流言蜚语。
西密特斯叉着腰,对着面前的惊喜傻笑。堆成山的面粉到手,戡乱军被他追赶得满地找牙叫妈妈的情景似乎已经出现在眼前。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铁血纵横 (石板路) 起点VIP2017-01-07 抗战烽火七七事变后,燕京大学历史系学生柳天舒,跟着同学撤离北平,本想返回家乡,却因为种种原...
-
医统天下 (永恒) 红薯VIP2016-10-01 架空历史好男儿,自当醒掌天下权,醉卧温柔乡。且看,华国最年轻的脑外科博士龙腾,在穿越到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