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在一家军镇休息,拢县快马来报:“报,瓦刺人谴使和谈,愿意交还灵、永乐。”
“哦?”信使再道:“李将军让小的转告大人,那天一把火不仅烧掉大部分攻城器械,而且还烧毁了敌七成粮草。而今瓦刺大军不足十天粮草。”
“让你们只打仗不生产。”常智光阴笑得意一下,终于是要耗光瓦刺的精气神了。常智光吩咐:“谈可以谈,让李将军派人和他慢慢谈。”
“另外,今天早晨,那个粘木窝窝又来了,李大人准备在明天夜里全歼这五千敌军,给瓦刺军最后一击。”
李德本一边道:“老弟,你守几个月城不如李将军一夜死的人多。”
“这打仗嘛,死人总是不能避免的。”常智光对信使道:“你和李将军说,能降就降,少杀人,不用替我省钱。”
“是!卑职告辞。”
这边拢县的信使才走,又来个报信的,一问,原来是河北东路的军使:“报!西京道鞑靼军三万骑兵突入瓦刺,三天内攻克三州,而今占据夏州停兵止步。”
“把消息发到拢县。”
“是!”
常智光和李德本还没讨论,这边又有信使找来:“报!吐蕃阿柴部,从青海出兵,而今攻占了瓦刺的宣化府。”
“哇!四面包围终于形成!”常智光大喜,刘挺非常上道地在桌子上摆上地图。
常智光边看边道:“老哥,北面有天惶县几万人和马将军本部一万五千精锐骑兵。南面是我们拢县,西面是吐蕃人截断西去之路,东边是契丹人。这么一来,这瓦刺十几万大军外加横山一线,全部被包围了起来。瓦刺缺食少医,我看他们是真心想和谈。”
刘挺道:“而今小半个瓦刺没了,瓦刺人实在控制的地方就是兴庆府以北,白马镇到黑水镇这一带。”
常智光道:“我不去兰州了,我得回拢县,这和谈必须要我亲自去谈才能占到大便宜。”
李德本不明白:“你原先不谈,现在为什么要主动谈?”
“如果不放走这十几万大军,一来有可能和我们鱼死网破。二来没了他们谁去打吐蕃和鞑靼国?老哥看,灵、永乐、横山、西凉、瓜、沙这几州全部在南面,而今已经是是非之地,三国总兵力加一起快超过瓦刺人。如果他们舍弃这一带,不仅可以让他们三国狗咬狗,还可以抽兵而出,抵御吐蕃和鞑靼人再朝前推进。我们可以用粮食和他们做交换,再拿了肃州,再朝吐蕃买了宣化府。这样以西凉为防御中心,这一片国土就算是稳固下来。”
李德本道:“可是我们这回就帮上瓦刺人,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永远的朋友。老哥你看,这片可是好地方,有种田福地瓜、沙两州,有养马地凉州。而且还通回鹘,这边商业发展起来,西有回鹘,南有吐蕃,北有瓦刺,东有鞑靼国。没有比这更好的商业线路了,我得马上走,让李将军别杀粘木窝窝,免得节外生枝。”
“恩!”
李德本吩咐:“来人,分两百卫队给常大人。老弟万事小心,你尽管放手,公主那边我会上书说明。”
于是常智光又杀了回来,连夜赶路到达拢县,直接到了北面大帐,也不等亲兵通报直接进去,却看见李如松和粘木窝窝正在讨论事情。
李如松见了常智光,一惊站了起来,而后又镇静下来道:“大人回来正好,已经商议好,粘木将军趁傍晚会议动手,事成之后,我军骑兵接到信号,掩护粘木将军带五千人马进城。”
常智光道:“杀他们干什么?瓦刺人已经败了。粘木将军把这张地图带个李乾顺,只要同意归还红圈标识的州县,下午我就在小村等你们使节,机会就此一次。”
粘木窝窝疑惑问:“什么意思?”
