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海看了他一眼,说道:“是否信口开河,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给我一点时间,我定能查出真相。”
“哈哈,你还真是大言不惭!就凭你也敢妄言查明真相?”罗甫讥笑道。
李沧海神色依旧淡然,他对罗甫的讥笑置若罔闻,转身对刘洋道:“老丈,还要劳烦你再次派人前去通知衙门,务必让他们带仵作前来。”
刘洋皱了皱眉,为难地道:“李公子,此事非是老朽不愿相助。只是,衙门已经将此事定义成了意外坠亡,只怕衙门是不会派人前来的。”
李沧海淡然一笑,道:“无妨,我写封信,你让人带给县令,他自会前来。”
听闻李沧海此言,众人顿时一怔。
罗甫更是夸张地大笑了起来,几乎都笑出了眼泪,他指着李沧海道:“你以为你是朝廷命官不成,居然一封信就想让县令前来?”
其他之人,也都一脸轻视地看着李沧海,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冷笑。
惟有钱蔺惊讶地看着李沧海,难以置信地道:“李公子,你若真有能耐叫来县令大人,我钱某人便认下你这个朋友。”
此时,吕季同已经去到祠堂带来了文房四宝。
李沧海没有说话,直接拿起狼毫笔,在纸上写了起来。
写完过后,李沧海又从怀中取出一枚印章,哈了口热气之后盖了上去。
之后,李沧海将纸张折叠,塞进一个信封。
“老丈,劳烦你找个可以信赖之人,将此信速速送至县衙。”李沧海说道。
刘洋接过信封,狐疑地看了下李沧海,随即喊来一名男子,将信交给了他。
“哼,老子就不信他能将县令大人请来,县令大人若来,我就给他磕头!”罗甫不屑一顾地哼道。
李沧海嘴角挂着淡笑,对罗甫所说置若罔闻。
“老丈,麻烦你派人将尸体搬到亦庄,并派人看守。”李沧海说道。
刘洋点了点头,随即喊来了两个人,将尸体给抬离了祠堂。
正在哭泣的男子本想跟着两人一同前去义庄,却被李沧海给拦了下来。
“李公子,你拦他作甚?”刘洋不解地问道。
“哦,我有几句话想问一下他。老丈在这等了一宿,想必早已困乏,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去吧!”李沧海说道。
“这……本镇多少年都未曾发生过这等坠亡事件,这让老朽如何能睡的着啊?”刘洋叹着气道。
“老丈尽管放心,此事我会查出真相。”李沧海停顿了一下,看着钱蔺等人,道:“诸位也都各自回去吧,此事交给我便是。”
“哼,我倒要看看,你究竟有多大能耐。不过,你别怪我丑话说在前头,若是你查不出个所以然,明日我就将你赶出扶风镇!”罗甫瞪着一双铜铃般的眼睛,瓮声瓮气地道。
说完之后,罗甫甩了下衣袖,便离开了祠堂。
钱蔺见罗甫离开,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忙对着李沧海笑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有劳李公子了。”
钱蔺走后,其余之人也跟着离开。
祠堂前顿时只剩下李沧海,吕季同,刘洋以及那哭泣的男子。
“你是何人?为何于死者前痛哭?”李沧海盯着那男子问道。
刘洋道:“他叫夏至,是灯笼陈的徒弟。昨夜,跳龙王舞之人便是他。”
李沧海上下打量了一番夏至。
此人年龄未及弱冠,长相清秀,双眼哭的通红。
“你既然是死者徒弟,那你可知死者生前可有过什么仇家?”李沧海问道。
夏至擦了擦眼泪,摇头道:“师傅以扎灯笼为生,平日里深入简出,从未与人发生过冲突,更别说仇家了。”
李沧海点了点头,接着问道:“你跟随死者有多久了?”
“如今已有三年。”夏至说道。
“依你所见,你师傅是因何而死?”李沧海问道。
夏至愣了下,眼中闪烁着泪光,哽咽道:“师傅……他自然是意外坠亡。”
“这是你师傅第几次当选‘龙神’?他以前可有过此等举动?”李沧海几乎没有给夏至留下任何犹豫的时间,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道。
“师傅他当选‘龙神’已有三年,这三年间,师傅经常自山崖滑翔而下,对风筝与风向的掌控,可以说炉火纯青。可是……没想到,师傅竟然会遭此意外。”夏至咬着嘴唇,低声说道。
李沧海踱步沉思了片刻,对夏至说道:“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你也寻找了一夜,回去休息去吧。”
夏至摇了摇头,哽咽道:“师傅惨遭不测,做徒弟的又能睡的安稳?我要去给师傅守灵。”
李沧海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夏至的肩膀,安慰了一下他。
夏至对着李沧海和刘洋行了一个大礼之后,便离开了祠堂,前往义庄而去。
看着夏至的背影,刘洋叹了口气:“夏至这孩子,也真是不容易。他自幼便是孤儿,在镇上吃百家饭长大,直到拜了灯笼陈为师,才算是有了个家。没想到,如今噩运竟又降临在他身上。”
第七百三十七章 探查现场
“如此说来,他是一个孤儿了?”吕季同说道。
“是啊!没有人知道他爹娘是谁。起初,他是被镇上的教书先生在夏至那天所捡到,是以便起名夏至。但那教书先生在他五岁之时却病故身亡,从此以后他便再次流落街头,直至遇到灯笼陈。”刘洋说道。
李沧海眉头微皱,他思忖片刻,问道:“老丈,这灯笼陈可是本镇居民?”
