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另类官商 (梨下海棠)


就这样衙门雏形终于是建立了起来。第二天,常智光安排了两班倒制度,宣布了一些底线,出了底线就地开除。一干衙役均都心服。第三天,疗伤完毕的赵信开始担任起了主簿职责。这么缝缝补补,安国县衙终于是初具规模。
“少爷,这么贴钱可不是办法。”虽然有点积蓄,虽然还没到月底,常智平就开始先忧虑上,这衙役的工钱也开太高了。“急什么。先撑几个月再说。”常智光不紧不慢道。“大人,不好了。”赵信火急火燎拿了一份文书跑进来道:“出大事了,大人。”
“什么事?”常智光问。“您看。”赵信把公文递了过去。“玛丽隔壁!”常智光看了一眼大怒,竟然是京城应奉局派来的公文,说是看中了连云山天狼崖上一棵宋朝年头古树,要常智光立刻封树。常智光问:“只听说应奉局搜刮的是东南一带,这么连保定府的古树也看上了?”
赵信回答:“刚询问了公差,说是有人特意到京城献宝,京城派人来看后,称此树甚为奇特,已经快马到河间应奉局让人来搬运此树。大人,我估计应天那边人一到,我们这边就得发徭役,献谷粮。但如今官粮空空,就等七月稻熟,我们去哪找谷粮?还有大人上任才半月有余,就大发民夫徭役,恐怕也有损大人威严。”“我威严不算什么,这应奉局一来,非把安国和我们折腾到鸡飞狗跳。”常智光问:“能不能把那树砍了。”
“啊?大人,不仅不能砍,现在就要派人去看树。”赵信道:“在他们人到前如果花木枯死,那大人可是难逃其咎。属下已经派了两名衙役去看守此树。”
“知道了,你去忙吧。”常智光叹了口气,靠,他郑则鸣,使这种阴招。他知道,这时候自己说的已经不算。河间那边肯定是和州里的兵丁一起到达。到时候县衙出户籍,他们去征调民夫。按照人手要求,可能会一户出一丁,也可能会一村出十丁的抽。那树常智光知道,离县城也就十多里地。按他理解就是歪脖子的古松,但问题是歪的比较别致,百多树干竟然凑出一个“王”字。
本来人头税一般是不会祸害到黄河以北,郑则鸣显然是给常智光出了一道难题。他通过他的女儿在穆宗面前吹那古松的优美,穆宗就把这事传给了设置在安国附近的河间应奉局,应奉局立刻就派人去查看,一看,果然如此,于是就上了程序。
才三天,全县人心惶惶,大家都听说了要移古松之事。要知道那可是棵大古松,两个人抱不过来。再加天狼崖本无路,三面峭壁,那树本就是半崖远观而已,这要将其完整的从崖顶挖下来,再输送到官道,就不知要多少人力。再者还不知有多少冤魂要葬身于此。不仅是县里,这事一阵风都传到了各个乡村,所有人都关心县衙公告,是怎么个徭役法。
常智光现在就在这棵古松边上,这边已经搭起了一个简易小棚,提供给两名看守的衙役临时住所。此崖平台二十来米,三面悬崖,一面满是树的陡坡,别说是运树下去,即使上下也有危险。一衙役在一边道:“大人……”常智光摆手,他在想事情,左右转了一圈后问:“这棚子倒是搭的蛮结实的?”
“回大人,小的家里是木匠。这边又有现成的树木,于是就临时搭了这个棚子。”衙役甲回道。“恩,很结实。这几天辛苦你们了。”衙役甲回道:“如大人所说,辛苦点没有关系。但是大人您看,这数又大又高又弯,如果真要将这古松完整的运到官道,不死百来人恐怕不成。”“恩。”这时候半崖位置有一衙役喊道:“大人,衙门有事。”“知道了。”
常智光回了衙门一看,好生热闹。盐商苏家,米商王家、绸缎庄的赵家……等等二十几名本县的头脸人物。还有八乡的户长、耆长、乡绅全部到齐,一个公堂是人潮汹涌。常智光忙道:“看茶啊,本县换下衣服就出来。”