“河北东路已经抽调了三万精骑,河北西路抽调五万精骑,日夜兼程,估计四天左右就会到达拢县。同时后勤厢军编了四万守城部队,你们瓦刺已经没有后路。十几万大军烟灰只是时间问题。不过我难以想象这十几万精锐军队消失后,你们无粮无兵无后勤,怎么抵御吐蕃、契丹和我大明联手?这张地图就是你们唯一机会,收好,别弄丢了。”
李如松摊手:“看来戏唱不成了,早上刚接到快报,马将军已经在七天前拿下兴庆府。而围困天惶县瓦刺部,由于没有粮食已经开始宰杀战马,士兵十散二三。”
常智光道:“只要你们答应条件,我大明将分四批提供你们两千石粮草,可以解你们当前之危。”
“原来你们早就知道我是诈降?”粘木窝窝问。
“恩,你演技并不好。”常智光道:“你应该感谢我,否则你五千骑兵必然被李将军虐杀。”
“……好”粘木窝窝沉默一会,拿起地图道:“末将这就去禀告皇上,告辞。”
粘木窝窝走后,李如松担心道:“大人,你要这些地方末将不反对。但是你要拿两千石粮草救济瓦刺人,恐怕会有麻烦。”就是李如松这个武将也知道,常智光这是剑走偏锋。
正文 152 第149章 两国签和约
更新时间:11-29 8:25:40 本章字数:3800
? 资敌攻盟,明朝变成了一个惟利是图的小人,明朝是不会接受的。 中原人都好面子,朝廷更好面子。一有利益立刻翻脸,朝廷受不了鞑靼人的指责。瓦刺人有了这批粮草,并且明军威胁消失,鞑靼国孤军深入,下场如何,明眼人一望就知。
这个黑锅可不小,朝廷不能不有所交代。而身为始作俑者的常智光,必然首当其冲。按李如松想,可以接收这些地方,而后停战,但是资助敌人反击盟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我哪里不知道。”常智光苦笑道:“可是如若没有这个条件,瓦刺人左右都没好处,哪会乖乖的交出这些地方。如果他们把十几万人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城去,要啃下来恐怕要耗费很大的功夫。”
这些地方可不是没有守军,瓜、沙还好,但是距离拢县太远,灵、永乐有横山天屏,凉州还有五万守军,花几千石粮草换取这些地方,这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了。而且瓦刺重兵都在南面,等明军花了好多力气收拾完时候,鞑靼人已经把该拿地方全拿了。
李如松叹口气道:“此战功劳本是大人最大,可惜了啊,但末将定然配合大人,有任何需要尽管说。”
无名小村。本次瓦刺人和谈拿足了诚意,李乾顺亲自出马,两名文官陪同左右。从这场面看,常智光知道瓦刺人急了,目前他们面临亡国的可能,这是瓦刺出现的重大的战略错误所导致的局面。
第一,早先对付,瓦刺最多只出一个军司人马大概十万人对付,而真正战斗人员不过数万,但是连续遭遇败仗。嘉靖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明军多次进攻瓦刺,瓦刺军一再被击败。而后打胜战是四部军司齐齐发兵,分两部,一部追袭,一部反攻城。这样的战法讲究就是快,让明军头尾不能相顾。
但本次,明军一反常态,以守为攻,用少量人马调动瓦刺军大量人马。而如此大规模召兵发生在春夏两季,导致种植停止。而明朝早露风声,瓦刺人准备战争是在年前,而后四月开打,一直拖到了而今八月。全民皆兵的战争制度,如果不能有效的以战养战,必然是被耗费一空。
第二,瓦刺军事机密的泄露。瓦刺人知道明朝有意思朝瓦刺用兵,但是不知道规模,不知道带兵将领,不知道从哪个位置入侵。如果按明朝公开说的灵永乐,那和秦凤路关系一点都不大。反看明朝,却是对瓦刺年节前后布置的兵力了如指掌,而后兵力变化也甚为熟知。
第三,是明军大规模配备的火器犀利非常,特别是甩手炮的秦凤路士兵普及化,让明军在冷兵器时代成为单兵之王。一个携带了两枚甩手炮的士兵可以干掉最少六名瓦刺骑兵。
第四,内部动荡,此次战争最失败莫过于对拢县的第一场大战,竟然被其生擒了近两千质子军。朝廷本还是信任这些被俘虏质子军的家人,但没想到造就了萧银引部放敌叛逃的事件。而后又矫正过枉,导致大量政fǔ部门官员被闲置,后勤补给造成很大困难。从攻城器械如此久才到主战场就可以看出来,瓦刺办事效率已经极为低下。
第五,对手不讲道理,翻开古往今来的战争,都是两军相争,当然也有个把收买将领的,但从没有把钱当了草纸的打发,不仅买将领,士兵也买,马也买,甚至连几块牛肉干都收,出的价值又是巨恐怖的天价。去年瓦刺全年税收也不过五百万贯,而明朝整队加零碎收买,加上奖赏士兵的花费已经达到了两百八十万贯。铁鹞子不攻而破,往利氏人放敌进心脏,全军士气低糜,细作混杂,大军无任何秘密可言。并且明朝一反往年重赏将而轻赏兵的政策,对大明士兵进行大规模的奖赏,明军士气之高,令人恐惧。
第六,明军两名将领的杰出表现,可以说对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瓦刺人根本不知是哪方神圣。但是这两人统兵的能力却让他们大为惊怕,马千乘稳如泰山,李如松锐如匕首,两个如此有性格的将领让瓦刺无法应付。反看瓦刺,几个将军从头到脚的资料明军手上都有,一成不变的打法早就被人当成儿戏。
相似小说推荐
-
官居超品 (大虾就鸡蛋) 起点VIP2016-10-31 两宋元明弘治帝的遗憾是没能教育好儿子,正德帝为皇位所累,没有时间玩耍,小人道长,君子道消,身...
-
极品帝国 (途白) 起点VIP2016-11-16 架空历史喜欢偷懒耍滑,喜欢赚点零花钱,甚至还有些胆小不愿意惹事,但是当命运的齿轮渐渐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