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绾严还为他自己这差点暴露形迹而暗自慌急,现在得知这些城内守卒居然是这样的松懈,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居然都是没有派兵前来查看一下。绾严心中排腹这守将的昏庸之时,内心之中却是兴奋无比。
他领的一支部队前来攻袭的原来目的就是引起这城门处的混乱给各军发动攻城时尽量创造机会,而要是能够一战攻下城门那就是更好了。乘机攻下四处城门把这些守卒围在城中,至天明方军大军前来了就是来一场瓮中捉鳖。
但是此时的绾严却是改变主意了,他完全抛弃了方才的计划,既然守卒这般松懈不牢靠,那城中的张卒战力也都可想而知。他这带来的三千兵卒没准攻入了城中制造混乱之时,还能趁势一举攻到内城把那守城将军给生擒活捉,这样下来不但是手中握住了更大的筹码,还是能让这些张卒更加混乱,到时再四军压上没准还能在方国珍大军赶来之前就一举平定了仓屯城……
在着城外暗流涌动之时,这城池的防备却是安然无比,他们就仿佛是没有感应到大战就要前来的气氛一般,那巡视的兵卒依旧走的懒懒散散,而那些原本就是要在各堡之内担任防务的张卒们却是都围坐在了那温暖的篝火旁烤着快要冻僵的手脚,而那些冷冰冰却是能够救人性命的兵刃却是丢的堡内随处都是。
仓屯城,顾名思义就是屯驻粮食的地方。自古三军未动粮草便是要先行,以着张士信那自以为可以媲美古代军法大家的傲气来说,他对于这书中的道理自然也是极为推崇的。既然你们能够依靠这些战例杀败敌军,从而成就那一代兵法大家的名誉、名垂了千古,那为什么我就是不行?
经过了这几年来被韩汉忠的不断压制,张士信在接连失败之中也是在不断汲取着经验,现在的他也早已不复当年的年少轻狂,甚至是对于当年对兵书的理解也不禁有些嗤笑非提。对于一直压在他头上的韩汉忠,张士信是既有些惧怕也有些愤恨,甚至到了现在不禁也产生了一些感激。也就是因为有他的存在,士信才是能够褪去了青涩步入成熟,就以他现在的兵法韬略来说也是能够在这世间排到一线的位置。
虽然对于兵书上的有些说法不敢苟同,可是对于行军的条例不管是以往还是现在张士信都是极为推崇的,这不单单是从书上看来的,而是从一次次实战、失败之中得取而来的经验。他深知这粮草对于大军的重要性,辎重的运输速度不能过快但也是不能远远落在后头,但是中军一旦面临作战又是顾不上这些后勤粮草。与其让着他们尾随在后头随时遭到敌军的袭击,那还不如放到眼前去,这样至少自己还能够看的着,一旦要是出来什么问题他也能够立即赶到。
但是为了稳妥起见,鸡蛋又是不能够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被敌军发现并围了那个篮子那就是鸡飞蛋打了。所以张士信便把大半粮草分做了前军,一部分放入中军,剩下的一部分便是跟随着那些重大的军械一起在后军之中慢慢赶来。而这最重要的守卫前军粮屯的将军位置,毋容置疑的就是被那正处青春期、自得知自己是了朱家将军后一直心生憋屈的张宣、张少将给夺了去。
此时在这城内最中间卫士巡曳的也是最多的将军府内,张少将脸色阴沉的望着下方不作言语的一众将领。张宣以往都是蛮横惯了,在他爹已经不是主上后他一时半会儿心理上还是没有转变过来,在他幼小的心灵之中自己说话一直都是以命令的形态发布,而座下众人不管是奴仆还是将军全都莫敢不从。但他现在只是想率领大军前去方国珍军中来一次出其不意的奇袭,没有想到座下原本还有些喧闹的众人反而是不再言语了。
虽然任性,但是不代表张宣不知道他老爹已经失势了,就算以后朱元璋登基了设封一个王爷的身份那也是没有用的。乱世草头王,那也得手上有兵才行,有兵有权占据山野的土匪也要好过那登基盛世后的王爷。此时在张宣心中倒也没有什么对未来的恐惧,他就是想证明一下自己,证明一下张家还是后继有人的,在他虽然比较鲁莽但还略微有些单纯的心灵之中所想的便是,只要他能够有出息,让那吴王能够看得过眼,那这一样是能够出人头地的。
想着以往对自己严厉无比的父亲能够把全部的希望投注在自己身上,整个张家他就是那唯一的顶梁柱,张宣的心中就有种止不住的兴奋颤栗。而在张宣不知道的是,有时候那前为敌人现为下属的将军的儿子越是有出息,他的光芒越甚也就是越会引起当权者的猜忌。相比于这身世有污点的小子,除了万不得已之外那高高在上的第一人还是更愿意用那些身世清白的人,哪怕他再昏庸无能只要他能为自己所用,本能上的感觉那也是比这些人安全的多。
不是说给不给这少主面子的问题,实在是在这些将领心中早已给张宣打上了不靠谱的标签。要他这不通兵法的人带领着一众张卒在这冰天雪地中去奇袭敌军营地,这是开什么玩笑?不说奇袭,要是他那任性的劲儿又是再一次发作,在没人治得了他的情况下这还不是得乱来啊,一下要把这两万张卒一起败了进去,想着到时张士信那阴沉的能滴出水来的表情,众将领就是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要说再看不起这少主张宣,那真是冤枉死这些将领们了。他们都是与张家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要是这吴王不放心张士诚乃至整个张家,就是能放心的下这些浓重打上了张姓标签的将领了?有时主将的造反并不可怕,反而是那中底层的将领们一起起哄闹事,最后引起全军营啸弄成了大的叛乱,这才是当权者最为忌讳的,一个光杆司令也确实成不了大事的。
第一百九十二章难以捉摸的敌我态势(二)
道理众人都是明白,但是面临着张宣现在所说的问题一众将领除了是沉默,那还是能够说什么?
