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女侠独孤雯
- 入库:04.13
“这种后装枪的射速大概多少?”有弟子问道。
“大概和寻常的的士兵使用适合自己拉力的神臂弩相仿。虽然也需要一定技巧,但无需特别精熟的射手才能达到每分钟五六发左右的射速。至于枪管过热问题当然也很严重,但把后膛枪的枪管放大一倍使用十五斤以上的枪管发射七钱左右的弹丸,问题或许就没有那么严重。”张海说道。
做为核心骨干的弟子们都有认识问题的能力,李峰这才知道为什么虽然鸟枪等火器于现在的队伍来说已经是鸡肋,但仍然需要原青州火器所的很多工匠从最基本的鸟枪枪机开始熟练闭锁螺栓的制造工艺。
张海又大致估算着说到:“这种带有旋转手柄的后膛枪需要使用燧石发火机构,这对我们又是一个考验。不过相比我们现有的作战手段,应该是有其价值的。它的射程可以达到一百二十步之远,并不比优秀的弓手或臼铳手逊色。而且因为初速较快避免了估侧弹道时的标尺误差,精度可以弥补这枪相比优秀弓兵的不足。在另一方面,虽然这枪还不能顺利的采用卧姿射击的方法,但跪射或座射也将近一步降低队列目标。综合起来看,至少相当于我们标准一个理想合格弓兵两倍左右的作战效能。”
“就是所花的时间太长了,按师傅至少几年以后的说法。我估计那个时候平定天下对于我们来说早已不是问题。战事顺利的话,恐怕已经海内鼎定了。不论是朝廷的大军还是东掳,吃怕是没机会撑到挨上这种火器。”
“要是年内马上就能量产,我还担心技术泄露被敌人所掌握了去。”弟子们纷纷议论道。
张海望向密室里抢上那许多画师按照自己的印象不断休正后得到的比这时代大致精确些的“海内全舆图”郑重的说道:“天下,天下,什么是天下?我们要做到当年蒙古人所无法做到的事儿。而我们潜在的对手,却比几百年前强了许多。如果是规模过大的远征还会带来不低的政治风险。所以这火器虽然对眼下的战事用处不大,却是值得我们的工匠们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积累经验和技艺的。”
...
第130章 精细管理
隆冬的时候,棋盘街附近临时整理并新建的工坊中却在尚算充足的碳火下温暖如春。整个街道上乃至街道两旁的工房坊中传来乒乓的打铁之声。
如果说传统冷兵器制作最花工时成本的是铠甲和弩箭,那么在青州的上万名获得的工匠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以铸炮为主的火器坊、盾甲坊、衣被坊。弓匠箭匠造车比例不大的部分也勉强可以算做一块儿。
从淄川到青州最终留下的近万工匠在张家新中除了核心骨干稀少、内部管控也并不像战兵营那样严格外,在大的管理原则上与军队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可以说在日常的工作中所受到的监督毫不逊色于战兵营们的训练。
除了“时薪管理、当即结算”的原则外,连成一排的房屋上方还时刻有堪比未来某些影视中战俘营或监狱一般的巡查人员。幸好这时代的人对此还没有概念。
即便总的算下来所获得的报酬比以往干活的时候要多出一倍甚至两倍,工作时间也算不上长。但大部分工匠如同新战士一般对这种时刻监督并设立专门抽检机构以最快的速度检验下分工劳动很不适应。
在传统社会,不论是军队训练还是一般工匠劳动都很少有落实到工作进程的监督,质抽检就已经是很进步的概念了。很多工匠听说过军品上刻名字或监造官的名字那些方法,但即便如此质检乃至整个劳动过程也通常是如家庭劳动一般的由自己负责,在这样的监督及激励方法下进行劳动,连几句闲话也说不上的工作着实给了人不小的压力。
张海只有一百多名算是可靠的弟子,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对整个工匠体系乃至战兵营进行管理几乎每个人都要当值两个班左右的时间。但如此还是人手不够,不得不从东昌的工匠中选拔出一些经过战场锻炼从事过战勤工作的“匠人老兵”来协助管理。
不遵守纪律,利用权力从工匠身上谋取好处或者睁一只眼避一只眼的事情也通过秘密及公开两个渠道发现了几件,都被军法部门除以严厉的处罚。
“小时”之间过程评估间歇休息的时候,一名打刚刚打完一张棉甲甲片的匠人向一名学塾弟子辛春辉问道:“明年夏末这些活做的差不多的时候差不多就能打破朝廷的围剿了吧?以后还需要像现在这样劳动么?”
“一个小小的甲片,需要花费这么大的功夫么?”
