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另类官商 (梨下海棠)


最少自己是进步了,看最早火枪,从枪管塞火药,还要捣结实,然后放子弹太麻烦。批量生产同一规格的压缩好的火药,能大大节约上膛时间。无论怎么搞,常智光就几个目的,第一是压制游民民族优势,第二是赚钱。可没想第一笔生意就亏的淅沥哗啦,四成的武器税收可不是盖的。常智光没有懈怠,即使亏本。他深信钱途是光明的,乱世出武器,战争是推动武器商人发财的大好时机。女真国、鞑靼国、吐蕃、瓦刺、大理……都是未挖掘的金库。
“公主,您看能不能从东京造作局匀点工匠给微臣。微臣那边熟练工着实不多。”朱玉想了想道:“东京造作局不行,本宫准你招募三千厢军。还有,这次安国县尉彭子晨表现着实不错,这样吧。封彭子晨为武义郎,知安国厢兵指挥之事,负责管理厢军。”厢军受制于侍卫马罕司、侍卫步车司,相当与后勤兵,他的设置,一来是统治阶级为避免阶级矛盾,而招募被吞并了土地的流民,二来是让他们成为战时的运输队,三来可充当修桥修路军用作坊的劳力,处在边境的厢军还有自己的番号,也担任一些作战任务。四来,他们承担了百姓本要承担的劳役,对社会发展贡献很大。只不过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和区分,脸上都有刺青。唯一的好处就是,实在活不下去当了厢军,最少还有饭吃。
朱玉再问:“这样总是可以了吧?不过好处给你了,你也得担待起来。别喊的高,却连一件武器都弄不出来。”“谢公主!”得,彭子晨现在是从七品实权官,自己身为他上司,竟然是正八品的小官。朱玉又道:“工部尚书上表,说安国城墙需要修耸,要二十万贯钱。”常智光大喜:“公主圣明!”
“不准!”朱玉道:“一个小县的城墙就要二十万贯,本宫之天下有多少县?每人朝本宫要二十万贯,本宫去哪找那么多钱?这事本宫和几位大臣商量了下,看在武举之时确实破坏了部分城墙份上,免你安国上交两年税赋,但必须把城墙给支起来。再发生流匪入境,无险可守,本宫拿你问罪。”
常智光怒,老子去年总共才上缴八千贯钱,已经是保定第一赋税大户,你一句话,一万六就变成了二十万,虽然你是公主,但不带这么不讲道理的,小心林云宫的历史重演你一遍两遍三遍。想到这,常智光心中还是有点戚戚,这次上京心怀忐忑,但没想公主却什么事情都没生一样,也没爱上自己,也没恨上自己。
京城事了,常智光回到了安国,这一进衙门就发现气氛不对。白莲拉了常智光到一边小声道:“大人,户部派来的官员正在书房查帐。”“奇怪吗?”常智光奇怪问,这查帐是常事。“赵大人说,这次主查帐的是新任右佥都御史,原淳安县令海瑞。此人非常难对付。”
常智光倒吸一口冷气,这个回族老头可是个刺头,是明代著名政治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为人正直刚毅,职位低下时就敢于蔑视权贵,从不谄媚逢迎。一生忠心耿耿,直言敢谏,曾经买好棺材,告别妻子,冒死上疏。海瑞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安抚穷困百姓,打击奸臣污吏,因而深得民众爱戴。他的生平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经演义加工后,成为了许多戏曲节目的重要内容。后人称其为“海青天”,与宋代包拯齐名。
在满朝和谐之中,海瑞这老家伙可以算一个异类。这家伙勤政爱民,地球人都知道的。但是此人当官有个特点,从御史当到知州再当到知县不说,而且还处处得罪人。而且得罪都是权贵、家族、上官、京官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人按照朝廷大臣们的想法,看在是进士出身份上,扔在旮旯里烂掉就算了。常智光真没想到这家伙五十来岁的时候竟然又当了御史,而且第一件事就是负责查自己的帐,看来朝廷有人想给自己穿小鞋啊!
白莲道:“赵大人说,此人不好色、、不好钱、不好权、不好名……”常智光苦笑,这样的人,自己也很敬佩,只不过摸到自己头上,自己就不敬佩了。人嘛都是这样,平时看反腐败很过瘾,一旦自己成了腐败份子,特别讨厌反腐的影视作品。虽然常智光没将安国中饱私囊,但是毕竟有事实。
“彭子晨呢?”“也在里面。”“咳!”常智光喊道:“圣旨到,彭子晨接旨。”丫的,竟然太监也不派一个,让自己顺路当公公。“大人?”彭子晨出来一楞,忙小声道:“大人,且莫玩笑,里面有人。”“真的!”常智光把圣旨扔给彭子晨自己抬脚朝书房走。
“常大人,老朽海瑞,久闻常大人之名,今日一见,着实是少年英雄。”海瑞谦虚的先朝常智光行礼。“别,海大人折杀下官。你可是正三品正经朝廷差官。”常智光客气道:“安国地险民恶,还劳海大人下驾,真是委屈了大人。”“为朝廷办事,哪有委屈?再说安国可不是什么穷山恶水,老朽来的时候微服,给了一乞丐一文钱,没想乞丐反倒和老朽说:你打发乞丐呢?”
“哈哈!海大人真会开玩笑。”常智光示意:“海大人请坐。赵信,去换点好的茶叶来。”“回大人,这是最好的了。”“胡说,一点味都闻不到。”“这叫碧螺春,香味确实比不上大碗茶。”赵信很委婉的表示对常智光的鄙视。这常大人,一到夏天最喜欢扔两片茶叶泡一缸的凉茶,甚无品位。