刘洋摇了摇头,说道:“灯笼陈非是本镇之人,而是逃荒至此。无人知其姓名,只知道他姓陈,因他扎的一手好灯笼,是以镇上皆唤他为灯笼陈。”
“这灯笼陈为人如何?”李沧海接着问道。
“灯笼陈为人沉默寡言,平日里只在作坊之中扎灯笼,很少与他人往来。虽说性格有些古怪,但他却也是个好人。”刘洋叹了口气,说道。
听完之后,李沧海哦了一声,随即踱步沉思了起来。
片刻过后,李沧海对转身对吕季同说道:“吕兄,带我去你们发现尸体之处去看一看。”
“是,公子。”吕季同躬身应是。
李沧海对着刘洋拱手告辞之后,便和吕季同两人乘着快马,出了扶风镇,一路向东而去。
扶风镇依山而建,地势西高东低。
吕季同带着李沧海,顺着崖边直走了十多里,又绕了好大一圈,才来到发现尸体之处。
此处地势平缓,河床较宽,冰冷的河水哗啦啦的流个不停。
河道两岸除了一些生命力顽强的草木之外,目之所及能看到最多的植物便是一丛丛的荆棘。
“大人,尸体就是在前方荆棘丛发现的。”吕季同指着上游不远处的荆棘丛说道。
李沧海眯着眼睛看了一下,道:“走,去看看。”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吕季同所说的那处荆棘丛。
“大人,发现尸体时,尸体就被勾在这荆棘之上。”吕季同站在岸边,指着河水中的荆棘丛说道。
李沧海盯着那荆棘丛看了一会,便脱掉鞋袜,往河里走去。
吕季同见状,慌忙也脱掉鞋袜,跟了上去。
李沧海原以为这河水会冰冷刺骨,不想这自地下暗河流出的水流,竟然还带着一丝暖意。
李沧海淌着河水,小心翼翼地踩着湿滑的石头,谨慎地走到荆棘丛边,弯腰查看了起来。
这荆棘丛甚大,一半生长在岸上,一半生长在水中。
而尸体就是在水中的这片荆棘所发现。
据吕季同所描述,尸体应该是从上游顺水而下时,被荆棘拦住,是以才没有继续被水流冲走。
李沧海仔细地看了看那些荆棘,发现那些荆棘上勾着不少碎布。
而那些碎布与死者衣衫也较为吻合,也就证明,死者确实是被这荆棘给拦了下来。
“大人,您在找什么?”吕季同见他弓着身子,蹲在水中四处张望,不解地问道。
“没什么,随便看看。”李沧海说道。
稍作停顿之后,他抬头看了看周围,道:“吕兄,除了尸体之外,这周围可还发现其他东西?”
吕季同摇了摇头,道:“除了尸体之外,周围并无其他东西。”
“将尸体当时的情况以及姿势对我描述一遍。”李沧海说道。
吕季同点了点头,道:“发现尸体时,死者半个身子被荆棘勾住,身体没于水中。”
李沧海闭上眼睛,将当时的情形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灯笼陈从半空坠落,进而落入河中,顺着河水被冲到了十里外的荆棘丛,似乎一切都合情合理,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但李沧海却觉得其中另有隐情。
“若是死者的死亡不是意外,作为发现尸体的第一现场,这里可能会藏有一些其他的线索。吕兄,你在周围寻找一下。”李沧海说道。
相似小说推荐
-
带着三国闯世界 (瘦了年华) 起点VIP2016-11-21 时空穿梭丁林获得了一个系统,可以穿越时空哟,可是,三国是什么鬼?别人玩无限,丁林也玩无限,别人...
-
官居超品 (大虾就鸡蛋) 起点VIP2016-10-31 两宋元明弘治帝的遗憾是没能教育好儿子,正德帝为皇位所累,没有时间玩耍,小人道长,君子道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