“你看现在的待遇就该知道,等换了天下。不论是军户还是匠户,地位将不逊色于那些摇头摆尾的读书人。我们师傅举义是要开创一个崭新的世道,使我们天下使普通做工的人能够得以翻身的机会。至于从这个时候就开始跟着队伍的人,那以后的待遇就更不用说。”辛春辉在各坊流动负责监管的同时也负责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动员,这些话早已滚瓜烂熟。
但转而又再一次告戒道:“不过上一次在裁缝那里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这些铠甲的甲片并不单单是为战士士们制造的,也是为你们自己将来在战场上的安全所做的。”
原来城里从工匠到战士的每一个人都逐步测量好了身材大小所需分成不同的字号,并且从臼铳到铠甲,每一个工匠都至少对应一名战兵营的战士。使双方的铠甲兵器可以搭成伙伴通用,在战场上也有相互配合之则。铠甲也是根据战斗任务的不同做为战勤人员的工匠和战兵轮换使用的。
在战场上,虽然由于强悍的战力使得战兵营的一线战士们能够以单列迎敌,但如果再配以过重的盾牌总会使的单兵的战斗总重“不堪重负”加强铠甲也就成了必然选择。
在还缺乏水力锻锤乃至利用机械方面的熟练工的情况下,板甲的制造远远比鸟枪的螺栓技术门槛更高。拥有较大甲片的“板条棉甲”也就成了这种情况下最合适的选择。在防护方式上达不到板甲的效果,要想谋求良好的防护力就只能把那些缴获来棉甲中的铁片彻底回炉重新冷锻一途了。以板甲为例,即便是同样种类的铠甲因为材质的不同防护力也大有差别,顶级的铠甲防护力几乎可以达到普通铁甲的近三倍,以金属为主要防护的盾牌也大致如此。
为了尽可能的确保盾甲质量,考虑这些工匠中的大部分大多不是专职的甲匠,在拥有棉布、铁材等诸多原料的情况下也计划安排整整大半年的时间以三千左右的工匠完成三千套冷锻金属防护为主、木或棉防护为辅的全新铠甲的制造。
张海不能确保天启三年秋天之前不会面临战略决战,但幸好通过轮班制度使得第一批盾甲在青州之战两个多月后就赶制了出来。并由制作这些包铁棉甲的工匠在城头轮值的时候试穿以取信于人。
对这些年纪较大已经不可能像对少年那样快速建立起认同的成年人来说,也只有奖惩并重以奖为主,并结合自己承担制造品战场风险的方法来最大限度的确保严格管理下的积极性乃至制造的质量。
在规格上,新一批的板条盾甲由两分厚的木板或藤牌钉上一毫米厚的冷锻板条外甲组成。在防护面积确保0。7平米的大较大面积的情况下重量控制在含支架八公斤左右的样子。这样的轻型大盾虽然不能保证抵御超过五百焦尔的鸟枪或七斗以上的战弓在有效距离内的直射,但连同身上同盾牌防护力类似的包铁棉甲就足以能够做到这一点。而战场上大部分情况下侧射过来的流矢或流弹则大多没有这个威力效能。
包铁棉甲实际上相当于清代官方所称的暗甲,通常只有将领或军官才配备。而在城内的张家队伍里,竟然对于寻常士兵的铠甲也花费这么大的工本和精力同样让此时城内本已潜伏下来的某些人更为忧心。
各坊工匠队的管理毕竟不像战兵营那样严格。各工匠队探亲假的时候,普通民居点里一间屋子**下的密室内。一个中年男子思考了很久,终于决定下定了决心:“我们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怎么行动?干掉李峰我们或许是有机会的。但然后呢?就算是他我们恐怕谁也无法活着出城,而且至少我们这一路人马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接近张海等人的机会。要是如此,还不如等着其他组甚至是城外锦衣卫的人通过种种手段揭发我们,或者干脆自首,或者我们还有活命的机会。”
“只要有开火的机会,我们就有机会同城下的人取得联系!”那中年说道。
一旁的两名同伙都是摇头不已:“难道你让我们射书城下进行联系不成?”
那样貌似很普通的中年拿出一颗似乎是寻常的铅弹,不过掂在手里倒是重了不少:“这是足足用了数两黄金做内衬外面包铅制成的弹丸,中间夹着我们的书信。这些天来通过战兵营那里的穿来的消息我也掌握了这火药要包和臼铳发射的一些规律。我们开火的时候以这表尺最大的角度发射着弹丸,加上九倍于寻常的装药当可把弹丸打到四里外的城西大营附近,张家其他队伍据我们所知根本没有把这弹丸以这种方式打到这么远的手段,从使用寿命上那根本不划算。大营不会只有一个人,在白天一定会有人发现的。这是我们和东厂的人事先约定好的方式,想必外面的将领对此也有所准备。然后朝廷的大军会在信中指定好的地点进行攻城,不论能不能破城至少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王牌特工 (咕咚) 起点VIP2016-10-31 谍战特工王锋原本是一名特级国安侦查员,由于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双腿截肢回乡复员。作为老革...
-
回天决 (干越箫声) 起点VIP2016-12-07 架空历史这是一个乱国时代,天下四分五裂。大地上弥漫着对财富的强烈欲望和对权力的激烈争...