叹了口气,第一次面对着这种情况张宣也不知要去向他们妥协什么,就在他那长满青春痘满是不耐的脸上闪现出浓浓失望,就要做出解散这次会议的命令之时,忽然“轰隆隆”的巨响从着前门传出,头顶簌簌的墙灰落下,直把他那张大的嘴巴震的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虽然这少主平日是不甚靠谱,但是他身旁的一众亲卫和将领们还是很尽忠尽职的,将领们也都是从着小兵在战场上不断厮杀而脱颖而出的,所以他们的武艺和战时的意识也是非常高强。一听闻那巨响发出,一众人手持大刀先是把那少将军给围拢在了中间,确保了张宣的安全之后那不断询问的喊叫声便是接连在堂前响起。
听着这堂内混杂而又无一处统一的命令,那冰凉的盔甲还不断蹭着张宣那满是痘痘的脸颊,一开始他还为这些将领的忠心而感到宽心。可是过了一会儿的这大堂之内却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一句喊杀声都没有反而是混乱的嚎叫声盖过了那些发布命令的声音。
心境随着时间过去也越发的急躁,直到不知哪个的盔甲菱角就这么斜斜靠过来直把他脸上的一颗奇大无比的大痘痘给挤爆之后,吃痛之下的张宣再也是忍耐不下去,忽的一下直挺挺地站起身来大声吼道:“够了!都给本将军安静下来!”
听到身后那因青春期变声而有些如公鸭嗓音般的嚎叫声响起,众人听明白这时谁的声音后顿时纷纷转过头来,一望见张宣脸上满是血迹的样子,众将领心惊之下顿时跪地异口同声的请罪道:“末将无能,让少主受惊、受伤了!”
见着大堂之内终于是安定下来了,张宣在接过一旁亲卫递过来的毛巾擦过脸上的血印后,呲着牙指着堂外的兵士吩咐道:“你去!你去看看外面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这仓屯是为了屯驻粮食而临时修建起来的城池,为了守卫方便除了城墙处因防备需要而不得不加厚加高之外,在这冬天也不怕失火所以这城内的设施建造的很是简便。再加上不驻入百姓民众而又是为了方便集结军队,这城内的面积相比于其他的府城县城足足小了一多半。而这也是张宣的主意,毕竟军马行军在外也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修缮城池,而这临时修建起来的城池大都也是经临过一次大战就会荒废,倒也是不用修缮的那么完美。
这也是拖了这张宣的福,还没等他命令去探查的兵士走开,那城门处守卫的守卒就慌慌忙忙的跑进大堂来,跪在地上哆嗦着嘴唇大声禀报道:“敌…敌军袭城,现下东城门已经落陷!”
“报~,西城出现大量方军!”
“报~,北城出现大量方军!”
“报~,南城……”
……
听到这仓屯已经被敌军四面合围,一众两万的张卒就已经成了方军盘中之食,面对着如此严峻的情形张宣不但是不心慌反而是有些跃跃欲试的味道,他转过头来对着一众将领哈哈大笑道:“原本还想要去袭击他们,没想到这些方军反而是如此大胆的前来袭击我的城池,现下城中还有着两万士卒也不怕是蹦坏了他们的牙齿。
相似小说推荐
-
唐朝名侦探 (亦流年) 起点VIP2016-12-02 两晋隋唐沧海一声笑,重生回唐朝。智破连环案,身旁伴娥娇。庙堂阴谋起,江湖涌暗潮。山河万里...
-
大明另类官商 (梨下海棠) 小说阅读网VIP一个熟悉各种赌具的退伍特种兵战士,穿越后,他把一些现代娱乐和赌博的花样带到了明朝,如:六合彩,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