正文 41 第039章 用计毁古松
更新时间:11-29 8:23:31 本章字数:4037

? 赵信尾随了常智光入内堂道:“大人,这些人一早是去拜访郑则鸣,想请郑则鸣帮忙消了这道人头税。 但郑则鸣却说,自己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亲,再说如今这事已经上了程序,河间府马上要来人了,也不是他所能阻止。最后就说谁管事找谁去。”“你意思是说他们先去找了郑则鸣,然后无奈的才来找本县?”“这个……”赵信觉着常智光话中有话,虽然是事实,但这里面还有自己下个月的老丈人。
常智光换了衣服出来,拱手朝四下行礼,大家也站起来回礼,常智光客气示意大家坐下后道:“大家都是我安国县的头面人物,不知道今天怎么会……”
苏老爷先站起来道:“我们听说皇上欲征古松,这才来大人处问问。”他是知道这人头税的厉害,象他这样的可以不出人,但是要出钱。钱虽然是小事,但他在安国也有家族的,家族的人都来找他打听这事,生怕裹里面去,他自然是要管管的。他虽然州里有人,但那是盐运司的,根本在这事就说不上话。再说谁不愿意太平点过日子,谁又愿意再过月余安国就被折腾鸡飞狗跳,这一税没有三个月根本拿不下来。俗话说的好:覆巢之下,安有好蛋。
“是有这么回事,据说是有人特意上京献宝,还直接到了皇帝那。应奉局的公文已经送来,几天前,本县已经派人封树,现在就等河间那边来人。”谁都猜到这献宝人是谁,但是谁又能说?苏老爷叹口气:“大人,老朽见过那古松,如果要将那古松取下,恐怕……今天乡亲们就想和大人商量商量,看有没什么办法免了这道税。”
“其实本县最近也在琢磨这事。你们也知道本县到任不足一月,没有功绩不说,还要大发徭役,大派钱粮。心中有愧啊。”常智光皱了眉头走了两圈:“要说这事,现在谁说的都不算,我们不算,河间那也不算,即使是郑娘娘说的也不算,只有一个人能阻止。”“是谁?”一干乡绅忙问。
“皇上。”常智光见大家失望,轻笑下道:“其实本县到任前也和皇上有过几面之交。觉着皇上并非不讲道理之人。你们想,他哪知道这松这么难运,要知道肯定不成。”苏老爷问:“要依大人意思?”
“依本县看,真要废这道税还得交好内阁大臣。我们和皇上说,这松不能运,他不信啊。但是大臣们说了,他就得信。”苏老爷苦笑:“我们哪认识什么一品二品的大员。”“本县倒是认识,可惜交情不深。”常智光叹口气道:“大家都是商人,也知道交情不交情的其实就是一个‘利’字。”
几个聪明人立刻明白,一户长小心问:“大人的意思是……要疏通关节?”常智光不肯定也不否定:“要说我们这些当小官的,摊派摊派也许就够了。可是……大家也知道,衙门新立,钱谷一应具空。老实说,我连个税吏都派不出去。”苏老爷马上道:“大人放心,只要能免了这税,安国百姓必然不敢让大人自掏腰包。”“那本县姑且试试,不过切记,不可扰民过甚。”
各乡绅和头面人物回去后立刻布置摊派。一干百姓听说只要交少量的钱就可以免了人头税,哪有不干的道理?要说乡绅们也够意思,遇见实在没钱的人家,自己就贴上一点,县城的商户再互相筹集一笔资金。在他们筹钱时候,常智光和两名亲信衙役消失了,留下的话说是上京疏通,一干钱财全部交由赵信和常智平打理。
京郊德云宫香火旺盛,此宫非比寻常,乃是御赐冲虚妙道先生——刘长卿的道观。这刘长卿不简单,秩太中大夫,特进徽猷阁待制,主管教门公事,成为当时统领道教的领袖人物,父母叔妻弟皆得封赠。说他道他是道,说他官,官还不小。他创立了神霄派,至清朝,道脉尤存,死后到清代仍旧被册封为冲虚通妙灵惠真人。
常智光在公主府就听说此人虽得穆宗宠信,但不交结权贵,不干预朝政,且能洞察时事,知进知退。事实上此人品德确实不错,屡次劝告明穆宗勤政练兵,但都没被采纳。常智光知道和皇帝讲道理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干大臣哪会去管百姓死活。要免税,只能落在这道人的头上。
只可惜常智光太高估自己这从七品芝麻官的能量,虽然进了里面,但册子递进去半个时辰,一点动静也没有。再等了半个时辰,终于一个名叫朱智卿的道人出来:“家师身体不适,居士请回吧。”“恩……麻烦你再通禀一声。”朱智卿摇头:“家师一向不和官场来往。”
“麻烦您再通禀一声,就说令师的母亲遭到了绑架。”靠了,非逼自己出杀手涧。“绑架?”朱智卿大惊。“别这么看我,道长,不是我干的。”常智光很无辜道:“本县就是路上打尖,听说有两个强人绑了仙长的母亲,这才好意来相告。”
“好。”朱智卿脸色三变后道:“贫道这就去禀告。”要说这效率可没得说,只十分钟,朱智卿就屁颠出来:“大人,家师有请。”“谢谢!”
常智光进了大殿,当即吐口鲜血,他妈的也太搞了。大殿上供奉两座神像,右边的常智光不认识,左边的那位太认识了,那不就是明穆宗吗?一背对常智光的道人团坐在地,身子也不转道:“居士远来辛苦,请坐,看茶。”“多谢仙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