正文 88 第086章 海青天查帐
更新时间:11-29 8:24:23 本章字数:3515

? 碧螺春常智光是知道的,是绿茶的一种。 常智光喜欢的是乌龙茶,其实两者区别不大,就是一个发酵的过程不同。常智光汗颜道:“见笑,见笑!”海瑞呵呵一笑道:“身为父母官,品茶在次,倒是造福百姓为先。老朽看常大人这安国可是富庶,一个普通人家没有个一两件黄金饰品,反倒象了外乡人。”
“海大人见笑。”“不见笑。不过……”海瑞拿过一本户籍道:“老朽无意中发现,年节前后到现在,竟然新开了四百户,共一千一百人,还让安国钱庄给予借贷维持生计。不知道常大人可有将此事公文呈于户部?”“这个……正在造册!”海瑞点头:“恩……还有,老朽微服之时,去了家纺织场,听人说这纺织场一年上缴给县里的税收就达到了三千贯之多,可是老朽翻来找去,最多只看见三百贯。不知道是不是下面百姓凭空议论?”
“怎么回事?”常智光转头问赵信。赵信马上回答:“回大人,确实上缴三千一百贯,但入了民钱。”赵信拿出一本帐簿道:“其中一千贯用在了八乡的道路修葺上,有各乡户长开具的细节名目。还有一千贯,用于资助学堂,主要是十岁以下学童的饭菜、住宿、衣行、治病等用途,明细帐和余钱多寡,还要请国子监出具帐本。还有七百多贯用于社保,但凡年过六旬,无子者、残疾者,若无恶名,每月补贴两百文钱,这部分钱还包括孤寡老人的过逝后的安葬费用。”
“等等……”海瑞问:“这一人两百文实打实贴出去了?”“回大人的话,除了部分性格倔强好强之外,符合条件的有七成以上的人拿到此钱。大人可下民间查访,大人定是想这么一来会入不敷出,但有三成百姓,愿意在死后将田产等物事交入社保,这大大减轻了县里的负担。”
“滴水不露啊!”海瑞点头一笑,拿出本帐本道:“不知这钱如何解释。”常智光一看,原来是工资本,上面记载了公务员发放的薪水。常智光呵呵一笑道:“大人有所不知,这钱是常某私人贴的。”“哦?常大人是怎么来的这么多钱?”这倒是新奇。
“大人有所不知,常某在鞑靼国有家大赌场,初开张就小赚40万贯,而今月入万贯,此事常某有禀明过公主。再加常某又是安国商业协会的股东,安国钱庄,安国海运颇有赢利,拿点小钱贴补下下属,那是应该的。大人要是不信,可去京城安国钱庄查询,四十万贯一次入帐,已经分两次共提了十万贯到安国帐上,来源都是鞑靼国发派过来的钱财。”
“大人真是生财有道。”海瑞头疼,原本以为抓住了人家的痛脚,没想到人家条条解释得清楚,有据有理,实在无从反驳。但他不相信没有猫腻,看来这事不是自己带两个人能查清楚的,并且还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工程。要查清楚,首先得知道常智光有多少私钱,这还得去鞑靼国拿帐本,而后再查问每家每户上缴的税款,最后再统计。这种事即使有大排场也难,人家现在是安国王,只要稍微交代一声,所有交税的单位都一致口径,自己根本没办法。而且这不仅是县城,税务的进出还有八乡六十一村,如此庞大的工程,即使是海瑞也是心里发毛。
常智光道:“大人,其实大人就担心下官会不会贪污。这样吧!下官建议大人查两样。第一,下官的日常开销是否奢靡。第二,下官的老家是如何景象。”
海瑞点头,这两点说得有道理,但他相信,常智光敢这么说,自己就知道查不到什么。再说常智光在安国名声确实好,即使被他整治过的人,也觉着他处事公正。就连那个被打了扳子外加赔钱的张德民也是对常智光赞赏有加。如果不是常智光让安国商业协会人出面,说服回工人开工,那些定单早就让他破产到一文不值。再说安国这地谁希望常智光倒霉?好人不用说,即使是奸商也很欣赏常智光重商的作风。不说别的,当说常智光专门腾个房间放牌匾,就知道常智光在安国地面上的地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