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耶律大石就答应了常智光提议。一万匹马交换明穆宗,在边境一手交马一手交人。明军后退二十里,鞑靼人去明军那接马。
常智光不担心耶律大石搞鬼,一来,耶律大石信用还是比较好的,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常智光信用一向也比较好。二来,耶律大石如果使诈收马不放人,这明穆宗就算砸在手里了,再也没有什么用处。
商量好细节,定好日期后,耶律大石命人送常智光一行人离开。常智光到锦州,就让马千乘准备军马,马千乘一楞忙道:“大人,军马不能轻给啊。”
“马元帅,你是太不关心时事了,现在一匹马国内卖十五贯。”常智光道:“把拉粮的运货的给他们,这些马现在批发价十三贯。你如果要的话,回头我二十贯转卖你十万匹,再说,不给的话,我让李强调马干什么。”
对瓦刺战争后,西北军道马匹剧增,但后来考虑到战术、成本和马匹的作用,军马开始减少。要知道少养三匹马,能少用一个厢兵。
现在战法比较先进,防御阵地是人手一把铁锹。就地挖战壕,马踩不进来,还可以躲避箭石。进攻成阵推进,甩手炮、重炮如同雨下,保证火力的密集、杀伤和持续性。
还有对上鞑靼国,由于鞑靼人会埋地雷,马队冲锋损失比较大。所以禁军形成了完全装备马匹的单位,和完全不装备马匹的部队。军队也开始分化职能,重炮兵、掷弹兵、骑兵、工兵的兵种雏形出现。
由于大明占据了两大块养马地给商人管理,而边贸又持续购进马匹,同时国内经济疲软,民间买马热情下降,很多人反将马匹典卖,所以马匹的库存量还是比较大的。当然常智光说的十五贯是比较扯淡,商人黑,定死二十贯的底价,这也就是商人形成联盟的一种价格垄断。
朱玉再无耻,也不好意思让常智光出这个钱,再说朱玉从来都不无耻。常智光等于间接刺激了国内经济,有一定可能的拉动了马匹价格,提高商人畜养的热情。
一万匹马匹两天就凑了出来,到了交易时间,明军后撤,耶律大石听到斥候报告也佩服马千乘进退有度。战线展开如此大规模,但仍旧进可攻,退可守,没有露出一丝破绽。
两千鞑靼兵徒步到明边,带这一万马匹离开。回程之中,耶律大石也释放了明穆宗,一队早等候的明军接引,避开万马,从左边而走,两边都小心翼翼,事实证明两边都很有信用。
信用有了后怎么办?当然是赚便宜。一阵炮响,明军左右骑兵冲击而去。耶律大石笑笑,二十里地的冲锋,找死?……但没想到,那赎金万马中突然一声爆炸,万马受惊四面逃散。
耶律大石大怒,娘的,明马竟然都没上过战场,甚至没经历最基础的训练。
战马,即使是驮马也要经过爆炸和火焰的一般训练,否则一个甩手炮的爆炸就能让一队骑兵溃散。而经过几次爆炸的马匹,如同人一样,有了心理准备和免疫力。
不过几天时间,常智光怎么可能凑出这么多没上阵的马匹呢?答案就是,人家肯定使诈,一早就派李强去准备了。
但常智光又没有使诈,两边的交易已经完成,明军也确实退后二十里。不过这乱马冲击自己这边防线,敌人骑兵再趁机跟随而去,说不好,通州第一条防线就这么被人拿下来。
耶律大石应变甚快,立刻下令:“甩手炮”以爆治爆,一排威力不大,声音不小的爆炸,让马匹或掉头,或东西逃窜。
耶律大石再下命令巩固防线,等巩固好防线,耶律大石就发现自己悲剧了,人家左右两路骑兵不是来攻打自己防线的,而是去牵马的。
这时,马千乘的大军已经快速压近增援,耶律大石错失了一次胜战的机会,当然也错失了收马的机会。
正文 326 第323章 将令与军令
更新时间:1-24 8:30:44 本章字数:3267
?马群中央为什么会爆炸呢?耶律大石也有答案,是有明军做鞑靼人打扮混进两千人中。 两千人是很多的人了,大家互相不认识也不奇怪。又是在人家地盘,心中自然紧张。再加驱赶马匹是要散开的,所以被阴也是正常情况。
不过别误会,出这个损主意的不是常智光,而是马千乘。他可不愿意敌人多一万匹马,于是左思又想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左右没有损失,了不起就打一仗嘛,明军现在决战欲望可是很强的。
战争并不是大家看电影,两伙人打在一起,谁死光谁输。如马千乘,就要考虑地形能不能把队伍展开,有没有可能敌人有埋伏,自己可不可能埋伏,追击敌人路线,撤退路线的防守等等。
也只有两边都是勇士才会互相纠缠在一起,马千乘和耶律大石都会利用各种手段破坏敌人进攻的将领。一群人冲出去,人家后撤分两路,分兵追击,人家有伏兵断你后路袭击重炮群,前后不知情况,即使前面知道情况还得转到后面帮忙。
打仗还得利用局部大于对手的力量打击局部弱小的敌人,还得考虑打击的重点,不是一冲锋,后勤兵不管物资也端刺刀冲上去见红。
所以马千乘没有继续进攻,要继续进攻必须叶梦熊占领一些重要阵地、重要城镇、交通要道。这样才保证敌人不会迂回到自己身后,不会让敌人三角呼应。双方还是进行对持,直到有一方开始局部进攻或者是撤退。
压惊酒一定是要的,一万马弄回来了七千,也是一个胜利。明穆宗的事虽然很麻烦大家,但其脾气仍旧是牛。不过对马千乘倒是比较客气,倒不是他怕了马千乘,他就没怕的,而确实是欣赏马千乘。酒过三巡就吟诗一首,而后写在扇子上送给马千乘。诗中有股马革裹尸的悲壮,也有功成名就的丰收。
马千乘把自己手下的将领一一介绍给常智光和明穆宗认识,这些人大部分没参加科举,其中小部分是士兵中提拔起来,少部分是乡勇投靠,主要部分是马千乘身边原来的亲军。
这个似乎是俗成的惯例,但常智光知道这样很不好,因为历史上南宋岳飞被杀害就是因为这样模式。岳家军啊,说难听点就是军阀,岳飞不是在使用朝廷中央派遣的人,而是提拔部署和亲信成为主要将领。这虽然让岳家军的凝集力增强,也因为岳飞的才能,使得大量有才干的将领被提拔。
但是这样做违背了一个正常国家的体制,正常军队,是朝廷派给你人,你从中选择他们各自比较熟悉的岗位。而不是有岗位空缺就提拔亲信去补漏,一级带一级,造成兵不知道朝廷国家,只知道跟着老大走的错误思想。
不是说马千乘不能提拔,而是提拔之前,必须申报朝廷,派将领回朝廷备案,说这是个人才什么的。至于朝廷给不给你,或者派到其他地方,是朝廷说得算。而不是马千乘这样,用大帅权利先提拔,上了岗位后再送公文到朝廷。当然朝廷暂时不会不满,但形成了规模后,就相当可能不满。
明穆宗玩政治是老手,借着酒力很不客气的问:“马将军,这边十多名将领都很能干,这点我相信。不过我想问下,这边有几个是西北军道的,几个是永兴军道提拔起来的呢?”
“这个……回太上皇,末将愧领大元帅,虽然统领四路。但……”马千乘不知道怎么说。
“你觉得他们跟你很久,吃苦又受累,出生入死,确实又有才能,所以提拔也是应该的。再说你也有这样的权利,你等等。”明穆宗喊道:“来人!”
“在!”屋外一名亲兵进来抱拳。
“我问你!”明穆宗道:“现在让你选,不当兵回家,好不好?”
亲兵楞了一会后道:“大元帅待我如同兄弟,自然要竭尽全力保护大元帅。”
“下去吧!”明穆宗看几张桌子人问:“你们呢?你们感激不感激马大元帅的提拔?从一个小兵提拔成将领,从一个小将提拔到大元帅中军麾下。你们感激马大元帅吗?”
“自然是感激。”一干将领摸不着脑袋。
只有一名年轻人站起来抱拳道:“末将只知听从军令杀敌报国,不知感激。”
“你是……”
“末将吴磷。”
常智光插话问:“你哥哥是不是河北军路副将吴玠?”
“正是。”
“坐下!”明穆宗道:“马千乘,这么多将领只有一个服军令,而不是服马千乘的将令,你开心吗?”
马千乘忙道:“末将对公主……”
“知道你忠心,也知道你不会造反。你会不会造反不是我想说的。”明穆宗道:“我这次来这边,听到最多的不是马家军,就是西北军道。也有不是的,不过那是早先李如松部下。据我所知,永兴军路比这边在坐功劳大的有不少,他们就是后娘养的?说句难听点的话,哪天马千乘不当元帅了,朝廷要你卸任,换……换戚继光了。你的这些部下会完全听从戚继光的军令吗?我虽然不懂,但也知道戚继光治军,军令为先,没有嫡军。如果他如你这样,派这些将领转而听从秦良玉调度,他们会不会有意见,你舍得舍不得,还是会派一些能力比较差的去?知道天尹海战吧?戚继光听说东海血战后,留下十艘战船,全是最精锐的部分给秦将军。其余比较差的自己带了当本部。把所有的开花弹留给秦良玉,他部下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将本部多一句废话,秦良玉说怎样就怎样,最后才有了天尹大捷。”
相似小说推荐
-
官居超品 (大虾就鸡蛋) 起点VIP2016-10-31 两宋元明弘治帝的遗憾是没能教育好儿子,正德帝为皇位所累,没有时间玩耍,小人道长,君子道消,身...
-
极品帝国 (途白) 起点VIP2016-11-16 架空历史喜欢偷懒耍滑,喜欢赚点零花钱,甚至还有些胆小不愿意惹事,但是当命运的齿轮渐渐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